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京族哈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它有何历史渊源?

京族哈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它有何历史渊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641 更新时间:2024/1/19 1:30:14

哈节,又称“唱哈节”,所谓“哈”或“唱哈”即唱歌的意思,是京族的传统歌节,国家级非物质化遗产之一。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京族哈节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哈节主要流行于广西的京族居住地区。哈节的日期各地不同,万尾、巫头二岛为农历六月初十,山心岛为农历八月初十,海边的一些村落则在正月二十五日。虽日期各异,但节日的形式与内容基本相同。哈节是京族最隆重的节日,也称“唱哈节”。“哈”是京语译音,含有“歌”的意思。各地京族哈节日期不一样,或农历六月初十,或八月初十,或正月十五。各地都有专门用于哈节活动的建筑物——哈亭。京族哈节活动由祭祖、乡饮、社交、娱乐等内容组成。

历史渊源

关于哈节的历史渊源有不少民间传说,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传说称:古代有位歌仙来到京族三岛,以传歌为名,动员群众起来反抗封建压迫。她的歌声感动了许多群众。后人为了纪念她,建立了“哈亭”,定期在哈亭唱歌传歌,渐成节俗。各村的哈亭是节日活动的中心。

另一说在四五百年前,北部湾岸边的白龙岭下,有一条巨大的蜈蚣精,它吃人成性,凡从此海域过往的船只,都要奉送一个活人给它吃,不然就会翻船,害得人们妻离子散,不得安宁。有一位神仙知道后,就来到这里为民除害。神仙化作乞丐,搭船过海,船驶到蜈蚣精洞口,当蜈蚣精口扑来时,神仙把事先煨得滚烫的大南瓜塞进蜈蚣精口里,蜈蚣精吞下大南瓜,烫得直打滚,尸断三截,随波逐流成为万尾、巫山、山心“京族三岛”,附近居民才得以安居乐业。于是京族人把大仙尊奉为“镇海”,立庙祀之,每年都到海边迎接“镇海大王”来享祭,这就成了一年一度的哈节。

分布范围

京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的万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的部位,与越南隔海相望。

标签: 京族哈节节日

更多文章

  • 小年的民间习俗有哪些?人们在这一天又会吃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小年,民间习俗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小年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民间习俗祭灶王祭灶,是小年这一天重要的活动,除了供奉糖瓜、糕点,还要换灶神画像。把旧的灶神画像揭下的同时,家家户户也都要"请"回来一帧新的灶王像。民间传说,每

  • 各地的小年都是同一天吗?关于这一天又有什么称呼?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小年,称呼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小年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时间差别北方大部分地区: 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百姓

  • 小年是哪一天?关于小年的由来有什么历史渊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小年,历史渊源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小年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民间传统上的小年(扫尘、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古老传统。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

  • 昂德林节有何习俗?人们会做哪些准备?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昂德林节,节日

    大家都知道,汉族人口在中国各个民族中占的比重是最多的。那么有了最多就还有最少,你可能想不到,人口最少的珞巴族人口数量在中国境内却还不到3000人。为什么说中国境内呢?这是因为珞巴族不仅仅中国的民族,在全球范围内珞巴族的总人口可达60万。他们一直使用着自己的文化,即便是在20世纪中期他们的社会情况依旧

  • 昂德林节一般都会举行几天?这个节日有何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昂德林节,节日

    昂德林节:珞巴语意为丰收节,珞巴族传统农祀节日。每年收割时节择日举行。临近节日,男人上山打猎,女人收取少许谷物,做熟后请村中老人尝鲜,剩下的喂狗。节日期间,全村男女们身穿盛装,从各家端出准备好的美酒,共享节日食品,晚上喝酒对歌直至天亮,歌词主要是关于农业的起源和男女的贡献。珞巴族认为是男子开辟地,才

  • 昂德林节是什么意思?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昂德林节,节日

    昂德林节,珞巴语意为丰收节,珞巴族传统农祀节日。每年收割时节择日举行。珞巴年节是按照本族历法推定,过节时间虽不一致,但都是在一年劳动之后。珞渝西部的珞巴人约于藏历年二月过昂德林节,又称“旭独龙节”。过年这天,由“纽布”(巫师)手执一根贴满五彩羽毛的棍子,在村寨里挥舞念经,全村人围拢在一起欢歌起舞,祈

  • 扎勒特举行后都有哪些活动?有何象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扎勒特,节日

    扎勒特是哈尼族的传统盛大节日,“扎勒特”是哈尼语音译,又称“大年”。在每年的农历十月,故又称“译腊和实”,即十月年。扎勒特在哈尼族人民的心里颇为重要,因此节日活动非常的隆重。在农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举行,至属猴日结束,历时5天。哈尼族信奉原始宗教,扎勒特节主要是祭献天神和祖先。夏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开始

  • 哈尼族“扎勒特” 哈尼族的新年为何在十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哈尼族,哈尼族民俗节日,扎勒特

    哈尼语称“扎勒特”,意即新年的开始,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哈尼族根据古老的历法,他们的新旧年的交替,在农历十月间进行,把农历九月底作为年末,把十月当作岁首。新旧年之间没有具体固定的时间界限,而是采用古老的地支记时形式,将每年的农历十月间,第一个辰龙日定为新年的开始,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大年初一,卯兔日即为

  • 哈尼族最盛大隆重的节日“扎勒特”是咋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哈尼族,哈尼族民俗节日,扎勒特

    扎勒特简介哈尼族传统盛大节日。“扎勒特“是哈尼语音译,又称“大年“。时值农历十月,故又称“译腊和实”,即十月年。在农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举行,至属猴日结束,历时5天。哈尼族信奉原始宗教,扎勒特节主要是祭献天神和祖先。夏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开始过年,历时五、六天至半月不等。节日期间杀猪宰羊,舂粑粑,蒸黄糯

  • 巴罗提节有哪些活动?其中有怎样寓意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巴罗提节

    灯节“巴罗提”一般在伊斯兰历每年8的头两天举行。由于节日之夜家家都点一种特制灯烛,故称之为灯节。节日前夕,每家都要自做多支小灯烛和一支特大的灯烛。巴罗提节它是用一种高原上特有的“卡乌日”草草杆做芯,外面裹 巴罗提节上棉花,扎成火把状,蘸上酥油或羊油制成。节日之夜,全家人围坐在炕上,中间摆放着一个供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