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陆逊火烧连营的事件是怎么发生的

陆逊火烧连营的事件是怎么发生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605 更新时间:2024/1/16 10:07:25

新三国陆逊

电视剧《新三国》是根据原著《三国演义》改编而成。讲述了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到赤壁之战后三足鼎立,然后被司马懿撺掇政权之后天下归晋的故事。精彩的剧集,获得了首尔国际电视剧亚洲电视剧大奖等等知名奖项。而陆逊,乃是剧中的一个人物,对陆逊的评价,后人见仁见智,褒贬不一。

陆逊十多岁,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拜将,曾经参加过赤壁之战,完全能够独当一面。陆逊是东吴国的著名。在吕蒙袭击关羽的计划中,他可谓是举足轻重。在平定荆州后他更是提出供养和提拔人才的建议,为东吴培养了一批人才。吕蒙死后,陆逊成了东吴方面主要的军事统帅。他在夷陵之战中取得了胜利。之后,他更是长期坐镇在上游,为东吴镇守一方。

陆逊火烧连营,给吕蒙献计,杀了关羽。即可以看出陆逊的才华非常不普通。

新三国中算是陆逊毛遂自荐。不过开始孙权并不相信陆逊,而是以霍乱军心为由将他关了起来,等后面吃了败仗,才请陆逊善后,陆逊从此走上了历史舞台、

陆逊无论是在三国还是《新三国》之中都是评价极高的一个人,作者曾经给列过陆逊传,可以看出陆逊的不平凡,而且有人评价陆逊是张飞关羽的克星。历史当然会有许多不同的声音,要么也不回焦作历史,我们可以确定的是陆逊乃三国一超脱的谋士。高明智慧。

陆逊火烧连营

蜀汉章武元年,刘备为了报吴军夺荆州还有关羽被杀之仇,亲自率领大军攻吴。当时对上的将领正是吴国的陆逊。

刘备大军兵力强盛,陆逊避其锋芒,坚守不战。双方只能对峙。这一对峙,对刘备军中就是压力。因为蜀军是远征,补给方面不如陆逊来的轻松,而且又不能速战速决,再加上已经入夏,天气十分炎热,蜀军的士气逐渐低迷。

刘备为了士兵的酷热,命令士兵在山林中扎营,林中自然比外面要舒爽,但这一扎营却给陆逊带来了机会。时至夏季,万物都比较枯燥,刘备又在林中扎营,陆逊看准时机,命令士兵一人带一捆茅草,在蜀军营垒边放火边猛攻。

由于扎营的木栅栏和林木都是易燃的物品,火势瞬间就撩了起来,蜀军大乱,被陆逊率领的吴军连破四十多营,可谓是损失惨重。而陆逊火烧连营的成功,也直接导致了夷陵之战蜀败而吴胜的结果。

陆逊火烧连营,这一计策看起来并没有多么高超,可以说如果刘备不给他这个机会,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但是刘备却失算,在夏季竟然敢如林扎营,可谓是将自己的性命交到了陆逊的手中。

不过陆逊之所以最后能用火烧连营的计谋,和他的军事才能分不开,他在刘备带领大军攻到城下的时候,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就双方的兵力、士气等等进行了对比,决定暂时避其锋芒,也消耗了蜀军的战力,最后才能成功。

黄承彦为什么救陆逊

黄承彦是黄月英的父亲,也就是三国时期蜀国著名军师诸葛亮的岳父。他可谓是神龙见尾不见首,在三国中他的戏份可不多,但是在陆逊火烧连营,趁胜追击刘备军,诸葛亮摆出八卦阵困住陆逊的时候,一向不太有动静的黄承彦却将陆逊带出了八卦阵,救了陆逊一命,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当时的天下大势,虽说魏蜀吴三国鼎立,但三国的战力又不一样,蜀国自关羽失了荆州,刘备报仇不成反被陆逊所破之后,不仅兵力折损大半,经济也受到了影响,蜀国的兵力实在是不足以抵抗其他任意两国。而魏国强盛,能在任何一个国家不参战的情况下攻破另外一个国家,也就是说,蜀国和吴国不联盟的情况下,终将被魏国各个击破。所以陆逊不能死,陆逊一死,蜀吴联盟不成,而吴国也没有大将再抵抗魏国。所以黄承彦救下陆逊实则是为了蜀国的将来。

