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出身辛者库的后妃有哪些?竟还出了三个皇后

出身辛者库的后妃有哪些?竟还出了三个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239 更新时间:2023/12/13 7:09:19

辛者库,在小说和电视剧中很常见,一般而言发往辛者库的宫女,即是发往浣衣局洗衣服的。但是其实不然,"辛者库,即内管领","管领,即辛者库",辛者库是管领,是一种包衣组织,不是专门监管罪奴的机构,反正就是仆从,地位不高,专门侍候人的。在清朝,有很多后妃都是出自辛者库,甚至有的还成了皇后。

1.康熙朝:

良妃,卫氏,旗籍为满洲正黄旗,正五品内管领阿布鼐女,八阿哥胤禩生母,上三旗辛者库。康熙二十年生皇八子胤禩,三十九年十二月册为良嫔,后晋封良妃。良妃是康熙朝前中期生前获封妃位的五妃之一,并且是这五位后妃中资历最浅、生皇子最晚的一人。康熙五十年薨,享年40岁左右。

网络配图

定嫔,万琉哈氏,满洲正黄旗人,郎中托尔必女,十二阿哥胤祹生母,上三旗辛者库。康熙二十四年生皇十二子胤祹,五十七年册为定嫔。雍正帝即位,晋封为妃,尊为皇考定妃。乾隆朝每逢岁时节日必迎入宫,赋诗献寿,亦称为宫中盛事。定妃九十大寿时,乾隆帝亲至府第祝贺。乾隆二十二年薨,终年九十七岁,是清朝后宫中最长寿的嫔妃。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雍正帝生母,隶满洲正黄旗包衣,护军参领威武之女,祖父曾任膳房总管,内务府上三旗包衣。康熙十二年选拔入宫,时为宫女,年13岁。康熙十七年生皇四子胤禛,晋封为德嫔,康熙十九年,生皇六子胤祚,晋封为德妃。康熙二十一年生皇七女,康熙二十二年生皇九女,康熙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康熙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胤禵。雍正帝即位后,尊为皇太后。雍正元年崩逝于永和宫,享年64岁。

2.雍正朝:

谦嫔,刘氏,管领刘满女,六阿哥弘曕生母,即果恭亲王。弘曕是雍正帝最小的皇子,当时雍正已56岁,晚年得子,自然异常高兴,在弘曕降生的第二天,就晋封刘贵人为谦嫔。乾隆即位后,诏封为谦妃。乾隆三十二去世,终年54岁,乾隆辍朝三日。

裕妃,耿氏,管领耿德金之女,五阿哥弘昼生母,镶黄旗包衣辛者库。雍正元年,册为裕嫔,雍正八年,晋封为裕妃。雍正病逝,弘历即位,尊封耿佳氏为裕贵太妃,乾隆四十三,皇考裕贵妃90岁大寿,晋封耿氏为皇考皇贵妃。乾隆四十九年去世,谥号为纯悫皇贵妃。

网络配图

3.乾隆朝:

孝仪纯皇后(即令妃),魏佳氏,内管领魏清泰女,上三旗辛者库,也是包衣汉姓人,其子继位后被抬入满洲镶黄旗,嘉庆帝生母。乾隆时为魏贵人、令嫔、令妃、令贵妃、令皇贵妃。乾隆四十年崩,享年四十九岁,乾隆六十年追封为皇后。生有四子二女,分别为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皇十四子永璐、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皇十六子、皇十七子庆僖亲王永璘。

仪嫔,黄氏,乾隆在雍亲王藩邸的格格,也是辛者库出身。无子女,乾隆元年薨。

瑞贵人,索绰罗氏,也是辛者库出身,礼部尚书德保之女。 乾隆二十四年封瑞常在,二十五年晋瑞贵人,乾隆三十年薨。

网络配图

4.嘉庆朝

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本也是上三旗辛者库,她是嘉庆帝原配妻子,满洲正白旗人,总管内务府大臣、副都统、承恩公和尔敬额之女。乾隆三十九年赐册为皇子永琰嫡福晋,年十五岁。一生两女一子,儿子就是道光帝绵宁。乾隆六十年,乾隆帝禅位永琰,永琰改名颙琰,是为嘉庆帝,喜塔腊氏为皇后。嘉庆二年病逝,得年三十八岁。喜塔腊氏是清朝唯一一个包衣出身的原配皇后,她的儿子也是清朝唯一一个以嫡长子身份继承大统的皇帝。

