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是谁说的?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是谁说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512 更新时间:2023/12/25 20:29:53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是我们现在比较熟悉的一句话,当某个人在做着一些不仁不义的事情的时候,我们都会说:“多行不义必自毙。”意思就是说这个人做这样的事情,不用我们去收拾他,到时候他自己就会自取灭亡。这句话现在用来骂人的确是很爽,但是这句话的起源其实并不是用来骂人的,而是在春秋时期一个哥哥说弟弟的一句话。

在春秋时期,当时的诸侯国里面有一个相对强大的国家是郑国,而这个国家的第三任君主便是大名鼎鼎的郑庄公,但是郑庄公从小就得不到自己母亲的宠爱,因为他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武姜做了一个噩梦,这个噩梦是什么大家都不知道,但是大家都知道的是这个武将并不喜欢这个儿子寤生。武将还有一个小儿子名字叫做段,武姜不喜欢寤生,于是把自己的宠爱都集中到了段身上,甚至想把段推上太子之位。但是自古以来立长不立幼都是不详的征兆,而且寤生也没犯什么错,所以当时的郑国国君掘突也就没有废掉寤生。

想要换掉太子的计划失败,并没有让武姜喜欢上这个大儿子,反而是越来越讨厌他,寤生继位之后武姜就来找到了这个大儿子,说道:“之前掘突给段的封地实在是太小了,你现在要把制(地名)封给段才行。”这样的语气根本就不像是请求,而是要求。制是一座很大的城市,而且还是被郑国灭掉的虢国的都城,郑国灭掉虢国之后就在哪里设立了甚多的关卡,并且派重兵把守,因为担心虢国会是会复燃,所以这个城市同时也是一个军事重镇。

制这个地方在后来改成了一个众所周知的名字:虎牢。《三国演义》里面的三英战吕布的地点就是在虎牢这个地方。寤生想了半天,也不知道是不是把制封给段,终于说道:“制是当初虢国的首都,当初虢国的国君仗着这个地方易守难攻所以不修德政,后来被自己的父亲攻取了,这样的一个地方是一个很不详的地方,要不您看看还有没有求他想要的领土,我都可以封给段。”

很多人都以为寤生是在找借口,实际上就是想给段一个小地方,但是接下来武姜的要求就是:“既然这样,那你把京城封给段吧。”这是一个很过分的要求,后来在寤生召开的官员会议中,所有的官员都一直反对把京城封给段,其中有一个大夫祭仲说道:“京城的城墙程度已经超过三百丈了,按照规定但凡城墙超过三百丈的城池都部分呢过分封给任人,你现在顺了武姜的意思把京城封给段的话是不合规矩的,这样的话就相当于一个国家又两个君主,后患无穷。”

寤生说道:“武姜要这么做我也没办法。”在那个时候的君臣关系没有后来的各大朝的君臣关系那么拘谨的,除了对自己的君主,谁都是可以直呼其名的,所以这些大臣也是不叫她皇后,而是叫武姜,寤生也习惯了。祭仲继续说道:“武姜这个人贪得无厌,按照我的看法,您应该尽早把她给安排了,否则事情一旦失控就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了,到时候对郑国肯定极为不利。”

祭仲的话寤生不是不明白,台下的大臣么听到这句话纷纷把自己的佩剑拔出来,表示要干掉武姜。那个时候带着自己的佩剑上朝是很正常的事情,君主经常都是和大臣们坐在一张凳子上吃饭的。寤生看着下面这一群激动的人,他倒是不紧不慢地说了一句话,大家听到这句话才逐渐平息了怒火,而这句话一直沿用到今天,成为了千古名句,他说的这句话就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寤生还是按照武姜的要求把京城封给了自己的弟弟段,从此之后郑国就好像有两个君主一样,后来段在自己母亲的教唆下又拿下了郑国的两座大城池,从此之后段被郑国的百姓们称之为“京城大叔”,但是很奇怪的是,这样的情况居然还维持了二十二年,一个国家有两个君主,百姓说起来自己的君主的时候说的都是“宫中这位”和“京城那位”。

“多行不义必自毙”就这样被郑庄公给创在了出来,而且还是对自己的弟弟说的,可见郑庄公直到自己的弟弟是什么货色,在二十二年后的一天,两兄弟终于图穷匕见,打了一仗,段自然是打不过郑庄公,被打败之后段不知所踪,如果他能够早点醒悟,也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吧。

标签: 多行不义必自毙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宠冠六宫万贵妃的死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万贵妃,多行不义必自毙