其次,当时诸葛亮摆下八卦阵也并不是想要陆逊的性命,他不过是想阻碍陆逊的步伐,好让蜀国军队有一线生机,所以诸葛亮的目的已经达成,黄承彦救了陆逊也是理所应当的。

这一困一救之间,涉及的是浓厚的政治目的。蜀国需要东吴有大将抵抗魏国的野心,而东吴也需要蜀国在后面支撑,好有喘息的时间,也就是说,按照当时的情况,蜀国和东吴是分不开的,唇亡齿寒,所以陆逊不能死。

更多文章

  • 三国战役:陆逊是怎样火烧连营攻破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陆逊,火烧连营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为报吴夺荆州、关羽被杀之仇,率大军攻吴。吴将陆逊为避其锋,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蜀军远征,补给困难,又不能速战速决,加上入夏以后天气炎热,以致锐气渐失,士气低落。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蜀军营垒

  • 夷陵之战始末:陆逊火烧连营 蜀国精锐覆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夷陵之战,火烧连营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

  • 蒙古族在蒙古草原建立的政权:北元的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北元,宋朝

    北元(1368年-1389年)是蒙古族在蒙古草原建立的政权。1368年元惠宗迁都滦京,仍以"大元"为国号,因地处塞北,故称"北元"。共传二位皇帝,享国二十一年。1368年中原局势彻底失控,元惠宗出逃大都,坐镇蒙古继续指挥各路元军镇压民乱。 此后北元几度南征都未能重占大都,到1389年在蓝玉率领的明军

  • 辽东地区的大决战,北元20多万军队,为何会集团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朱元璋,北元

    在明朝建立的初期,明朝与北元政权展开了一系列的较量。当时北元政权的实力还很强,一直幻想着再度入主中原,不断的派遣军队南下。为了拱卫自己的政权,明朝则不断的派遣军队北伐。明朝与北元之间进行了多次大战,在定西大战、岭北大战之后,明朝在中线和西线都已经取得了绝对的优势。但是在东线战场上,北元太尉纳哈出一直

  • 十国中最小的政权:南平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南平,五代十国

    南平,924年-963年,又称荆南、北楚,高季兴所建,为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也是十国中最小的政权,南平都城为荆州,辖荆、归、峡三州。907年,高季兴任荆南节度使。当时,南平所辖的10州为邻道侵夺,只有江陵一城。高季兴到任后,招集流亡,民渐复业,又收用一些文武官作辅佐,暗中准备割据。924年高季兴

  • 历史真相 诸葛亮到底有没有“挥泪斩马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马谡,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是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侍中马良之弟。最初,以荆州从事的身份跟随刘备取蜀入川,之后曾经先后担任绵竹、成都令、越嶲太守等职务。因为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对他倍加器重,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并被用为参军。但马谡却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因作战失利而失守街亭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捏造的 真实马谡病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说起马谡的死,历来人们都认为马谡是在街亭之败后,回到诸葛亮大营负荆请罪,最后被诸葛亮挥泪斩于军门,京剧《失街亭》就是讲的这一段。有这种印象,其实乃是来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其中九十五回描写马谡立下军令状,以王平为副将,率兵二万五千人出守街亭,抵达街亭后,以兵法云:“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及“置之死地

  • 东北作为清朝的龙兴之地,大清是怎么对待它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龙兴之地,商朝

    自1644年清军入关至康熙七年(1668年)为第一阶段,即招民开垦时期。这一时期,东北由于明清间战争破坏严重,有土无人。为恢复东北地区残破的经济,顺治帝下《辽东招民开垦令》,也就是用招头招民到东北来开荒种地,以招民多寡授予招头官职。“辽东照垦”促进了经济发展,缓解了关内人地矛盾的尖锐。当汉族民人大量

  • “关公面前耍大刀”妇孺皆知,其实后面还有一句,已经传唱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关公面前耍大刀

    说起武圣关羽的故事,对于很多朋友而言,绝对不会陌生!根据《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记载:关羽早年间,也是因为失手打死了人,害了人命官司,才无奈逃亡于涿郡,然而关羽在涿郡遇到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人,这个人就是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刘皇叔此时正在涿郡贩卖席子和草履,本就有着匡扶汉室,拯救黎民的刘备,突然有一天遇

  • “关公面前耍大刀”,一人深有体会,万人感同身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关公面前耍大刀

    桃园三结义的关羽兄弟,一直是刘邦麾下的一名虎将,也有着“中华武将”的美称。他在三国时期,立下了赫赫战功,大有名气。有一民间说法很形象,说他骑着战马,拿着他那“千斤”重的大刀,威严的立在那,都有可能吓破敌人的胆了,那还有心思和他对决呢?这也说明关羽的英勇在民间威望很高,广为流传。关羽这个“万人敌”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