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涓并非死于围魏救赵:揭秘庞涓真实死因

庞涓并非死于围魏救赵:揭秘庞涓真实死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504 更新时间:2024/1/14 20:51:11

庞涓魏惠王时期的大将,名冠当时,勇猛无比,率领着当时天下最强大的军队,可谓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令天下诸侯所胆寒。就是这样一个人,遇到了受过膑刑的孙膑却两次败北,并最终死于战场上。庞涓第一次是败在桂陵之战,也就是孙膑用围攻魏国都城大梁的计策,逼迫庞涓从赵国的邯郸撤兵,在回来的路上,于桂陵和孙膑率领的齐国军队交战,结果大败,损失了两万多人。此战被列入三十六计之一,称之为围魏救赵。不过,这次庞涓虽然失败,却并没有丢命。真正让庞涓毙命的,是那个用“增兵减灶”之计的马陵之战。

围魏救赵后第十三年(前341),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这时候,魏国的国王仍然是魏惠王,大将还是庞涓,而齐国的齐威王已经死了,由他的儿子齐宣王为国君。这是发生在宣王二年的事情。

齐宣王召集大臣商议,问:“早去救援好还是晚去救援好?”相国邹忌不同意救援。田忌说:“如果不救,韩国就要失败并入魏国,不如早去救援他。”孙膑说:“如果韩魏的军队尚未疲惫就去救援,那就是我们在替韩国打仗,我们反倒是听从韩国的指挥了。况且魏国已经有攻破韩国的打算,韩国就要亡国,必定要到东边来向齐国告求救兵。我们趁机与韩国结下亲密的关系,晚一些去又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魏军的疲惫,这样就能有最大的利益并得到受人尊敬的名声。”齐宣王觉得这个计策好,就在暗中告诉韩国使者齐国一定出兵,然后把他送走。韩国由于依仗齐国救援,拼力抵抗魏国军队,结果一连五次战事都失败了,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好向东把国家托付给齐国。齐国趁势出兵,派出田忌为统帅,孙膑为军师,率领十万大军前去救援。

田忌率领的齐军,选择的进军路线是直接进攻魏国的都城大梁,这和围魏救赵之计有些相仿,让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等到魏国统兵将领庞涓得到这个消息,齐军已经进入到魏国境内了。当然,这时候的庞涓是没有桂陵之战的顾虑的,因为桂陵是围赵军队回到魏国的必经之地,庞涓失败是因为中了孙膑的埋伏。这次不一样,韩国在大梁城以西,齐国军队是在大梁城以东,孙膑没有机会和条件设伏。于是,庞涓撤离韩国从容回到魏国。

田忌是一员战将,又有着桂陵之战的辉煌战绩,说来庞涓算是他的手下败将,按照他的战法,是要摆开阵势直接和魏军一决雌雄的。孙膑对他说,魏国军队向来凶悍勇猛,看不起齐兵,齐兵被称作是胆小怯懦,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就是要顺应这样的趋势加以引导。兵法上说:“用急行军走百里和敌人争利的,有可能折损上将军;用急行军走五十里和敌人争利的,可能有一半士兵掉队。”庞涓懂得兵法,我们要利用这种情况。命令军队进入魏国境内,先砌十万人做饭的灶,第二天砌五万人做饭的灶,第三天砌三万人做饭的灶。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计策,率军进入魏国境内,遇到魏军,掉头撤退。

庞涓尾追齐军三天,看到齐军埋锅做饭的灶锐减,特别高兴地对部将们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胆小怯懦,进入我国境才三天,开小差的士兵就超过了半数。于是放弃了他的步兵,只率领了轻装精锐的部队,日夜兼程追赶齐军。孙膑估计行程,庞涓当晚可以赶到马陵。马陵道路狭窄,两旁多是峻隘险阻,适合埋伏军队。孙膑叫人砍去树皮,在树干露白处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同时命令一万名善于射箭的士兵埋伏在马陵道两旁,吩咐道:“晚上见到树下火光亮起,就万箭齐发。”庞涓当晚果然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露白的树干上写着字,就让点火照看,上边的字还没有看完,齐军就万箭齐发。

魏国军队大乱,相互难以接应。庞涓进退无路,自知无计可施,败局已定,就拔剑自刎,临死前说:“我的死,倒成全了这个小子的名声!”齐军乘胜追击,彻底击溃了魏国军队,并俘虏了魏国太子申。孙膑也的确因此而名扬天下,继他的先祖孙武之后,又一部《孙子兵法》闻名于世,今天的人们为了加以区别,将其称之为《孙膑兵法》。

为什么有的人会认为庞涓死于围魏救赵之计的桂陵之战呢?这大致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围魏救赵之计实在是太有名了。古代打仗攻城拔寨,列阵厮杀,靠的是将士的勇猛,胜利者多表现为“勇冠三军”,“余勇可贾”,军事智慧更多表现为临阵的随机应变,像这种事前设定战法,并最终按照这种战法完成战役进程的情况不是很多。围魏救赵之计的顺利实施,当时人赞叹,后世人效法,它的光芒已经盖过了当时所有战役,人们记着了这个计策,记住了这次战役,记住了魏国军队的失败,也误认为失败的魏国军队统帅庞涓死了。再就是古代虽然战事频仍,但能够让史学家们记载的战例却较少,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虽然相隔十二年,但齐国和魏国中间并没有战事发生,能让我们看到的这两次战役,只是连在一起的两段文字,总有一种让人感觉两场战役是一次战役两个阶段的感觉。

