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文字狱竟然这么危险 为什么在乾隆时代老提大明湖畔呢

清朝文字狱竟然这么危险 为什么在乾隆时代老提大明湖畔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117 更新时间:2023/12/8 2:18:02

清朝文字非常严重,这件事已经有很多人考证过。因为文字狱,无数文人被牵连,全家造罪。

文字狱的顶峰,从顺治皇帝开始,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四个朝代。而这四个朝代中,乾隆王朝又要比之前发案更加严重。据统计,中大型案件,就有二百多起,其中乾隆时期占了一百三十多起。

对于文字狱的例子,我们恐怕听到许多,比如“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案;再比如,年羹被查办,也是因为错写一句话。当然,皇帝不可能只是为了几个字就想大动干戈的杀人,文字狱背后,是对那些疑似反对者的打压。但是,这个今天我们不讨论。

描述乾隆年间故事的一部非常有名的电视剧《还珠格格》,里面反复在说着一句话:大明湖畔的夏雨荷。难道,在文字狱高峰的乾隆时代,没有忌讳吗?答案总结下来,一共有三种:

1.琼瑶在作书时没有想那么多

我认为,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因为纵观《还珠格格》整个剧情,我们会发现,作者对于“清朝文字狱”是有多方面考证的。你一定不会忘记,小燕子为什么成为孤儿,箫剑为何行走江湖?因为他们的家庭,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遭遇了文字狱。小燕子原名为方慈,其父亲为方之航便是因为无意间写了一首诗,而被人诬告入狱的。可见,作者并不是忘记了文字狱这回事。(方之航,历史中没有这个人,但是他的案发方式,有许多原型)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还珠格格》无数次可以说出那句“大明湖畔”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2.

在整理了各种说法之后,笔者发现这一种很有趣:

仔细看:大明湖的石碑上,明字的左侧不是“日”,而是“目”。据说石碑是于清朝刻成,那么会不会意味着,这样的写法,刻意避讳的嫌疑呢?

由于石碑作成之时,并没有相关记载,所以这个说法还是有待考证。

3.

第三种答案是最有趣的:大明湖水最终会汇入一条名为小清河的河流。以此寓意大明终于被清取代。

当然了,大明湖与小清河清是否相连这无从考证,而且小清河在清朝经历过一次变迁,被黄河夺了河道,有没有影响到大明湖也不知。如果这个答案为真,那有点令人哭笑不得了。

事实上,可能一切都没有那么复杂。清朝文字狱严重,没错,但是大部分案情是借此打压反对者,而对一个景点“大明湖”实在没有发作的必要。这么说,是有根据的:

第一,康熙年间,重新修缮了大明湖的湖心亭,而乾隆亲笔提字“历下亭”。可见,自从康熙开始,便没有对大明湖有过多偏见。

第二,大明湖的北岸,有一祠堂,名为铁公祠,是为了纪念明代一忠贞之臣铁铉,当年燕王朱棣夺权,铁铉力护朱允炆,不幸捐躯。而这座祠堂,正是乾隆所修建。

多次修缮,并且歌颂明代忠臣,又可见,清朝的文字狱尚未波及大明湖,清朝亦是不排斥对过往英雄歌颂的。

因此,要么像上面所说,大明湖在清朝有了“改字”或者汇入小清河的寓意,而幸免于难;又或者乾隆压根没有特别在意。

后记。

本文的三种说法,综合了网友们的观点,不是笔者独创。除了小清河之外,还有一个大清河,希望不要混淆。

对于大明湖是否汇入小清河,有这种说法,但是正像上面说的,小清河经历了一次黄河改道,本身河道受到了影响。现在还没有找到其清朝与大明湖交汇的图稿。如果有专业人士,希望指正。

大明湖的石碑,是做成于清朝。本人如果大明湖,但是当时没有注意石碑细节,石碑背后有无刻有小字,小字有无解释渊源,尚待考证。

虽然写的是《还珠格格》剧情,但是借剧情,评议清朝历史而已。看剧时,不必考虑那么许多,只要记住大明湖在山东,紫薇的母亲夏雨荷是个举着伞的美丽山东姑娘就可以了……

标签: 清朝乾隆清朝文字狱

更多文章

  • 清朝文字狱到底有多恐怖 死了都要挖出来鞭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文字狱,清朝文字狱

    文字狱,是指作者在其诗文、著作中流露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有反对当朝的思想倾向,或者文字中触及当政者某方面的忌讳等原因而遭到治罪的狱案。从秦朝建立之后,文字狱在各朝各代都时有发生,但论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久的当属清朝了。清朝满族统治者入主中原后,对于抱有以汉族文化为中心的传统华夏观念的广大汉

