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高丽蒙古战争:一场持续了42年的战争

揭秘高丽蒙古战争:一场持续了42年的战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343 更新时间:2023/12/19 3:40:05

高丽蒙古战争发生在高丽朝与蒙古王朝元朝之间,这场战争可谓是旷日持久,从1231年一直持续到了1273年,蒙元统治者九次派遣军队去征服高丽王朝,战争的目的就是蒙元要求高丽王朝臣服于自己,而高丽王朝总是屡次违背蒙元的意旨,对蒙元的统治进行反抗,战争的最终结果是高丽王朝臣服。下面做一下高丽蒙古战争简介。

高丽蒙古战争油画

战争的起因是臣服于蒙元的一支契丹军队造反失败,逃入了高丽境内,高丽王朝帮助蒙元打败这支军队之后,蒙元与高丽设立盟誓,相约为“兄弟之国”,从此蒙元每年都高丽勒索财物,于是造成了高丽的仇视蒙元的情绪升温,后来蒙元的使者在出使高丽后被杀,于是蒙元与高丽开战了。

高丽蒙古战争一直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历经了元朝的四代皇帝,窝阔台贵由汗、蒙哥汗和忽必烈都曾经派遣军队征服高丽,而高丽多次被蒙元战败,多次表示对蒙元称臣纳贡,但是又多次反悔,于是导致了蒙元统治者为了征服这个国度九次出征。

最终蒙元征服了高丽,高丽成为了蒙元的一个藩属国,无论是内政外交都要受到蒙元的控制,甚至是高丽王朝的继承者都需要接受蒙元的教育与指导,必须要在成年之前在蒙元的都城接受蒙古人的教育。而蒙元对高丽的掠夺与搜刮以及对高丽内政外交的控制引起了高丽臣民的愤慨。虽然在蒙元九次征伐之后高丽短暂的臣服于蒙元,双方保持了数年的平静。

高丽蒙古战争过程

高丽蒙古战争发生在1231年至1273年之间,交战的双方是蒙古族的元朝与高丽王朝,交战的地点是高丽境内,交战的结果是高丽王朝战败,屡次臣服与元朝,但是又屡次反叛,最终使得高丽蒙古战争断断续续的进行了四十多年,蒙古九次进攻高丽,最终终于征服了高丽王朝,高丽成为了元朝的藩属国。下面介绍一下高丽蒙古战争过程。

窝阔台画像

高丽蒙古战争过程长达四十多年,元朝统治者换了三位,窝阔台在位期间曾经四次出征高丽,贵由汗至蒙哥汗四征高丽,最总在忽必烈时期征服了高丽王朝,高丽成为了元朝的藩属国。下面详细的介绍一下。

1231年八月窝阔台命撒礼塔率蒙古大军讨伐高丽。高丽将领洪福源投降,在其帮助之下,蒙古军队大胜,高丽高宗遣其弟怀安公王乞降。蒙古军队索取了巨额财物后退军。高丽国王逃至江华岛。

1232年六月,高丽王举反,八月,再命撒礼塔率师征高丽,撒礼塔中流矢亡,副帅铁哥领蒙古军回师。

1235年,蒙古军队再次征伐高丽,1238年,高丽高宗向蒙古请和。在高丽同意将高丽王室作蒙古人质后,蒙古撤军。

由于高丽的拒不臣服,1240年蒙古又派兵出征高丽,。1241年高丽王以族子为己子入质,高丽又臣服于蒙古。

贵由汗至蒙哥汗在位期间曾经四次征伐高丽,1246年高丽又停止岁贡时,蒙古军队从1247年至1258年间,曾4次进攻高丽,迫使高丽王遣王子前来朝贡,并留蒙为质。

1269年忽必烈在位期间蒙古第九次征伐高丽,从此开始了为期五年的征伐高丽的战争,一直持续到1273年,最终将高丽征服,高丽成为了元朝的藩属国,两国和平数年。

高丽蒙古战争影响

高丽蒙古战争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高丽王朝与蒙元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是蒙元统治者为了征服高丽进行的对高丽的九次征伐,战争从1231年一直延续到了1273年,可谓是旷日持久的一场战争,战争的结果是高丽最终被蒙元征服,成为了蒙元的一个藩属国,内政外交等各个方面都受到蒙元的控制。下面说一下高丽蒙古战争影响。

