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万历皇帝三十多年不上早朝,为什么说他算的上明君?

万历皇帝三十多年不上早朝,为什么说他算的上明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776 更新时间:2024/1/19 13:01:35

明亡实亡于万历,这是很多人的看法,甚至不少历史学家也这么认为,提起万历皇帝大家都咬牙切齿,觉得是他昏庸无能毁坏了大明江山。

提起他的罪状更是如数家珍、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大家口中万历皇帝的罪状主要有以下六点:

一、万历皇帝在位中后期三十余年不上朝,国家运转几乎停止,朝政荒废奏章堆积如山,因为朝廷从皇帝到文武百官都怠政,所以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大明王朝的江山处在火山口上,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

二、万历皇帝纵情酒色不能自拔,荒淫奢侈不顾国家危亡,整天躲在皇宫之内不见大臣、不批奏章,身体每况愈下,更加没有精力处理政务。

三、万历皇帝贪财,为了掠夺钱财,强行开征矿税,四处搜刮民脂民膏,造成了极大的民愤,引起了社会矛盾。

四、由于万历皇帝宠爱郑贵妃,爱屋及乌喜欢郑贵妃之子、福王朱常洵,从而迟迟不肯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和群臣斗争了几十年,极大的消耗了大明王朝的国力。

五、由于万历皇帝用人失败,所以造成了努尔哈赤起兵成功,并且在萨尔浒之战中明军战败,从而敲响了明朝灭亡的丧钟。

六、万历皇帝因为仇恨张居正,在张居正死后清算张居正,抄张居正的家,把他叫爱人全部充军、流放,并且全部废除了张居正的政策,造成明朝迅速衰落,从而走向灭亡。

在众人眼中万历皇帝俨然成了一位好吃懒做、纵情酒色、贪财懦弱、无能废物的一个人,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接下来我就围绕以上六个方面来详细给大家介绍一下万历皇帝。

一、没错万历皇帝中后期是不怎么上朝,但是请注意:他只是不上朝,但并不是不理政啊!

如果是完全不理政,别说他能够当皇帝四十八年了,就是四十八天怕是就被人造反杀死了。还有就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封建官僚体系非常成熟,明朝实行又是内阁制,万历皇帝只要掌控好内阁就能控制整个朝廷运转,就像现在大集团公司的董事长用得着天天和公司管理人员都开会讨论吗?其实董事长只要把总经理等主要人员管理好,这个集团就能正常运转,这是一个道理。说因为万历皇帝不上朝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更是无稽之谈,因为万历皇帝上不上朝只要把事干了就行,而且在万历在位的四十八年,除去边境和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大明王朝的统治还是非常稳定的,任何一个大一统王朝建立二百余年有如此稳定局面的仅有大明王朝一例。

二、万历皇帝纵情酒色不能自拔、这个真的是冤枉他了。

万历皇帝在位四十八年之久,宠爱的妃子却仅有郑贵妃一人,和康熙、乾隆相比不值一提,更不要说和隋炀帝等沉迷酒色的亡国之君比了。万历皇帝也不像梁武帝等信仰佛教浪费钱财、不像他爷爷嘉靖皇帝那样练丹药造成国库亏空,甚至他一辈子都没有出过北京城迅游各地。在史书中他也没有其他浪费钱财的爱好,所以说万历皇帝纵情酒色、荒淫奢侈是从何而来?难道一句空话就可以把颠倒黑白吗?

三、万历皇帝开征矿税,激起民愤、激起社会矛盾之说更是荒谬!

万历皇帝强行开征矿税不仅没有激化民愤,反而是为了安抚百姓,减轻社会矛盾,为的是大明王朝长治久安!我没有胡说八道,大家认真想想,一个天天呆在宫中的皇帝,不愁吃穿为什么要征收矿税?那是因为万历统治时期大明王朝已经建立了二百余年了,边境不稳定,少数民族地区造反挑衅,天灾又频繁,朝廷要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白花花的银子啊!但是封建王朝的收入几乎全靠田地赋税和人头税,没有其他收入啊!所以农民的负担一直很重,如果遭遇了灾荒,农民交不上赋税朝廷还要拿出银子赈灾怎么办?万历皇帝皇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给百姓再加重负担就决定开征矿税!

