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莎车国是怎么一步步变强大的?最后又是怎么灭亡的

莎车国是怎么一步步变强大的?最后又是怎么灭亡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644 更新时间:2023/12/19 6:19:37

汉朝时期的中国跟现在不同,是非常有国际影响力的。是的,我们在汉朝时期就已经非常厉害了,隋唐只不过是历史记载比较多而已。当时很多外国人来中国做生意,很多从西域慕名而来,也很多以西域为出发点走向世界各地。

走着走着,就形成一条路——丝绸之路。这也是汉朝统治者开辟的,丝绸之路途径很多西域国家,是一条重要的通商之路。

为了便于管理,还设立都护府,将军队派去驻扎。西域哪国出现了叛乱,汉朝就会出兵相助。

今天我们要讲的莎车国,就是在西域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国家。

北魏莎车国还是独立的,到了隋朝,莎车国划入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清朝时期莎车国还设立了直隶州、府。

为什么一向没有领土意识的中国,对莎车国这么重视呢?

因为莎车国土地肥沃,水草充足,适宜耕地也适宜放牧。这样的地方不仅仅中国想要,外国也想要,匈奴也想要,所以莎车国是大家争夺的地方。

莎车国地理位置特别重要,中国和外国做生意,必然经过这个地方。要不莎车国“得意”吗?它有“得意”的资本。

在汉朝的时候,莎车国力量虽不敌汉朝,但毕竟顽固。最终迫于汉朝压力,派子延到长安当质子,过了十五年莎车国国王去世,王子延回国即位。当时,延在中国生活了十五年,已经被“汉化”了。他认为汉朝文化想当有魅力,政治制度也很完备,所以他将汉朝的政治制度搬到莎车国,又让臣民学习汉朝文化,莎车国很快强大起来。

延深知即使莎车国强大了,也还不够汉朝一个小手指头碾的。一个国的强盛,不在兵强马壮,而在不战而屈人之兵。汉朝,有雄厚的文化功底,有完备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这些都是莎车国永远不可能用的。仅仅用汉朝文化,就可以将莎车国治理得井井有条,要是加上经济、军事,莎车国纵横西域也没有问题。

延告诉后代子孙:任何时候都不可以与汉朝为敌,要世代与汉朝交好。

王子延死后,他的儿子康即位。当时汉朝政局混乱,对西域的管制松懈了。匈奴趁机占据西域,对西域国家连恐带吓,最终他们都臣服匈奴。莎车国是个例外,莎车国对汉人极为维护,当时西域还有汉朝官吏和他们的家人,几乎陷入绝境,莎车国护送他们回国。

汉光武帝即位后,对西域加强了控制,将西域各国的控制权重新抓在手中,莎车国被格外重视,因为曾经保护过汉朝官吏。

莎车国被选出来当“领班”,帮助换地管理西域诸国,也就是说,莎车国成了汉朝的“眼线”。

莎车国一跃成为西域最强国,在西域横行霸道三十多年,一时威力无比。

这时莎车国还是很乖的。康死之后,他的弟弟贤继位,不可一世的莎车国开了匈奴模式,到处扩张,打败了几个国家,杀了他们的国王。

匈奴在西域一直是阴魂不散的存在,对西域各国收重税,西域各国不堪其扰,莎车国和鄯善国都派使者到汉朝求援,让汉朝设置都护府管辖。其实就是让汉朝撑腰。

但当时汉朝腰也不圆,正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顾不得西域,所以汉光武帝没答应莎车国的要求。

公元前41年,莎车国再次去汉朝,让皇帝册封他,求保护。汉光武帝根本没心思,不过还是封了贤为“汉大将军”。

贤回西域后到处得瑟,说自己是“西域大都护”,以汉朝册封为名头到处要钱,让各国老实点,将赋税都交上来。各国苦逼的想,匈奴还不够受的,竟然又来了一个。各国合计一下,十八个国家齐聚汉朝皇宫门口,哀求皇帝设置都护府,将土地全部送给汉朝也行,汉朝只要罩着他们就行了。

这么多国家都愿意交“地”,按理汉朝应该趁机收复,这样汉朝的疆域又会扩大一块大面积。但是汉光武帝淡淡的拒绝了。他觉得,那里离中原太远,不方便,再说送上门来的能是什么好地方?

