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孝文帝迁都的经过:北魏孝文帝如何成功迁都

孝文帝迁都的经过:北魏孝文帝如何成功迁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392 更新时间:2023/12/19 2:04:06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孝帝迁都洛阳。这是史上一次颇具智慧的著名事件。面对重重阻力,孝文帝以进为退,收放自如,终于如愿以偿,把以“汉化”为中心的改革事业推进到新的阶段。

公元490年孝文帝亲政伊始,就把迁都洛阳提上了议事日程。在他看来,洛阳地处天下之中,经济基础坚实,交通条件便利,文化积淀深厚,一直是汉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曾是东周、东汉和魏晋的都城。迁都洛阳,既有利于加强同中原汉族门阀士族的联系与合作,又可以乘机摆脱鲜卑守旧贵族势力的束缚掣肘,推行汉化改革。但是要把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往洛阳,守旧贵族的反对,普通鲜卑民众的抵触,其声势之大、阻力之重,是可以想见的。年轻的孝文帝要克服这方面的重重障碍,按规的方式是不成的,必须剑走偏锋、另辟蹊径,于是乎,孝文帝决定假借“南征”之名,达到迁都的目的。

北魏太和十七年八月,孝文帝亲率大军30万,号称百万,南下“伐齐”。适逢秋雨连绵之际,风雨交加,道路泥泞,历经近一个月,数十万北魏将士才抵达洛阳城下。他们神色倦怠,疲惫不堪,恨不得一屁股坐下不再起来,随行的诸多大臣同样精疲力竭,叫苦不迭。可是,孝文帝却精神抖擞,执鞭催马,命令将士立即开拔,一派不灭南齐誓不回归的架式。

文武百官见此情形,纷纷跪倒在孝文帝的战马前,叩头不止,恳切请求皇上体恤下情,停止“南征”。孝文帝故意声色俱厉地喝斥道:朕正准备经营大事,统一天下,可你们这些人却推三阻四,有意迁延,须知道国有国法,军有军纪,你们如执迷不悟,再要说东道西,当心受到严刑的制裁!但是安定拓跋休等人依旧哭泣着上前劝谏,苦苦哀求。

孝文帝见时机已到,便将自己的迁都意见作为停止“南征”的交换筹码亮出,表示如果大家都不想南征,那么索性将国都从平城迁徙到这里,否则 “今者兴动不小,动而无成,以示后?苟欲班师,无以重之千载!”(《资治通鉴》卷一三八,《齐纪四》)不等大臣王公们有所反应,孝文帝又说:“议之所决,不得旋踵,欲迁者左,不欲者右。”在场的大臣多不乐意迁都,但是却更不愿意“南征”,情急之下,只好挪步站到左边,表示同意迁都。不再“南征”的决定作出之后,群臣感激涕零,山呼“万岁”,迁都洛阳之事,就在孝文帝拓跋宏自编自导自演的活剧中顺利实现了。

标签: 孝文帝迁都北魏孝文帝

更多文章

  • 孝文帝迁都轶事:巧借“南征”成功迁都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孝文帝,迁都,改革,,孝文帝迁都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这是史上一次颇具智慧的著名事件。面对重重阻力,孝文帝以进为退,收放自如,终于如愿以偿,把以“汉化”为中心的改革事业推进到新的阶段。公元490年孝文帝亲政伊始,就把迁都洛阳提上了议事日程。在他看来,洛阳地处天下之中,经济基础坚实,交通条件便利,文化积淀深

  • 孝文帝迁都原因:北魏孝文帝迁都的背景与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北魏,孝文帝,孝文帝迁都

    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历史背景与影响北魏迁都洛阳,绝不是孝文帝的个人意愿可以决定。换而言之,在当时背景下,即使没有孝文帝,北魏也可能会迁都的;而失去当时的背景,如果孝文帝一心想迁都,恐怕只会让自己死的很难看。北魏迁都洛阳,主要是建立在两个原因之上。第一、北方的柔然衰弱了。失去这个原因,迁都是绝对无法实现了

  • 巴勒斯坦战争在中东哪两个势力之间打响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东战争,巴勒斯坦,以色列,,巴勒斯坦战争