不管怎么说,由于庞涓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中了他嫉妒、忌恨、陷害的同学孙膑之计而死,它符合人们“自作自受、恶有恶报”的理念,不过这个计策是“增兵减灶”。

更多文章

  • 明代发明的神火飞鸦是什么样的 是不是游戏和影视中的那种武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神火飞鸦,明朝

    神火飞鸦不知道大家有听说过神火飞鸦这个东西,神火飞鸦是明代的一种火器,可不是游戏里的神火飞鸦。大家不要搞混乱了哦。神火飞鸦类似于现在的导弹,但是不带制导性。也就是说他飞到哪里就在哪里爆炸,完全无法控制和预测,而且只能向前飞。神火飞鸦的原理但在当时一个这样的东西确是一个大杀器,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解读一

  • 神火飞鸦是什么样的 难道真的是用来攻城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神火飞鸦

    有很多人认为《武备志》的神火飞鸦造型不适合飞行,应该不好用。再加上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恶意误导,使神火飞鸦屡屡被评为奇巧淫技。最近看了《经略复国要编》,发现神火飞鸦的使用记载,故收集一些资料,论述神火飞鸦的使用。(图:传说中的神火飞鸦)以前很疑惑,神火飞鸦所记载的战术与英国火箭的使用几乎一样,战术很成熟

  • 看看中国古代的脑洞兵器,牛还是古人牛!神火飞鸦古代飞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代兵器,神火飞鸦

    虎头火牌:普通的盾牌,外面用老虎纹样点缀,起到恐吓战马的作用合打砲:把大量火枪合并在一处纵火用,里面塞满浸润火油的棉花,外面有倒刺,插在辎重或者船上可以焚烧在马上挂在木偶人,木偶人中部署火药,砒霜等物品冲击敌阵。风扇车:配合石灰使用效果更佳地雷,挖坑部署在地面,敌人踩在石板上就会触发火药地雷阵把72

  • 日耳曼人和罗马人发生过战斗吗?最后谁赢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罗马人

    青铜时代晚期,日耳曼人居住在现今瑞典的南部、丹麦半岛以及德国北部介于埃姆河、奥得河与哈次山脉之间。随着铁器的应用、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从公元前6世纪左右,日耳曼各部落开始南迁。汪达尔人、格庇德人及哥特人自瑞典南部外迁,占据波罗的海南岸大体上相当于奥得河与维斯杜拉河之间的地区。早期的迁徙行动,

  • 斯拉夫人:被罗马人称为欧洲的三大蛮族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东斯拉夫人,斯拉夫人,罗马人

    斯拉夫人(英语:Slavs,俄语:Славяне),他们在罗马帝国时期与日耳曼人、凯尔特人一起被罗马人并称为欧洲的三大蛮族,也是现今欧洲人的代表民族之一。已知最早使用“斯拉夫人”这个词的是6世纪的罗马人普罗科皮乌斯(Procopius)用希腊语写下的“Sklaboi (Σκλ?βοι)Sklabēn

  • 埃提乌斯是谁?“最后的罗马人”埃提乌斯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埃提乌斯,罗马,阿提拉,罗马人

    弗拉维斯·埃蒂乌斯(Flavius Aetius,391年—454年),罗马护国公,对瓦伦提尼安三世皇帝(396~454)具有左右一切的影响,曾统兵先后击败过匈人、法兰克人、勃艮地人和哥特人,被称为最后的罗马人。 骑兵长官之子。早年在西哥特人和匈奴人那里作过人质,因而对当时几个主要的部落民族比较了解

  • 英布两次叛乱都失败只因太朝秦暮楚?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英布,朝秦暮楚

    英布的两次叛乱,均已失败作为结局,只是第一次的失败让他侥幸逃过一劫,并寻找到了一个可以与对方抗衡的对手,这样他的性命才得以保全,奈何第二次的叛乱,就没有了第一次的运气成分了,毕竟他第二次反叛的已经是一国之主了,再也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与之抗衡,也没有任何人对他施以援手,于是他失败了,于是他陨命了。项羽麾

  • 英布的故事:做人切不可朝秦暮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英布,朝秦暮楚

    英布简介英布,乃秦朝末时出生,西楚霸王时期崛起,汉朝刘邦在位初期死亡。他的一生,经历了两个朝代,三个国家,经历之错综复杂,真是说上三天也不见得能说的清楚,今天我们只就此人的生平做出简单的介绍,让大家对他这个人本身有一定的初步认识,若想深究,还是得自己翻翻历史为好。英布画像英布,秦末人,喜爱武力,本人

  • 朝秦暮楚的主人公是谁?成语朝秦暮楚的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故事,成语,朝秦暮楚

    导读:朝秦暮楚,这个成语出自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至于是否真的有具体国家根本无从考证,只有一个叫“关垭”的地方可能符合此说法。春秋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朝秦暮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 中国历史上弑君篡位与大义灭亲的第一人谁是?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州吁,篡位,大义灭亲

    春秋时期,卫庄公有很多姬妾,正室夫人是齐庄公的女儿名叫庄姜,不仅长的漂亮而且温柔贤惠,但却没有生育,庄公又娶了陈国的姊妹花历妫和戴妫,历妫生下儿子孝伯后就死了,戴妫生了姬完,既以后的卫桓公,庄姜对姬完视若己出,从小就恩宠有加,而卫庄公却喜欢另一位姬妾所生的儿子州吁,因为州吁自小喜好兵法,长期混迹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