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八旗军编制中牛录有多少人?甲喇又有多少人

清朝八旗军编制中牛录有多少人?甲喇又有多少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174 更新时间:2024/1/21 18:32:37

清朝初期的时候,八旗军确实是一支极为骁勇善战的军队。在那个兵器的年代里,八旗军的战斗力,既跟八旗士兵擅长弓马射箭有关,也跟它的军事编制有关。八旗军的编制,起源于16世纪时期,在17世纪初,在努尔哈赤手中逐渐成形。

16世纪初期的关外,经可以看到混战的痕迹。很多女真部族都想在争夺部族酋长首领的地位。为了权势,他们可以变得无比残忍。

强大可以随意欺凌弱小,仗着自己一方人多,就可以随意蹂躏那些落单的族群。一段时间内,甚至达到骨肉相残的地步。努尔哈赤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最初的时候,努尔哈赤并不起眼。周围的势力中,比他强大的有很多。可是,努尔哈赤眼光极准。他清楚,如果想要真正在女真族中扎根,建立一番基业,就要获得明朝的支持。毕竟双方在实力上,仍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对手。

明朝也乐意出售。对明朝而言,关外偏远苦寒,朝廷不愿出兵,就让这些部族之间互相争夺。用支持努尔哈赤打赢其他部族的方式,换来边疆稳定。这个做法,让努尔哈赤在关外站稳脚跟,可以有更多时间去壮大自己的力量。

努尔哈赤此时已经可以指挥原本属于各部落酋长的军队了。但是,如果想要继续增强实力,就必须对原有的组织机构进行调整。军队编制的调整,就是其中之一。

努尔哈赤虽然吸收了一部分明朝的制度,但很大程度上,仍是沿袭过去女真族的传统。八旗军的编制,就是从女真族过去狩猎时的组织继承而来。

《太祖武皇帝实录》里记载:“满洲人出猎、开围之际,各出箭一支,十人中立一总领,属九人而行,各照方,不许错乱,此总领呼为牛录。”满洲人狩猎开围的时候,会从十个人中挑选一个总领,指挥其他九个人打猎。这个总领就被称为牛录。

不过,最初努尔哈赤采用牛录制度,只是为了招揽更多人口,扩充实力。当时只要是带有人丁投靠努尔哈赤,就会被编入牛录,授予牛录官职。

到了1601年的时候,努尔哈赤的实力已经非常庞大。他开始对牛录制称进行变革,用来适应新的形势。努尔哈赤在牛录制的基础上,增加了旗制。也就是后来八旗的开始。同时,努尔哈赤又正式设立一个叫牛录厄真的官职。这个官职麾下管着三百人,也就是后来常说的八旗牛录,后来也被称为佐领。

旗制的诞生,就是八旗军的开始。因为跟过去很多军队不同,八旗军采用的是一种兵民合一的制度。这种制度,类似于全民皆兵的性质。

平日里,士兵需要参加务农生产,满足军需使用。固定时间内,参加训练。遇到战事突发,就披甲上阵。努尔哈赤选择这种制度,既是继承过去女真族的传统,也跟当时的现实环境有关。关外苦寒,女真族人口有限,可利用的资源又不多。

努尔哈赤无论是想继续扩,或者生存,要想在军事上取得成就,就必须把现有的资源,大幅度倾斜到军事丧。这也是很多小国常常采用的办法。

这可以帮助努尔哈赤在对抗明朝的战略上,走得更远。所以,当朝鲜派遣使臣到关外刺探情报的时候,看到努尔哈赤修建的城池,都跟小型军事堡垒一样。

也正是这个原因,在努尔哈赤建立的旗制内,牛录不仅是八旗内的官职,也是一个军事层面的职位。它本身也成为一种军事编制。为了方便管辖,牛录制内是以人口数量作为区分的。每三百个人,就是一个牛录。

牛录以上,再分为甲喇。每五个牛录,就是一个甲喇。也就是一个甲喇是1500人。而一个旗(固山)就是由五个甲喇组成,共7500人。在努尔哈赤麾下,金国人数迅速扩张。不仅有满洲八旗,还有蒙古和汉军八旗。人数达到4000牛录。也就是有12万兵丁。

不过,这个编制,并没有长期维持下去。在努尔哈赤时期,因为当时整个后金的行政结构都比较简单。努尔哈赤的后宫,都只是几间青瓦房。

这种简单以人口数量区分的,还能维持。但是,努尔哈赤以后,皇太极称帝以后,整个后金政权的内部已经开始逐渐复杂。再用过去那一套,已经行不通了。尤其后来入关,八旗军镇守各地后。必须根据现实情况做出改变。而牛录的人数,也随之变化。

不再是简单的按照300人做标准区别。牛录人数的变化,也必然带来甲喇、旗的人数变化。所以,八旗军的编制数量,只在努尔哈赤时期,有固定的人数,到努尔哈赤以后,都随着现实情况的变化,做出各自的变化。

