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浩罕汗国的兴衰史是什么样的 最后是在哪一年灭亡的

浩罕汗国的兴衰史是什么样的 最后是在哪一年灭亡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039 更新时间:2023/12/31 17:22:30

1799年,那尔巴图去世,位传给了他的儿子爱里木伯克(AlimBeg)。1805年,爱里木伯克正式称汗,他在位期间(1799~1810年),创建了一支主要由塔吉克高地人组成的雇佣军,他利用这支军队,对内进行统一战争,对外与布哈拉争夺位于两国边境上的一些重要城市。爱里木在位期间,致力于浩罕汗国的统一。继位初,地方割据势力强大,伊斯法拉、楚斯特特等城镇的统治者都蔑视汗的权威,甚至发展到以武力对抗的程度。爱里木采取强硬手段,将反对者一一铲除,很快统一费尔千纳。爱里木与布哈拉汗国之间,争夺乌拉秋别城吉扎克城的战争持续了很久,爱里木对乌拉秋别进行了15次征讨。

乌拉秋别城主采取灵活的外交手段,时而投靠布哈拉汗国,时而投靠浩罕统治者,以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爱里木还夺取了一些由地区统治者控制的北部要塞,如安格连谷地、奇姆肯特、赛拉姆等。爱里木汗最大的成功在于1808至1809年间吞并了塔什干。至此,他的领土比他刚继位时扩大了一倍。之后,哈萨克人起义反对浩罕统治,爱里木汗两次派弟弟爱玛尔伯克(Umar

Beg)及其母舅率军前往镇压,他命令浩罕军队消灭所有遇到的哈萨克人,哈萨克人被迫投降。他统治时期,还征服姆河上游的达尔瓦兹地区,浩罕汗国的领土进一步扩大。到他统治末期,浩罕汗国的版图西北抵达锡尔河下游,东北侵占了清朝的大片领土,抵达伊塞克湖,南部抵达帕米尔高原。

1810年,塔什干传出爱里木汗被杀的谣言,他的弟弟爱玛尔伯克在浩罕城被扶上汗位。当时爱里木汗不在浩罕城,他得知这一背叛行为后,匆忙赶回浩罕城,途中在阿尔提·库什(Ali-Qush)附近被杀死。1811年2月,爱玛尔继位。爱玛尔是浩罕汗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统治者,在他和他的儿子玛达里统治时期,汗国出现了鼎盛局面,成为中亚的一个大国。爱玛尔的统治得到了浩罕汗国大封建主的支持,依靠他们的支持,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套完备的国家机构。他的统治基础是乌兹别克族明格部的贵族及以和卓家族为首的宗教上层人物,大封建主和宗教上层人物在国家政权中担当着重要职务。

爱玛尔汗时期(1811~1822年),浩罕汗国兴建了一系列大型灌溉渠,同时在安集延西部建筑沙赫里汗城(Shahrikhan),开凿了大运河纳赫尔·依·汗(Nahr--i

Khan SayKara

Darya)水引入沙赫里汗城,耗时3年建成新阿雷克渠,实现由锡尔河引水灌溉的目的。爱玛尔于1814年重新夺取突厥斯坦城(即雅西)和塔什干北部的一些小城镇,使浩罕汗国的领土得到扩展。汗国的疆域范围为:西北滨临咸海,包括锡尔河下游附近的哈萨克草原,东北与巴尔喀什湖以南的清王朝属地相邻,南达卡拉捷金山区。费尔干纳的城市生活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大城市有浩罕、安集延、纳曼干和马尔格兰。

1822年秋,爱玛尔病逝,其子玛达里(1822~1841年,

MuhammadAli,汉语又译为迈买底里汗)继承汗位。玛达里继续其父亲的扩政策,先后征服乌拉秋别、卡拉捷金、库拉伯(Kulab)和尔瓦兹诸城。玛达里时期,浩罕汗国脱离了与清王朝的藩属关系,开始干涉喀什噶尔的内政,支持该地的和卓后裔进行反清的叛乱活动,甚至出兵侵犯喀什噶尔。1826~1831年,玛达里汗对喀什噶尔进行远征,他统治后期,还唆使张格尔窜扰喀什噶尔。玛达里汗时期,浩罕汗国与布哈拉汗国之间的关系更加恶化。1841年,玛达里将汗位让给弟弟速檀·马木特(Sultan

