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时的倭寇为什么会那么强?原因是什么

明朝时的倭寇为什么会那么强?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980 更新时间:2023/12/28 21:40:02

倭寇一词对于中国人来说绝不陌生,这些被认为来自日本各地的海盗曾经在明朝,横行一时。其实倭寇的历史远远不止明朝一代,早在宋元时期便已经出现在中国沿海。然而直到明代中期,倭寇才成为当时朝廷的边境大患。

这一切的缘由,究竟是为什么呢?

倭寇登陆中国沿海的时间远远早于明朝的建立

倭寇虽然一直被国内笼统的认为是来自日本本土,肆虐中国沿海为主的海盗集团份子。但如果真的仔细分析明朝历史,你就不难发现,不同时代的倭寇,其实内部的组成结构是截然不同的。

首先是从宋元开始,日本海盗就已经出没在中国沿海地区了。这个时代的倭寇大部分都是真的日本人,规模也不大,其破坏力并不大于中国沿海地区的一些海盗集团。

之所以早期的倭寇如此不行,原因也很简单。日本古代的航海能力其实很差,虽然是一个岛国,但天然的习惯于将自己隔绝于一个独立的小空间里。所以其航海能力相比中国大陆和朝鲜来说,是非常贫弱的。

所以,早期的倭寇并不强大。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要分兵去更近的朝鲜沿海打劫。最终引来了朝鲜历史上唯一一次跨海远征,日本的对马岛因此被朝鲜军队短暂占领过。而记载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在明初被以逸待劳的明朝辽东守将歼灭的望海埚大捷。可以说,这个时代的倭寇根本不值一提。

早期倭寇最大的成就便是逼的武力低下的朝鲜李朝发起远征

但从望海埚大捷开始,倭寇的数量和规模已经有了扩大的趋势。这无疑为之后明代中期的倭寇大爆发,埋下了伏笔。

明朝沿海的张士诚 方国珍 陈友定都是朱元璋的心头大患

明朝建立后实施的海禁政策,很快就迫使很多中国人入行,成为了海盗。他们或是有意乔装,或是由于地方官的诬陷,被以讹传讹的称为了倭寇。也正是这些人,成为了后来明代中期倭寇集体大爆发的主力军。

这些沿海的可怜居民,在明朝往往是反朱元璋势力境内的居民。所以朱元璋在立国后为了打击沿海的反对势力,也为了巩固自己心中的极端农本社会,开始了严格的海禁政策。其结果不仅是沿海地区的贫困与荒废,很多滨海岛屿也成为了无主之地。

然而中国沿海地区的海洋经济最迟从南北朝时代开始已经进入了一个稳步上升的阶段,内需与外因都是机械化的一刀切政策所无法阻止的。所以,很快沿海的走私团体开始兴盛起来。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和浙江。

倭寇的重灾区就是古代沿海的贸易发达地区 唯有广东因为情况特殊而相对较轻

随着明代中期地方财政需求及北方中央控制力的衰退,这些团体在沿海的生意其实已经扩大起来。他们主要集中在珠江口的屯门-东莞一带,福建的月港-厦门一带,以及浙江的宁波-舟山一带。

但在这个阶段里,沿海岛屿上的所谓倭寇还不多。他们大都集中在大陆的沿海地区。其中广东人专注于东南亚的贸易,浙江人主要和定期朝贡的日本人眉来眼去,福建人则是起到了南北两地传帮带的作用。等到早期西方殖民者来华,又和这些人合作,规避了明朝政府的抵制措施。

但在明朝中期的嘉靖皇帝继位后,对沿海地区的持续性高压政策被加强。包括对葡萄牙的屯门-西草湾两次作战,对舟山双屿岛的毁灭性突袭,以及稍后在附近走马溪之战的突击。

嘉靖朝的封疆大吏们经常需要对沿海势力下重手

这种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将已经缓和的沿海局势推向了激烈的顶点。由中国海盗组成的倭寇集团,开始横行沿海,定期发动袭击。而负责剿灭他们的明朝军队也由于自身的问题,显得特别漫不经心。

至于日本人在这个阶段内的作用,其实只是部分雇佣军和海盗贸易伙伴的关系。他们的总数并没有大的增涨,在新倭寇集团内部也没有什么地位。

剿匪不力是明朝军队自己的问题

明军剿匪不力是正常事 但这次对面都是流民海盗

至于明朝方面,完全是因为自己的问题,才造成了剿匪不力的羸弱形象。

首先是因为明朝特有的卫所兵制度。在这种制度下,某个卫所内的大部分士兵其实以屯田为主,负责供养少部分真正用来对外出征作战的士兵。但明朝自己一直非常糟糕的经济,加上土地兼并与各级盘剥贪污问题,让卫所兵制度很快崩坏。

明朝各地卫所的战兵与辅兵比例,也是根据前线与后方的不同,进行区别对待的。传统上位于南方沿海的卫所,因为没有什么国防压力,所以辅助屯田兵居多,希望多些产出,支援北方前线那些战兵居多还土地贫瘠的前线卫所。这也就使得南方的卫所兵成为了弱者中的弱者。

更要命的是,这些沿海的卫所,包括负责海防的水师卫所,都与海盗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除了同乡之情外,海盗定期的孝敬也是入不敷出的卫所不可或缺的外快收入。于是,经常出现沿海守军对倭寇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哪怕是一些地方大员或者勋贵,也会参与非法贸易。

嘉靖时代的倭寇大乱爆发前后,很多真心想剿灭倭寇的将领,在部队选择上都不再依靠原先的沿海水师部队。他们另辟蹊径,从相对内陆的地区招兵,防止兵匪互相通气的行为。就是如此,无论戚继光还是俞大猷,都没有从根本上消灭倭寇。

