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菊花王朝:日本到目前为止唯一的王朝

菊花王朝:日本到目前为止唯一的王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566 更新时间:2024/1/17 4:15:56

日本从古代起就没有改朝换代,菊花朝始终是同一个王族,号称“万世一系”,日本公布的国祚一般认为不准确,因为日本将神话传说部分也计算在国祚之内,例如日本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孙子寿命长达126岁。

菊花王朝现存国祚持续时间最久的朝代。菊花王朝是日本到目前为止唯一的王朝。所以这个朝代自日本开国以来便从未间断过,到目前为止已延续了125代天皇。

《日本书纪》记载,日本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国即位,菊花王朝已传承了125代天皇。由于关键“遗迹”的考古被政府限制,天皇世系的起源没有明确的说法和证明。

因为日本人特别崇尚菊花。

日本皇室的家徽是16花瓣的菊花,日本武士道的象征是刀。本尼迪克特说:“菊花与刀,两者构成了同一幅画。”菊与刀,看似水火不容,实则相依为命,对于菊与刀意象的把握,即是对于日本民族心灵史的挖掘。举起刀杀人或剖腹,放下刀赏菊或游冶——如此截然不同的意境,不过是日本民族性格的两面。菊花与刀,两种意象,内涵其实是完全相同的:菊花的凋谢,岂不就是刀的拔出?看似矛盾,但刀拔出人死亡,那种瞬间的形态恰好照应了菊花的凋谢。菊与刀,死而生,为死而生。菊本身就是死亡的化身,而刀无疑是通向死亡的桥梁。刀成为了菊的工具,菊化为了刀的目的。在菊花的隐喻中,刀和主人都是被动的,杀人是使命,被杀或自杀则是必然;而在刀的语法中,菊代表了不可知的前身和宿命的未来。本尼迪克特写出了菊与刀的不可分离,菊与刀的相得益彰,在死亡的舞台上,二者如影随形。她用写意的笔法准确地把握了一个民族的实质,让人看到了一个民族的光荣与梦想,也看到了一个民族的底色与基调。

中国的重阳节在日本又称菊节。在这一天,皇太子率诸公卿臣僚到紫宸殿拜谒天皇,君臣共赏金菊、共饮菊酒。10月,天皇再设残菊宴,邀群臣为菊花饯行。也许日本皇族族徽上的菊花便是此时镌刻上去的。遥想当年,平安朝留给人们的记忆似乎就是菊黄蟹肥。

标签: 菊花王朝日本

更多文章

  • 帝王谷简介 该陵墓的历史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埃及,帝王谷

    帝王谷,是古埃及新王朝时期18到20王朝(大约从公元前1539年到公元前1075年)时期的法老和贵族主要陵墓区。 现在已经开发了62个陵墓。位于尼罗河西岸,距岸边7公里,可以从底比斯卫城北端陡峭的环山公路到达。名称介绍在埃及,除了蜚声世界的金字塔外,还有一处令无数旅游者向往的地方,那就是“帝王谷”。

  • 帝王谷顾名思义就是帝王的墓穴 在一片荒无人烟的石灰岩峡谷中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帝王谷,埃及

    不到帝王谷,那就不能说自己来过卢克索。帝王谷,顾名思义就是帝王的墓穴,在一片荒无人烟的石灰岩峡谷中。地位相当于西安兵马俑。这里曾经是一处雄伟的墓葬群,一共有62座帝王陵墓,埋葬着埃及第17王朝到第20王朝期间的64 位法老。但其中只有1座陵墓没有被盗,就是图坦卡蒙,考古文物均收藏于埃及国家博物馆。其

  • 古埃及新国王时期法老的安葬地——帝王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埃及,帝王谷

    在埃及,除了蜚声世界的金字塔外,还有一处令无数想了解人文历史的世人向往的地方,那就是位于尼罗河西岸,隐藏在幽深,险峻,狭窄的石灰岩峡谷中的“帝王谷”——古埃及新国王时期法老的安葬地。其四周荒无人烟,位于卢克索西南,东临尼罗河,距开罗有700公里之远。帝王谷从卢克索到帝王谷驱车近一小时,我们还在四处张

  • 春秋时期大义灭亲典故简介(老马识途)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义灭亲,老马识途

    大义灭亲,读音dà yì miè qīn,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简介解释大义:正义,正道;亲:亲属。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出处】:《左传·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近义词】:大公无私、不徇私情、铁面无私

  • 春秋战国时期最喜欢“朝秦暮楚”小国是哪个国家?(老马识途)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朝秦暮楚,老马识途

    郑文公做郑国国君的时候,晋国的公子重耳在郑国流亡。郑文公对待他很无礼。郑文公的弟弟权能劝告他说:“重耳是贤能的人,并且和我们同姓,如今遭受苦难来到我们国家,您不能对他无礼。假如您不能对他以礼相待,那就尽快杀了他。如果不杀他的话,等有一天他回到普国做国君,郑国就有无穷的祸患了。”郑文公没有听从权备的意

  • 春秋战国最著名的截击站,孙膑的“围魏救赵”战略沿用至今! (老马识途)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围魏救赵,老马识途

    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截击战,孙膑在大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的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公元前445年,魏国经过变法,率先强大起来。在军事上,魏王加强军备,提高战斗力,使得魏国一下子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魏国的附属国卫国,迫使卫

  • 史上最卑劣和凶残的求职:吴起杀妻求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吴起,杀妻求将

    吴起,我国历史上的军事家代表,战国年间的政治改革家,与孙子并称为孙吴,位列唐、宋武庙内,他的政治、领导才能与军事思想均对后世造成巨大的影响,且在历史上占据极大的地位。吴起画像吴起,战国时期卫国人,原本家庭是有千金家产的富裕家庭,但是由于早年间其仕途不顺导致家产耗尽,更是不顾年幼的女儿使家庭破裂,引得

  • 吴起杀妻求将是怎么回事 吴起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吴起,杀妻求将

    吴起在春秋时期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他是春秋战国难得一见的人才,精通儒学、兵法,行军打仗是他的拿手本事,而对于为相治国, 他也丝毫不马虎,一生历仕三国,从无败绩,但非议也随着而来,“杀妻求荣”、“唯利是图”,这些骂名也与其美誉并行,让吴起变 成了一个极具有争议的一个人。吴起是历史舞台上不能忽视的人物,

  • 吴起杀妻求将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吴起,杀妻求将,春秋战国

    杀妻求将,为了谋得将军的职位,不惜杀害自己的妻子。比喻为了追求功名而不惜伤天害理,为了成功不择手段。含贬义。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吴起为了取得鲁国信任,不惜杀死来自敌国(齐国)的妻子以获得将军位。后比喻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这吴起原本就是卫国的一个市井无赖,经常挥刀舞剑,横行乡里。为此,他常常被

  • 戮刑是什么刑法,古代奇耻大辱的刑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戮刑

    在我国古代有着各种各样的残酷的刑法,比如惨绝人寰的满清十大酷刑,而在古代,犯人最害怕的却是另一种刑法——戮(lù)刑。戮刑是什么刑法,为什么古代烦人都害怕戮刑呢。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戮刑是什么刑法。戮刑是什么刑法,游街示众戮刑是一种什么刑法,戮刑在古代是一种让人视为奇耻大辱的刑法。戮刑分为生戮和死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