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通判出现于什么时候?主要职责是干嘛?

通判出现于什么时候?主要职责是干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832 更新时间:2023/12/26 11:51:45

通判(tōng pàn),是指一个官名。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又名同判(避讳)。

历朝职责

1、唐末五代,藩镇武将专权,天下动乱不已,中央集权始终巩固不下来。初,统治集团全力解决这个大问题,著名的"杯酒释兵权"故事,就是解除武将兵权的明智之举。武将解除兵权之后,则往往以朝臣身份出守州郡,官名为"权知军、州事"。"权",有临时之意,意谓随时可以罢去,从名称上亦注意矫正藩镇的父死子继之锢弊。

同时,为了防止州郡官尾大不掉,又在州郡设通判,作为副职,与权知军、州事共同处理政事,其职责为:"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通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剌举以闻。"

到了南宋,通判更可以直接皇帝奏报州郡内的包括州郡官、县官在内的一切官员的情况,又见通判的兼有监察官性质。但直隶州通判级别多数为从五品和正六品,散州通判级别为从七品和正八品。而直隶州知军、州事为从三品和正四品,散州知军、州事为从六品和正七品。与权级别有一定的相差,亦为大小相制之意

这样看来,通判一职,既是州郡官的副职,而又起了汉代的监御史(监郡)和督邮(监县)的双重监察作用。有此一职,中央与州、县的关系,即如心之使臂、臂之使手,指挥自如了。由此,不但五代的藩镇武人专权、州郡成为独立国的问题,能够较彻底解决,同时也有利于监察腐败现象。清朝田兰芳《明河南参政袁公(袁可立子袁枢)墓志铭》:"子三:赋诚,云南楚雄府通判,任出。"

2、公正裁决。《新唐书·百官志四》:"市令一人,从九品上。掌交易,禁奸非,通判市事。"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所谓通判,乃中允也。"

宋朝时期

宋为加强控制地方而置于各州、府,辅佐知州或知府处理政务,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等州府公事,须通判连署方能生效,并有监察官吏之权,号称"监州"。明、清各府置通判,分掌粮运、水利、屯田、牧马、江海防务等事。清各州另有州判,分掌粮务、水利、防海、管河等事。

清朝时期

在清朝通判也称为"分府",管辖地为厅,此官职配置于地方建制的府或州,功能为辅助知府政务,分掌粮、盐、都捕等,品等为正六品。通判多半设立在边陲的地方,以弥补知府管辖不足之处。辛亥革命后,清朝灭亡,该官职废除。

地位

通判是"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省称。宋初,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宋太祖创设"通判"一职。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辅佐州政,可视为知州副职,但有直接向皇帝报告的权力。知州向下属发布的命令必须要通判一起署名方能生效,通判之名,也因上下公均与知州联署之故。通判的差选,初由朝廷选京官任职,后改由转运使、制置使及提举司等监司奏辟。通判之掌除监州外,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皆可裁决,但须与知州通签文书施行。通判是兼行政与监察于一身的中央官吏。

标签: 通判宋朝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殷天正自创天鹰教是有苦衷的 真相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殷天正,明教,天鹰教

    白眉鹰王殷天正是明教四大护教法王之一,教主阳顶天手下的得力干将,后来自创天鹰教,短短数年时间,将天鹰教发展成为江南地区实力最强大的教派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殷天正是因为当不上明教教主才自创天鹰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灭绝师太,按照她的话说就是:“殷天正没能当上魔教的教主,一怒而另创天鹰教,自己去过一过

  • 殷天正是怎么自创天鹰教的 这和老鹰有什么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殷天正,天鹰教

    对于殷天正自创天鹰教,大家一般的解释是争权夺利。阳顶天死后写过一封遗嘱,要把教主之位让金毛狮王谢逊代理,让他带人前去波斯寻找丢失百年的圣火令,然后带领明教上下反对蒙元共襄义举。这封遗嘱阳顶天准备让夫人带给谢逊,只可惜夫人没看到这封遗嘱,自戕殉情了。于是在杨逍范遥阳顶天谢逊等明教高层看来,就是阳顶天失