至于著名的50名倭寇攻打南京城的风波,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倭寇本身就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成员为主。他们熟悉中国情况,加之明朝南方守军的羸弱与不作为,以及倭寇自身团体较小、便于隐藏的特点。不得不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天大的玩笑。

最后,明朝最终解决倭寇问题,或者说是缓解倭寇风波,是在嘉靖死后。新的隆庆皇帝尝试开关,允许福建人有限的对外贸易,并在广东地区允许葡萄牙人租借澳门。这一内一外的手段,算是缓解了倭寇风波。

不过,我们还是要看到,即便如此,还是有倭寇长期活动在福建和广东沿海。最后,明末的福建,最终还是被郑芝龙的海盗集团所控制。所以,可以说倭寇其实在明朝,从未被消灭掉。

标签: 倭寇日本

更多文章

  • 明朝倭寇战斗力如何?72个就敢进攻南京杀伤4000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倭寇,日本

    什么是“倭寇”?按照《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倭寇”词条的说法,倭寇是“明时骚扰中国沿海一带的日本海盗”。虽然近年来有人提出,倭寇并非日本海盗,因为在明朝时期,日本还没有能力生产横渡东海的船舶。所以,倭寇实际上是中国海盗。不过,倭寇的战斗力极高,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1555年,一队人数仅仅72人的倭寇,

  • 明朝倭寇百分之八十是中国人?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倭寇,日本

    说到戚继光,就不得不提他一辈子最光辉的业绩,那就是在东南沿海打击倭寇,他独创的鸳鸯阵法把那些倭寇打得大败,屡立战功。可很少有人想到,他杀得很多都不是真正的倭寇,而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怎么回事呢?这还得从倭寇的来历说起。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在14世纪中期的时候,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群雄割据,征伐不

  • 李逵沂岭杀四虎,但他却不是打虎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沂岭杀四虎

    《水浒传》的一百单八将无一例外都有绰号,绝大多数人在江湖成名已久,一出场就有了威名赫赫的绰号。偶有例外如鲁达,在落发之后也有了花和尚的诨号。最为特殊的是武松,他是没有绰号的,历经了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一系列事件以后,武松最后才在张青的店里勉强混了个行者的名号。

  • 李逵沂岭杀四虎故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逵,水浒传,沂岭杀四虎

    李逵简介 李逵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也是元杂剧“水浒戏”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生得粗壮黝黑,绰号“黑旋风”。沂州沂水县百丈村人氏。因为打死了人,逃了出去,遇到赦宥,流落在江州当牢子。为了解救宋江和戴宗,李逵与众人大闹江州,上了梁山。惯使一双板斧,梁山排座次时,位列第二十二位,是梁山第五

  • 太平天国期间的两件事情:天京的建设及天朝田亩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

    此时,天京正在进行着新国家体制的建设。首先值得注意的是由清朝地方官府衙门改造而成的天王府。天王府内城被称为金龙城,外墙为金色的豪华宫殿群。洪秀全自搬进宫殿后便深居简出,不再直接与外界社会接触。代替他主持政务的是东王杨秀清。杨秀清在天京城西修建了足以匹敌天王府的规模宏大的东王府。其他诸王必须时常到东王

  •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有什么不同 区别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洪秀全有选择性地汲取了中西不同思想揉合形成的。《天朝田亩制度》中把整个社会看作一大家。洪秀全正是借助着宗教的语言,周代社会的模式和儒家“大同”思想,从而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社会。“天下一家,共享太平”是洪秀全在《原道醒世训》中提到的思想,而在《天朝田亩制度》中这一思想得

  • 太平天国的基本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内容涉及广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

    1854年,西征军在两湖地区继续展开攻势。2月,皖北太平军再次进军湖北,破清军黄州堵城大营,湖广总督吴文鎔兵败自杀。太平军乘胜溯江西上,第三次进占汉口、汉阳。这时,石祥贞、林绍璋及曾天养等也率部进入湖南。先克岳州,继丽占领长沙北面的靖港,并抄小路奇袭湘潭,意在从南北两面夹攻长沙。5月间,太平军与曾国

  • 有关于卖油郎独占花魁的作品评价如何 后世改编的作品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

    短篇拟话本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收录于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纂辑的小说集《醒世恒言》,讲述了才貌双全、名噪京城、被称为“花魁娘子”的名妓莘瑶琴与卖油郎秦重之间的爱情故事。作品评价《卖油郎独占花魁》是爱情题材小说,但其取材与主角迥异于以往的才子佳人、帝王将相、英雄红粉之类。这部小说的男主角是商人,女主角是妓

  • 卖油郎独占花魁的故事是什么样的 他们的爱情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

    易得千金宝,难得有情郎。在这个故事的开头中,就已经把这个故事的主旨给我们大家指明了出来,虽然有时候有些爱情是看起来的有利可图,但是事实上可能真的是有些“旁观者谜”的意思,每个人的爱情都是值得被歌颂的。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就看到过的一本《三言两拍》中,我就一直非常的喜欢这个爱情故事,在过了这么久之后的今天

  • 宋朝的“通判”是个什么样的官职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通判,宋朝

    如果你喜欢宋朝的历史,或者你看过关于宋朝的影视剧,那么你一定会知道“通判”这个官职。在《水浒传》中,宋江被刺配江州,因在浔阳楼题下反诗,因而被江州的“黄文炳”得知,并将他陷害;其中陷害这个黄文炳的官职就是“通判”。那么在宋朝,“通判”是一个什么官职呢?宋太祖赵匡胤——画像“通判”,是州府里的主要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