这个举措解决了朝廷的财政危机,也没有加重负担,可谓是一举两得!但是却侵犯了以东林党人为代表的江南士族的利益,他们百般阻挠、破坏,甚至注书立作丑化万历皇帝。在万历皇帝去世后,东林党人掌握了大权,全面废除了开征矿税,然而却加重了田赋,造成百姓被逼无法生存下去,爆发了全国性的大起义,最终大明万朝王于农民起义!

四、万历皇帝是立太子比较晚,但是这和王朝的兴亡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清朝皇帝们生前都没有立太子,照样存在了近三百年啊!而且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就是正确的吗?看看朱常洛被立为太子后的表现那才真是沉迷酒色之中!和亡国之君没什么两样!如此不堪之人却被大臣以祖宗礼法为借口逼迫万历皇帝立其为太子,结果呢?万历皇帝才刚去世一个月,朱常洛刚当上皇帝一个月就纵欲身亡!所以说立朱常洛为太子就是一个错误!如果说万历皇帝真的有错,也是错在在群臣的逼迫下同意了立朱常洛为太子!

五、萨尔浒之战中明军是战败了,但是因此就说敲响了明朝灭亡的丧钟,无限度的夸大此战的意义,从而来达到指责万历皇帝的目的就不合适了吧!

万历皇帝在军事上发动了“万历三大征”,平定了拜叛乱和杨应龙叛乱,对外帮助朝鲜击败侵朝日军,甚至不顾满朝文武反对先是发动平缅战争,内阁大学士王锡爵,甚至拿出朱元璋不征越南的例子,来反对开战决议,对此朱翊钧回复了一句话:缅甸不是安南(越南),我也不是太祖朱元璋。开战之后,明朝政府军与当地土司密切配合,取得斩杀缅甸军数万的“攀枝花大捷”,一举收复自明朝嘉靖年间以来,缅甸侵吞中国的所有领土。

之后的“河洮之变”,起因则因鞑靼可汗扯立克悍然进犯青海地区,杀明朝总兵李连芳,消息传来,群臣一片喊打声。但朱翊钧却力排众议,虽然任命宣大总督郑洛主持战事,但密令郑洛不要冒然开战,而是采取分化瓦解策略,拉一支打一支,最终平息动乱。可以看出万历皇帝的军功在明朝皇帝中也是排名前几的。

而且萨尔浒之战明军只是损失了几万人,对于拥有近百万大军的大明王朝怎么说也远远没有伤及元气,更不要说敲响大明王朝灭亡的夸张之谈了。当年的土木堡之变明君损失了二十余万大军、几十位将军,怎么没有人说明朝是亡于明英宗之手呢?

六、万历皇帝是抄了张居正的家,那是因为张居正侵犯了皇权,换做任何一位皇帝都不能忍受的,而且这也和明朝的灭亡没有什么关系,而且对于张居正制定的政策,明神宗和后来的内阁大臣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并不是全面废除的。

不敢说万历皇帝是多么英明的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但是他绝对不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明朝灭亡也绝对不是亡于他!历史就是历史,真相终究会大白天下的!历史会还万历皇帝一个清白!

标签: 万历明朝

更多文章

  • 近代早期的非洲历史:揭秘刚果王国的猎奴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刚果王国,非洲

    随着贸易网络的扩张和在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建立联系,大规模商业活动促进了中非和南非国家的建立。中非的主要国家包括刚果河流域的刚果、恩东戈、卢巴和伦达诸王国。其中最著名的是刚果王国,丰富的历史记录讲述了它在近代早期的活动。刚果王国兴起于14世纪,其统治者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权,以官僚机构管理军事、法律和金

  • 约14世纪出现的非洲中南部国家:刚果王国的历史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刚果王国,非洲

