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白为何叫青莲居士?揭秘“青莲居士”的由来及含义

李白为何叫青莲居士?揭秘“青莲居士”的由来及含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385 更新时间:2023/12/26 14:01:37

在历史长河中,李白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李白祖先谪居西域碎叶,起因为触犯“十恶之条”,被迫背井离乡,前往不毛之地,在边疆困顿数十年;后来遭遇碎叶被困,武周去世,中宗复位,于是李白家族趁乱回归,却又被安置到偏远的川蜀,瘴气肆虐,道途险阻,其中辛苦谁能体味?

既来之,则安之,迫不得已,寓家蜀地,从此李白家族开始在四川扎根,而李白也在川蜀生活了二十年。关于李白家族迁往蜀地何处,大的方位历史资料有记载,《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记载:“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上安州裴长史书》:“少长江汉”,也就是说李白从小生长在江汉(广汉)地区,然而由于古人的记载一般只限于郡县,因而具体乡镇相对难以考据。

后人根据李白早期的诗词来考据曾经的大致生活地,《赠江油尉》、《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以及《别匡山》等可以确定李白学习的地方,尤其是《别匡山》:“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大匡山又名戴天山,一名大康山(清代《江油县志》)。宋代杨天惠的《彰明逸事》云:“李白本邑人,隐居戴天大匡山。”,吴曾《漫录》云:“白尝读书于大、小康山。”,基本上可以判定李白少年时期在大匡山一代生活,所属县邑为彰明县。彰明县在唐代属于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县,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避玄宗李隆基讳改为昌明县。

本来确定了郡县,也算后代考据之功,可是人们偏偏要寻根问底,找到李白生活的具体乡镇(按照当地意思为出生地),于是,青莲乡便跃然而出,其根据是李白自号青莲居士,而当地有青莲乡,于是,便得出青莲乡为李白的生活地(当地说法为出生地)。

李白生于碎叶,一则证据详实,再则也是如今学术界大多数人所共识。因此出生地为青莲乡自然是不存在的,那么青莲乡是不是李白的生活地?由于小到乡镇的的考据实在太难,因此笔者也不敢贸然断定是抑或不是。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所谓的青莲乡是李白自号青莲居士的来历,这就是牵强附会了。

首先,李白五岁随家族从碎叶迁居四川时,正是唐代神龙元年(705年),当时昌明县还叫昌隆县,而查找唐宋两代的典籍中,绵州只有“清廉乡”之称,而无“青莲乡”之记载。元符二年(1099年)彰明(今属江油)县令杨天惠《彰明逸事》记云:“清廉乡(白)故居遗址尚在,废为寺,名陇西院。”,只能说明即便当时李白生活在此地,也只能是“清廉乡”而不是“青莲乡”,故而谓李白以居地“青莲乡”为号是没有根据的。

那么,李白的青莲居士的自号从何而来?遍查李白诗词,自号青莲居士源自李白的诗词《荅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而这首诗是李白晚年的诗词,因而李白自号青莲居士是晚年的自谓,为何做如此说?我们来简单探讨。

“青莲”意思是青色的莲花,是一个包含佛理的名词。佛教认为莲花清净无染,因而青莲是佛教中很重要的一个意象,在南北朝时期,多有青莲的诗词,诸如南朝(梁)江淹《莲花赋》:“发青莲于王宫,验奇花于陆地。”(观音大士生于王宫,坐青莲花上。);梁元帝《玄览赋》:“紫绀之堂临水,青莲之台带风。”;北周庾信《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序》:“从容满月,照耀青莲。”;《维摩经》曰:“目浄修广如青莲”等等。青莲都是和佛教有关的词汇。

唐代高僧玄奘《大唐西域记·呾叉始罗国》:“掬除洒扫,涂香散花,更采青莲,重布其地,恶疾除愈,形貌增妍,身出名香,青莲同馥。”,唐代诗人李群玉的《法性寺六祖戒坛》:“初地无阶级,馀基数尺低。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惊俗生真性,青莲出淤泥。何人得心法,衣钵在曹溪。”,在《全唐诗》和《全唐文》中,“青莲”绝大多数都与表达佛道意义的内涵有关,我们就撷取李白关于青莲的诗词一观。