蒙元皇帝窝阔台画像

高丽蒙古战争影响一:高丽蒙古战争一直断断续续的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旷日持久的战争首先使得发生战争的双方国家的人民生活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战争都是发生在高丽境内,对高丽人民的正常生活生产造成了非常大破坏,给朝鲜半岛人民造成了很大的痛苦。

高丽蒙古战争影响二:高丽蒙古战争的起因是蒙元的对外扩张的野心遇到了高丽王朝的拒不臣服造成的,所以高丽蒙古战争最直接的一个影响就是对高丽王朝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使得高丽王朝在蒙元军队的进攻之下被迫多次臣服,但是又屡次背叛自己臣服的约定,正是由于高丽王朝的多次拒不臣服导致了这场战争的旷日持久,而战争的最大影响就是使得高丽王朝最终臣服于蒙元统治者。

高丽蒙古战争影响三:蒙古在征服高丽之后对高丽的内政外交进行控制,同时对高丽人民进行搜刮与掠夺,造成了高丽王朝人民的生活困苦,也引起了高丽王朝人民的极大愤慨,所以高丽人民屡次反抗蒙元的统治。

高丽蒙古战争结果

高丽蒙古战争是发生在蒙元与高丽王国之间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从1231年一直持续到了1273年,历经了窝阔台、贵由汗、蒙哥汗和忽必烈四位元朝皇帝,战争的起因是高丽王国的拒不臣服,在这场战争中战无不胜的蒙古人九次出征高丽,多次打败高丽,最终使得高丽国臣服于蒙元,下面详细介绍一下高丽蒙古战争结果。

最终征服高丽的蒙元皇帝忽必烈

蒙元征伐高丽的目的就是要求高丽臣服于自己,而高丽面对蒙元长期的征服决心,却屡屡背叛自己臣服的许诺,多次反抗蒙元的要求,于是造成了蒙元多次征伐高丽,经过蒙元四朝皇帝的多次征伐,最终蒙元在高丽置征东行省,全称征东等处行中书省,由元朝直接统治。在王京(今朝鲜开城)设达鲁花赤管理征东事务及监管高丽国政,保留高丽原有政府体系,“从其国俗“、“自奏选属官”,丞相由高丽国王兼任。总而言之就是高丽王朝最后成为了元朝的一个藩属国。直至元末,高丽的内政与外交均受到元朝的控制。

后来为了加强对高丽的统治,忽必烈将女儿忽都鲁洁丽米斯嫁给高丽王子,以后的高丽君主直到高丽恭愍王都是娶蒙古公主为妻。高丽君主继承人按照约定,必须在元大都以蒙古人的方式长大成人后,方可回高丽。

总而言之,高丽蒙古战争结果就是高丽王朝从此之后成为了元朝的藩属国,各个方面都要受到元朝的控制,元朝统治者对高丽国也进行了强力的搜刮与掠夺,因此朝鲜民众对蒙元非常的愤怒。

标签: 高丽蒙古战争

更多文章

  • 五大臣出洋简介 事件的过程及背景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徐世昌,五大臣出洋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七月,清政府为了挽救危局,不得不接受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立宪”的口号,挂起“预备立宪”的招牌,特派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等五大臣分赴欧美日本等东西洋各国考察宪政。背景20世纪初,经过了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王朝内外交困

  • 他是“北地三才”之一,写的一手好文章却被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地三才,南北朝

    名门之后温子升,小时候跟随名儒崔灵恩、刘澜学习,本身非常聪慧,加之勤奋好学,成年之后博览群书,能写出一手风格清婉的好文章,小有名气,与邢邵、魏收一同被称为“北地三才”,备受世人赞赏。公元516年,温子升22岁,东平王元框广招文士,想要从中选择御史。当时参加应试的有八百多人,但只有温子升、卢仲宣等二十

