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古代“东宫三师”指的各是何种官职?都有何种职责?

中国古代“东宫三师”指的各是何种官职?都有何种职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578 更新时间:2023/12/9 0:32:37

我们通所说的“东宫三师”其实指的并不是一种单独的官职,而是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三种官职的并称,官属从一品。顾名思义,“东宫三师”都是东宫官职,主要负责教导辅佐太子,其中太子太师主要教,太子太傅主要教武,而太子太保则负责保护太子安全。太子作为皇帝选定国家的继承人,他的选举直接关系到朝的兴衰,而太子的德行、知识、能力能否承担重任主要在于平时的教养,这就与三师的教导有莫大的关系。

历代皇帝当然希望自己选择的太子能够成为继承帝位的最理想人才,因此为了更好的培养太子,从西周时期便设置太师、太傅、太保以教导太子,西晋时期初设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统称为“三师三少”。“三师”一般都在朝臣中进行选举,毕竟在“学而优则仕”的古代社会,成为官员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自身的优秀。既然“三师”是用以教导未来的王朝继承人,那么在太子师傅的选拔上当然要求特别严格,肯定要择优选举,一般有朝中品行端正、德高望重、学识渊博、教导有方的人来任职。

由于“东宫三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导保护太子,也就是说他们相当于太子的私人老师,他们需要对太子皇帝负责,如果太子行为失当犯错误,皇帝也会“三师”问责。另外,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虽然在皇室这句话并不适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师徒这一关系本身便是一种亲密关系。也就是说,只要成为太子师傅,必须想太子所想为太子分忧,这就意味着在皇位争端出现时,太子师傅就是妥妥的“太子党”,从这个角度看,皇帝特意设置“三师”,不失为太子培养势力的好方法。

但是在中央集权专制主义越发兴盛的中国古代王朝,尤其是在专制主义巅峰时期的明清,是不会允许太子肆意发展势力,使得储权威胁皇权。因此在明清时期,太子三师只用为兼官、加官、赠官,而不会专门设立,大多都是虚衔,只作为赠官加衔的名号,或者追赠死去的功臣重臣,并非实职。

标签: 皇帝东宫三师

更多文章

  • 秦国君主有哪些?至少有两人的重要性超过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国君主,秦朝

    秦国在战国后期是诸国霸主,尤其是在秦始皇时期,更是一统六国,成为天下唯一的霸主,之后北逐匈奴,夺取河套之地,南伐百越,扩地近百万平方公里,也因此让秦始皇成为千古第一帝,不管历史对其是褒是贬,都无法磨灭他对华夏的功绩。但是在秦国历史上,真正伟大的君主共有五位,其实说白了,秦始皇的确不凡,但更多的是站在

  • 纷繁复杂的战国中,为什么说只有秦国君主才是贤能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国君主,秦朝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产生了无数位的君主,他们之中有贤能英明的,也有昏庸无能的。但这个国家产生的君主却大多贤能,没有几个昏庸之人,可能有些人心中已经有了一个答案,就是秦国。下面就来看看为什么秦国能够产生这么多贤能的君主。有人认为秦国只传了两世就灭亡了,那只能说你还不太懂历史。秦国的历史是非常救援的,秦国

  • 秦惠文王嬴驷一生:秦国君主嬴驷被放逐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国君主嬴驷被放逐过吗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因病去世,享年四十六岁。秦惠文王为秦孝公的儿子,原名为嬴驷。后人在评价秦惠文王之时,都认为他是位大有作为的秦国君主。后人将嬴驷评价为秦国四雄主之一。嬴驷在位时,将秦国的国土面积进一步扩大,并且加强了君主专制,为后代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秦惠文王上位后,第一件事就是除掉了商

  • 高平陵之变:司马懿隐忍卧床十年 诛灭曹爽三族(高平陵事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高平陵之变,司马懿,曹爽,高平陵事变

    只要我们拭去尘埃,用心观察,许多事情或许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板上钉钉。历史的另外一副面容值得我们探究、深思。说起三国,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奸臣形象,除了曹操,大概就是司马懿了。司马懿挨骂,主要归因在两件事情上:一个是他的子孙当了谋朝篡位的大奸臣,另一个就是高平陵之变。高平陵之变,要从公元239年讲起。这

  • 司马懿真是个大奸臣吗?高平陵之变或难得此结论(高平陵事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懿,曹爽,三国,,高平陵事变

    只要我们拭去尘埃,用心观察,许多事情或许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板上钉钉。历史的另外一副面容值得我们探究、深思。说起三国,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奸臣形象,除了曹操,大概就是司马懿了。司马懿挨骂,主要归因在两件事情上:一个是他的子孙当了谋朝篡位的大奸臣,另一个就是高平陵之变。高平陵之变,要从公元239年讲起。这

  • 司马懿:司马家族怎么在高平陵事件之后走向皇权(高平陵事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司马懿,高平陵事变

    三国最后尽归司马家族,司马家族可谓是三国中得益最多的。最主要是司马家族人才倍出,而且懂得忍,司马家族忍过了曹操时代,也忍过了周瑜时代,最后连智慧无双的诸葛亮也忍了过去,到三国的最后,几乎没人可以跟司马家族匹敌了。在司马家族发动高平陵之变后,皇帝依然高高在上,这表明司马懿与帝国普遍军政大佬、豪门代表之

  • 清朝的六部尚书官职是几品 相当现在的哪一个职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明朝,六部尚书

    清朝的统治模式基本沿袭明朝,称之为“清承明制”,包括官职体系。清朝的官职体系中,六部尚书是非常重要的官职,六部即“三省六部制”的六部,起源于隋朝时期,此后的历朝历代,都沿袭三省六部制,可见其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六部包括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上千年都没有变过,那清朝的六部尚书是几品官?又

  • 清朝六部尚书和总督相比 谁的权力更加大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六部尚书

    清朝尚书是清朝朝廷中央的六大部部长,清朝的尚书与明朝有一些不同,清朝的六部尚书是有十二个人的,这十二个人有六个是办实事的汉人大臣,有六个人是基本不办事情的满人贵族。而清朝的总督是掌管一方军政大权的重臣,手中牢牢掌握着1到3个省的权力,在他们的管辖区域内,除了皇帝,没有人的声望、权势能超过他们,他们就

  • 此人状元出身,做了22年督抚,因礼贤下士被称为清代的“孟尝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礼贤下士,孟尝君

    清代一共出了114位状元,要说谁官做的最大,这个说不好,官居一品的大有人在。可要是说谁最有钱,那毕沅认第二,恐怕无人敢认第一。有人或许会问,既然毕沅那么有钱,肯定是个贪官喽。还真别说,人家非但不是个贪官,还是一个礼贤下士的正人君子,可称清代的孟尝君。毕沅,江苏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一举夺魁成为状元。清

  • 二十四孝郭巨“埋儿奉母”,这真的是孝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埋儿奉母

    二十四孝故事之郭巨埋儿?郭巨“埋儿奉母”的故事,由于入选郭居敬的《二十四孝》,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并不为过。有人认为这个故事很残忍,其实需要看你读了故事的哪个版本。郭巨埋儿《二十四孝》中的郭巨“埋儿奉母”,原文是这样的:“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父母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