    随着欧洲反犹形势的日益严峻,大量从欧洲逃离的犹太人前往巴勒斯坦,犹太人和当地阿拉伯人之间的矛盾日益严峻。1942年2月,英国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处理。“联大”根据英国的要求召开特别会议,讨论巴勒斯坦问题。1947年9月16日,联合国第二届大会成立了专门委员会进一步研究巴勒斯坦问题。1947年11

  • 巴勒斯坦战争发生的根源是联合国的哪项决议?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东战争,巴勒斯坦,巴勒斯坦战争

    历史上的巴勒斯坦 中东地区是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而提出的一个地理概念,它包括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约旦、科威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等18个国家和地区,面积740万平方公里,它衔接亚、非、欧三大洲,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巴勒斯坦则位于中东的中心地带,西濒地中海,南邻西奈半岛,扼亚

  • 西陵之战的影响是什么?如何客观评价西陵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陵之战,三国

    西陵之战,是三国后期吴国陆抗进攻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杀叛将步阐的作战。公元272年,吴国西陵守将步阐降晋,吴派陆抗讨伐步阐。西晋朝廷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援救步阐,陆抗率主力对杨肇军进行阻击。两军接触后,陆抗部将俞赞投降了杨肇,吴军情况十分危急。陆抗针对俞赞可能提供给晋军的情报,估计杨肇可能依俞赞之计

  • 三国西陵之战的过程简介 西陵之战的结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陵之战,三国

    西陵之战,讲公元272年,吴国西陵守将步阐降晋,遭到吴军沉重打击。吴大将陆抗军攻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杀叛将步阐的作战。陆抗出击吴国陆抗听到步阐背叛的消息,马上派将军左奕、吾彦等去讨伐。晋武帝派荆州刺史杨肇到西陵迎接步阐,车骑将军羊祜统率步兵进攻江陵,巴东军徐胤率水军攻打建平救援步阐。陆抗命令西陵各

  • 三国西陵之战是哪两个国家间打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西陵之战,

    三国西陵之战是哪两个国家间打的?参战方:孙吴、西晋西陵之战,是三国后期吴国陆抗进攻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杀叛将步阐的作战。公元272年,吴国西陵守将步阐降晋,吴派陆抗讨伐步阐。西晋朝廷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援救步阐,陆抗率主力对杨肇军进行阻击。两军接触后,陆抗部将俞赞投降了杨肇,吴军情况十分危急。陆抗针

  • 虎牢关之战背景资料:为什么会发生虎牢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虎牢关,李世民,隋唐,,虎牢关之战

    隋朝末年,烽烟四起,群雄争霸,唐高祖李渊攻克长安称“唐”,王世充据洛阳称“郑”,柏壁之战后,李渊为夺取中原,采取先郑后夏(窦建德已称夏王)、各个击破的方略。武德三年(620年)七月,李渊下诏秦王征王世充,王世充闻唐军来袭,命魏王王弘烈守襄阳(今湖北襄樊县)、荆王王行本守虎牢、宋王王泰镇守怀州(今河南

  • 三千五百对十万:虎牢关之战李世民为什么能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太宗,虎牢关,窦建德,虎牢关之战

    我不喜欢分析成功的经验,我讲过,一切成功的经验都是扭曲的。所以,不能够说你按照这种方式去做,你也能成功。谁也没有把握一定能赢。就连李世民也一样。打不赢怎么办?跑。跑不掉怎么办?死掉。死掉怎么办?死掉就死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向死而生,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之上,再来看为什么能够打赢。一、是不是一点胜算都没

  • 宋金和尚原之战的过程简介:和尚原之战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和尚原之战,宋朝,抗金,

    1131年(金天会九年,南宋绍兴元年)五月,金军将帅没立率部出凤翔(辖境相当今陕西宝鸡、岐山、凤翔、麟游、扶风等地),乌鲁、折合从阶州、成州出大散关,屯兵北上,进攻吴玠军,两路金军企图在和尚原会师。吴玠命令诸将列成阵势,利用有利地形,轮番向先到达的乌鲁、折合率领的金军攻击。金军欲战不能,欲退无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