  • 北地三才是哪三个人?北朝时期正统的诗文作家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地三才,南北朝

    魏至北齐时期,北朝出现了几位比较正统的诗文作家,模仿南朝诗文创作,虽然水平有限,难与南朝相比,但它却标志着北朝文学开始复苏,也迈开了南北文学融合的第一步。其中较著名的是温子升、邢邵、魏收。号称北地三才。温子升温子升(495-547)字鹏举,济阴冤句人【今山东菏泽】,祖籍太原(今太原)人北魏著名文学家

  • 考古学家在进行考古发掘的时候,不小心挖了自家的祖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考古学家,埃及

    众所周知,目前我们国家的很多文物瑰宝都是来自考古发掘,所以,当你真正的去关注一些考古历程时,你会发现,这当中也曾出现过很多考古趣事。比如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考古趣事。话说2016年,在湖南长沙一个施工工地上,工人们在施工时挖到了一块石板,出于好奇,他们便将石板挪开,此时,一个黑洞赫然

  • 考古学家在进行考古挖掘的时候,最害怕看见什么东西?最害怕看见矿泉水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考古学家,埃及

    随着盗墓题材的小说火爆起来,考古也变成了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我国的考古工作很早就开始进行了,而且经过考古学家的考古发现,我们有个很多历史遗迹被挖掘出来供历史学家研究,供世人观赏,例如兵马俑之类的,那么大家知不知道考古学家在进行考古挖掘的时候,最害怕看见什么东西吗?考古学家在对一个古迹或者墓地进行挖掘

  • 在古罗马女性奴隶都有着怎样的非惨待遇?奴隶主都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奴隶主,奴隶制社会

    罗马的等级制度是十分分明的,层层的等级制度,带来的就是无穷无尽的压迫。一日为奴,便终身为奴。奴隶的生活是十分悲惨的,但是奴隶也有男女之分,女奴隶的下场远比男奴隶的惨烈。女奴隶和男奴隶的价钱是根本不同的,虽然男奴隶力气更大,能够提供劳动力,但是男奴隶实在是太难控制了。很多男奴隶力大无穷,很容易攻击别人

  • 刘邦斩蛇起义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朝,刘邦,斩蛇起义

    异姓取代前朝,总得有合法性说服力才能让人心服。前朝被后朝所攻灭。这在古人看来不仅是人力更有天助冥冥之中有神的帮忙才成。史书由后朝人来写。后朝写史书典籍的人是吃后朝的饭,穿后朝的衣,拿后朝的给养以生存。所以,是地道的现实主义者。必然带着后朝人的观点审视前朝的兴衰荣辱,是非成败,这就不能不对前朝持否定态

  • 斩蛇起义的具体过程是什么样的 刘邦是如何解决这件事情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汉朝,刘邦,斩蛇起义

    在历史数据中,每个朝代的更替都会出现一些传说,在老百姓的眼中,无论当局者到底是谁,只要不剥削不压迫,可以让自己的日子过得去,就不会有一些逆反的心理。但是在一些暴政当道的情况下,为了生存,就会有人起来反抗这些统治者。但是,即使起义反抗,在成功之后名不正言不顺,也不会让别人信服。所以就会用一些谣言小故事

  • 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的故事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邦,斩蛇起义

    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的故事是真的吗?刘邦斩蛇起义选自司马迁的著作《史记》。而这则故事体现了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道理。在这则故事中,刘邦的成功不仅为老百姓出了一口气,还推翻了“君权神授”的封建思想。刘邦斩蛇起义“斩蛇起义”主要讲述了刘邦在做亭长的时候,有个任务是要押送一批农民去骊山修陵,他也清楚这些农民

  • 西汉和亲的效果如何 大战略的思想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朝,汉高祖,西汉和亲

    效果从汉高祖到汉武帝时期,西汉的主动和亲政策没有收到好的效果,匈奴仍然入侵,还杀死百姓,到汉景帝时期,国家实力增强,匈奴就没有大规模的入侵了。到了汉武帝时,国家强大起来,和亲政策发生了变化。在公元前127年、公元前121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三次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等率兵反攻匈奴,彻底解除了匈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