    明朝万贵妃是明宪宗的宠妃,万贵妃的有生之年都得到明宪宗朱见深的宠爱,可以说是宠冠六宫,即使是万贵妃做出了再出格的事情明宪宗也舍不得责罚她,甚至是为了万贵妃废掉了自己的正妻吴皇后,人们可能会认为这样一个女人必定是年轻漂亮的,但是实际上万贵妃姿容非常普通,而且比明宪宗大十九岁。明朝万贵妃1428年生于山

  • “上善若水”是什么善什么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上善若水

    人体70%以上都是水 ,维持着生命的新陈代谢。我们每天从大河从井中取水饮用,自来水公司从水库抽水输送到千家万户,后来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开始喝纯净水、矿泉水,没人敢说离开水能活下去的。有人统计,正常的人离开水最多能活七天。一、不是心灵鸡汤的善,不是水货的水,是大道之水。“上善若水”是写《道德经》的老子对

  • “上善若水”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是什么意思?现在就告诉你,其实一般人都理解错了!“上善若水”语出自《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它的意思就是: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帮助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让自己停留在人们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水是很接近“道”的。那咱们先来说说,水都有什么特

  • “上善若水”到底是什么善什么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上善若水

    说到历史上的一些名言,关于水的可能大家知道的不多,水资源是大自然对于我们人类最大的馈赠,人体里面水分所占的比例可以达到百分之七十,而且人可以在有水的状态下存活很久,就算没有任何的食物,但是人如果没有水,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没有办法存活了,可见水对于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东西。我们以前就是在河里湖里面摄取水源

  • 三国兵器排行盘点:削铁如泥七星宝刀垫底 第一个无人能及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三国,曹操,七星宝刀

    第十,七星宝刀,曹操用这把刀刺董卓,虽失败,确使宝刀成名。削铁如泥七星刀,曾刺董卓保曹操。第九,刘备的双股剑。与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和张飞的丈八蛇矛一同锻造。双股利刃属英豪,一生护住名自高第八,黄忠的百步穿杨箭黄忠虽老箭发秒,百步穿杨把敌消。第七,典韦的双铁戟,典韦手持双铁戟,冲入敌军阵营如入无人之境。

  • 11至15世纪时期的封建王国:阿拉贡王国的历史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阿拉贡王国

    阿拉贡王国(Aragon,Kingdom of 1035~1837),11~15世纪时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阿拉贡地区的封建王国,因阿拉贡河而得名。9世纪,当地居民驱逐阿拉伯人,建立阿拉贡王国。9世纪,当地居民驱逐阿拉伯人,建立阿拉贡王国。925年并入纳瓦尔王国。1035年纳瓦尔王国国王桑乔三世死后,拉

  • 阿拉贡王国什么时候建立的?阿拉贡王国属于哪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阿拉贡王国

    阿拉贡王国(Aragon,Kingdom of 1035~1837),11~15世纪时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阿拉贡地区的封建王国,因阿拉贡河而得名。9世纪,当地居民驱逐阿拉伯人,建立阿拉贡王国。9世纪,当地居民驱逐阿拉伯人,建立阿拉贡王国。925年并入纳瓦尔王国。1035年纳瓦尔王国国王桑乔三世死后,拉

  • 阿拉贡王国君主:"征服者"海梅一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海梅一世,阿拉贡王国

    海梅一世(加泰罗尼亚语:Jaume I;西班牙语:Jaime I;Occitan language: Jacme I) (1208年2月2日-1276年7月27日),1213年至1276年任阿拉贡王国君主、巴塞罗那伯爵、蒙彼利埃领主,人称"征服者"。生平幼年海梅出生于蒙彼利埃,其父佩德罗二世卷入图卢

  • 揭秘:贝宁王国的艺术文化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贝宁王国,非洲

    贝宁帝国的原始名称,在公元一千年的某个时候创建。他们的统治者叫做天空之王。近36个已知的天空之王被认为是该州最初化身的统治者。根据江户口头传统,在最后一位天空之王统治期间,他的儿子和继承人伊思被判处死刑,因为其中一位皇后故意将Oracle改为天空之王。在执行宫殿的命令时,宫廷信使让他自由地认出了他的

  • 贝宁王国的文明没有文字,他们最善于雕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贝宁王国,非洲

    贝宁王国位于西非几内亚湾沿海地区热带丛林地段。14世纪以前,贝宁王国是由埃多人建立,到了1617世纪时,王国达到了全盛时期。贝宁王国主要由埃维人、阿贾人、约鲁巴人等组成,居民大多信奉传统的拜物教。1897年,贝宁被英国人占领,最终被并入了英属尼日利亚几百年过去了,曾经繁荣的古国也已不见了踪影,只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