  • 天鹰教教主女儿素素为什么对张翠山一见钟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张翠山,天鹰教

    张翠山是金庸武侠巨著《倚天屠龙记》中主人公张无忌的父亲,是武当山张三丰的入室弟子。能够成为张三丰的入室弟子必定是一块练武的好材料,事实上张翠山确实也不负张三丰的厚望,学有所成,武功在整部《倚天屠龙记》中也称得上是可圈可点。但是张翠山的武功虽然不俗,却没有不俗的心性,最终自杀而亡。说到张翠山的武功不能

  • 见到永历帝后,吴三桂为什么腿软下跪?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永历,明朝

    明朝末期,中国最后一位汉人皇帝永历皇帝朱由榔,在大西军余部李定国、孙可望等护卫下,败逃到昆明建立“滇都”。1659年春节刚过,吴三桂率领三路大军数十万人,挺进昆明。朱由榔由1500余名将士护送,逃入当时中国的属国缅甸瓦城,老缅王“慰留贵客于缅北山区”。两年后,老缅王驾崩,新王继位,恰逢吴三桂大军进逼

  • 前三头同盟:克拉苏、庞培和恺撒分别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前三头同盟,罗马

    罗马三巨头,也就是罗马共和国末期三位知名的CEO(那时叫执政官):克拉苏、庞培、凯撒。生前荣光加身,死时惨烈无比。那:克拉苏是怎么死的?庞培是怎么死的?凯撒是怎么死的?一 克拉苏是怎么死的?克拉苏在镇压斯巴达克斯领导的奴隶起义后,风光一时无两。但是随着庞培和凯撒的崛起(这两人是靠战争起家),逐渐影响

  • 揭秘:前三头同盟是怎么瓦解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前三头同盟,罗马

    罗马城内也是暗潮涌动,前三头同盟看起来几乎到了瓦解的边缘。普尔赫尔原先是“三巨头”的盟友,可他于公元前58年当选保民官之后就开始利用一伙暴民对罗马实行恐怖统治,甚至还煽动公众仇视庞培。人们不可避免地猜测,他受到了恺撒或者克拉苏的教唆。庞培于公元前57年获得地方总督五年的任命,他利用职权控制谷物供应,

  • 前三头同盟有哪三个人?出现于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前三头同盟,罗马

    前三头同盟是指公元前60年,克拉苏、庞培与恺撒结成秘密的政治同盟,其目的是一起反对元老院,史称"前三头政治"。在克拉苏和庞培的支持下,恺撒在前59年当选执政官。公元前73年,罗马爆发了斯巴达克斯奴隶大起义。在镇压这次起义过程中,苏拉的两位部将克拉苏和庞培一度成了罗马的风云人物。但是他们因为和元老院的

  •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统一六国

    秦始皇是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君王,结束了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纷乱的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大一统。秦始皇的功绩是不用多说的,今天我们来谈谈秦国统一六国的那些原因。人心不和自春秋战国到秦国统一(公元前770--公元前221),经历了五百多年的战乱,人口锐减,赋税严重,各个诸侯国上层社会腐朽不堪,‘朱门酒肉

  • 乐毅伐齐时期燕国达到鼎盛时期 燕国有实力干掉秦国统一六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齐闵王,燕国,乐毅伐齐,统一六国

    因为齐闵王贪得无厌,在六国眼皮底下吞并宋国,并且还一直伤害自己的弱邻燕国,终于激起了六国的的不满。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韩、赵、魏四国共同伐齐。乐毅不负众望,在济西之战中将齐军打的大败,接着便一口气连下齐国72城,而且还率领燕军进入齐国都城临淄,并烧齐都宫庙宗室,掠珍宝巨财一

  • 崇祯殉国前还有百万大军,他为什么不南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崇祯,明朝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阳历4月25日),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攻占了北京城,明朝崇祯皇帝在煤山(今景山)自缢殉国,明朝灭亡。对于上述这段历史,许多人都耳熟能详,不过这里却有一个很大的疑问,那就是在崇祯帝殉国前,明朝在南方还有百万大军,在陪都南京还有一套完整的备用中央机构。崇祯为什么不选择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