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卡雀哇节有哪些活动流程,是人们不可多得的体验?

卡雀哇节有哪些活动流程,是人们不可多得的体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533 更新时间:2024/1/23 13:24:05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想必你一定听说或者见识过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年节,彝族的库斯.....都是热闹集会不能少,吃好喝待客周到,让你感受到了不同于汉族的新奇。

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独龙族,是云南省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的独龙江峡谷两岸、北部的怒江两岸,以及邻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齐乐乡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察瓦洛等地。

在山与山的中间,搭建的桥,下面就是湍急的江水,其险可想而知,但是世代定居在这里的独龙族人,就是靠这样简陋的桥梁,配合溜索,在山与江之间穿梭无数趟,足以可见他们所具有的那份与自然相处过程中,所发掘的勇气与智慧。

万物有灵,崇拜自然,这是独龙族的信仰。这个人数不到10000人的民族,面对这滚滚奔腾的独龙江与大山,形成了粗犷而豪放的性格,女在年少时,用诡异、繁复的纹路,纹于面部,这是独龙族早期独有的习惯,故而又被称为“纹面部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邻里之间鸡犬相闻,一和气,独龙族宛如世外桃源一般的生活,保留至今。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卡雀哇节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卡雀哇节是独龙江地区独龙族的新年,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由各村寨老在一年最后一月择一个日,一般在每年农历腊月底或次年的正月初举行,节期最短3天,最长9天。

最特别的请柬——有缺口的木条

既然是新年,自然会准备好了充足的食物,邀请亲朋好友来家里相聚。这时候,就需要一份请柬,与那些繁复的不同,独龙族的请柬只需要特质的木条,再刻缺口,即可制成。村民会拿着这个简单的东西,去到各户人家,邀乡邻,来参加这一隆重的聚会

最有仪式感的祭祀——祭山

二天祭山神,用桥面捏出山神及各种野兽祭祀。早上前往本氏族的固定祭场进行祭献,以求来年安康顺利。祭场一般都设在村寨背后树木茂盛而又比较平坦的地方,在此每个家庭都垒起一堆石头为祭神坛,间或也有架起松树枝木架代替的。整个氏族在当地有多少个家族,就有多少个石堆祭神坛,石堆一路横队的展开来,基本上在同一条直线上。各个家族都前往本家族的祭坛前献祭,将供品摆在石堆垒成的祭台上,念诵祭辞,以祈祷来年丰登安康。届时还举行射弩弓、跳舞活动。然后,将各家族带来的祭献物集中在一起聚餐共食。这种定期的祭祀活动具有明显的增强氏族内部凝聚力和认同感的社会功能。

最隆重的项目——剽牛祭天

第三天举行隆重的"剽生祭天"仪式,以祈祷人畜兴旺和农业丰收。剽牛祭天是节日的高潮。妇女为祭牛披上独龙毯,上挂以彩色串珠,把牛拴在祭柱上后,全部人围牛跳舞。剽牛手手持梭标或竹矛,走入祭场搂肩搭臂喝一碗同心酒,便边跳舞边剽牛,这时广场上的人围成圆圈,敲起锣,刀舞弓,欢歌欢舞。牛剽倒后,行过祭,卜过牛舌,人们分割牛肉,凡参加聚会的大人小孩,都可以平均地分一份牛肉,习惯上当场煮食,并对歌共饮以示祝贺。大家边吃边喝,载歌载舞,还背着牛头跳粗朴的牛头舞,剽牛宴达到高潮。跳完,大家燃篝火,一边烧吃肉,一边喝酒唱歌,通宵方散。有的村寨还用荞面做成各种动物模型,又用长竿飘挂各种麻布旗幡,以此奉祭上天。

剽牛舞会是古代狩猎生活的缩影,也是捕获归来,庆祝胜利仪式的再现。主要内容是跳"牛锅舞"。男女青年在锣声中翩翩起舞。舞会结束,各家在舞场摆酒置菜,边吹边笑,畅谈丰收的喜悦,展望幸福的未来。

这一系列的流程体验下来,想必你也会觉得十分震撼,不管是对于民族文化的了解,还是被他们这种热情好客,崇尚自然的独特民族性格所吸引,都是你不可多得的体验。

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文化获得“独龙族卡雀哇节”项目保护单位资格。想必这充满着原始气息的传统民族节日,将会一直的传承延续下去。

