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多节是哪一天?纳西族的标志性传统节日

三多节是哪一天?纳西族的标志性传统节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460 更新时间:2024/2/6 22:05:30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是纳西族别具风格的祭祀性节日——三多节。这是纳西族祭祀本民族的最大保护神——“三多神”的盛大节日,

也是纳西族法定的民族节日。

三多节是纳西族的标志性节日,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纳西族先民把对自然的崇拜、祖先的崇拜、英雄的崇拜等多种信仰集中在祭祀“三多”上,通过这个节日,不断传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化。

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三多文化已然是纳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了以纳西族人民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和精神成功,体现了纳西族对大自然的无限崇敬和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关于三多节

从纳西族的发展历史来看,三多节源于纳西族自然神灵崇拜。纳西语叫“三多颂”,源于白沙玉龙村北岳庙会,官方规范名称为“纳西族三多节”,始于唐朝(南诏时期),至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因纪念纳西族的保护神——三多神而得名。

三多节是我国纳西族的法定节日,也是滇西北区域各民族共同参与,别具风格、极其隆重,极具影响力的大型民族文化盛会,更是纳西族的标志性传统节日。

除此之外,三多节还高度囊括和集中展现了纳西族在历史、宗教、哲学、社会、经济、文学、艺术等领域的成就。

关于三多神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纳西儿女之所以能在玉壁金川大地上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之所以能以不变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自立于中华56个民族之林,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始终信奉一个人、一尊神——“阿普三多神”。他是纳西族民族英雄、民族神灵的具象,是纳西族民族脊梁、民族灵魂的具象。

三多神亦称为阿普三多、三朵神、恩溥三多等,传说中他是玉龙雪山的化身,是纳西族的保护神与战神。在历史上,南诏异牟寻封其为“北岳”,元朝皇帝忽必烈封其为“大圣北岳定国安邦景帝”。

相传,三多神骑白马、穿白甲、白盔、执白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世代守土安邦,抵御强敌,护佑着纳西子民。诗人赞颂他为“主此土,安此邦,是极八百里金沙,胥蒙圣佑,降为神,封为帝,凭竟亿万年雪域,永著灵钟”。人们也认为“三多”是玉龙雪山的化身,是纳西族信奉崇拜的战神,也是纳西人的护佑神。三多节的文化价值

三多节在纳西语中又叫“三多颂”,意即“三多祭”。

1986年8月29日,经丽江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务委员会议通过决定,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为法定的纳西族传统节日。从此,历史惯例沿袭的民间农历二月八日“三多颂”(三多阁庙会),就有了名正言顺的法定名称——农历二月八日三多节。

丽江纳西族历史上“户户祝三多”的传统习俗,也包括出门在外经商、从军的纳西人,这些远离丽江本土的纳西人,也要因地制宜地进行祭拜“三多”的活动。每年春二月祭拜“三多”期间,要在玉龙山下举行盛大的“三多庙会”(也称“北岳庙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与物资交易活动。

届时,不仅纳西族民众蜂拥而至,邻近地区的白族、藏族、汉族群众也纷至沓来,甚至遥远的藏区民众也会前来进香祭拜。此外,在祭拜“三多”期间,当地民众还要进行赏春踏青活动。

由此可见,“三多”文化包含的现代价值及意义日益深入人心。纳西族信仰“三多”及祭祀“三多”的文化传统,集中体现出丽江文化具有的正义、和平、勇敢、智慧、救人急难、奋发进取、民族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等文化品格与精神。

标签: 三多节纳西族三多神

更多文章

  • 卡雀哇节有哪些活动流程,是人们不可多得的体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卡雀哇节,活动流程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想必你一定听说或者见识过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年节,彝族的库斯.....都是热闹集会不能少,好吃好喝待客周到,让你感受到了不同于汉族文化的新奇。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独龙族,是云南省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的独龙江峡谷两岸

  • 卡雀哇节是云南独龙族的年节,这个节日有什么传承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卡雀哇节,云南

    独龙族卡雀哇节流传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独龙江流域的所有独龙族村寨。卡雀哇节是独龙江地区独龙族的新年,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由各村寨长老在一年最后一月择一个吉日,一般在每年农历腊月底或次年的正月初举行,节期最短3天,最长9天。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卡雀哇节

  • 卡雀哇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这个节日举行什么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卡雀哇节,少数民族

    独龙族卡雀哇节流传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独龙江流域的所有独龙族村寨。卡雀哇节是独龙江地区独龙族的新年,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由各村寨长老在一年最后一月择一个吉日,一般在每年农历腊月底或次年的正月初举行,节期最短3天,最长9天。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上的歌圩和歌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壮族,民族,少数民族,壮族三月三,壮族节日

    歌圩歌圩盛行于壮族地区。各地圩期不完全一样,但大体上春秋二季为最盛。春季多于春节后的一段时间,为正月初四或正月初七、二月十九、三月初三、三月十六等等;秋季则多于中秋节后的一段时间,为八月十五或九月初九、十月初十等。此外,还有不定期的歌圩,这是经常的普遍的。定期歌圩一般一年举行三两次,规模大者上万人

  • 壮族节日三月三:壮族三月三都有啥传统习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壮族,壮族民俗节日,壮族三月三

    1、包五色糯米板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壮家人喜

  • 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揭秘三月三上巳节的传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月三,上巳节

    三月三是什么节日:农历三月初三为我国传统令节,与“上巳节”、“清明节”、“踏青节”等都有密切的关连。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又是重要的歌舞节日,其中以壮族为最。由于是日的活动以对歌为主,故亦称“歌圩节”、“歌婆节”等,亦简称“歌节”。壮族关于三月三日的来历有多种的传说,有说一对青年男女山歌传情,但由于封

  • 苗年是哪一天?这个节日又有哪些传统习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苗年,传统习俗

    苗年,苗历的年之首,英文nongx yangx,苗语称“能央”,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苗年各地区过的时间并不相同,从农历九月至正月不等。一般历时三、五天或十五天。有的在农历十一月的第一个亥日(猪日),有的在九月、十月、十二月的第一个卯日(兔日)或丑日(牛日)举行。 融水县苗族以农历十一月三十日

  • 苗年是少数民族节日之一,关于这个节日有什么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苗年,少数民族

    苗年,苗历的年之首,英文nongx yangx,苗语称“能央”,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苗年各地区过的时间并不相同,从农历九月至正月不等。一般历时三、五天或十五天。有的在农历十一月的第一个亥日(猪日),有的在九月、十月、十二月的第一个卯日(兔日)或丑日(牛日)举行。 融水县苗族以农历十一月三十日

  • 苗年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关于这个节日有什么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苗年,少数民族

    苗年,苗历的年之首,英文nongx yangx,苗语称“能央”,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苗年各地区过的时间并不相同,从农历九月至正月不等。一般历时三、五天或十五天。有的在农历十一月的第一个亥日(猪日),有的在九月、十月、十二月的第一个卯日(兔日)或丑日(牛日)举行。 融水县苗族以农历十一月三十日

  • 上刀山,下火海 刀杆节最为惊心动魄的环节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刀杆节,少数民族

    人们常把“刀山火海”比喻为非常危险的地方,而把“敢上刀山,敢下火海”者视为勇士。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上刀山、下火海"却难得一见。傈僳族“上刀山”绝技不过,你若想一饱眼福,可到云南省怒江,在正月十五这天观看傈僳族人的“刀杆节”表演,让你真正见识什么是“上刀山”,什么是“下火海”。(情景)“上刀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