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密: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为何被称为印巴分治

解密: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为何被称为印巴分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310 更新时间:2023/12/19 3:54:18

印度巴基斯坦原来是一个国家,位于亚洲南部,与中国、缅甸、富汗、伊朗等国相邻,长期为英国殖民地,1947年分治,分别成立印度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独立,曾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开始入侵印度。1506年,葡萄牙殖民者征服果阿(今印度西南岸地区,包括邻近的安格迪伐岛)。1600年,英国殖民者成立印度公司,在印度从事商业剥削,并逐步在印度沿海建立一些据点。1757年,发生了印度与英国在普拉西的一场大战,印度战败,逐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849年,英国殖民者占领了全印度。1857年,印度爆发了著名的历时近两年的全民反英大起义。印度反英国殖民统治一直未中断。印度民族运动领袖、在印度被尊称为“圣雄”的甘地,1920年倡导对英国殖民政府“不合作运动”;接着,印度国大党通过了甘地的“不合作运动”方案。甘地又提出“非暴力抵抗”的口号,并一直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

英属印度中后期由于英国的殖民统治,印度的上层社会普遍接受英国的西方化教育及西方政治影响。在此背景下1885年印度人成立了第一个政党“国民大会党”(或称国大党),并于1892年颁布印度议会法,建立地方自治机关和地方行政区,选举范围扩大到印度人。1906年成立了由穆斯林组成的“全印度穆斯林联盟”(或称穆斯林联盟)。但由于政治斗争的影响同时作为穆斯林领袖的真纳于1920年脱离国大党。1931年穆斯林省份各省首字母组成了单词“巴基斯坦”作为穆斯林地区的统一称呼。

1942年,随着英国卷入二战,英国也中断了对印度的殖民统治。1946年,由于二战对英国国力造成的冲击导致英国无法维持对英属印度的殖民,于是由英国派出的内阁使团与印度各派政治势力讨论印度的自治事宜并提出了联邦制下自治(或独立)的构想。该方案在同年7月6日被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接受,但7月7日以尼赫鲁为首的国大党单方面撕毁协议要求重新谈判。这导致了穆斯林联盟退出建立统一印度的计划转而寻求建立一个独立的穆斯林国家。该协议的撕毁直接导致了印巴分治期间的第一次大屠杀,而无力维持和平的印度总督韦维尔子爵制定了名为“疯人院行动”的撤侨计划。

1947年2月21日以协调能力见长的蒙巴顿子爵接替韦维尔子爵成为印度总督后仍然致力于维持印度的统一并留在英联邦的内部。但统一的构想在民间已无基础的情况下蒙巴顿总督只能寄希望于印度的政治派别的支持。蒙巴顿与穆斯林领袖真纳多次会晤后无法获得支持,只能放弃建立统一印度的计划并成功寻求甘地对分治的支持。

1947年6月4日蒙巴顿声明将在同年的8月15日通过将英属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的方式来实现印度的独立。

1942年,英国政府曾答应战后给印度独立。但实际上,英国资产阶级决不肯放弃这一广阔而重要的殖民地。当时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就一反对印度独立。1941年8月14日发表的《大西洋宪章》虽然明确宣布:“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但丘吉尔却于同年9月9日发表声明,把印度、缅甸及英帝国的其它部分排除在《大西洋宪章》的实施范围之外。他辩解说:“大西洋会议时,我们所想的,主要是恢复当时在纳粹桎梏下的欧洲国家与民族的主权、自主政府和民族生活。”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为换取印度参加对日本作战,并排斥和取代英国在印度的势力和地位,竭力主印度独立。丘吉尔对此十分不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的反英运动有了新的高涨。1946年2月18日,印度2万名海军士兵在塔瓦尔、孟买、卡拉奇和马德拉斯等地举行了反英起义,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动摇了英国的殖民统治。由于资产阶级的出卖和缺乏正确的领导,这次起义遭到了失败。

1946年2月19日,即起义的第二天,英国首相艾德礼宣布派遣内阁特使团去印度,就赋予印度某种形式的自治问题进行谈判。3月,由印度事务大臣劳伦斯、商务大臣克里浦斯和海军大臣亚历山大组成的内阁特使团到达印度,与总督魏菲尔一起,同印度政治领袖们开始谈判。5月16日,发表了关于印度的白皮书,其中提到印度将来可成为英国自治领;各省先分成三个辖区,印度教占一个,伊斯兰教占两个,由三个辖区选举制宪议会,制订联邦宪法。7月,选举省一级的代表参加议会,国大党得209席,而穆斯林联盟却要求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基斯坦。为了支持这一政策,伊斯兰教徒于7月游行示威,结果发生了流血事件,伤亡甚多。英国殖民者为了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竭力在印度各民族、各教派、各党派之间,进行挑拨离间,制造分裂。由于英国特使团的破坏,印度穆斯林联盟同印度国大党之间的仇恨进一步加深。8月16日,两派在加尔各答发生相互残杀,死亡达千人。

8月25日,临时政府组成,魏菲尔兼任总理,尼赫鲁任副总理。穆斯林联盟虽于10月26日提名五人参加临时政府,但拒不参加12月9日召开的国大党占优势的制宪议会。情况很明显,不分治就要打内战。

英国政府于1947年2月改派蒙巴顿任印度总督,6月公布了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印度被分割成:(1)巴基斯坦国,包括西巴基斯坦和东巴基斯坦,人口7千万;(2)印度联邦,包括英属印度的其部分,人口2.25亿;(3)公土邦562个,占印度面积2/5,人口8.1千万,在政权移交后享有独立地位,但可参加印度或巴基斯坦。

