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鸳鸯阵到底有多厉害 数十人就能消灭数万倭寇

明朝鸳鸯阵到底有多厉害 数十人就能消灭数万倭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500 更新时间:2024/1/1 2:20:49

在明朝中后期,倭寇一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跟普通的海盗不同,倭寇中最有战斗力的一部分,基本是由日本浪人组成。他们人数不多,但胜在灵活多变。而且,武器装备不错。一般来说,倭寇使用的兵刃,基本由倭刀、倭弓、以及长枪组成。

倭刀,刀身五尺,刀柄一尺五寸,总长六尺五寸,重二斤八两,极为锋利。明史记载,在与倭寇的战斗中,明朝士兵同时举枪刺倭寇。倭寇一挥刀,十几把枪被一起砍断。在古代兵刃中,倭刀的锋利程度,仅次于西亚的大马士革刀。

倭弓也极有特色,长八尺,用脚踩住弓的末端,立起来发射。箭是以海芦作为枝干,箭头是铁打造的,宽二寸,燕尾。重三二两,靠近后发射,射中率极高,中箭的人没有不立刻倒下的。

长枪则是当时日本较为普遍的武器,长一丈八,比明朝使用的长枪更长一些,作战时也会更加有利。再加上倭寇又是流动作战,明朝官军疲于应付,损失惨重。而鸳鸯阵的出现,则是专门对付倭寇设计的。

鸳鸯阵最早是由唐顺之设计的,这是一个兵法奇才,在抗倭战场上有突出表现。唐顺之的鸳鸯阵,以五人一组,主要对付倭寇长枪兵。唐顺之的鸳鸯阵跟同时期的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以更灵活的作战。但也有自己的不足。这种鸳鸯阵兵力不足。而且,它的长枪兵没有得到足够的保护。戚继光就是在唐顺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戚氏的鸳鸯阵,总共有十二个人。除了十一个作战队员,还有一个是专门负责做饭的。在具体的人员分配上,一名队长,短兵两名,狼筅兵两名,长枪兵四名,牌兵两名。再加上负责做饭的火头军。队长以外,鸳鸯阵分为两伍。每伍五人,牌兵拿着盾牌,站在最前面。牌兵后面站着狼筅兵,他们的武器比较笨重,侧重于防御。

再后面就是两名长枪兵,他们的武器就是用来进攻的。他们的存在,可以让前面的牌兵狼筅兵更安全。长枪兵后面的短兵,则是为了保护被敌人贴近后的长枪兵。因为长枪兵的兵刃过长,难以应对靠近身边的敌人。虽然是短兵,但戚继光给他们配备的兵刃,也比一般明朝军队使用的兵刃要长。戚继光很相信长兵刃可以带来的好处。他曾在《练兵实纪》中说:“便有神技,只短我一寸,便无用矣。”

有了这些不同兵种的配合,整个鸳鸯阵,可以做到相互策应,保持进攻。而且,遇到不同情况,还可以拆分成其他阵法。当然,听从指挥还是很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戚继光会选择从浙江义乌挑选士兵的原因。

如果士兵们不听从指令,擅自逃离,就会面临严厉的军纪惩罚。铁的纪律是保证军队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戚继光率领的军队,不仅战斗力极强,而且,能够做到与民无犯。这让戚继光军队在战斗时,可以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在实际作战中,除了鸳鸯阵,戚继光也在军队大量使用火器。倭寇虽然也有佛朗机,鸟铳这些热武器,但数量较少。利用武器的优势,可以更好地打击倭寇。

在战术上,为了更好对付倭寇单兵流动作战的问题。戚继光部队常会在追击时,留下小部队应对,大部队继续前进。

种种做法,让倭寇在戚继光部队的打击下,大败而归。戚继光部队以数十人的阵亡率,消灭了数万倭寇。

鸳鸯阵的成功,其实总结起来,只有四个字,实事求是。以问题为导向,实践第一,不断吸收不同经验,最终解决问题。

标签: 明朝戚继光鸳鸯阵

更多文章

  • 戚继光鸳鸯阵的真实威力:杀敌一千 自损三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戚继光,鸳鸯阵

    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月,两万余名倭寇集结完毕,向浙江进发,他们的目标首先是台州。著名的宁台温大战就此拉开序幕。四月十九日,倭船一艘望小展至舟山,舟山把总章延禀率陆军设伏,命水军从后追击倭寇。待倭寇到达,伏兵四起,斩首三十五级,明军仅阵亡三人。二十一日,倭寇草撇船一只,停泊洌港,把总周栗统、林仕

