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蔡州之战背景资料:为什么会发生夜袭蔡州之战?

蔡州之战背景资料:为什么会发生夜袭蔡州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645 更新时间:2023/12/30 11:18:58

吴元济叛乱

“悬军奇袭,置于死地而后生”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闰八月,彰义军(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卒。其子吴元济 隐匿少阳死亡的消息,径自接掌军务,拥兵自立。淮西一镇仅有蔡(今河南汝南)、申 (今河南信阳)、光(今河南潢川)区区三州之地,周围都是唐朝州县,势孤力单。十 月,一向有志于削平藩镇的唐宪宗以严缓为蔡、申、光招抚使,决定对淮西用兵,讨伐 吴元济。

负隅顽抗

元和十年(815年),吴元济在唐军的四面围攻下负隅顽抗,并派人向成德承宗、 淄青李师道求援。王、李一面上表请求赦免吴元济,一面出兵策应淮西,派人烧毁朝廷 储藏的钱帛粮草,刺杀力主讨伐的宰相武元衡。宪宗不为其所动,擢升主张用兵的裴度 为宰相,令其主持征讨,并以韩弘取代作战一年、无功可言的严绶。同时,又将刺杀武 元衡之罪归之于王承宗,下令对成德用兵。

战况失利

元和十一年(816年),唐军进攻成德。各路唐军因缺乏最高统帅,难以协调行动, 被王承宗逐一击破。淮西战区的唐军因主帅韩弘养寇自重,只能各自为战。东路唐军击 败淮西军,攻占鏊山(今河南丘东)。北路唐军连败淮西军。南路唐军亦攻破申州外城。 西路唐军先败淮西军于朗山(今河南确山),但随即大败于铁城(今河南遂平西南)。

标签: 蔡州之战唐朝藩镇割据

更多文章

  •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北魏,孝文帝迁都,

    在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是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虽然只有169年(公元420——589年),但中华民族却经历了大分裂的剧痛,而最终又孕育了大融合的统一。在这一过程中,北魏孝文帝元宏于公元493年决断将国都由平城南迁至洛阳,则是其关键性的转折。平城和洛阳,在这一转折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那时的平城,即今日之

  • 孝文帝迁都的时间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孝文帝迁都,北魏,南北朝

    迁都洛阳时间:公元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拓跋宏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到洛阳。为了这个,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孝文帝很恼

  • 孝文帝迁都的经过:北魏孝文帝如何成功迁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孝文帝迁都,北魏,孝文帝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这是史上一次颇具智慧的著名事件。面对重重阻力,孝文帝以进为退,收放自如,终于如愿以偿,把以“汉化”为中心的改革事业推进到新的阶段。公元490年孝文帝亲政伊始,就把迁都洛阳提上了议事日程。在他看来,洛阳地处天下之中,经济基础坚实,交通条件便利,文化积淀深厚,

  • 孝文帝迁都轶事:巧借“南征”成功迁都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孝文帝,迁都,改革,,孝文帝迁都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这是史上一次颇具智慧的著名事件。面对重重阻力,孝文帝以进为退,收放自如,终于如愿以偿,把以“汉化”为中心的改革事业推进到新的阶段。公元490年孝文帝亲政伊始,就把迁都洛阳提上了议事日程。在他看来,洛阳地处天下之中,经济基础坚实,交通条件便利,文化积淀深

  • 孝文帝迁都原因:北魏孝文帝迁都的背景与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北魏,孝文帝,孝文帝迁都

    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历史背景与影响北魏迁都洛阳,绝不是孝文帝的个人意愿可以决定。换而言之,在当时背景下,即使没有孝文帝,北魏也可能会迁都的;而失去当时的背景,如果孝文帝一心想迁都,恐怕只会让自己死的很难看。北魏迁都洛阳,主要是建立在两个原因之上。第一、北方的柔然衰弱了。失去这个原因,迁都是绝对无法实现了

  • 巴勒斯坦战争在中东哪两个势力之间打响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东战争,巴勒斯坦,以色列,,巴勒斯坦战争

    随着欧洲反犹形势的日益严峻,大量从欧洲逃离的犹太人前往巴勒斯坦,犹太人和当地阿拉伯人之间的矛盾日益严峻。1942年2月,英国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处理。“联大”根据英国的要求召开特别会议,讨论巴勒斯坦问题。1947年9月16日,联合国第二届大会成立了专门委员会进一步研究巴勒斯坦问题。1947年11

  • 巴勒斯坦战争发生的根源是联合国的哪项决议?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东战争,巴勒斯坦,巴勒斯坦战争

    历史上的巴勒斯坦 中东地区是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而提出的一个地理概念,它包括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约旦、科威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等18个国家和地区,面积740万平方公里,它衔接亚、非、欧三大洲,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巴勒斯坦则位于中东的中心地带,西濒地中海,南邻西奈半岛,扼亚

  • 西陵之战的影响是什么?如何客观评价西陵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陵之战,三国

    西陵之战,是三国后期吴国陆抗进攻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杀叛将步阐的作战。公元272年,吴国西陵守将步阐降晋,吴派陆抗讨伐步阐。西晋朝廷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援救步阐,陆抗率主力对杨肇军进行阻击。两军接触后,陆抗部将俞赞投降了杨肇,吴军情况十分危急。陆抗针对俞赞可能提供给晋军的情报,估计杨肇可能依俞赞之计

  • 三国西陵之战的过程简介 西陵之战的结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陵之战,三国

    西陵之战,讲公元272年,吴国西陵守将步阐降晋,遭到吴军沉重打击。吴大将陆抗军攻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杀叛将步阐的作战。陆抗出击吴国陆抗听到步阐背叛的消息,马上派将军左奕、吾彦等去讨伐。晋武帝派荆州刺史杨肇到西陵迎接步阐,车骑将军羊祜统率步兵进攻江陵,巴东军徐胤率水军攻打建平救援步阐。陆抗命令西陵各

  • 三国西陵之战是哪两个国家间打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西陵之战,

    三国西陵之战是哪两个国家间打的?参战方:孙吴、西晋西陵之战,是三国后期吴国陆抗进攻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杀叛将步阐的作战。公元272年,吴国西陵守将步阐降晋,吴派陆抗讨伐步阐。西晋朝廷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援救步阐,陆抗率主力对杨肇军进行阻击。两军接触后,陆抗部将俞赞投降了杨肇,吴军情况十分危急。陆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