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欧时期的文学打到高峰的中世纪文学有哪些 主要类型有几种

西欧时期的文学打到高峰的中世纪文学有哪些 主要类型有几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208 更新时间:2023/12/31 11:57:02

在西欧中世纪时期,西欧的学伴随着科学的发展,也逐渐发展到了高峰。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西欧时期的文学。

中世纪的文学主要表现为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取得了光辉的成就,此外,城市文学也已产生。这样,加上早期就已出现的教会文学,就形成了中世纪文学的四种基本类型。在中世纪繁荣期的文学中,宗教文学依然用拉丁语写作,世俗性文学则是用民族语言写成的,这样,文学语言和学术语言区分开来,为近代欧洲各国文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拉丁文学作品多是宗教赞美诗和描写基督与圣徒生活的戏剧。例如,圣徒托马斯·阿奎那写的一首赞美诗就是这类作品的一个典型:“我用自己的语言歌唱救世主的光荣,他的肉在圣礼中受人们的赞美;他的血是无价之宝,我们不朽的主流了他的想,一个高贵的母体孕育了他,他生下来就注定是为了拯救这个世界。”

英雄史诗是在早期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起来的。它往往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根据,经过民间的不断流传和充实,最后由文人加工整理而定型。中世纪繁荣期史诗歌颂的英雄已经不同于早期。一般来说,他们的荣誉观念和英勇行为源于对祖国和君主的忠诚,反映了国家上升时期爱国英雄的思想意识和个性特征。

史诗中也经塑造贤明君主的英雄形象,他们坚韧刚毅,制服封建叛乱,代表着强大的国家力量。由于基督教的信仰的影响,英雄们的爱国行为也往往表现为反击异教徒的斗争。中世纪繁荣期英雄史诗的著名作品有:西班牙的《熙德之歌》、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熙德之歌》反映的是西班牙人民为反抗阿拉伯人的侵略而进行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熙德是抗击外族侵略的英雄典型,其原型为西班牙的民族英雄罗德里戈。史诗塑造了一位忠君、爱国、善战、勇猛、宽厚、仁慈的英雄,寄托了西班牙人民的理想。史诗采用了现实主义的描写手法,接近近代艺术的风格。

《罗兰之歌》是中世纪欧洲影响最大的英雄史诗。全长于4002行,共291节,大约成诗于1080年左右。它描写的是封建臣仆对领主的忠心,表达了基督徒对信仰的虔诚。中心情节是查理曼大帝的忠实将领,也是他的外甥罗兰勇士,在远征西班牙的过程中,由于其继父甘尼伦因惜命卖国而遭到敌军重重围困,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终因寡不敌众英勇牺牲。

他在弥留之际,仍在怀念着故乡法兰西、同族战友和查理曼大帝,体现出对国和祖国的热爱与忠诚。查理曼大帝也是穿全诗的中心人物,被视为封建王国统一和兴旺的象征,他崇高卓越,若有神助。甘尼伦出身高贵,但却灵魂丑陋,对这个民族败类的批判进一步深化了爱国主义主题。史诗对人物形象和心理世界的刻画深刻准确,奇特的想像和夸、拟人、对比的手法,营造了奇异的氛围和浪漫的色彩,达到了当时艺术的高峰。

《尼伯龙根之歌》是德意志史诗中最杰出的作品,被称为“德意志的伊利亚特”。它的内容源远流长,开始于民族大迁徙时代。经过长期的流传加工,直至在1200年前后它才真正定型。史诗结构庞大,全长9516行,共39歌,由北欧神话、一定的历史根据和英雄传说混合而成,其中心情节是争夺尼伯龙根宝物。

与《熙德之歌》和《罗兰之歌》所反映的为国王和国家而奋斗的英雄精神不同,《尼伯龙根之歌》所揭示的,更多的则是尔我诈的残杀和虚伪丑恶的世相,实际上反映了12至13世纪处于封建诸侯割据、四分五裂状态下的日耳曼民族的社会现实及其思想道德观念。

骑士文学也是在当时非常盛行的一种文学,主要表达了当时骑士阶层的观念、精神及理想。

随着城市和市民阶层的兴起,市民文化也在逐步形成,进入12世纪以后,市民创作的文艺作品即城市文学开始发展起来,它成为继教会文学、英雄史诗、骑士文学而起的中世纪第四类文学形态。

它取材于现实生活,反映市民的世俗思想感情,带有明显的反封建反教会的倾,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其主要艺术特点是多采用讽刺手法,也常运用隐喻、寓意、象征手法,风格清新、活泼、生动。其主要内容是揭露封建主和僧侣的愚蠢和贪婪,歌颂市民的机智和勇敢。其主要体裁有韵文故事、讽刺叙事诗、寓言诗,此外还有抒情诗、散文、戏剧等。

中世纪城市文学最突出的成就是以狐狸列那为主人公的一系列动物故事,它是一种讽刺叙事诗。大约产生于12世纪初,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了很多人的反复加工,至14世纪末,已经成为10万行以上的长篇叙事诗。列那狐的故事场景宏大,寓意丰富,结构完整,情节生动,内容深刻,独具风采。

列那狐的故事系列包括四部:《列那狐传奇》、《列那狐加冕》、《新列那狐》、《冒充的列那狐》。在描写的动物故事中,表演着人类社会的活剧,形形色色的动物代表着社会的各个阶层及其各种人的个性。从中可以看到法国社会的巨幅画卷,同时也是生动有趣的童话作品,是法国和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此外,意大利13世纪的《马可·波罗游记》也是城市文学中一部脍炙人口的佳作。

