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林黛玉葬花是“山寨”:唐伯虎才是专利发明人

林黛玉葬花是“山寨”:唐伯虎才是专利发明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54 更新时间:2023/12/19 9:00:36

核心提示:葬花习俗的发明人本是唐寅。唐伯虎所居是桃花庵,所种是牡丹花。花开时节,他邀约文征明祝枝山临花雅集,饮酒赋诗,“有时大叫恸哭”,“至花落,遣小伻,一一细拾,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作《落花诗》送之。”唐寅行径终归文人痴狂惊世骇俗,黛玉葬花才是顺情顺理合体合身。难怪世人都知黛玉事迹,少有人记得唐寅发明。

网络配图

第五回是宝玉的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是黛玉的红楼梦。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图画听曲子,黛玉在大观园收看《西厢记》收听《牡丹亭》。宝玉接受性教育,黛玉接受审美教育。

移民大观园的二十三回,从大俗到大雅,是渐变过来,但见参差,并不觉得突兀。凤姐贾琏处理家(公)务分包工程是一层俗,谈及昨夜性事又是一层俗。金钏打趣宝玉吃嘴上胭脂是一层艳,宝玉写四季夜事即景又是一层艳。宝黛共读西厢是一层雅,黛玉听牡丹亭又是一层雅。

警幻仙子大动声色的教育工程,唯一的收获却是宝玉的性蒙;茗烟大肆收罗的黄色小说艳情脚本,真正的效果却是宝黛的美文教育。但凡做导师者,很可以从中汲取一些教训。

西厢牡丹是贾府禁忌,有后文宝钗的两度遮掩(黛玉、宝琴),加一堂公民教育课(黛玉)为证。《西厢记》《牡丹亭》都是禁书,但是等级并不一致,似乎《西厢记》更严重。因为《牡丹亭》的戏目,在前文已经多次出现,元春省亲及贾府过年,俱点过戏。《西厢记》却是后文才现身。

网络配图

但是成为宝黛言情方言词典的仅是《西厢记》。黛玉收看《西厢记》,收听《牡丹亭》,一举收获两大言情范本。黛玉感动于《西厢记》的只是“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

“心痛神驰”于《西厢记》的“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蒙府本的批语因此说:“儿女情,丝毫无淫念,韵雅直至!”

黛玉被《牡丹亭》唤起的感动,亦不是死去活来的男女情,“心动神摇”的是牡丹亭的“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如醉如痴”的是“你在幽闺自怜”等句,并“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等,都是《惊梦》唱词。

黛玉其后的创作,内中的主题也都是对时光流逝的感伤,《西厢记》《牡丹亭》是其审美渊源和抒情原典。黛玉创作所言情怀都是沧桑之叹,都是对于“好”的焦虑,对“了”的恐惧,篇篇都是愁绪,从无一字有欢欣。

网络配图

宝玉已有青春期综合征,“忽一日不自在起来,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出来进去只是闷闷的”,后才有读西厢;黛玉的青春抑郁症,则要到后文第二十六的“潇湘馆春困发幽情”,先读《西厢记》,后才引发青春期。

葬花习俗的发明人本是唐寅。唐伯虎所居是桃花庵,所种是牡丹花。花开时节,他邀约文征明祝枝山临花雅集,饮酒赋诗,“有时大叫恸哭”,“至花落,遣小伻,一一细拾,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作《落花诗》送之。”唐寅行径终归文人痴狂惊世骇俗,黛玉葬花才是顺情顺理合体合身。难怪世人都知黛玉事迹,少有人记得唐寅发明。

标签: 林黛玉唐伯虎黛玉葬花

更多文章

  • 关于红楼梦黛玉葬花 你不知道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葬花,林黛玉,黛玉葬花

    红楼梦中女主人公林黛玉不仅心灵善良,而且还最怜惜花,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因此,红楼梦黛玉葬花中提到三次葬花,分别发生在第二十三回、二十七回和六十二回。三次葬花,葬花人、葬花对象、寓意各有不同。今天和大家一起看看这三次葬花吧!红楼梦中黛玉第一次葬花,是一个“优美的爱情小戏剧”。网络配图当时正是

  • 朝贡制度真的是赔本的买卖吗?当时也只有中国玩的转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朝贡制度,明朝

