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哈拉巴文化的背景:该如何定义古印度这个词?

哈拉巴文化的背景:该如何定义古印度这个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446 更新时间:2023/12/26 2:52:19

古代印度是一个历史上的地理概念,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它包括了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不丹等国的领土。在古代印度,并不曾有任一个国家以印度作为自己的国名。可是,波斯人、希腊人都泛称这一地区为印度,我国《史记》、《汉书》称之为身毒,《后汉书》称之为天竺,唐代玄奘认为以上音译都不太准确,乃改译为印度。印度作为地域的名称是从印度河的名称引申而来的。

古印度北有喜马拉雅山,西北有苏来曼山兴都库什山,东临孟加拉湾,西临拉伯海,南为印度洋,在古代只有西北部的一些山口是比较方便的对外通道。

古印度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全境大体可以温德亚山和纳巴达河为界分为南北两区域。在北部,西面的印度河流域和东面的恒河流域是两个最重要的地区。这两条河的上游水源都是高山雪水,由于雨量在西部很小而越往东越大,印度河流经的是干旱地带,而恒河则流经水源十分丰富的肥沃地区。南部是一多山的半岛,中有德干高原,沿着东西海岸又分别蔓延着东高止山和西高止山两条山脉。半岛的沿海平原是比较适于农业的地区。

在古印度,石器时代就已有人居住。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在西北的旁遮普地区、中部的纳巴达河一带、半岛西部的孟买地区、半岛东南的马德拉斯地区等处均有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则分布更为广泛。约在公元前4000年代末至3000年代,在信德、俾路支斯坦和拉贾斯坦等地,又开始进入了金石并用时代。考古材料证明,整个史前时期直到明出现的前夕,在古印度都是有人居住的。

关于这些史前文化的创造者的人种问题,现在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大概在他们中有矮黑人、原始澳大利亚人、蒙古利亚人和达罗毗荼人。这些人种至今还生活在南亚次大陆的不同地区。

标签: 哈拉巴文化古印度文明古国

更多文章

  • 印度哈拉巴文化简介:古印度文化是如何孕育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印度,哈拉巴文化,四大文明古国,

    哈拉巴文化是古代印度青铜时代的文化,它代表了一种城市文明。从已经发掘的城市遗址来看,城市的规划和建筑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如摩亨佐•达罗城,面积达260公顷,全城划分为12个街区,有整齐宽阔的街道和良好的排水系统,有的住宅精美宽敞,开始迈入文明的门槛。在公元前20世纪,印度古代文字出现,这些文字大多刻在

  • 大化革新的政治经济影响: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化革新,日本,古代

    在经济方面,废除部民制,建立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国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处处田庄。 ”废除了皇室的屯仓,贵族的田庄以及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在此基础上实行了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班田六年一班,即政府每隔6年,班给6岁以上的男子口分

  • 大化革新的背景:日本大和国对政权的完全一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化革新,日本,古代

    日本是由几个大岛和若干小岛组成的国家。在古代,这种岛国的特点之一是内部矛盾必须自己来解决,外部势力很难加以干涉,大海在那时还是人们与外界交往的最大障碍,所以自身的改革极其必要。公元3世纪以后,日本本州地区出现了一个较大的政权——大和国。大和国原来局限于本州岛中部的大和地区。在不断的扩张中,大和国逐渐

  • 大化革新简介:日本古代史上的一次政治与经济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化革新,日本,古代

    大化改新,又作大化革新,是645年6月发生的古代日本政变。其主要内容是废除大贵族垄断政权的体制,向中国隋唐政治经济体制学习,成立古代中央集权国家。给日本历史上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大化改新以前,苏我氏等大贵族控制政权,天皇家族没有什么实权。公元645年6月,皇室中大兄皇子(后成为天智天皇)联合贵族中臣镰

  • 马歇尔计划的背景:欧洲在二战后急需复苏动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马歇尔,欧洲,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The Marshall Plan),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面临难题在战争结束六年后,大半个欧洲依然难以

  • 解密:美国所主导的马歇尔计划有哪些主要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美国,马歇尔计划,马歇尔,

    马歇尔计划(The Marshall Plan),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计划于1948年4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

  • 马歇尔计划简介:美国所主导的战后欧洲复兴计划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马歇尔,欧洲,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The Marshall Plan),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计划于1948年4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

  • 《战争论》的主要思想:战争是政治一种延续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争论,西方,克劳塞维茨,

    《战争论》是德国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在总结以往战争的基础上写成的。其中包含说明、作者自序,及作者在1810年至1812年为普鲁士王太子讲授军事课的材料、关于军队的有机区分、战术或战术学讲授计划和提纲等附录,全书一共3卷8篇124章,约70余万字。被认为是,军人必读的战略学圣经 一、战争是政

  • 战争论的历史背景:普鲁士在拿破仑铁蹄下颤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争论,西方,克劳塞维茨,

    克劳塞维茨所生活的时代,正是近代欧洲工业革命、民族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相继发生的时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实践,宣告了封建专制主义陈腐落后的旧战争学说的彻底破产,在军事上引起了巨大的变革。法国大革命、历次拿破仑战争和19世纪初欧洲各国人民的名族解放运动,对于克劳塞维茨世界观、军事观的形成,产

  • 战争论简介:克劳塞维茨撰写的西方军事圣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军事,

    《战争论》是德国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在总结以往战争的基础上写成的。其中包含说明、作者自序,及作者在1810年至1812年为普鲁士王太子讲授军事课的材料、关于军队的有机区分、战术或战术学讲授计划和提纲等附录,全书一共3卷8篇124章,约70余万字。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