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点中国古代四大女名医,你知道她们是谁吗?(中国古代四大女医)

盘点中国古代四大女名医,你知道她们是谁吗?(中国古代四大女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75 更新时间:2023/12/23 0:52:34

说起古代的医术,我们首先想到就是扁鹊孙思邈李时珍等人,其实除了这些男神医,历史上还有很多女子精通医术,他们其中有一位被皇帝看中,差点成为皇帝的妃子;一位已经被搬上了荧屏,是《女医明妃传》中女主谭允贤的原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来说一下其中的四位女名医吧!

第一位是汉代的义妁。义妁是历史上最早被记载的女神医。当时虽然女子并没有机会学习正统的医术,但是义妁从小就对草药很感兴趣,她经常根据自己总结的经验给村民们治病,并且积极询问正统的大夫。

因为她的刻苦努力,所以她积累了很多的实践经验,了解了很多疑难杂症。据说有一次,一个病人不知道什么原因肚子突然涨的比孕妇十月怀胎的肚子还要大。当时大家都不敢碰他,怕一碰肚子就破了。

这时人们吧义妁叫来,义妁诊治后,就拿出银针在他的大腿和下腹扎了几针,并且拿了一包药粉撒到病人的肚脐上,果然不久之后,病人就痊愈了。当地人称赞义妁的医术高明,自此义妁也声名远扬。

后来汉武帝知道了,就将义妁召进了皇宫,专门给多病的太后诊治。在太后归天后,义妁又成为了汉武帝专属的御医,也是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国医。据说义妁是为了查明父母死亡的真相才入宫,这种胆识和悬壶济世的医术,让后人敬佩。

第二位就是鲍姑。鲍姑精通炼丹术和灸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晋朝我们都知道,当时的人们非常痴迷炼丹,而出生于宦官和道士之家的鲍姑更是对炼丹精通。关于鲍姑有一个传说,有一次一个姑娘因为脸上长了赘瘤嗯嫁不出去,在河边哭泣,想要轻生。

这时鲍姑看到了,便为她诊治,她用艾搓成艾绒点火在姑娘的脸上熏,不久这些赘瘤就脱落了。姑娘又恢复了美貌,对鲍姑是千恩万谢。鲍姑的灸法疗法后来被记载在了《肘后备急方》中。

第三位就是张小娘子。长小娘子是宋代著名的外科医生。据说张小娘子得到这身医术,是因为招待了一位游医,这位医术高明的老人为了感谢她,就赠给她了一部《痈疽异方》,并且交给了她开刀和制作膏药的秘方。

张小娘子学会了这些医术,为人们治病,因为医术了得,被百姓们赞扬,声名远扬。宋仁宗知道了,就让她给自己后宫的妃子调配美容养颜的膏药。期间宋仁宗被貌美的张小娘子所吸引,想要把张小娘子留在宫中为妃。

但是张小娘子婉拒了,在给宋仁宗的妃子们调配好方子之后,就悄悄离开了皇宫。出宫之后,张小娘子害怕仁宗会再来搜寻,就和丈夫赶紧收拾东西归隐了,从此宋仁宗再也没有寻到张小娘子的下落。

第四位就是谈允贤,也是《女医明妃传》中的女主的历史原型。谈允贤出生于名医世家,继承了自己祖母的医术,在嫁人后经常给夫家和孩子诊病,后来在祖母去世之后,在开始对外行医。

谈允贤精通妇科和外科疾病,在为病人诊病的时候,不光是关心病人的病情,还会照顾到病人的心情。在当时女人们如果有什么不好说出口的疾病,都会找谈允贤来诊治。所以谈允贤在女性中间很受欢迎,她著有《女医杂言》医术,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历史上的这四位女名医,不仅是医术高明,而且品德高贵,不为利益所诱,是一位真正有医德的女子,他们总结自己的经验,写出的医书,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的军师祭酒是什么官职 换做现在是什么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军师祭酒,三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军师祭酒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建安二年的冬天,有一个人物走进了咱们的视野,这个人物后来被称为曹操的诸葛亮-郭嘉。建安二年的秋天曹操击败了袁术,冬天又击败了刘表和张秀对宛城的骚扰。这个时候曹操以前最信任的一个谋士(戏志才)死了,于是曹操写信给荀彧,让荀彧给推荐一个

