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明理学的科技水平如何 人性是被解放了还是被压制了

宋明理学的科技水平如何 人性是被解放了还是被压制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643 更新时间:2023/12/10 21:21:52

人性在宋明时期究竟是解放了还是压制了?

很多人一提起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可能就会说宋明理学对人性的禁锢最严重,但实际上他们可能连宋明理学家到底指谁都不清楚。就人性论而言,宋明理学比早期任时代都开放,故而这里要指正两个问题:

一,概念演变

宋明理学对于人性有两个观点,一个叫天地之性,即本善之性;一个叫气质之性,即后天人们作恶的根源。宋明理学的看法是,这两种性都是人与生俱来的,不可能消灭任何一方——这是针对佛教和老学思想而提出的!因为佛老要消灭的恰恰是气质之性。而宋明理学的“灭人欲”,实际意思是“灭掉不合理的欲望”,佛老才是“灭掉人的欲望”。

人欲被认为是恶,出自于唐朝韩愈的学生翱,我们中国直到这个时候,才首次将人作恶的原因归结于“情”,所以讲“性善情恶”。再往上到魏晋玄学,有一个“圣人有情”和“圣人无情”之争,很明显,“圣人无情”命题赢了。所以,从魏晋至于南宋,“无情”、“灭情”的观点是哲学史、思想史上的主流,可以说,这些时期,对于人性是真正压抑着的,“无情”、“无欲”乃是成圣的追求。

理学正是有感于此,才提出了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并认为二者都是人天生具备的,这里面的气质之性,指的就是理学以前所说的“情”和“欲”。很容易发现,理学相比于早先的理论,绝对是最开放的——那些连“情”、“欲”都要完全灭绝的思想,怎么可能比理学开放?但是很多人缺乏基本的学术素养,便很容易信口开河人云亦云。如果不相信我说的,那么可以看看当代学界的一些专著和论

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贺麟先生早已经指出,这句话绝无可能是程伊川发明的,而是脱胎于民间风俗。有人可能会不屑,说这不是为理学翻案吗?对,确实是要翻案,因为进入到现代化社会以后,中外不少学者都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哲学家在和世俗交流时,通常是世俗影响哲学家,而不是哲学家拉着世俗跑。程伊川当时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官员,虽然在士大夫阶层比较有名气,但要想影响民间风俗,那绝无可能,可以说,任何一个哲学家都做不到这一点。

国内现在民间的学术素养,基本上还跟西方近代科学兴起的时候差不多,在古代,人们通常会相信哲学家、思想家在方方面面都能影响到所在国。其实只要对比一下就能发现,今天美国是科学氛围最为浓厚的国家,但一样有非常强大的反智主义思潮,我们国家一直重视科学强国,但民间反科学的人士究竟有多少?任何人恐怕都不能反驳,科学在当代社会的影响力,要远胜于哲学、思想在古代社会的影响力,但即便如此,科学在面对世俗影响力时也基本处于下风状态,就更别说古代的思想家们了。

现代社会中有社会学家做过统计,发现当代社会学、哲学基本都落后于世俗流行文化,通常是世俗已经形成了基本的认识内容,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们才姗姗来迟——我以为,这未必不合于古代。而国内比较早就认识到这一点的便是鲁迅先生,鲁迅先生很早就指出,中国古代老百姓对儒家是冷漠且不熟悉的,可以说,在当时极为看重思想家们对现世产生影响并将过错推在儒家身上的民国时代,这样的观点实在是振聋发聩,且符合于当代学界看法的。可惜,直至今日,民间依旧习惯于将思想家看作是国家结构层面上的主导者——谁能想象到,在西方人们会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影响了西方历史、政治的进程?但在国内,这种愚昧随处可见。

这里还要说一点,鲁迅说中国大致上根源于道教(大意)这句话是用来批评道教的,因为道教是宗教,最容易影响世俗社会,所以,中国的恶和过错基本上是道教的问题——这是鲁迅的本意。有人却误以为是在夸奖道教,又进而把道教替换成道家,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他们了。

宋明理学的科技水平如何?

