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布列斯特和约是什么?布列斯特和约签订的历史背景

布列斯特和约是什么?布列斯特和约签订的历史背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877 更新时间:2024/1/8 3:31:32

布列斯特约,全称《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苏俄政府与德国及其同盟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今布列斯特)签订的和约。它是苏维埃俄国(以下简称苏俄)同德国及其同盟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1918年3月3日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今白俄罗斯共和国布列斯特)签订的条约。

历史背景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由于原来俄国属于协约国一方而与同盟国处于交战状态,为了退出战争,新成立不久的苏俄政府在提出的和平建议被协约国拒绝后,便与同盟国的德国进行和平谈判。

1917年12月3日,谈判开始,德国提出了把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的局部和拉脱维亚、白俄罗斯的全部割让给德国并赔款30亿卢布的苛刻条件,这引起了布尔什维克党内严重的分歧。列宁接受德国的条件,签订和约,为新生政权争得喘息机会,季维诺也夫、索柯里尼柯夫、斯大林、阿尔乔姆、斯塔索娃、斯维尔德洛夫等六名中央委员支持列宁;布哈林为代表的“左派共产主义者”反对签订和约,主张对帝国主义继续世界大战,中央委员布勃诺夫、乌里茨基、洛莫夫支持布哈林;托洛茨基则主张停战,复员军队,但不与德国签约(即不战不和),中央委员克列斯廷斯基、捷尔任斯基、越飞支持托洛茨基。

1918年1月2日,苏俄政府召开中央和地方负责人会议。60人出席的会议上,赞成布哈林主张的32人,赞成托洛茨基主张的16人,赞成列宁主张的仅15人。最终,列宁的主张因处于少数而未能被通过。

1918年1月24日,苏俄政府召开中央会议,重新表决签约的问题。托洛茨基的主张以9票对7票的多数通过,列宁的主张仍然没有被多数所接受。1月30日,布列斯特谈判恢复。作为外交人民委员(即外交部长)、谈判代表团团长,托洛茨基临行前与列宁约定:如果德国下了最后通牒就让步签约。结果德国果然苏俄下了最后通牒,托洛茨基向列宁电报询问对策,列宁立即复电坚持:接受德国条件,立即签约。但是托洛茨基没有接受列宁的建议,而是发表了拒绝签约的声明,率团离开布列斯特。结果,德国开始对苏俄大举进攻。2月18日,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苏俄中央委员会举行了的紧急会议。会上,列宁的主张又被以6:7的票数否决。随后,中央又连夜开会,经过激烈的争论,托洛茨基转而支持列宁,会议结果以7票赞成、5票反对、1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列宁的提案。苏俄政府连夜通知德国方面,同意签约。

但是,德国在得到通知后任没有停止进攻,并于2月23日提出更加苛刻的条件。苏俄党中央又召开有15名委员参加的紧急会议。会议中,大多数委员表示不赞成列宁的主张。列宁只得提出,如果这种空谈继续下去,他就要辞职,退出政府和中央委员会。布哈林对此毫不在乎,斯大林也未发生动摇。托洛茨基不同意列宁的意见,但为了防止列宁辞职和党的分裂,他的态度发生变化。在他的影响下,出现了4票弃权。结果列宁的主张以7票赞成、4票弃权、4票反对获得通过。2月24日,苏俄政府重新派出了谈判代表团与德国进行谈判。3月3日,布列斯特和约正式签订。按照合约,苏俄割让上百万平方公里领土,赔款60亿马克。托洛茨基被解除了外交人民委员的职务。但苏俄成功地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争取了喘息的时间。德国战败后,于11月11日同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苏俄政府立即于11月12日宣布废除此条约,使得该条约的内容实际上成了一纸空。一般认为,这是苏俄政府以空间换时间的成功外交。它充分地利用了国际间的矛盾,使新生的苏俄政府有了巩固政权的时间,为此后维护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由于此一外交策略的成功,列宁的个人声望也达到了顶峰。

更多文章

  • 申包胥哭秦庭什么时候发生的?最后还拯救了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申包胥哭秦庭,春秋

    公元前506年,一场几乎使楚人亡国的危机爆发了。这一年春,晋、齐、鲁、宋、蔡、卫、陈、郑、许、曹、莒、邾、顿、胡、腾、薛、杞、小邾共18个国家在召陵会盟,商议伐楚。这次会盟虽未产生实际军事行动,但促成了同年冬天吴、蔡、唐三国反楚同盟的建立。这样,吴师伐楚的补给问题就由蔡国和唐国分担。申包胥哭秦庭,哭