标签: 中世纪西欧中世纪文学

更多文章

  • 英国女王的妹妹到底有多漂亮 她和她姐姐相比谁更加的美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英国,乔治六世,英国女王

    玛格丽特公主和母亲伊丽莎白王太后、姐姐伊丽莎白二世的合影,玛格丽特公主完美继承了父母漂亮的基因,深受父亲乔治六世的宠爱,被外界称为“被关怀的孩子”。玛格丽特公主和家人的合影,伊丽莎白二世是王位继承人,乔治六世不想让玛格丽特公主被遗忘,因

  • 伊丽莎白二世是怎么当选英国女王的 事情要从什么地方说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英国女王,伊丽莎白

    作为英国史上常常待机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已经92岁,在位时间超过66年,创造了英国王室的传奇。超长待机的女王造就了超长待机的王储查尔斯,作为女王的长子,一出生就成为王储的查尔斯马上就要70岁了,可以说对王位望眼欲穿,谁让他有个这么厉害的老妈呢?其实英国王位原本并不属于伊丽莎白二世,甚至可以说她原本离

  • 英国女王及王室享有哪些特权?不会被起诉出国无需护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英国女王,英国

    首先,女王无需驾照即可开车。这是因为驾照都是以女王的名义颁发的。女王本人会开车,在二战时,她曾为防卫妇女辅助队驾驶急救卡车,是真正的老司机!其次,女王拥有起诉豁免权。因为法院权力受制于女王,所以要让她来起诉自己无疑是不可能的。同时,任何人都不能强制女王出庭作证,因为起诉都是以女王的名义提出的。第三,

  • 伊朗实施政教合一的40年间里屹立世界 到底凭借着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宗教,伊朗,政教合一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宗教统治世界的时代早就过去了,在封建时代就基本上是世俗社会了,到现在更是选举文明。但是在世界上却仍然有国家,受宗教控制,实行政教合一,而且发展还挺好,下面这个唯一的宗教神权大国,屹立40年不倒,关键原因有三点。说到神权国家,很多人想到了梵蒂冈,但是本质上梵蒂冈全国才500多人,而且

  • 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政教合一创阿拉伯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政教合一

    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创始人,传说中安拉的使者,穆斯林敬仰的先知。他为伊斯兰教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由于世界各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种意识形态出现了激烈的交锋。尤其是宗教界尤为激烈,甚至有些人抛出了穆罕默德是假先知吗这样的命题。默罕默德是假先知吗?答案是否定的,穆

  • 塔利班政权的性质:几乎可以被当做政教合一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塔利班,阿富汗,伊斯兰,,政教合一

    由于这个称号历来是君主的专用,因此塔利班看上去应该是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拉希德曾几次列席这样的会议,他的印象是:大会气氛往往很热烈,有时一些毛拉、指挥员甚至普通士兵也被叫来发表意见,然后再由奥马尔作最后的决定。这种民主气氛很浓的会议逐渐演化成现在的阿富汗全国伊斯兰教宗教领袖会议,具有议会性质。但阿

  • 顿国一开始不是投靠陈国的吗?为什么最后又投靠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顿国,楚国

    顿国,姬姓,西周初封子爵国,据考证,其始封地在今河南商水县境内,与陈、项、沈等国为邻。商水县地处淮水中上游段,是前朝殷商之地,周建立后,为了监管殷商旧民,武王分封了许多姬姓子爵国,集中在淮水流域,包括顿、沈、项、息、番、蔡、道、蒋、曾、唐等等。春秋中期顿国由于陈国所迫,向南迁徙,至今河南项城南顿镇,

  • 辽、金时代蒙古高原的强大部族:克烈部的历史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克烈部,宋朝

    克烈,辽、金时代蒙古高原的强大部族。居地在土拉河、鄂尔浑河上游一带。或译作克列夷、怯烈、怯里亦、客列亦惕、凯烈等。《辽史》称为"阻卜"或"北阻卜",亦作"达旦"。 据《史集》记载:古昔此部之王生有八子,皆皮肤黝黑,因被称为"克烈",后来诸子之裔各成部落,自立姓氏,唯继承王统的一支以克烈为名,其馀诸部

  • 辽国覆灭后,契丹人去哪里了?这些姓氏后裔很多是契丹人(起儿漫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辽国,起儿漫王朝

    说到契丹人,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天龙八部》中的乔峰的身世。而且我们很多人对契丹的认识并不多。很多人只知道契丹人建立了辽国一直跟北宋对峙,而且还抢走了燕云十六州。一直威胁着我们的中原的正统王朝大宋。多数人认为契丹只不过跟匈奴一样占据了蛮荒之地的游牧民族。可是看一下当时的地图,现在中国地图上的一半面积都在

  • 苴国是怎么被灭的?苴国是被秦国“假道伐虢”所灭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苴国,春秋战国

    这个苴字看着简单,其实好复杂,读音多,解释也多,作为古国名,官方注音为cha,读作“茶”音,但广元人都读作ju,“举”音,至于为什么,无人知道,一直以来就是这么读的。其实以前在广元是没几个人知道这个字的,直到2009年在东坝片区修了一条路,取名为苴国路,广元人才知道,原来广元以前叫苴国,至于其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