各国失望的回去了。最终,莎车国觉得只有他自己得到“册封”,说明汉朝是支持莎车国的,毕竟在匈奴收编西域各国的时候,只有莎车国站在汉朝一边,坚定地维护了汉朝官员。

莎车国越来越猖狂,甚至试图把汉朝堵在半路,让使者来不了西域,也就是说,莎车国认为自己是西域的“王”,可以掌管西域了。

莎车国让鄯善王派兵挡住汉朝,鄯善王拒绝了,莎车国大怒,出兵攻打,灭了鄯善国。后来莎车国又灭了一系列小国,一直在西域纵横三十年。

贤死后,莎车国还没喘息,就被匈奴差点灭了。当时莎车国都要投降匈奴了,情形十分危急。

汉朝趁机派出三万军队攻打莎车国,班超统帅,进攻莎车国。

莎车国四面楚歌,只能投降,归顺汉朝。

这时,通往西域的道路才被打通。

汉安帝时,蠢蠢欲动的莎车国再次叛乱,汉顺帝即位,汉朝派班勇平定,莎车国重新归顺汉朝。

莎车国像一颗流星,缓缓滑过曾经强大的汉朝的天空,留下几多感慨,一串故事。

标签: 莎车国汉朝

更多文章

  • 莎车国:一作渠沙,位于于阗之西、疏勒东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莎车国,汉朝

    莎车国,一作渠沙。位于于阗之西、疏勒东南。《唐书》称之为紧馆,元代称之为雅尔宥,明代称叶尔钦。今称为叶尔羌(Yarkand),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都会之一。《西域闻见录》卷二谓,‘叶尔’是地,‘羌’是宽广,回人称为叶尔奇木。《大唐西域记》中并无此国的记载,但别记此地有斫句迦国(旧称沮渠),其书卷十

  • 息国是怎么灭亡的?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息国,春秋战国

    息县在春秋时期曾是息国所在地,如今成为河南省信阳市下辖的一个县。息县,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北部,淮河从县境穿过,东面、南面分别和淮滨县、潢川县、光山县、罗山县接壤,西面、北面和驻马店市正阳县、新蔡县交界。息县面积约1835平方千米,比深圳市略小一些,人口约100万。息县虽然归河南省信阳市管辖,但是和郑州

  • 须句国有着怎样的来历?最后又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须句国,春秋战国

    须句国,也叫须朐国,《左传》记载:“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大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意思是任国、宿国(见宿国篇)、颛臾国、须句国并称“风姓四国”,周王当初封他们在济水流域立国是为了让他们祭祀太皞的神灵和济水之神,以服事诸夏。据说风姓的先祖们曾经生活在豫东地区,后来迁徙到济水流域,在那里

  • 刘秀只用1万多绿林军,歼灭了王莽42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绿林军,汉朝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他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后代。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位,建立了新朝。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刘秀兄弟聚众起义,反抗王莽。彼时,刘秀势力弱小,面对强大的对手,他有什么能力可以胜出呢?我们从刘秀的成名之战,昆阳之战,或许可看出刘秀的能力。西汉刘姓皇族繁衍生息,到了刘秀时,家族已经没落。刘秀

  • 为什么汉朝更始帝刘玄会被绿林军拥立为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玄,绿林军

    刘玄(?—25年),字圣公,是西汉皇室后裔,王莽新朝时期,加入起义的军队,被拥立为更始皇帝。后来消灭了王莽争权,定都长安,可是因为朝政腐败不久又被起义推翻,投降后被杀。刘玄原本是西汉皇族后裔,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裔。不过因为王莽篡位,所以西汉已经灭亡,刘玄也流落民间无权无势。当时,反对

  • 三国演义中黄巾军都有哪些头领?最后结局是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梁,张角,张宝,黄巾起义,黄巾军

    天公将军(大贤良师):张角,地公将军:张宝,人公将军:张梁,神上使:张曼成张角: 冀州巨鹿(今河北宁晋西南)人,画符行医十余载,聚众数十万,号大贤良师,中平元年春二月(184年),发动黄巾大起义,自称“天公将军”,初战先擒皇族安平王刘续、甘陵王刘忠;攻杀幽州刺史郭勋、广阳(今北京)太守刘卫。同年冬十

  • 为什么说禅让制是一场权力争夺的遮羞布?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禅让制,上古

    历史有时候,就像是一袭锦衣,华丽的外表下,暗藏着血腥与算计,许多事情,撕开温情脉脉的外衣,有时候内里全是暗潮汹涌,比如说,禅让制。在说禅让制之前,首先本文强调两点,第一,文章以司马迁的《史记》为依据,因为《史记》对上古时期的历史记载相对于其他史料,更为全面和客观;第二,正如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 欧洲中世纪文学是基督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欧洲,中世纪,中世纪文学

    欧洲中世纪文学是基督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在整个中世纪里,基杆教在文化、教育、哲学、文艺乃至整个精神领域里,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成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众所周知,基督教在公元4世纪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后,在奴隶主意识形态中即开始占据愈来愈大的比重。当日耳曼人在开始结成不同的联盟,如东哥特

  • 西欧时期的文学打到高峰的中世纪文学有哪些 主要类型有几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世纪,西欧,中世纪文学

    在西欧中世纪时期,西欧的文学伴随着科学的发展,也逐渐发展到了高峰。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西欧时期的文学。中世纪的文学主要表现为英雄史诗和骑士文学取得了光辉的成就,此外,城市文学也已产生。这样,加上早期就已出现的教会文学,就形成了中世纪文学的四种基本类型。在中世纪繁荣期的文学中,宗教文学依然用拉丁语写

  • 英国女王的妹妹到底有多漂亮 她和她姐姐相比谁更加的美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英国,乔治六世,英国女王

    玛格丽特公主和母亲伊丽莎白王太后、姐姐伊丽莎白二世的合影,玛格丽特公主完美继承了父母漂亮的基因,深受父亲乔治六世的宠爱,被外界称为“被关怀的孩子”。玛格丽特公主和家人的合影,伊丽莎白二世是王位继承人,乔治六世不想让玛格丽特公主被遗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