在李白的《僧伽歌》中有:“此僧本住南天竺,为法头陀来此国。戒得长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莲色。”,“青莲”意思为清净无染;《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说明青莲出污泥不染;《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清风生虚空,明月见谈笑。怡然青莲宫,永愿姿游眺。”,这里的“青莲宫”指的是道教场所;《庐山东林寺夜怀》:“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指的是佛教禅寺。

唐代是一个文化异常繁荣的时代,儒释道并行,然而国教是道教,因为李唐尊奉老子为祖先,道教为老子所创,于是道教处于最高地位,而佛教在唐代整体也很繁荣,可是相比到脚还是要逊色,并且曾经有“会昌法难”的灾难。李白所处的唐玄宗时期,道教是绝对的国教。

李白从小受到儒家教育,博学多才,“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可以说诸子百家皆有涉猎,儒释道经籍自然不在话下。年轻的时候冀希望于“致君舜”,然而限于身份,无法参加科举获取功名,可是在李白内心世界里,依然是有着建功立业的宏达愿望,“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可是现实的无奈,使得李白仕宦受阻,因而中年以后转而追求玄幻的道家境界,这从多首诗词中可以看到,也可以这样说,李白的浪漫豪放的诗词,大多和道教有关。可是李白并不否定佛教,而且也和佛教高僧交往。总之,李白是以儒家为基础,主要崇尚道教,兼信佛教的充满玄幻色彩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者。

“安史之乱”是唐代处在一个由盛唐转向衰弱的转折点,到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再加上李白晚年颠簸流离,参与李璘夺权之争,身陷囹圄,身家性命几乎不保,被流放夜郎,生活困顿,因而对人生产生感慨万分,然而李白对于自己的情操和理想并无完全放弃,用“青莲居士”自号,以“青莲出尘埃”表明自身的品行高洁,再则用“居士”表明对黄老的崇信。因而,青莲居士是李白晚年境遇的描述和心理寄托。

因而,可以看得出,李白自号“青莲居士”和曾经的生活地是没有关系的,再加上即便原来生活地有“清廉乡”,也只能是“清正廉洁”之意,而不是青莲出污泥的佛教含义。因而可以判定,用青莲乡来考证李白的“青莲居士”不寻在逻辑关系。

当然,有这种可能,李白由于声名远播,在其去世后,当地为了纪念李白,因而把原本的“清廉乡”改为“青莲乡”也是情理之中。正如其他很多地方,都在名人去世后或者在世的时候,以名人的自号命名,就拿如今的“中山县”就是以孙中山先生的化名“中山樵”来命名的,然而,不能用“中山县”来证明孙中山先生出生在此,因为这是因果倒置。又如“尚志市”是为了纪念抗日英雄赵尚志,然而赵尚志是朝阳人,后世不能因为尚志市来考证赵尚志出生在朝阳市一样。同理,不能用“青莲乡”来考证李白,我想这个道理很浅显。

以上论述,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在考证一个名人的时候,既不能循环论证,又不能因果倒置。而在历史上,关于名人出生地和生活地的争夺历来有传统,明代心学家李贽的《李白诗题辞》曾言:“呜呼!一个李白,生时无所容入,死而千百馀年,慕而争者无时而已。”。世事皆如此,许多名人,在世时无人关注,去世后名声大振,于是乎,纷纷扰扰,牵强附会,强拉硬拽者此起彼伏,无他,大多由于利益驱使的缘故罢了。

标签: 李白唐朝青莲居士

更多文章

  • 李白是怎么赞美杨贵妃的?《清平调》一点也不清平!(青莲居士)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李白,杨贵妃,青莲居士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清平调》鉴赏,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诗人都是浪漫的,对着美景、美人总是文思如泉涌,因此,在古代文人笔下,有许多描述美人的诗词流传了下来,从《诗经》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到“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些诗句都尽可能的告诉世人这如花

  • “环肥燕瘦”中说的”环肥“,历史上的杨玉环真的很胖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玉环,唐朝,环肥燕瘦

