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俾斯麦的铁血政策是什么样的 该政策对德国造成了什么样的效果

俾斯麦的铁血政策是什么样的 该政策对德国造成了什么样的效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961 更新时间:2023/12/27 10:11:07

看到标题里的铁血政策几个字熟悉世界历史的小伙伴应该已经要猜出来我们今天说的是谁了,没错就是铁血宰相俾斯麦,今天大家就来简单看看,他是如何帮普鲁士一个弹丸之地统一德意志帝国的。

俾斯麦是德国的第一任宰相,也是普鲁士王国最重要的宰相,他对欧洲近代的历史、版图、格局、政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正是在他手中德国最终变成了德意志帝国。如果跟我们中国历史人物想比,俾斯麦可以说是集战国时期苏秦张仪与一身的人物。当时的欧洲就像中国的战国时期,大小国家林立。战国时期张仪帮秦国、苏秦帮六国,而俾斯麦则是帮着普鲁士,成立了德意志帝国。

俾斯麦采取的一系列手段,包括远交近攻、合纵连横等非常漂亮。当年的普鲁士跟秦国还不一样,秦国至少西面没什么强敌,而普鲁士的四面八方都是敌人。北边是丹麦,南边有奥地利,东边是俄国,西边有法国。当时俾斯麦采取的措施是先联合南面的奥地利打败北面的丹麦,说咱俩都是日耳曼民族,咱一起干丹麦得了干下来一人一个州。于是大家就看到今天如此小的丹麦了,当年被普鲁士和奥地利一人分走一州,结果后来分给奥地利的州奥地利还不满意,这俩人又干起来了。

俾斯麦其实当年他跟奥地利一起打丹麦的时候就已经想把丹麦的这个州分给奥地利,奥地利肯定会不满意,这时候正好有借口再跟奥地利干。结果奥地利真中计,结果普鲁士又去联合法国,利用法奥在意大利的矛盾,让法国保持中立,普鲁士出兵暴打了奥地利一顿,然后又以非常宽大的条件结束战争,让奥地利人深感意外,所以对战败不再耿耿于怀。

在安抚稳定了奥地利后,俾斯麦回头就开始找法国的碴。当年俾斯麦的旁边还有一员武将,当年的武将就是毛奇。两人都为德意志的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接着俾斯麦又联合其他国家开始跟法国干,你法国凭什么在欧洲当老大,不行我得跟你干!于是又爆发了普法战争。结果大家应该都知道了普鲁士大破法军,把法国皇帝都给俘虏了。

最后德意志帝国在巴黎的凡尔赛宫宣布成立,这个时候很多小国也都加入了德意志帝国,但这个时候俾斯麦还是不让奥地利加入,因为他深谋远虑,一个国家如果民族太多、宗教太多这国家肯定不会长久,历史证明俾斯麦是对的,奥地利帝国没过多少年就分崩离析了,而德国这么多年到现在还是一个完整的国家,所以俾斯麦对于缔造德国的功劳可以说是无人能及。

他的铁血政策听起来有点像军国主义,但其实并不是,他是利用军事力量,通过合纵连横、各个击破的策略实现了德意志帝国的统一。在俾斯麦当政的这几十年,他一人辅佐过三朝皇帝,他一直避免德国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是试图通过铁血政策让德国实现民族统一,让德国彻底在中欧站住脚。在俾斯麦任宰相期间,德国的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

直到辅佐第三任皇帝威廉二世,登基时才年仅29岁的威廉二世年轻气盛,感觉德国当时已经非常强大,既想打这个又想打那个,是俾斯麦一直在旁边劝阻,最后威廉二世实在受不了了,俾斯麦被强迫下台,此时威廉二世才登基不到两年,当然俾斯麦比中国的商鞅下场要好的多,商鞅把秦国弄的那么大,最后被五马分尸,俾斯麦还算好,退休回家了,当然他最后没看见德国被打成那样,就平安的逝去了,德国人一直很怀念他,他确实是一位值得令人尊敬的人!