    刚果王国,约14世纪出现的非洲中南部国家,由班图语系的巴刚果人在刚果河下游建立,19世纪末被欧洲殖民者瓜分。其版图北达刚果河流域,南抵洛惹河,西至大西洋,东到宽果河流域。相当于今安哥拉北部和扎伊尔西南部,首都在今安哥拉北部的姆班扎。刚果王国(1400-1914)(刚果语:Wene wa Kongo)

  • 刚果王国历史的发展:曾长期被葡萄牙所殖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刚果王国,古代,部落,

    根据口头传说,巴刚果人的祖先在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前的几百年就已建立国家,14世纪下半叶尼米·卢克基把各分散的部落统一为王国。1483年葡萄牙人首次来此所遇到的恩辛加·库武国王已是这个国家的第5代或第8代国王,当时该王国的中央政权已相当巩固。1506年继位的阿方索一世(1506~1543在位)笃信天主教

  • 刘伯温出山前的“酒后一席话”,堪比诸葛亮的隆中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伯温,诸葛孔明,明朝,隆中对

    在中国漫长的古代历史中,有这样两位具有神秘色彩的谋臣,他们分别是——诸葛亮和刘伯温。至于诸葛亮,小说《三国演义》中,已经说得非常清楚,我们这里就不再进行解说。今天,我们来说一说明代开国功臣、朱元璋的左膀右臂刘伯温。之所以说刘伯温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是因为在明朝的开国战争中,有很多重大的军事行动和战略

  • 周瑜隆中对:诸葛亮三气周瑜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周瑜,隆中对

    “诸葛亮三气周瑜”是经典作品中的经典桥段,酣畅淋漓,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前者的足智多谋和后者的胸怀狭窄。咱们先看一看在罗贯中笔下孔明先生是怎样故意欺负公瑾同志的:一气周瑜——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夺取曹仁据守的南郡失败,刘备再去攻取。周瑜第一次夺取时失利受伤,于是便将计就计,打败了曹兵,但是诸葛亮却

  • 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思想: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太平天国,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只历经了13年,但是它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在这场运动中,它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它给封建王朝带来的思想却是前进的。今天我们主要谈谈运动中的思想——《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实行于1853年,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于天京(南京),正是太平天国的鼎盛时期,《天朝田

  • 洪仁和资政新篇为什么没有改造好太平天国 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洪秀全,资政新篇

    洪秀全的族弟、太平天国的干王洪仁,在整个太平天国的历史里,是一个太值得说道的人物。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给人们以“先进中国人”的印象,这是因为他写了一本《资政新篇》,他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第一位提出变法维新思想的改革家。然而洪仁是个具有强烈矛盾性的政治角色,先进性和落后性集于一身。洪仁自幼在家乡念

  • 清朝,万国来朝竟然只是乾隆做的一场梦?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万国来朝,隋朝

    万国来朝,向来是帝国盛世的有力证据,也是历朝历代皇帝想要达成的丰功伟绩。实际上,每次有藩属国来觐见献贡,对王朝的国库都是个不小的刺激。这种浩大的面子工程,上至隋汉,下至明清,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这幅画采用了鸟瞰角度全景式构图,从上到下依次描绘了后宫、太和殿、前殿,层次清晰,人物丰富。那天是乾

  • 华容道义释曹操:关羽故意而为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

    导读:华容道义释曹操可谓是三国中的点睛之作。在战前诸葛亮算准曹操必然会落败逃跑,所以派关羽镇守华容道。结果确如诸葛亮所料,曹操华容道遇关羽,但是奇怪的是,关羽竟将曹操放走,这是为什么呢?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据野史记载一说是曹操有恩于关羽,另一说是诸葛亮故意设计。不管哪个传说,都演义中事,非历史事实。

  • 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其实是三国演义虚构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华容道义释曹操

    华容道是关公的得意之作,当时正值赤壁鏖战之后,曹操丢盔弃甲,大败而逃。诸葛亮命关羽在华容道拦截曹操,并立下了军令状。曹操果然从此处败逃,关羽放过曹操,成就了自己义气深重的美名。这就是三国演义的故事,原文的用意有三点:网络配图其一,突出关羽的义气。与关羽在灞桥挑袍形成对照。关羽当日说:蒙丞相赐袍,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