    在历史长河中,杨玉环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提到唐朝很多人都会想到贵妃杨玉环,而唐朝以肥为美这也是大家公认的。“环肥燕瘦”这一成语说的正是杨玉环的肥美,再一次说明了杨贵妃也是很肥的,也更加坚定地认为唐朝的人以胖为美。但是唐朝的杨贵妃究竟有多胖

  • 环肥燕瘦指的是谁和谁?揭秘成语环肥燕瘦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环肥燕瘦,杨玉环,赵飞燕

    环肥燕瘦主要是指的两个人,非别是西汉赵飞燕和唐朝杨玉环。环肥燕瘦一词出自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赵飞燕是汉成帝的皇后,其体态轻盈,身姿曼妙,起舞翩翩犹如燕子自如。相传成帝带着飞燕一同泛舟赏景。飞燕穿着南越所贡云英紫裙、碧琼轻绡

  • 赵飞燕和杨玉环杨贵妃并称为“环肥燕瘦” 那么赵飞燕到底有多瘦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飞燕,杨玉环,环肥燕瘦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飞燕体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中国历史上,赵飞燕肯定不是最瘦的人,但可能是最瘦的美人。赵飞燕和杨玉环杨贵妃并称为“环肥燕瘦”,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那么,赵飞燕到底有多瘦?体重多少?历史上并没有记载,今天喜哥根据班固的《汉书》以及现在的科学数据和审美标

  • 正史中的诸葛亮是一个神机妙算之人吗 最后算到了三分天下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三国,三分天下

    诸葛亮最后为什么算到三分天下,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诸葛亮在罗贯中的笔下几乎就是一个神算子,什么都逃不过他的算计,不管是天下的局势还是天气气候都好像了如指掌的样子。但是在正史里的诸葛亮真的也是神机妙算么?其实诸葛亮的却是有一定的预见性的,这也是诸葛亮最大的长处

  • 刘备作为三分天下的霸主之一 他有没有统一天下的机会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三国,三分天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统一天下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相信看过三国的人都有这么一种感慨,20岁的人最为崇拜曹操,为人有能力,杀伐果断,十分霸气。30岁的人羡慕孙权,因为他是富二代,父兄留下的江东遗产不要太大。不过到了40岁的时候,估计很多人都十分羡慕刘备了,因为几乎就是

  • 辅佐刘秀的东汉六大家族,分别出过哪些知名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东汉六大家族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东汉六大家族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六大家族,是指东汉早年帮助刘秀复兴东汉王朝的邓禹家族、耿弇家族、梁统家族、窦融家族、马援家族和阴氏家族。光武帝之所以能够复兴东汉王朝,是因为得到了豪强家族势力的援助。因此,在东汉的近二百年里,这六大家族的众多

  • 东汉六大家族的邓氏势力有多大?最后又是如何衰落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邓禹家族,东汉六大家族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邓禹家族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东汉有六大家族:阴马窦邓梁耿。前几天,大鹏给大家分析了窦氏家族,今天来说说邓氏家族。邓氏家族的开创人邓禹,是最早追随刘秀的元老之一,南阳集团的代表人物,名列云台二十八将第一位。邓禹为人方正,与人为善,他曾经

  • 邓禹家族:东汉六大家族之一,与皇室通婚最后被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邓禹家族,东汉六大家族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东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东汉期间,光武帝刘秀可以在这个乱世中间脱颖而出,单凭他自身的才华能力是否就可以登上皇位吗?其实还有一种原因就是有着世大家族的背后帮助,最终得以实现“光武中兴”,建立了东汉王朝。虽然说刘秀也是推出了“退功臣进文史”的政策

  • 揭秘:东汉六大家族分别是哪六大家族?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东汉,东汉六大家族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东汉六大家族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六大家族是指东汉早年帮助刘秀复兴东汉王朝的邓禹家族、耿弇家族、梁统家族、窦融家族、马援家族和阴氏家族。在东汉的近二百年里,这六大家族的众多重臣辅佐了十多代皇帝,建立了彪炳史册的不世之功,也传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