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英荷战争简介:英国和荷兰争夺海上霸权的战争

英荷战争简介:英国和荷兰争夺海上霸权的战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043 更新时间:2023/12/17 10:08:34

英荷战争(荷兰语:Engels–Nederlandse Oorlogen or Engelse

Zeeoorlogen),是发生于17世纪至18世纪英国与荷兰之间的四次战争,总体而言主要目的是为了争夺海上贸易主导权。17世纪英国为了打败日益发展的商业竞争对手荷兰,并力求保住开始建立的海上优势争夺殖民地,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互有胜负,双方实力均受到不同程度伤害。而第二、三次英荷战争的结果,是法国在其中渔翁得利,获得了大片土地与商贸利益;国力直线上升而超越荷兰,成为欧洲最强的霸权。

而在18世纪的第四次英荷战争英国击败荷兰开始获取世界金融霸权。

荷兰取得独立后经济发展迅速,利用西班牙衰落和英国忙于内战之机垄断了世界贸易。英国内战结束后,恢复扩路线,大力发展海军,1651年立法禁止荷兰参与英国海上贸易,两国进行了三次贸易战争。

标签: 英荷战争英国荷兰

更多文章

  • 解密:关原合战前日本有着什么样的内部局势?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原合战,日本,内战,

    关原合战是日本战国历史上很有名的一次战役,正是在这场战役中,奠定了日本近代幕府时代的统治根基,此战后十余年,历经大阪冬、夏之战后,便开始了德川家在日本的二百五十年太平之世。这一战是以德川家康获得最终胜利为结局的。关原位于美浓国不破郡,旧称不破关口,是日本三关之一。北为伊吹群山,南为铃鹿山脉,西为今须

  • 关原合战的历史背景:丰臣秀吉死后 日本群龙无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关原合战,日本,内战,

    羽柴秀吉(即丰臣秀吉)解决织田家内部问题后,控制了织田氏旧家臣的实权,有意统一日本。他想利用武力屈服德川家康,可是在小牧·长久手之战中挫败,转而采取与德川家康达成议和的外交屈服手段,先有石川数正突然投靠秀吉,再利用婚姻使家康臣服。秀吉在1587年就任关白一职。在丰臣秀吉于1592年至1598年发动的

  • 关原之战简介:德川幕府成功走上历史舞台(关原合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原之战,日本,德川幕府,,关原合战

    关原之战(日语:関ヶ原の戦い、日本陆军参谋部出版书籍使用关原之役)是日本广义的战国时代末期或安土桃山时代发生于美浓国关原地区的一场战役,交战双方为德川家康领下的东军以及石田三成领导组成的西军。最终,在西军将领小早川秀秋叛变的情况下,这场战争在一天内即分出了胜负,德川家康取得了统治权,三年后成立德川幕

  • 解密:波旁王室现在是否还是欧洲国家的王室?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波旁王朝,欧洲,王朝,,波旁王室

    1830年革命后,查理十世被迫逊位。但拥护他的保王党人拒绝承认这个决定,继续奉他和他的子孙为法王。而路易-菲利浦在1848年退位后,他的支持者也继续拥护他和他的子孙为法王。因此,法国的保王党分裂两个支持不同觎位王子的派系,一个是支持夏尔十世和其后代的主系派(Légitimisme)和奥尔良支系派(O

  • 解密:波旁王朝是如何从发迹到逐渐落寞的?(波旁王室)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波旁王朝,欧洲,王朝,,波旁王室

    波旁王室,顾名思义便是起缘于法国中部的波旁地区。而这个采邑最早出现于13世纪初,是法王一位家臣即今天波旁王室成员的母系祖先的私人封地。而其成员的父系祖先可追溯到来自卡佩王室的法王路易九世。路易九世之子克莱蒙伯爵罗贝尔与其子孙通过他和波旁领地的女继承人勃艮第的比阿特丽斯的婚姻,获得了对波旁公国的统治权

  • 波旁王朝简介:统治欧洲多个国家的封建王朝(波旁王室)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波旁王朝,欧洲,王朝,,波旁王室

    波旁王朝,(法语:Maison de Bourbon,英语:House of Bourbon or Bourbon Dynasty ,西班牙语:la Casa de Borbón en España) “旁”通“傍” ,是一个在欧洲历史上曾断断续续统治纳瓦拉、法国、西班牙、那不勒斯与西西里、卢森堡等

  • 解密:沙俄的罗曼诺夫王朝为何没有立法机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罗曼诺夫王朝,沙俄,王朝,

    根据最初颁布的有关规定,俄国杜马,它是一个咨询机构,没有立法权,这与西方国家的议会有着极大的不同,同时对选民规定了高额的财产资格,这实际上剥夺了大多数居民的选举权。10月初,在自由派、社会民主党人发动下,莫斯科开展了全市各行业的总罢工。甚至在莫斯科省还建立了一个农民共和国。12月,由布尔什维克党人组

  • 解密:盛极一时的沙俄罗曼诺夫王朝为何最终覆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罗曼诺夫王朝,沙俄,王朝,

    罗曼诺夫王朝在300余年的统治发展中,君权对社会的禁锢越来越紧密,当欧洲民权主义思潮渐渐波及到东欧地区时,罗曼诺夫王朝感觉到民权对皇权的威胁,因此一直以维护王权的旗号广泛干涉欧洲各国内政,并因此而得到“欧洲宪兵”的称号,这种对思想的物质化强压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罗曼诺夫王朝日益落后和民众的日益不满。1

  • 解密:沙俄的罗曼诺夫王朝有着什么样的政治形式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罗曼诺夫王朝,沙俄,王朝,

    彼得大帝在1721年时改称自己为皇帝,并且宣布自己为全俄罗斯的皇帝。之后的统治者也一直延用这个名称,一直到1917年二月革命被推翻为止。俄罗斯的皇帝在1547–1721年间一直使用沙皇这个称号,但之后都是使用皇帝这个名称,只是在中文半音半意的译法下,还是称其为沙皇。皇帝的权力在十月宣言之前被两项规定

  • 解密:沙皇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疆域包括现在的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罗曼诺夫王朝,沙俄,王朝,

    俄国罗曼诺夫王朝欧洲部份的政治疆界大致和东欧平原的自然边界一致,但在此之外它还占有芬兰以及波兰的一部分。它的北界达到了北冰洋以及北冰洋中的诸岛。 帝国的东部为其亚洲的领地,西伯利亚以及其南部的草原。 帝国的亚州部份和欧洲部份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以及里海为界。 帝国的南界达到了黑海以及高加索山脉。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