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君士坦丁堡第二次会战与圣像破坏运动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君士坦丁堡第二次会战与圣像破坏运动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609 更新时间:2023/12/7 21:40:58

685年,查士丁尼二世继承君士坦丁四世的帝位,他在七一一年逝世时,拜占庭帝国已经衰颓到无以复加的地步。领土被分割,人口逐渐减少,在欧洲方面受到保加利亚人斯拉夫人劫掠,在小亚细亚方面受到撒拉逊人蹂躏。帝国的陆军和舰队经发生哗变,似乎末日已经来临。可是突然之间,从二十年来的无政府状态废墟中,又产生了一位新的英雄。他一手创立了一个新帝国,在以后七百年中,注定成为欧洲抵挡亚洲人侵略的大堤。他是一位职业军人,在历史上被称为“伊索里亚的利奥”。(注:伊索里亚为小亚细亚的一个地区,在今之科尼亚境内的塔拉斯河北岸。)

关于他的身世,所知极为有限。也许他实际上是叙利亚人而并非伊索里亚人,因为他大约在687年出生于科马根省的日尔曼尼西亚,这是叙利亚的东北地区。原名库农,他和家族在历史上首次出现是在705年,那时他父亲在色雷斯把五百头羊作为礼物送给查士丁尼二世,为了酬答他,查士丁尼二世就指派利奥做自己的副官。后来,明显是为了排挤他,皇帝命他到高加索山地以北的兰尼亚去执行某项使命。他回来时,阿纳斯塔修斯皇帝(713——716年)正在寻找有能力的军人,于是奉命指挥安纳托利亚地区的部队。七一六年阿纳斯塔修斯被废时,所有目光就都集中到利奥身上,认为只有他有资格做继承人。此时,哈里发苏莱曼(715——717年)继承瓦利德的遗志,正准备进攻君士坦丁堡。他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派遣两支军队从塔拉斯进入“罗马尼亚”,一支由他的兄弟马斯拉玛率领,另一支由也叫苏莱曼的将领统帅。

苏莱曼通过安纳托利亚到了阿摩利乌姆——位于阿克色湖北面。虽然该城并无守兵,但他却只封锁该城,因为知道利奥是皇帝候选人,所以打算用诡计来俘获他。诡计并未成功,阿摩利乌姆解围之后,利奥将城内妇孺撤出,并在那里留了八百名驻兵。接着从卡帕多西亚前进的马斯拉玛也想设陷阱捕捉利奥,但也和苏莱曼一样被这个机智的伊索里亚人击败。当双方斗智的战役进行之时,狄奥多西三世(716——717年)为他儿子披上紫袍,让他驻守马尔马拉海的亚洲海岸。利奥设法使马斯拉玛的兵力完全撤出罗马尼亚,接着进到尼科美迪亚,把这个姓名不详的青年子击败了,他可能就在当地宿营过冬,到717年初才渡海进入君士坦丁堡。狄奥多西被迫退位进入修道院,三月二十五日,圣索菲亚大主教为利奥加冕,就是利奥三世(717——741年)。利奥感到一分钟也不能损失。君士坦丁堡的谷仓和兵工厂都已补充,城墙也都修补完毕,并在上面装置了许多的作战机械。从战略上来看,君士坦丁堡十分坚强,事实上几乎无法攻破,唯一条件就是其海上交通线要畅通无阻。君士坦丁堡建在一个岬角上,北面侧翼为金角,南面为马尔马拉海。在西面即陆地的一面,有内外两道城墙,内城为君士坦丁大帝修建,外城为迪奥多修斯二世建筑,全长约为四哩。

在这一时期,正常人口约为五十万,不过现在增加了相当数量的难民。在火药发明之前,这座城市只要有坚强的设防,事实上无法用硬攻手段将其攻陷。惟一可靠的方法就是封锁。就是说必须同时封锁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两个海峡,而要封锁博斯普鲁斯海峡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城市本身从侧面掩护着南面的进路。因此,对利奥而言,一切成败都依赖他的舰队,在数量上,他却远远少于敌人。