  • 眭固为黑山军出身, 拥十万之众却一事无成,他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眭固,汉朝,黑山军

    东汉末天下大乱,除了占据各州郡的地方豪强势力之外,还有几支诸如黄巾军、白波军、黑山军之类的叛军。尽管他们的结局都以失败告终,但对汉末诸侯纷争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较为笼统地概括,他们所起的作用就两个字:搅局。本文就要介绍一位对曹操及袁绍的实力的消长都造成一定影响的叛军将领。这个人,名叫眭固。眭固,字白兔

  • 明末大鼠疫的危害有多大 那场灾害到底有多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鼠疫,明末大鼠疫

    史学界普遍认为,明朝末年那场席卷华北地区的鼠疫,是压倒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尤其是上海交通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曹树基与李宇尚提出“老鼠亡明”的观点后,这一观点更加深入人心,为更多的人所接受。据史料记载,明朝末年旱灾频发,仅万历期间就发生过三次大旱灾,每一次都引发过鼠疫,崇祯十四年的那场大旱,更是历时四年之

  • 明末大鼠疫成就李自成入主北京:死伤数千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自成,明末大鼠疫

    1644年的中国,正是明清交替。历史舞台上有三位主角:明朝皇帝朱由检、农民起义军闯王李自成、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或许还应加上一位,明朝的辽东总兵吴三桂。其实,还有一位主角一直为人们忽略:小老鼠。1644年,农历3月15日,闯王李自成率大顺军抵达北京城北郊的居庸关。这里是北京城的最后一道天险,然而关隘

  • “后唐的皇帝也姓李,是唐朝皇族的后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后唐,五代十国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五代是指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国家,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势力,这些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也即这一历史阶段也被称

  • 五代中的后唐和唐朝有什么联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后唐,五代十国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既然李存勖不能继嗣,当然就不能继统——传承通常是血缘意义上的传承,因此“后唐”与“唐朝”毫无关系。而如果抛开血缘,站在沙陀人的立场,两者确实存在一种承续或者说中兴关系,即李存勖的后唐乃是盛唐的延续,如同光武中兴。后世的李昇建南唐,也以此自矜。再远者如五胡乱华,匈奴刘渊建汉国、同样

  • 前蜀后主王衍为了和大臣娇妻偷情而不惜遭灭族(后唐灭前蜀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衍,后唐灭前蜀之战

    说起历史上连手下大臣的媳妇也不放过的最荒淫无耻的皇帝,应该说非前蜀后主王衍莫属。这王衍是前蜀皇帝王建的11个儿子中最小的儿子,原名王宗衍。皇太子元膺死后,王建突发奇想,便立这个小儿子为太子。蜀光天元年六月,72岁的王建驾崩。王宗衍继立为帝,他将自己的名字去掉中间的那个“宗”字,改为王衍。为什么王衍在

  • 后唐庄宗李存勖简介 死于兵变的后唐开国皇帝(后唐灭前蜀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五代十国皇帝,后唐皇帝,李存勖,后唐灭前蜀之战

    庄宗,名李存勖(公元885—926年),小名亚子。李克用长子。李克用病死,他袭晋王位,建立后唐,称帝。在位4年,在兵变中被箭射死,终年42岁。葬于雍陵(今河南省新安县境内)。李存勖,自幼喜欢骑马射箭,胆力过人,为李克用所宠爱。他少年时就跟随父亲作战。11岁随李克用到长安向唐报功,唐昭宗特地赐赏他翡翠

  • 历史上总共有多少个黄国?分别都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黄国,春秋战国

    位于今山西境内的黄国晋地的黄国位于汾水流域,为了简单区别,我们称之为汾水之黄,是少昊裔孙台骀的后裔建立的。据《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少昊的裔子(赢)昧,做了华夏部落颛顼的水官。昧生了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叫台骀。台骀像他的父亲昧一样,很善于治水。当时,汾,洮两河水涝成灾,久治不好。颛顼派善于治水的台骀前

  • 卫国一开始是强大的诸侯国吗?最后是怎么衰落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卫国,春秋战国

    商朝灭亡,西周分封,卫国在华北平原占据大片肥沃的土地,这其中包括两座著名的城池,朝歌和邯郸。图-周灭商朝歌,光从字面意思看,便给人朝气蓬勃的感觉,由于这里曾是商朝都城,后来又是卫国都城,因此繁华富丽,成语“朝歌夕舞”、“朝歌夜弦”,描述的就是朝歌那醉人的大场面。邯郸,也是一座大城,在卫国来说仅次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