太庆、汪子嵩先生曾指出,宋明理学乃是中国自然科学发展的巅峰,他们对分析与综合的应用非常接近于西方近代产生出来的科学。而不少史学家和哲学家也都指出,宋明理学是最接近自然科学的。为什么呢?

我们以朱子为例来作个说明:

1、科学史上第一次对雪花的构造提出了假说。

2、北宋的浑天仪是用水环绕大地(和古代相比是最先进的),于是太阳如何经过环绕大地的水就成了很大问题,但大家一直没办法解决这个困境。到了南宋,朱子第一次指出浑天仪器具中使用水是完全错误的,应该把水换成气——终于,一千年来的困境被解决了。从文献资料来看,他自己很可能亲自动手制作过浑天仪,因此能指出前人有许多妄言。他设想若是人能进入到浑天仪里面,通过仔细观察天上的星体运行轨迹或可得知星体的运行规律和状态——天文望眼镜出现以前,直接观测天体是不可能的事情。

3、对《梦溪笔谈》和北宋科学成果非常重视,鼓励学生们观察使用浑天仪,并动手测量天上星体的角度。朱子本人在测量到北极星仰角度数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后,没有强行解释,而是记载了自己的疑惑,这具备科学实验精神。另外,他还试图解释北极星是否运动这个难题。

4、朱子通过观察,发现山的形状和海水冲刷出来的地貌非常相似,并结合山体中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推测——山体可能是沉积和海水冲刷的共同结果。但是直到三百年以后,西方自然科学家们还误以为这不过是因为海平面曾经上升到了这个高度所致。更晚的时候,西方科学家才提出了根朱子近似的观点。

5、提出九重天的设想,这里的九重天指的是九大星辰,而不是神话中的九重天。其次,他要求学生们编写《星经》和《步天歌》,对天文知识极为重视。

同时,两宋的其他科学成就也不少,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除了上面所言,还包括对于“声音”如何传播的构想,宋人的看法是,声音的传播可能类似于水波的波纹——虽然粗糙,但放在当时,却是前无古人的设想。

李约瑟是从地理环境和古-今科学对比来谈论中国何以不能产生自然科学的,但实际上,我们仔细比较西方近代科学和古代哲学(古代的科学包含于哲学中),也能够发现二者简直是完全不同的研究框架。而且,并非只有我一个人有这样的疑问——古代西方哲学怎么可能产生出来近代科学呢?之后,在几本《物理学史》和《科学史》中,我发现了重要原因之一,那就是技术的革新。

在放大镜和望远镜出现以前,我们能够看到所有的古代科学在面对最大和最小的对象时,都是以思辨为主,没有一个人能够提出确切的实验证据和具体观测内容。而结果上,我们现代人所观察到的原子、分子等全都依赖于近代技术革新后出现的放大镜,对于宇宙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望远镜。

而诸多的技术发明,也帮助科学研究突飞猛进,而技术发明的热潮,却是在帝国全面战争期间产生的,各国皇室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抢夺霸权,便投入大量资金推动技术革命——虽然大部分失败了,然一旦成功,便能对科技史产生重大影响。

随后,现代科学建制出现,产生了专门的学术研究学科。

很多人以为清朝不重视科学,实则不然,清朝是皇家必须学习科学,民间则完全禁止学习科学,这样一来,在科学难以大范围推广的清朝,便很难产生出专门的科学家了。

标签: 宋朝儒家宋明理学

更多文章

  • 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一个流派,在清代是如何确立统治地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程朱理学,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一个流派,是宋代以后“新儒学”的代表性成果,自南宋以后,在政权力量的支持下逐渐成为中国思想领域的执牛耳者,以后元明各代地位日隆,其学术系统和阐发要义也随着时间沉淀而愈发繁复。但是明清鼎革之际,清初统治者并不是顺其自然地继承了这一统治思想,程朱理学在清初地位的确立经历了历史性的曲折

  • 石牧之除了是第一个开发五马街的人外 更是推动永嘉学派的成形于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南宋,石牧之,永嘉学派

    如今的五马街闻名全国,繁荣又富有文化底蕴。很多温州人都知道郭璞造城的故事,但很少人知道,最早开发五马街的,是一位北宋的温州知州石牧之。他的故事,后人是在北宋宰相苏颂撰写的碑文上,才开始了解到的。五马街石牧之与王安石、陈襄号江东三贤宰北宋庆历二年(1042),石牧之与都曾担任过北宋宰相的苏颂、王安石同