  • 三国第一谋士军师祭酒:郭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郭嘉,军师祭酒

    郭嘉字奉孝,曹操手下主要谋士之一。郭嘉出身寒门,自幼胸怀大志。“少有远量”,自20岁起便暗中交结有识之士(“自弱冠匿名迹,密交结英隽”),不与世俗之士交往(“不与俗接,故时人多莫知,惟识达者奇之。”)。这些“英隽”里面应该包括荀彧、辛评、郭图等人,谈论时势。这为他的谋士生涯奠定了基础。最初他投奔实力

  • 故宫下藏着元朝皇宫:考古正在探秘紫禁城前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故宫,元朝皇宫

    “大殿宽广,足容六千人聚食而有余,房屋之多,可谓奇观。此宫壮丽富赡,世人布置之良,诚无逾于此者。顶上之瓦,皆红黄绿蓝及其他诸色,上涂以釉,光泽灿烂,犹如水晶,致使远处亦见此宫光辉。”元朝的皇宫,即元大内,在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书中令人神往,但这么多年来,考古学家几乎没有在紫禁城中找到任何关于它的蛛丝

  • 故宫地下竟隐藏元朝皇宫 紫禁城下还有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故宫,元朝皇宫

    我们所熟知的紫禁城,其实是建造在另一座宫城的遗迹之上的,考古学家发现,故宫的隆宗门西发现元代地层及元大内建筑物遗存,壮丽富赡的元大内是否就在现存的紫禁城之下?故宫是元明清三代的皇宫,关于北京的许多秘密层层叠压在宫殿之下。“元朝在北京的统治时间比较短,不过80多年。元大都至少2/3都已经被叠压在明清的

  • 故宫下藏着元朝皇宫 考古正在探秘紫禁城前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元朝皇宫

    “大殿宽广,足容六千人聚食而有余,房屋之多,可谓奇观。此宫壮丽富赡,世人布置之良,诚无逾于此者。顶上之瓦,皆红黄绿蓝及其他诸色,上涂以釉,光泽灿烂,犹如水晶,致使远处亦见此宫光辉。”元朝的皇宫,即元大内,在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书中令人神往,但这么多年来,考古学家几乎没有在紫禁城中找到任何关于它的蛛丝

  • “封禅”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自古帝王都喜欢去封禅?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朝,秦始皇,封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古代封禅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封禅是古代统治者举行的祭祀典礼,封是祭天的意思,禅是祭地的意思。按照《史记》中的记载,封禅起源于无怀氏,无怀氏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他曾经在泰山祭天,在云云山祭地,云云山是泰山的支脉。可以理解为,无怀氏举行的祭天地仪式都在泰山完成。

  • 历史上最后一个封禅的皇帝是谁 明朝和清朝为什么没有一个皇帝封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封禅,泰山

    对皇帝封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封禅泰山堪称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最高荣誉,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说:“盖有无其应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见而不臻乎泰山者也”,意思是从来没有哪个皇帝已经见到了“符瑞”却不前往泰山封禅的。但是,秦始皇之后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只有

  • 古代皇帝封禅劳民伤财,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唐朝,封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封禅是古代统治者举行的祭祀典礼,封是祭天的意思,禅是祭地的意思。按照《史记》中的记载,封禅起源于无怀氏,无怀氏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他曾经在泰山祭天,在云云山祭地,云云山是泰山的支脉。可以理解为,无怀氏举行的祭天地仪式都在

  • 三多节的起源是什么?三朵天神形象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多节,纳西族,三多神

    节日起源相传,古时有一猎人,在玉龙雪山上发现一块奇异的雪石,遂背回家去,走到现今的庙址时,雪石异常沉重,就歇下休息。再想背起赶路,雪石重不可移,人们认为这是神的化身,就地建庙祭供,从此,人们常常见到一位身着白甲,戴白盔,执白矛,跨白马的天神,经常显灵,保护这里的土地和人民。纳西人认为三多就是本民族最

  • 三多节有哪些活动内容?其中有怎样的传说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多节,纳西族,三多神

    相关传说关于“三朵”的传说很多,其中有个传说中说,有个很能干的猎人,天天带着猎犬上玉龙山打猎。有年二月初八恰好属羊,她在雪山看见一块怪异的雪石,那雪石很大,像魁梧的武将,但又非常轻,一只手便能把它托起。猎人十分惊奇,顺便把它背下山来。走到山麓,猎人放下雪石,抽袋烟又背,可是哪里背得动,好像生了根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