    中国的朝贡体系现在多被视为赔本买卖。理由是朝贡国的供奉物品数量与天朝的回赐数量明显不成比例,而且是朝贡物品的经济价值远低于回赐物品。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之后再做结论不迟。 “厚往薄来”的朝贡体系毫无疑问,古代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东亚,乃至整个世界最优越的文明之一。在交通条件尚不足以梯山航海,跨越自然障

  • 19世纪前西方国家为什么要求废除朝贡制度?但是它却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朝贡制度,明朝

    19世纪欧洲人前来蔽中国大门时,他们最大声疾呼的要求之一,就是废除“朝贡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外国人必须以贡使姿态到北京朝觐,通过繁琐的觐见礼仪,才能获准和中国通商贸易。欧洲人敌视这种制度,有部分源于朝贡外交象征着他们与中国不是平起平坐的关系(当过美国国务卿、总统的亚当斯甚至表示,要求外国使节跪拜才

  • 什么是朝贡制度?反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朝贡制度,明朝

    这套制度在中国实行了几千年,从周朝一直到明清时期。虽然过程中有变化,但总体上说就是:中央王朝对藩属国,也就是像越南、朝鲜这样的国家,进行“册封赏赐”,而藩属国向中央王朝“称臣纳贡”。这就是朝贡制度。我们能看到的所有历史书,对朝贡制度基本上都是持负面态度,一般是两个理由:第一,外国人来中国的时候,觉得

  • 历史上御驾亲征的皇帝都有谁?其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御驾亲征,汉朝

    君王御驾亲征无疑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就能让军队士气大涨,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顺风可扬国威,逆风则可绝地求生一转攻势;但若没用好所导致的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轻则国家威严扫地脸面无存,重则君王被俘动摇国本,所以很少有皇帝会选择御驾亲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御驾亲征失败的战役。一,汉高祖刘邦亲征匈奴,白登之围

  • 最亲的人最不可靠:江都兵变隋炀帝被亲信所出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隋炀帝,江都兵变,出卖,

    隋炀帝杨广被杀大业十四年(618 年)三月十日,是隋朝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日子之一。这天天象异常,白天刮起大风,天色阴暗,白昼如同黄昏。当天晚上,元礼、裴虔通在皇宫殿阁值班,负责殿内安全,唐奉义负责城门安全,这几个人都是造反团伙成员。三更时分,司马德勘在东城集结士兵数万人,燃起火把,跟城外部队互相呼应。

  • 过去七佛中第一位古佛出现在1000多亿年以前 第六尊佛是释迦牟尼前世之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佛教,释迦牟尼,过去七佛

    小乘佛教认为释迦牟尼是唯一的教主,但是大乘佛教认为过去、现在、未来有很多佛,“三世佛”的概念就从这里衍生出来。现在佛是释迦牟尼,未来佛是弥勒菩萨,那么过去佛呢?很多人都知道燃灯古佛,但其实过去佛不止他一个,其中最著名的统称“过去七佛”,那么另外六个都是谁呢?毗婆尸佛:过去七佛的第一位,佛经说其出世时

  • 过去七佛中毗婆尸佛排在第一位 为什么释迦牟尼排名最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佛教,释迦摩尼,过去七佛

    在释迦牟尼佛出世之前,世间也曾有别的佛出现过。佛教把释迦佛以及其出世前所出现之佛合称为古佛。古佛中最著名的就是过去七佛。过去七佛包括: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过去七佛中毗婆尸佛排在第一位,而释迦牟尼佛现世的时间离我们最近,因此释迦牟尼佛排在过去七佛中的

  • 六科给事中与监察御史的职责是什么 两者间有什么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给事中,六科给事中

    说六科的工作较多是针对六部,臂如说,洪武二十二年(1389),朱元到朝廷赏赐开支相当之大,而每一次赏赐后就要到户部再去领取,有时甚至一为赐还没结束,而赏赐钱财就不够了。这很像我们老百姓送礼,本来要想送10元等财物到宫殿里来,存放在手头,一且要赏赐了,马上就可以取到。但这个色分人情礼,一掏钱包忽然发现

  • 明朝监督体系中都察院、六科给事中、监察御史管辖的范围有什么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督察院,六科给事中

    明朝监督体系十分完善,而且显得十分复杂,都察院、给事中、监察御史等官职乍一看好像管辖的范围都差不多,有些难以分清彼此的权责,他们都是起到一个监察的作用,究竟有何区别呢?下面就以财政的监察为例来向大家展示他们之间的区别,财政因为是利益所在,所以对其的监管肯定是非常严格的,因此以此为例。明朝都察院的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