  • 法属印度支那是怎么覆灭的 这个老牌帝国是如何被解决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法国,越南,法属印度支那

    法国也是个老牌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列强。从19世开始,就在东南亚一代扩张。在1882年,法国军队攻破了河内城,迫使越南签下城下之盟,相继签了第一二次《顺化条约》,彻底使其从中国清朝众多藩属国中分离了出去,逐渐沦为了法国的殖民地。印度支那联邦又称为法属印度支那。印度支那(Indo-China)是个很粗

  • 从法属印度支那到入侵柬埔寨 当地人是如何争取国家独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法国,柬埔寨,法属印度支那

    19世纪法国殖民者在越南南部立足后,就开始把手伸到临近的柬埔寨。法国人最初也是派传教士到柬埔寨来传教,以窥视和了解柬埔寨的情况,为下一步的殖民侵略做准备。 法国在柬埔寨的殖民侵略过程不同于越南,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侵略战争,而是采取武力胁迫的办法来夺取权力。1863年,法国驻交趾支那总督德·拉·格朗地

  • 二战期间日军攻占法属印度支那 因饥荒被饿死人数达两百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日本,印度,法属印度支那

    1940年日本帝国主义军入侵当时属于法国殖民地的印度支那(越南、老挝、柬埔寨)并完全控制该地,日军在1940年9月22日,第5师团3万名日军兵分三路占领越南的重要城镇谅山。法国殖民当局兵力只有5000人。无法抵抗。同时日本军舰到达东京湾,并在9月26日登陆,并攻下越南重要海港海防。当时是纳粹阵营的维

  • 鲜虞国:鲜虞族以新市为中心,建立了鲜虞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鲜虞国,周朝

    在周朝,对遵守周礼的地区称为夏,对遵守周礼的人们和民族称为华,对不遵守周礼的人们和民族称为蛮、夷、戎、狄。蛮在南方,夷在东方;西方的称戎,北方的称狄。周公第二次灭商之后,邶国已经灭亡。但在西周,对今石家庄一带的统治鞭长莫及,一直比较薄弱,属北狄之地。山西省五台山西南,有一条源于五台山、流入滹沱河的清

  • 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朝代:西夏的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西夏,宋朝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朝代,历经十帝,享国一百八十九年。西夏的祖先党项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 唐朝时迁居陕北。因平乱有功被唐帝封为夏州节度使,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诸朝与宋朝。夏州政权被北宋并吞后,由于李继迁不愿投降而再次立国,并且取得辽帝的册封。李继迁

  • 哀牢国是怎么消失的?是被谁所灭亡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哀牢国,汉朝

    洱海之畔曾经有一个古国家被称为哀牢国,司马迁的《史记》中曾记录有,古哀牢国分布于当今的云南及大理一带。一、有关古哀牢国的传说之所以将古哀牢国称为龙之国,是因为相传在遥远的古时,哀牢山下有一个妇人。一天,这个妇人与往常一样来到江边捕鱼,无意中碰到了江水中的一个沉木。于是回家后便有了身孕,后来其生下了1

  • 关陇集团纵横两百年,为何被一个女人击得粉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陇集团,北魏

    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都有这样一段引以为豪的记忆——强汉盛唐。所谓“强汉”自不必说,逐匈奴于漠北,辟西域为通途,封狼居胥,开疆万里,其军功之盛,后人只有仰望的份。而“盛唐”则更无须多言,不只军功强大,文治也十分拿手,杜甫有诗为证:“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是何等的富足场景,比之今日也只能望

  • 黄海海战双方的损失有多大 该海战的影响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日本,清朝,黄海海战

    海战影响在历时近5小时的黄海海战中,日军指挥处置有方,战术运用得当,充分发挥了第一游击队航速高和舰炮射速快的优势,运用灵活的战术,始终掌握了战场主动权,损失较少,只有5艘战舰受伤,伤亡仅290人。北洋舰队的战场指挥严重失误,丁汝昌采取了极其不利于发挥机动与火力优势的阵法与战法,且交战不久即失去了对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