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赵两国本是血亲一家,秦灭赵之战损失大约80万大军!

秦赵两国本是血亲一家,秦灭赵之战损失大约80万大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779 更新时间:2024/1/13 17:10:22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去世,其子秦王政继位。秦王政继位后,采纳谋臣尉缭、李斯的建议,用重金收买六国权臣,破坏诸侯合纵,在军事上实行由近及远、各个击破的方略,以实现统一天下。公元前236年秦国乘赵国与燕国大战,国内空虚之机,分兵两路进攻赵国。名将王翦率一军攻占阏与(今山西和顺)、撩阳(今山西左权),将军桓齮、杨端和率一军攻占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安阳(今河南安阳西南)等九座城邑。

其实秦国第一个想灭的就是赵国,可是秦军在公元前236年(秦王政十一年)到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与赵军交战就没讨到便宜,还吃了败仗,秦军伤亡惨重。而公元前229年秦王嬴政之所以,再次派王翦领兵全面进攻赵国,是因为赵国发生大地震和闹饥荒。秦国认为战机已到,于是决定立即出兵攻打赵国。

秦与赵为争夺上党多次兵戎相见,相持了将近三年,后赵孝成王中了秦之离间计,重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了智勇双全的老将廉颇为帅,从而导致长平惨败,赵国降卒40多万人被秦将白起坑杀,上党17县尽归秦国。赵国损失非常惨重,军事主力几乎毁灭殆尽,从此一蹶不振。不久,秦军又趁赵国攻燕,无暇西顾之际,迅速向河东进军,很快夺取了榆次、新城(今朔城区南梵王寺)等37城,雁门郡的大部分也被其占领,从而对赵国形成包抄之势。

秦王赢稷如此凶残,对赵国毫不留情,受到各国的诅咒,以致秦国在史书上留下了“虎狼之国”的骂名。其实,秦赵两国本是一家,同一个先祖,同一条血脉,都是一个老祖母生殖繁衍下来的子孙后代。同宗血拼,手足相残,莫过于秦赵,如把秦赵的先祖们浓缩在同一个时代,秦赵之战也算是最典型且最无情的“窝里斗”。

标签: 灭赵之战秦灭赵之战

更多文章

  • 大西政权期间张大受高中为官 没想到下场却十分的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末,张献忠,大西政权

    明朝末年民不聊生,百姓们面对生死存亡关头,果断组织起义进行反抗。在这期间有着两支比较有名的起义军势力,也就是李自成带领的大顺,还有张献忠创建的大西。明朝京城被李自成攻陷之后,各地势力纷纷进行割据。此时的张献忠在成都登记称帝,建立了大西政权。在这之后为了让国家强大起来而完成大业,自然是需要很多人才支持

  • 倚天屠龙记为什么那么多人去抢屠龙刀,而没人抢倚天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倚天屠龙记,屠龙刀

    本文我们来侃侃金庸笔下的两把神兵倚天剑和屠龙刀。这两把神兵的名气在金庸武侠中非常了得,相传是郭靖和黄蓉为了护住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还有武穆遗书,用杨过的玄铁重剑重新熔铸的兵器。因为材料异常坚硬,而且极耐高温,因此如果要得到两把神兵中的秘

  • 为何所有人都去抢屠龙刀而不抢倚天剑呢?难道灭绝比谢逊还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屠龙刀

    在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在开篇的时候就介绍了屠龙刀和倚天剑,并且说:“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于是江湖上面的人纷纷为了屠龙刀而厮杀,但是对于倚天剑却置之不理,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说倚天剑没有屠龙刀厉害吗?原因一:倚天剑本来就是属于峨眉派

  • 谢逊为什么要夺屠龙刀 谢逊与成昆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谢逊,屠龙刀

    对于小说倚天屠龙记里面的谢逊,相信很多人都对其印象深刻。一是因为谢逊杀的人比我们吃的饭还多,当然这只是说笑。只是谢逊在当时杀的人的确很多,已经到了江湖中人人得而诛之的局面。二是因为整部小说就是围绕着谢逊的复仇而展开的。那么,就有人要问了,在小说里面,谢逊为什么要夺屠龙刀?他要这个有什么好处?谢逊为什

  • 岳飞是否著有《武穆遗书》已无从知晓?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岳飞,武穆遗书

    在金庸先生著名小说的《射雕英雄传》中,描写了金国派武林高手抢夺岳飞所著的《武穆遗书》的情节,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于岳飞是否著有《武穆遗书》的争论。网络配图现代常有《武穆遗书》现身的消息,但基本都不能明确其作者就是岳飞,而且宋代史书对此书也没有记录,历代兵书也没有收录《武穆遗书》。另外,在著名的演义小说《

  • 金庸小说《武穆遗书》其实并非兵法奇书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穆遗书

    “得《武穆遗书》者得天下”。金庸在多部武侠小说中,杜撰了这部兵法奇书。前不久,电视剧《精忠岳飞》在全国热播,岳飞热再度兴起。有媒体称,岳飞为秦桧所害后,直系后裔藏身黄梅县800年,其31代孙还向国家捐献了《武穆遗书》手抄本。传说中的《武穆遗书》,真的存于世间,似乎言之凿凿。8月23日,本报记者前往黄

  • 光绪驾崩前留下的遗诏是什么?看得出他多有远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光绪,清朝

    在整个清朝历史上,最惨的皇帝肯定是溥仪,但是最憋屈的皇帝无疑是光绪,为什么这么说呢?光绪皇帝自打登基之日起,一直到驾崩,都在慈禧的阴影下生活着,溥仪虽然也当过傀儡皇帝,也曾遭到流放,但是最起码晚年还享了一段时间的清福。而光绪就不一样了,慈溪太后为了一己私欲,把四岁的光绪立为皇帝,自己则可以继续执掌大

  • 光绪和慈禧去世为什么相差不到一天?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光绪,清朝

    1908年11月14日傍晚,年仅三十八岁的光绪皇帝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在中南海瀛台涵元殿逝世。临终前无一名亲属及大臣在身旁,被人发现时早已死去,光绪皇帝无论生前死后都备受冷落,孤苦凄凉至极。就在光绪死去的第二天下午,他的母后、政敌、操纵晚清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慈禧太后死在了中南海仪鸾殿,终年七十四岁。

  • 光绪的命运怎么样?四亿人中,最苦的是皇上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光绪,清朝

    1908年11月14日,慈禧死亡前一天。由于慈禧(1835-1908)已进入病危状态,此时,负责礼仪、祭祀等事宜的大清帝国礼部尚书溥良跟一干王公大臣们一起,已经守候在慈禧下榻的紫禁城乐寿堂外几天几夜了,后来,溥良跟他的子孙们回忆说:“大臣们·····都惶惶不可终日,就等着屋里一哭,外边好举哀发丧。”

  • 同治帝的结局是什么?死前最后几日的惨状令人惊骇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同治,清朝

    同治皇帝本名爱新觉罗载淳,于咸丰十一年十月初九在太和殿举行了载淳的登基大典,改号为同治,实际上到后来基本就是慈禧一人总揽大权,开始了她长达四十八年之久的统治。同治皇帝年幼的时候就很是聪明,除此之外他还具备一代明君的素质,有着长远的眼光。同治七年,捻军起义愈演愈烈,清朝廷派曾国藩、李鸿章等镇压起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