1947年8月印、巴正式分治。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告独立,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领土包括东、西巴基斯坦两部分),1956年3月23日成立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1947年8月15日印度自治领成立,1950年1月26日宣布为印度共和国,仍为英联邦成员。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结束了英国在印度的190年的殖民统治。1961年,印度收回果阿。

后来大多数土邦加入了印度。但原北部土邦克什米尔归属未定。因此,印巴两国曾于1947年10月至1949年1月和1965年9月发生两次大规模武装冲突。两国领导人也曾多次举行会议,确认“应该遵照该邦人民的愿望加以解决”。但由于印度坚持克什米尔是“印度联邦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至今仍是悬案,没有解决。

标签: 印巴分治印度巴基斯坦

更多文章

  • 印巴分治:印度和巴基斯坦从英国统治成功脱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印巴分治.印度,巴基斯坦,

    印巴分治是指于1947年8月14日和15日发生在印度次大陆的历史事件,大英帝国统治下的英属印度解体,诞生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自治领两个新国家。由于当时分治条款只涉及现代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二国的划分问题,汉语常称之为“印巴分治”。1947年8月14日和15日发生在印度次大陆的历史事件,大英帝国统治下的英属

  • 伊斯兰革命的历史背景:巴列维改革严重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伊斯兰革命,伊斯兰,巴列维王朝,

    伊朗伊斯兰革命(又称1979年革命;波斯语:انقلاب اسلامی, Enghelābe Eslāmi‎)是1970年代后期在伊朗发生的历史事件,沙阿(伊朗君主)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领导的伊朗君主立宪政体在过程中被推翻,阿亚图拉(革命领袖)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成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

  • 伊斯兰革命的起因:巴列维王朝末期通胀剧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伊斯兰革命,伊斯兰,巴列维王朝,

    民粹主义、民族主义以及随着事态发展而牵涉进来的什叶派催生了这一次革命。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保守派对西方化和受到西方支持而在国家进行世俗化的国王所作出的强烈反弹,非保守派的人士也对社会不公和旧制度的缺失作出回响。国民认为国王负有不成为非穆斯林西方势力(美国)傀儡的义务,他们认为这些西方势力的文化会沾污伊

  • 伊斯兰革命简介:巴列维王朝被霍梅尼所推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伊斯兰革命,伊斯兰,巴列维王朝,

    伊朗伊斯兰革命(又称1979年革命;波斯语:انقلاب اسلامی, Enghelābe Eslāmi‎)是1970年代后期在伊朗发生的历史事件,沙阿(伊朗君主)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领导的伊朗君主立宪政体在过程中被推翻,阿亚图拉(革命领袖)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成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伊

  • 解密:古印度哈拉巴文明最终是如何消亡的?(哈拉巴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哈拉巴文化,古印度,文明古国,

    古印度哈拉巴文明究竟是怎样毁灭的?印度的史学家根据遗址和遗物从中提出了种种假说,较有影响的有以下两种:其一是外族入侵说。持此说的学者都一致认为,大约在公元前175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的一些城市遭到了很大的破坏,特别明显地表摩亨·佐达罗的毁灭。且在这座城市的街巷和房屋里留下了不少像是被杀戮的男女老幼的

  • 解密:考古学家是如何发现古印度哈拉巴文明的(哈拉巴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哈拉巴文化,古印度,文明古国,

    当1922年《剑桥印度史》第一卷初版的时候,古印度的文明时代还被认为是从公元前1000年代的后期吠陀时代开始的。也就在这个时候,在印度河流域开始发现了新的远古文明。1921年,在旁遮普地区的哈拉巴发掘出远古遗址,发现了许多古物和两枚印章。在19世纪,这里就出土过一枚远古印章,引起了人们的注意。192

  • 哈拉巴文化时期的社会经济:石器占据了极大比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印度,哈拉巴文化,文明古国,

    哈拉巴文化的主要社会经济部门是农业,栽种的农作物有小麦、大麦、豆类等。印度河流域没有种植水稻,除此之外,椰枣,水果也是人们日常饮用的食物,畜牧业有牛、羊、猪、家禽等。同时狗和驴也被驯养。在哈拉巴遗址中,石器占据巨大的数量,但是也有青铜器的农具和武器。此外,哈拉巴文化的民众也掌握了金、银、锡、铅等金属

  • 哈拉巴文化的背景:该如何定义古印度这个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哈拉巴文化,古印度,文明古国,

    古代印度是一个历史上的地理概念,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它包括了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不丹等国的领土。在古代印度,并不曾有任何一个国家以印度作为自己的国名。可是,波斯人、希腊人都泛称这一地区为印度,我国《史记》、《汉书》称之为身毒,《后汉书》称之为天竺,唐代玄奘认为以上音译

  • 印度哈拉巴文化简介:古印度文化是如何孕育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印度,哈拉巴文化,四大文明古国,

    哈拉巴文化是古代印度青铜时代的文化,它代表了一种城市文明。从已经发掘的城市遗址来看,城市的规划和建筑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如摩亨佐•达罗城,面积达260公顷,全城划分为12个街区,有整齐宽阔的街道和良好的排水系统,有的住宅精美宽敞,开始迈入文明的门槛。在公元前20世纪,印度古代文字出现,这些文字大多刻在

  • 大化革新的政治经济影响: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化革新,日本,古代

    在经济方面,废除部民制,建立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国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处处田庄。 ”废除了皇室的屯仓,贵族的田庄以及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在此基础上实行了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班田六年一班,即政府每隔6年,班给6岁以上的男子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