  • 禅与净土有何区别?两者之间又有什么相似之处(净土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净土宗,佛教

    相信一些学佛信佛的人,听到或见到最多的,就是阿弥陀佛一句话,或说是四个字。可很多人,并不是真的了解净土宗!学佛的人,且不用说,那是因为相信佛说的话,迷者不会太多,而信佛的人,则是相信了佛的神通,并非是完全了解佛的人。甚至于每天念阿弥陀佛,都不知道阿弥陀佛是谁,又在哪里!想要了解阿弥陀佛,就要先了解净

  • 净土宗的来历是什么?观点信仰与其他宗教有什么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净土宗,佛教

    佛经翻译公元前后的古印度,正是口颂佛经书面化的时代。几乎同时代中国开始的佛典翻译事业,是以皇室官方组织,严谨制度下的书面系统翻译。随着汉明帝打开官方迎请佛教的大门,随后数百年间,天竺西域与中原两地传经、取经之高僧络绎不绝,鸠摩罗什、真谛、法显等。到了唐朝的玄奘法师遍参天竺数十国取经,并在大小乘各派均

  • 净土宗:汉传佛教十宗之一,根源于大乘佛教净土信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净土宗,佛教

    净土宗(朝鲜语:???/净土宗;越南语:T?nh ?? T?ng/浄土宗),汉传佛教十宗之一。根源于大乘佛教净土信仰,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之法门而得名的一个宗派。中国净土宗祖庭是江西庐山东林寺和陕西西安香积寺。众多佛经记载,佛在很多法会中均无问自说,宣讲了净土法门。在大藏经中,专谈净土以及带说净土的

  • 希特勒的侵略战争计划——德国吞并奥地利计划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奥地利,德国,德国吞并奥地利

    奥地利和德国一样,都是以德意志民族为主体的国家。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两国出于不同的目的,都有合并的意图。但是,《凡尔赛和约》明确规定严禁德奥合并。纳粹党上台以后,希特勒一直试图利用植奥地利纳粹党的办法,鼓励他们在奥地利内部进行颠覆活动,以实现德奥合并,最终,希特勒于1938年3月15日实现了吞并

  • 希特勒胜利德国吞并奥地利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德国吞并奥地利

    在79年前的今天,1938年3月14日 (农历二月十三),德国吞并奥地利。1938年3月14日(距今79年),对阿道夫·希特勒来说,今天是空前荣耀的一天。这位德国领袖早年离开奥地利时是个身无分文的艺术家,而今天,当他返回维也纳来宣布“德奥合并”时,他受到几千人的热烈欢迎。希特勒从他的临时司令部所在地

  • 昭莫多战役战况如何?发生的地点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昭莫多战役,清朝

    1690年,准噶尔汗噶尔丹在乌兰布通之战被清军暴揍,损失大半主力,战败后逃往科布多(今蒙古吉尔格朗图)。俗话说:树倒猢狲散。噶尔丹还没倒,但是已露颓相,以往那些被他征服的哈萨克、青海等部都投入清军阵营。噶尔丹的势力遭到严重的削弱,暂时安静了一段时间。乌兰布通之战后,康熙为巩固蒙古地区的统治,防止噶尔

  • 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反应出来什么 具体详情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道威斯计划

    大家知道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赔款问题一直是资本主义国家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跟小编一起看一下吧。对于赔款问题,几个帝国主义强国都想围绕着处理战败的德国问题,实现自己的野心。法国对从德国获得最大限度的赔款抱有很大的希望。如能逼迫德国付出一笔巨额赔款,既可严重削弱德国,又可增

  • 什么是道威斯计划 该计划指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德国,一战,道威斯计划

    熟悉一战史的朋友肯定都清楚,一战后,德国被协约国严重制裁,法国当时对德国的赔款要求达到了80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现在的5000亿美元,这笔钱德国要到2010年才能连本带利的还清,为了让德国可以早日还清这笔钱,以美国为首的协约国制定了所谓的“道威斯计划”。“道威斯计划”是道威斯高超的经济、政治才华的结

  • 道教有着怎样的学术思想?在世界范围内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道教,佛教

    鲁迅曾作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科学论断:“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英国汉学家李约瑟也认为:“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大树的根在道家。”学术思想郭沫若认为:“道家思想可以说垄断了二千年来的中国学术界,墨家店早已被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