标签: 清朝八旗军编制

更多文章

  • 曾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婼羌国 最后却成为一个小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朝,罗布泊,西域三十六国

    雁渡寒潭,岁月无痕。历史的书页一点点翻过。几曾何时,在西出阳关的古道上,在罗布泊的群山万岭中,有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地方政权——婼羌人建立的婼羌国。曾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如今同它一样消失,最后竟成新疆一个县,它庞大,活动区域一直从东方的敦煌沿着昆仑山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帕米尔高原;它渺小,属于辽阔的西域三

  • 西域三十六国中的七强分在是哪几个 他们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西域,汉朝,西域三十六国

    在西域,有着许多小国家,他们有大有小,有的分布在河流岸上,有的在高山南麓脚下,有的绿洲草原环绕。文明程度,军事能力都不一样,或许你只认识那么几个,但是,在古代,西域可是有着三十六国的,他们都臣服于汉朝,自此,汉朝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来管理他们,作为丝绸之路的原线国家,他们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是他们撑

  • 西域三十六国是真实存在的吗 现在分别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西域,张骞,西域三十六国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刘彻建元类卯三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 当时在现新疆境的西域三十六国,经考证在如下地方:(一)乌孙 ---- 现新疆伊宁市及附近几县是乌孙当时一部分。 绝大部份,为沙皇俄国侵占。(二)龟兹 ---- 现新疆库车、拜城一带。 (三)焉耆 ---- 现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一带。(四

  • 古滇国时期制造所制造出来的恐怖罐子 被列为禁止出国参展的国宝文物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春秋战国,古滇国

    有那么一个“储钱罐”,是古滇国时期制造到,在它的盖子上面有一副非常恐怖的画面,是一个被杀来祭祀神灵的奴隶。然而,这么一个让人恐惧的罐子,却成为了我国禁止出国参展的特级宝物。我国的一级宝物有几万件,都可以被称为国宝,那么这么件不起眼的“储钱罐”为什么能够成为国宝中的国宝呢?在公元前278年,楚国一位名

  • 神秘的古滇国出土的文物中 有一件青铜器让人浑身发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汉,古滇国

    战国初年至西汉初期,云南中部及东部地区曾有一个神秘的古滇国,在历史上大约存在了五百年,这个地处西南边陲的蛮族部落,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由于缺少文献记载,古滇国只存在于一些野史记载中,好在出土的文物让这个神秘的国度重现人间。1955年,云南昆明市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开始挖掘,据说这里是滇王及其家奴仆臣的

  • 揭秘:历史上的蓝田之战楚国怎么失败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蓝田之战,春秋

    蓝田之战,又称秦楚丹阳、兰田之战,指公元前312年,秦国和楚国的一场战役。秦楚丹阳,蓝田之战,实是公元前313年秋七月(楚怀王十六年)到公元前312年秋九月(楚怀王十七年),整个战局的一部分。战争前一阶段是秦、魏、韩,联盟对楚齐联盟,战争的后一阶段是齐军反戈,变成楚战六国。蓝田之战,以楚军败退,楚军

  • 中原诸国最后一次的合纵攻秦之战,还是失败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合纵攻秦之战,春秋战国

    《阿房宫赋》有这么一句话,“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我认为这句话并不完全准确,六国即使能够爱抚自己的百姓,也不足以抗拒秦国的兼并。要想抑制秦国,向来就只有一个方法——合纵攻秦,这个方法六国都知道,但是却始终办不到。今天要说的就是秦王嬴政时候的蕞之战,这是中原诸国最后一次发动的合纵攻秦之战,是六

  • 合纵攻秦之战 春秋战国著名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合纵攻秦之战

    合纵攻秦之战简介 周慎靓王三年至秦王政六年(公元前318—前241年),楚、赵、魏、韩、燕、齐等国先后组成各种联军,进攻秦国(今陕西、河南、山西一带)的作战。大致有5次。评价 在群雄角逐的复杂环境中,充分运用外交与军事相结合的合纵或连横战略,使战略发展到新的水平。中原各国合纵攻秦失败,重要的原因是他

  • 世界十大神秘组织著名的成员有谁 他们都干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共济会,光照派,世界十大神秘组织

    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很多神秘的组织,它们的成员中甚至有名声显赫的哲学家、物理学家,以及国家元首等等,其中有些组织还被认为与某些国际重大事件有着密切的关联,或在操作着一个国家。下面,一起来了解它们神秘的一面吧。1、共济会——组织成员“牛逼轰轰”“共济会”大约于1390年成立于英格兰。600多年后的今天,

  • 揭秘世界十大神秘组织 其中中国的帮会最神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骷髅会,黑手党,世界十大神秘组织

    虽然每天我们都会接触很多的人,看到很多的事情,但是这个世界依然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正因为我们看不见,一些组织就在其间应运而生,不过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尽管一些神秘组织仍然保持着神秘性,但是一些秘密也开始慢慢显现在人们的面前,下面就为你揭秘世界十大神秘组织。10、骷髅会——或幕后操纵美国“骷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