马斯拉玛的计划是同时陆海并进来包围这个城市。陆军约八万人,由他自己亲自指挥;舰队据说有一千八百艘船,上面也可载运八万步兵,交给将军苏莱曼指挥。此外,还有其他部队正在准备之中:在非洲和埃及的港口里还有八百艘船,多数为补给船,已经准备好了。而在塔苏斯,在哈里发亲自指挥之下,还有一支陆军预备队正在编组之中。(注:所有这些数字可能不免夸过度。)

马斯拉玛首先攻下柏加曼,然后进到赫勒斯滂,在阿拜多斯渡海——那可能是七月间的事,因为到717年八月十五日,他就在君士坦丁堡外城前面出现了。他的部队在那里掘壕建立营地,另派一个支队去监视亚德里亚堡方面,因为保加利亚国王特维尔正在与利奥来往。他们立即进行了一次陆上攻击,但被拜占庭工程师的技巧和机械击退。于是马斯拉玛决定用一条深沟围绕自己的营寨,并用封锁的方式来围困君士坦丁堡。为达目的,他命令苏莱曼将他的舰队分为两个支队:一个停在亚洲海岸的欧特罗庇厄斯和安德米乌斯两地,切断来自爱琴海方面补给;另一个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到达加拉太以切断来自黑海方面的补给。九月一日,第二个支队到达,并于九月三日在金角以北航行,利奥的舰队就停在那里。这个海港的出口悬有一条大铁链作为保护,挂在两个守望塔上,可以自由升起或放下。封锁支队刚刚到达,在西拉格里阿角周围扫过的强大海流使先头船只产生了混乱。利奥立即命令放下铁链,让舰队出战,在敌人未能布成战线之前就将“希腊火”喷在他们船上,立即烧毁了二十艘,其均被俘获。当苏莱曼的主力舰队来到,他又马上退回金角港内。(注:希腊火是一种液体燃料,据说见水即燃,用虹吸管发射。成份可能是硫磺,石油和石灰等。这些东西在公元前就可能已有人使用。)这次攻击行动迅速,指挥良好,所以对敌人的精神能产生震惊作用。为了诱敌深入,整整一昼夜,利奥都将锁链放下,可敌人始终没有突入海峡的进一步企图。几乎毫无损失地赢得了这次胜利,因为胜利是如此彻底,所以利奥可以使补给不断流入君士坦丁堡,使其免受饥馑威胁。更增加马斯拉玛困难的,是他的哥哥哈里发在增援途中,因为消化不良突然暴卒。(注:根据吉本记载,这位哈里发的食量实在大得惊人。他在一餐中可以吃下七十颗大石榴,一头羊,六只鸡和大量葡萄。)继承他的是奥玛尔二世(七一七——七三○年),他是个宗教的迷信者而不是军人。

更多文章

  • 罗马基督教分裂与圣像破坏运动有关吗 两者间有什么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罗马,基督教,圣像破坏运动

    今日小编要和大家说的这两个教会,因为相互产生了一些矛盾,最后弄到水火不容的局面,一起来看一看吧!罗马帝国后期,帝国一分为二:东部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称为东罗马帝国;西部以罗马为中心,称为西罗马帝国由于帝国一分为二,东西罗马帝国的基督教会之间也出现了裂痕。名义上,东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堡教廷是整个基督教

  • 第一次圣像破坏运动有何目的?加快了封建化进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破坏圣像运动,拜占廷帝国,圣像破坏运动

    8-9世纪在拜占庭帝国发生的破坏基督教会供奉圣像、圣物的运动,其实质是反对正统教会统治势力和教会修道院占有土地的政治斗争。基督教内长期存在圣像崇拜,而反对圣像崇拜的社会力量也在拜占庭帝国境内发展。君士坦丁五世采取严厉措施对付圣像崇拜派。今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此次事件的经过。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出现了第