Mahmud),布哈拉埃米尔纳斯鲁拉趁机进攻浩罕并于1842年4月夺取浩罕,处死玛达里和新汗马木特等人,任命布哈拉总督伊布拉依木(Ibrahim Dad

khwah)统治浩罕汗国。

然而,浩罕人不愿服从布哈拉总督的统治,他们把布哈拉总督伊布拉依木赶走,立已故爱里木汗和爱玛尔汗的堂兄弟希尔·阿里(ShirAli,1842~1845在位)为汗,布哈拉埃米尔纳斯鲁拉对浩罕再次发动进攻,但是没有成功。希尔·阿里汗时期,浩罕汗国不仅面临着布哈拉埃米尔的威胁,还面临着俄国从北面入侵的威胁。希尔·阿里汗时期,实权掌握在乌兹别克族克普恰克部人手中,由于苛捐杂税繁重,各地人民纷纷起义。1845年,克普恰克部的千夫长(ming--bashiMusulman

Qul前往镇压起义,已故爱里木汗之子木拉特汗(Murad)趁木素满库里不在都城的机会,处死希尔阿里汗,自称汗。

木素满库里镇压起义后,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希尔·阿里的儿子胡达雅尔(Khudayar),然后以岳父的身份与胡达雅尔一起进军浩罕城,抓获并处死了木拉特汗,宣布胡达雅尔(当时还未成年)为汗,自己成为摄政王。在胡达雅尔统治的第一个时期(1845~1853年),国家政权基本上掌握在木素满库里手中。1852年,胡达雅尔免去了专横的岳父的职务。1853年,俄军夺取了浩罕阿克麦切特要塞(Ak-Mechet-,aq-masji,或者说白清真寺),俄国官员威尔雅米诺夫·哲尔诺夫(velyaminov-

Zernov)秘密会见木素满库里。胡达雅尔在得知此事后,怀疑克普恰克人阴谋推翻他,于是,进行血腥大屠杀,包括木素满库里在内的两万多克普恰克人惨遭杀害。

1858年,胡达雅尔汗的兄弟迈里伯克(Malla Beg Malla

Khanan)集结支军队,武装夺取了浩罕城,胡达雅尔逃往布哈拉汗国。克普恰克人首领木素满库里之子阿林沽开始了他的政治活动,对新汗迈里施加了重要的影响。然而,迈里汗的统治并不长久。1862年,迈里汗被杀,迈里汗之子沙木拉特被拥立为浩罕汗。1863年5月,逃亡布哈拉的胡达雅尔率领一支塔什干军队返回浩罕,恢复了汗位。然而,布哈拉军队撤走后1863年7月,沙木拉特又被扶上浩罕汗位,胡达雅尔再次逃往布哈拉。后来,胡达雅尔再次复位,直到俄国征服浩罕汗国前夕。胡达雅尔统治后期,对内实行暴虐统治,对外屈服于俄国,他不仅承认沙皇的最高权威,而且俄国支付赔款。

1873~1874年,浩罕国内发生人民起义,胡达雅尔派军队进行残酷镇压,乌兹根城民曾要求俄国帮助他们反抗胡达雅尔汗。1875年,起义军立胡达雅尔之子纳斯鲁丁(Nasrud'ddn)为汗。这种混乱局面给俄国提供了机会。1876年,俄国征服了浩罕汗国。