标签: 铁血政策德意志帝国

更多文章

  • 普鲁士为了成为统一德意志的中心力量 要等到俾斯麦的上台以及“铁血政策”的实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普鲁士,奥地利,铁血政策

    1848年,普鲁士保留了宪政,并于年革命被镇压后,封建势力死灰复燃,1850年公布新宪法,但奥地利则完全退回到君主专制统治。接着普鲁士凭借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影响而促进的全德统一计划,也无法得到足够的支持。普鲁士真正成为统一德意志的中心力量,要等到俾斯麦的上台以及他所倡导的“铁血政策”的实施。此时普鲁士

  • 德国宰相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德国宰相,铁血政策

    19世纪中叶,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迫切要有一个统一的国家,结束封建城邦割据。这是和全民族的利益一致的。但是怎样实现统一呢?当时存在着两条不同的路:一条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推翻各邦王朝,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共和国,另一条是容克阶级领导的,通过王朝战争,自上而下地建立统一的君主国。186

  • 清军入关时只有20万人.,为什么他们会同统一全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军入关,清朝

    清军入关的时候,满族后金的八旗军,加上从蒙古那里调来的军队,总共也才20万左右。面对明朝几亿的人口,清军凭什么靠着这20万人,征服中原,统一中国呢?第一点:拉拢以吴三桂为首的一批汉人将领。李自成攻破北京的时候,明朝的军队并不是都被打光了。虽然这几年因为要抵御北方日益强大的后金,还有镇压国内的流民,消

  • 八里桥之战清军为何失败?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八里桥之战,清朝,清军

    1860 年,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最后阶段决定集中兵力保卫北京城。在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的率领下,清军步骑兵约三万人与英法联军约五千人在北京通州八里桥进行决战,结果以清军骑兵全面崩溃,战死两千余人收场。而英法联军仅仅死了不到20人。此战也是清军作战史中最后一次大规模使用骑兵,那个曾经令整个欧洲大陆闻

  • 明清军制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明朝军队军费开支远大于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崇祯,李自成,明朝,清朝,清军

    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后勤补给对战争之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战争,一定程度上打的就是双方后勤补给,谁钱多、粮多,且能及时押往前线送到将士手中,谁就能在博弈中获得最终胜利。诸葛亮,人称“军神”,为何六出祁山无功而返?后勤不得力!千古一帝康熙,三

  • 秦军的装备有哪些?秦军的装备都有着怎样的特色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军,秦朝

    1974年,考古人员在兵马俑坑中发现了一把完全不同的青铜剑。令专家吃惊的是,这把剑的长度竟然超过了91厘米!可以推测,当年秦始皇佩带的很可能就是这种加长青铜剑。在刺客紧逼奔跑中,要拔出将近一米的长剑,确实不容易。专家很迷惑:秦人将剑加长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19世纪英国古兵器学者理查伯顿认为,在短兵器

  • 战国著名将领魏武卒 曾用5万兵力打败50万秦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国,战国,魏武卒,秦军

    了解历史的我们可能知道,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许多的有名的将领以及那些将领们所带领的部队,他们可能都是非常的勇猛的。而我们可能脑海里能想的就会有许多,比如说岳飞或者是霍去病等等。而说起在战国时期哪个军队是最强最精锐的呢?那我们大家可能第一个脑海中想到的画面就是秦军,因为当初的秦国是凭着他自己一个国家,

  • 入侵南斯拉夫之战的结果如何 战争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斯拉夫,德国,入侵南斯拉夫之战

    战争过程轰炸贝尔格莱德纳粹德国空军第4航空队的第7航空军首先参与巴尔干半岛的战事,希特勒因为南斯拉夫的背叛而大怒,他命执行惩罚计划(Strafgericht)。4月6日早上7时正,德国空军进行对南斯拉夫的攻击,对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进行饱和轰炸,300架飞机从奥地利及罗马尼亚的机场起飞,共中四分之

  • 入侵南斯拉夫之战过程有多激烈?入侵南斯拉夫之战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入侵南斯拉夫之战,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匈牙利王国,南斯拉夫王国

    南斯拉夫战役(德方称其为"25号作战",德语:Unternehmen 25),在南斯拉夫则被称作"四月战争"(塞尔维亚语:Aprilski rat))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意大利和匈牙利等轴心国于1941年4月6日入侵南斯拉夫的行动,最终南斯拉夫军队于4月17日投降,轴心国分别占领其领土, 克罗

  • 揭秘清朝皇帝为什么一直追杀朱三太子?(朱三太子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三太子,朱三太子案

    崇祯17年(1644年)3月,李自成大军兵临京城,明思宗朱由检为了让女性家庭成员免受起义军凌辱,令皇后自杀,又亲手杀害了自己女儿和所御妃嫔数十人。在动手杀害女性家属之前,明思宗曾将三个皇子召入宫,叫他们改穿民衣,并殷殷叮嘱:“万一生还,一定要光复社稷”。做完这一切,明思宗便上吊于景山寿皇亭。网络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