华妃侯佳氏,上驷院卿讨住之女,镶黄旗包衣辛者库,颙琰为皇子时为侧福晋,嘉庆元年,册封为莹嫔,六年晋封为华妃,嘉庆九年逝世。

标签: 辛者库

更多文章

  • 有多少人真正懂得宁静致远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宁静致远

    古人云:宁静致远。如果一个人在多数情况下都能拥有宁静的心态,他才能够在人生路上走得更远,在事业的高峰上攀得更高。那么如何得到并维持内心的宁静呢?- 1 -《大学》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要想获得内心的静,源于心有所定,心有所属,心有所志;而“心定”的前提就是首先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和愿意为之

  •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意思是:恬静寡欲才能明确志向,排除外来干扰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句话的原文应为“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于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诫子书》,全文如下(《艺文类聚》版):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

  • 古代故事:能忍自安为善最乐(能忍则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能忍自安,能忍则安

    几个惊人的古代故事是关于忍和善的,很实在,只要想做,谁都能做的到,做到后才能知道它的妙处所在。能忍自安 为善最乐唐朝时代有个叫张公艺的人,家里九代人都同住一块儿,没有分家,并且大家都非常友爱和睦。唐高宗十分惊奇,便问张公艺:「你们家有何特别的治家之道?」张公艺便请求拿纸笔写答案。待人拿来纸笔,只见张

  • 尝粪忧心的故事:孝子庾黔娄尝父亲粪了解其病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庾黔娄,,尝粪忧心

    庾黔娄,生卒年不详,字子贞,南北朝齐梁时期(479—587)新野(今属河南)人。其父庾庚易,移居江陵(今湖北荆州),隐居不出,南齐朝廷数次征聘他都不肯就职。庾黔娄少时好学,禀性至孝,曾出仕齐为编令,后任孱陵(治所在今湖北省公安县西)县令,又任蜀郡太守,至梁代累迁至散骑常侍。做官很有政绩,以仁爱化俗,

  • 学士和大学士是什么样的官职 区别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大学士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学士、大学士是怎样的官职?下面跟大家讲讲翰林院中大学士是一个怎样的官职,下面小编将和大家聊聊。学士之称,西周指在学的贵族子弟。《周礼·春官·乐师)):召诏及彻,人、学者。帅学士而歌彻。”《庄子·盗蹈》:战国、秦、汉时期,指一般的文“摇行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

  • 大学士范文程次子 清朝大臣范承谟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范文程,大学士

    范承谟(1624年-1676年),字觐公,号螺山,辽东沈阳(今辽宁沈阳)人,汉军镶黄旗,清朝大臣,大学士范文程次子。范承谟进士出身,曾任职翰林院,累迁至浙江巡抚。他在浙江四年,勘察荒田,奏请免赋,赈灾抚民,漕米改折,深得当地民心。后升任福建总督。三藩之乱时,范承谟拒不附逆,被耿精忠囚禁,始终坚守臣节

  • 明代晚期内阁首辅 中极殿大学士刘一燝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内阁首辅,刘一燝,大学士

    刘一燝(1567年-1635年),字季晦,江西南昌人。晚明政治人物,与叶向高、左光斗同为辅政大臣主持朝政,历明神宗、明光宗、明熹宗、明思宗四朝,熹宗朝初期内阁首辅。刘一燝出身官宦之家,其父刘曰材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官至陕西左布政使。万历十六年(1588年),一燝与兄一焜、一煜同赴乡试中

  • 军机大臣到底有多少权力 能调动各地的军队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军机大臣

    在各种关于清朝的电视剧中,军机大臣这个称呼非常熟悉,例如军机大臣和珅等等。认真的说,军机大臣确实位极人臣,地位超过了其他所有的官员。但是军机大臣到底有多少权力,能不能调动驻扎在各地的军队呢?其实,在清朝的政治框架之下,军机大臣看上去高大上,但实际上还是必须听命于皇帝。也就是说,除了皇帝本人,其他人都

  • 如果想称为军机大臣难吗 一共有多少条件才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军机大臣

    自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以后,内阁成为了国家的中枢机构,内阁大学士成为了“无相名,而有相权”的实权人物。这种制度在清入关后被沿袭,不过清初时满洲王公依然有着很高的权力,形成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两个中枢机构。可到了雍正时期,自雍正八年创建了军机处以后,军机处则实际上成为了清代掌权机构,军机大臣成为了

  • 内阁学士与军机大臣都是清朝非常重要的官员 他们的地位谁更加高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军机大臣

    清朝官制中,内阁学士与军机大臣,都是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也是非常重要的官员。内阁是清朝的最高官署,军机处是最重要的中枢机构。这两个职位产生的时间,并不相同。军机大臣产生于永正年间。最早是雍正皇帝为了平定青海的准噶尔叛乱,临时从朝廷大臣,以及亲王宗室中抽调一批精锐能干的大臣,帮忙处理军务。战事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