标签: 清朝俄罗斯浩罕汗国

更多文章

  • 浩罕汗国都做了什么时期 王国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亚,浩罕汗国

    浩罕汗国是中亚地区的封建国家。核心地区在包括浩罕、安集延、马尔吉兰、纳曼干等城的费尔干纳盆地。主要居民为乌兹别克人,其次为塔吉克人、吉尔吉斯人和哈萨克人。版图包括今日的哈萨克南部部分地区、乌兹别克东部以及塔吉克与吉尔吉斯部分领土。1710年,乌兹别克明格氏族首领沙鲁赫在浩罕城建立了浩罕汗国.1842

  •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为何变财神?敢情曹操推得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望盖挥鞭骑若风,将军飞入万军中。马奔赤兔翻红雾,刀偃青龙起白云。虎豹堕牙山鸟静,凤凰坠羽树林空。历观史记英雄将,谁似云长白马功?作为三国时期刘备的结义兄弟,五虎上将之首,说起关羽,人们总是把他和忠勇神武联系在一起。大多数人眼中的关羽是这样的义薄云天,视金钱如粪土的武圣关羽关二爷却和金钱紧密联系在了一

  • 三国十大武将·武圣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真实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220年),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关羽,刘备的义弟,五虎大将排名第一位。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今山西省临猗西南)人。因战乱而逃亡至涿郡。其后与张飞一起追隨刘备。曾在汜水关前斩华雄,

  • 千古奇闻:不认路导致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熟悉三国的人,想必对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都不会陌生。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关羽因一度被曹操所擒,在立功报答之后,拜辞曹操,护送二位嫂子,前往河北寻找兄长刘备。从许昌出发后,沿途经过东岭关、洛阳、汜水关、荥阳和滑州五处城关,斩杀了把关拦路的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六员大将,终于得过黄河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对历史的影响有多大 相关流传版本及作者吴趼人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晚清文学家吴趼人创作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历史影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其艺术价值影响主要是: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故事,结构全篇,使读者感到亲切可信,在中国小说史上开了先河。同时结构上它又运用了倒叙、插叙等方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涉及的人物有哪些 小说的思想内容讲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晚清文学家吴趼人创作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形象分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比《官场现形记》的描写的人物范围更要广阔一些,这里面的人物涉及到官场、商场、洋场。其涉及人物也相当广泛,恶棍、骗子、狂徒、巡捕、强盗、讼师、烟鬼、官场人物、洋场才子、医卜星

  • 吴趼人创作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揭露了晚清七人的凄凉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文学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晚清文学家吴趼人创作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鲁迅曾在《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八篇-清末之谴责小说中将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一并归为谴责小说)。全书以主人公“九死一生”的经历为主要

  • 万历帝为什么28年不上朝?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万历,明朝

    说起万历皇帝,人们怎么也不会认为他是个勤奋的皇帝,最著名的一件就是万历皇帝创造了明朝皇帝历史上最长不上朝的记录,这也算是一个明朝时期的吉尼斯记录吧,其实这是人们的一个误会,万历皇帝并不是懒,最开始的时候万历皇帝是很勤奋的,主要是因为开始继承皇位的时候万历的一品大学士是张居正,此人不光是万历的老师,而

  • 万历皇帝三十多年不上早朝,为什么说他算的上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万历,明朝

    明亡实亡于万历,这是很多人的看法,甚至不少历史学家也这么认为,提起万历皇帝大家都咬牙切齿,觉得是他昏庸无能毁坏了大明江山。提起他的罪状更是如数家珍、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大家口中万历皇帝的罪状主要有以下六点:一、万历皇帝在位中后期三十余年不上朝,国家运转几乎停止,朝政荒废奏章堆积如山,因为朝廷从皇帝到文

  • 近代早期的非洲历史:揭秘刚果王国的猎奴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刚果王国,非洲

    随着贸易网络的扩张和在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建立联系,大规模商业活动促进了中非和南非国家的建立。中非的主要国家包括刚果河流域的刚果、恩东戈、卢巴和伦达诸王国。其中最著名的是刚果王国,丰富的历史记录讲述了它在近代早期的活动。刚果王国兴起于14世纪,其统治者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权,以官僚机构管理军事、法律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