  • 清朝文字狱十分残酷 竟然连一个疯子都不放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字狱,清朝,清朝文字狱

    中国古代文字狱的受害者,通常都是高居于庙堂之上的翰林词臣,要么是隐逸山林著书立说的文人雅士,再不济也是和文字打交道的印刷匠。从文字狱受害者的范围来看,清朝位居各朝之冠,甚至出现疯子也因文字狱受害的故事。乾隆十六年,突然有一个叫王肇基的人跑到官府,说自己要给皇帝献恭颂万寿诗联。要说给皇帝拍马屁是好事,

  • 清朝文字狱竟然这么危险 为什么在乾隆时代老提大明湖畔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乾隆,清朝文字狱

    清朝文字非常严重,这件事已经有很多人考证过。因为文字狱,无数文人被牵连,全家造罪。文字狱的顶峰,从顺治皇帝开始,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四个朝代。而这四个朝代中,乾隆王朝又要比之前发案更加严重。据统计,中大型案件,就有二百多起,其中乾隆时期占了一百三十多起。对于文字狱的例子,我们恐怕听到许多,比如“清

  • 清朝文字狱到底有多恐怖 死了都要挖出来鞭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文字狱,清朝文字狱

    文字狱,是指作者在其诗文、著作中流露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有反对当朝的思想倾向,或者文字中触及当政者某方面的忌讳等原因而遭到治罪的狱案。从秦朝建立之后,文字狱在各朝各代都时有发生,但论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久的当属清朝了。清朝满族统治者入主中原后,对于抱有以汉族文化为中心的传统华夏观念的广大汉

  • 眭固为黑山军出身, 拥十万之众却一事无成,他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眭固,汉朝,黑山军

    东汉末天下大乱,除了占据各州郡的地方豪强势力之外,还有几支诸如黄巾军、白波军、黑山军之类的叛军。尽管他们的结局都以失败告终,但对汉末诸侯纷争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较为笼统地概括,他们所起的作用就两个字:搅局。本文就要介绍一位对曹操及袁绍的实力的消长都造成一定影响的叛军将领。这个人,名叫眭固。眭固,字白兔

  • 明末大鼠疫的危害有多大 那场灾害到底有多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鼠疫,明末大鼠疫

    史学界普遍认为,明朝末年那场席卷华北地区的鼠疫,是压倒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尤其是上海交通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曹树基与李宇尚提出“老鼠亡明”的观点后,这一观点更加深入人心,为更多的人所接受。据史料记载,明朝末年旱灾频发,仅万历期间就发生过三次大旱灾,每一次都引发过鼠疫,崇祯十四年的那场大旱,更是历时四年之

  • 明末大鼠疫成就李自成入主北京:死伤数千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自成,明末大鼠疫

    1644年的中国,正是明清交替。历史舞台上有三位主角:明朝皇帝朱由检、农民起义军闯王李自成、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或许还应加上一位,明朝的辽东总兵吴三桂。其实,还有一位主角一直为人们忽略:小老鼠。1644年,农历3月15日,闯王李自成率大顺军抵达北京城北郊的居庸关。这里是北京城的最后一道天险,然而关隘

  • “后唐的皇帝也姓李,是唐朝皇族的后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后唐,五代十国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五代是指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国家,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势力,这些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也即这一历史阶段也被称

  • 五代中的后唐和唐朝有什么联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后唐,五代十国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既然李存勖不能继嗣,当然就不能继统——传承通常是血缘意义上的传承,因此“后唐”与“唐朝”毫无关系。而如果抛开血缘,站在沙陀人的立场,两者确实存在一种承续或者说中兴关系,即李存勖的后唐乃是盛唐的延续,如同光武中兴。后世的李昇建南唐,也以此自矜。再远者如五胡乱华,匈奴刘渊建汉国、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