  • 真正历史上程咬金的武器是马槊并非板斧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程咬金,马槊

    程咬金是一位在中国民间颇具知名度的历史人物,很多电视电影也大力塑造他忠实憨厚的一面,殊不知演义和历史原型相比,程咬金的形象已大大变形。首先,被变形的是程咬金的兵器。程咬金其实用的不是八卦宣花斧,而是马槊,一种马上用的长矛,这种兵器可不是说有就有的,要三年才能制成一把,而且成功率只有四成,如果用刀去砍

  • 唐朝马槊多值钱?20套欧洲骑士装备换一杆槊!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马槊

    中国的马槊从秦汉起流行,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史,曹操横槊赋诗,李世民迟槊平天下。笔者曾看过一本西域游记,游记里说马槊和陌刀是在管制武器,禁止外贸。怕被仿制。一个驻在西域的唐朝骑兵低级将领,剿匪的时候底下的人被人摸营,手下九骑死了三个,全套装备没了。除了自己,剩下的6个都是光着腚跑出来的。眼看回去要被斩首

  • 程咬金的三板斧只是传说:真实武器是马槊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程咬金,三板斧,盛唐,,马槊

    “程咬金三板斧”着实忽悠了不少人,因为人们记住程咬金的,还是斧头,而不是马槊。由此看,演义小说的发展史,有时也是一部对民间大众的忽悠史。三板斧是一个历史谎言程咬金是《说唐》、《隋唐演义》等演义小说中赫赫有名的人物。众所周知,这个性格直爽、粗中有细的福将使用的兵器是一柄斧头,他三斧子定瓦岗的故事被后人

  • 中国古代的冶金技术已经很高了 为什么板甲没得到大规模的运用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春秋,冶炼,板甲

    如果要说中国古代的冶金技术,对这一领域稍有研究的人便知道其在世界范围内长期领先的现状。我国在公元前六世纪的春秋时期就掌握了“块炼渗透钢”技术,并用来锻造钢制的武器。在公元前一世纪的西汉后期,又发明出了将生铁加热到熔化状态下加以炒炼从而形成钢的“炒钢”技术。▲中国古代的传统盔甲札甲至南北朝时期,创造性

  • 板甲化前的“罐头化”常识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欧洲人会如此的钟爱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世纪,欧洲,板甲

    如今,板甲似乎已经成为了欧洲盔甲的代表,被板甲保护得如罐头一般的欧洲骑士形象更被人所熟知。当然,正如很多对盔甲有所了解的读者知道的那样,其实真正的板甲要到14、15世纪才正式出现。但其实欧洲人对板甲真是充满了各种热爱。在真正的板甲出现之前,欧洲人其实进行了好几次“罐头化”尝试。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这些板

  • 冷兵器时代步兵都是用什么做保护的?是板甲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冷兵器,步兵,板甲

    板甲一直是跟欧洲骑士这个文化符号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如果仔细研究那段历史就能知道,板甲所开始兴盛的15世纪,也正属于欧洲步兵复兴的时代,骑士们正遭到来自瑞士步兵、英国长弓手,以及新式火器等多方面的军事挑战。驰马冲锋已经变得越来越危险了,而下马步行作战已经越来越频繁。那么步战板甲,或者说人类冷兵器

  • 盘点历史上临朝称制的六位女性,个个权势熏天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临朝称制,汉朝

    在我们的印象中,权力似乎从来都是男人的事情,尤其是古代社会,男尊女卑,女人更没有什么地位,可是中国历史上有些女人的确登上了权力巅峰。比如下面则六位,中国历史上权力最高的6位女性。第一位是芈八子。芈月,战国楚国人,嫁给了秦国的秦惠文王,封为“芈八子”。秦惠文王死后,嬴荡继位,是为秦武王,秦武王嬴荡是秦

  • 临朝称制是什么意思?出现于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临朝称制,汉朝

    古时后宫是不能上厅堂的,所以后妃要掌权就要"临朝",从秦始皇开始皇帝的命令专称"制"、布告公文称"诰";后妃掌权之后其命令自然也要上升到皇帝的级别,于是就叫"称制"。临朝称制由中国西汉时期的吕后所开辟,可人们一般比较熟悉的女主统治方式应该是清朝末年慈禧的垂帘听政,二者在实际上没有什么区别。古代中国在

  • 宋国竟然是因为实力太强所以被瓜分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国,春秋

    说起春秋战国,我们都知道社会动荡,战乱不断。有句话说春秋无义战,但是战国比春秋还乱。我们知道战国有战国七雄这七个比较厉害的国家。但是也还有一些二流实力的国家,比如卫国、鲁国、宋国、虞国、中山国等等。这些国家还是有点实力,但是相对于战国七雄实力比较弱小的。不过里面的宋国在战国时期,可以说还是强大过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