标签: 卡雀哇节活动流程

更多文章

  • 卡雀哇节是云南独龙族的年节,这个节日有什么传承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卡雀哇节,云南

    独龙族卡雀哇节流传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独龙江流域的所有独龙族村寨。卡雀哇节是独龙江地区独龙族的新年,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由各村寨长老在一年最后一月择一个吉日,一般在每年农历腊月底或次年的正月初举行,节期最短3天,最长9天。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卡雀哇节

  • 卡雀哇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这个节日举行什么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卡雀哇节,少数民族

    独龙族卡雀哇节流传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独龙江流域的所有独龙族村寨。卡雀哇节是独龙江地区独龙族的新年,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由各村寨长老在一年最后一月择一个吉日,一般在每年农历腊月底或次年的正月初举行,节期最短3天,最长9天。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上的歌圩和歌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壮族,民族,少数民族,壮族三月三,壮族节日

    歌圩歌圩盛行于壮族地区。各地圩期不完全一样,但大体上春秋二季为最盛。春季多于春节后的一段时间,为正月初四或正月初七、二月十九、三月初三、三月十六等等;秋季则多于中秋节后的一段时间,为八月十五或九月初九、十月初十等。此外,还有不定期的歌圩,这是经常的普遍的。定期歌圩一般一年举行三两次,规模大者上万人

  • 壮族节日三月三:壮族三月三都有啥传统习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壮族,壮族民俗节日,壮族三月三

    1、包五色糯米板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壮家人喜

  • 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揭秘三月三上巳节的传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月三,上巳节

    三月三是什么节日:农历三月初三为我国传统令节,与“上巳节”、“清明节”、“踏青节”等都有密切的关连。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又是重要的歌舞节日,其中以壮族为最。由于是日的活动以对歌为主,故亦称“歌圩节”、“歌婆节”等,亦简称“歌节”。壮族关于三月三日的来历有多种的传说,有说一对青年男女山歌传情,但由于封

  • 苗年是哪一天?这个节日又有哪些传统习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苗年,传统习俗

    苗年,苗历的年之首,英文nongx yangx,苗语称“能央”,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苗年各地区过的时间并不相同,从农历九月至正月不等。一般历时三、五天或十五天。有的在农历十一月的第一个亥日(猪日),有的在九月、十月、十二月的第一个卯日(兔日)或丑日(牛日)举行。 融水县苗族以农历十一月三十日

  • 苗年是少数民族节日之一,关于这个节日有什么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苗年,少数民族

    苗年,苗历的年之首,英文nongx yangx,苗语称“能央”,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苗年各地区过的时间并不相同,从农历九月至正月不等。一般历时三、五天或十五天。有的在农历十一月的第一个亥日(猪日),有的在九月、十月、十二月的第一个卯日(兔日)或丑日(牛日)举行。 融水县苗族以农历十一月三十日

  • 苗年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关于这个节日有什么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苗年,少数民族

    苗年,苗历的年之首,英文nongx yangx,苗语称“能央”,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苗年各地区过的时间并不相同,从农历九月至正月不等。一般历时三、五天或十五天。有的在农历十一月的第一个亥日(猪日),有的在九月、十月、十二月的第一个卯日(兔日)或丑日(牛日)举行。 融水县苗族以农历十一月三十日

  • 上刀山,下火海 刀杆节最为惊心动魄的环节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刀杆节,少数民族

    人们常把“刀山火海”比喻为非常危险的地方,而把“敢上刀山,敢下火海”者视为勇士。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上刀山、下火海"却难得一见。傈僳族“上刀山”绝技不过,你若想一饱眼福,可到云南省怒江,在正月十五这天观看傈僳族人的“刀杆节”表演,让你真正见识什么是“上刀山”,什么是“下火海”。(情景)“上刀山”和“

  • 走进傈僳族刀杆节介绍习俗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傈僳族,刀杆节,习俗,由来

    刀杆节是云南的少数民族傈僳族最隆重的节日,在农历的二月初八,傈僳族的刀杆节就开始了,在傈僳族当地,他们的刀杆节就类似于我们的春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参加,最主要的活动就是上刀山下火海。“刀杆节”,是傈僳族同胞最庄严神圣的民族传统节日。这个节日,源于一个悲壮而深情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汉族和傈僳族的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