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灭陈之战背景资料:为什么会发生隋灭陈之战

隋灭陈之战背景资料:为什么会发生隋灭陈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495 更新时间:2024/1/29 14:16:36

南北朝末期,北周、突厥和陈朝三个主要政权并存。北周武帝死后,丞相杨坚掌管朝政。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杨坚登基建立隋朝,仍建都长安。当时隋朝领域大体包括长江以北,汉代长城以南,东至沿海、西达四川的广大地区。杨坚在北周和北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一系列加强君主集权、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使隋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日益壮大。

而江南陈朝传至后主陈叔宝时,保有长江以南、西陵峡以东到东南沿海的400余县、200余万人口。政治腐朽,上下猜忌,赋税繁重,府库空虚,刑法残暴,人民怨声载道;后主沉醉于酒色,疏于戒备,凭借长江阻遏隋军进攻。

北方突厥为游牧奴隶社会,自6世纪中期崛起,至沙钵略可汗时,控制着长城以北,贝加尔湖以南,兴安岭以西,黑海以东的辽阔地域,拥有骑兵数十万。因隋朝停止对其和亲,不断兴兵南犯,威胁隋的统治。但当时突厥有四可汗,各拥重兵,沙钵略与阿波、达头等可汗不和,为隋制胜突厥提供了有利条件。

帝曾准备先灭陈朝,后击突厥。突厥沙钵略可汗因其妻为北周千金公主,便以为北周复仇为借口,联合原北齐营州刺史高宝宁,于十二月攻占临榆镇(今河北抚宁东,一说今山海关)。并联络各部,准备大举攻隋。文帝根据隋朝新立,边防不固,实力尚不够充实等情况,决定变更原来计划,改取南和北战,先败突厥,后灭陈朝的战略。583年四月隋文帝兵分八路,对突厥发动反击。并且用长孙晟的离间之计,最后使突厥汗国分裂为东突厥与西突厥两部,让四可汗为了汗位自相残杀

。584年沙钵略可汗因为对隋作战不利,向隋朝求和。至此北部边患基本消除,解除了南下灭陈的后顾之忧。

标签: 隋文帝陈叔宝隋朝隋灭陈之战

更多文章

  • 普法战争的结果:普法战争带来什么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普法战争,拿破仑三世,老毛奇,

    法国1、导致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确立。1870年9月4日,当色当战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连同在色当的法国官兵全部作了俘虏的消息传到巴黎后,巴黎广大人民群众对拿破仑三世统治的不满,立刻像火山一样爆发了。工人和小资产阶级群众拥入波旁宫立法团会议厅,要求废除帝制,恢复共和,共和派议员甘

  • 普法战争的过程简介:普法战争的具体战斗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普法战争,拿破仑三世,毛奇,

    普法战争是1870~1871年普鲁士王国同法兰西第二帝国之间的战争。因长期争夺欧洲大陆霸权和德意志统一问题,普鲁士和法国之间关系长期紧张。1870年7月14日,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就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发表了挑衅性的“埃姆斯电报”,触怒了法国政府。7月19日,法国对普鲁士宣战,但战争开始后,法军接连败北。

  • 普法战争发生在什么时代?普法战争由谁发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拿破仑三世,毛奇,普法战争,

    1866年的普奥七星期战争,普鲁士以快而惊人的胜利搅乱了欧洲的均势。早先,法国的拿破仑三世有支配欧洲大陆之势,虽然法兰西第二帝国内部并不巩固,然而凭着法军在克里米亚战争和奥意法战争中不断获得的军事胜利平息了不少内部矛盾。然而此时的普鲁士在首相俾斯麦的筹划下,正积极使得自己在德意志联邦中扮演重要角色。

  • 镇南关之战的结果:镇南关之战带来什么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镇南关之战,冯子材,清朝,

    1885年3月30日,赫本哲放弃谅山的消息传到法国本土,法国总理茹费理内阁以306对149的票数否决了茹的“增拨军费案有先议权”提案。茹费理引咎辞职。然而茹刚一辞职法国就同意“应先前要求”给越南法军垫付五千万法郎“人们认为是法国战争计划的象征”表明法国丝毫也不打算停止战争。而在此役后清军已经精疲力尽

  • 镇南关之战的过程简介:镇南关之战的战斗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镇南关之战,冯子材,清朝,

    换将易帅1884年底,刘永福的黑旗军配合西线清军,围困占据宣光城的法军达3个月之久,城中法军几乎弹尽粮绝。但随着法国援兵的到来,宣光未能攻克。1885年2月,法国再次增兵越南,在法军统帅波里也(BrièredeI′Isle)指挥下,集中两个旅团约万余人的兵力向谅山清军发动进攻,广西巡抚潘鼎新不战而退

  • 镇南关之战背景资料:为什么会发生镇南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镇南关之战,冯子材,清朝,

    镇南关大捷是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3月,在中法战争中,清军在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大败法国侵略者取得重大胜利的著名战役。1883年法国军队进攻越南顺化,强迫越南订立法安《顺化条约》,意使越南脱离中国的藩属地位,成为法国的保护国,引起中国清朝政府朝野大哗,慈禧太后大为震怒,下诏向越南派兵,中法战争

  • 雅克萨之战的历史评价:清朝取得第一次对外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雅克萨之战,尼布楚条约,清朝,

    清军的主要得失一是军事斗争与外交斗争相互配合,斗争有理、有利、有节。面对沙俄军队对中国黑龙江流域的不断侵略和蚕食,康熙帝本着先礼后兵的原则,曾多次与沙俄进行交涉,坚决要求沙俄军队停止侵略行径。当外交手段未能奏效时,才使用武力驱逐入侵者。待军事上取得胜利之后,又通过外交手段来巩固军事斗争的胜利成果,使

  • 雅克萨之战的结果:雅克萨之战带来什么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雅克萨之战,尼布楚条约,清朝,

    雅克萨之战清军之所以取胜,首先是由于战争是正义的,得到了军民特别是边疆地区各族人民的热烈拥护和积极支持。其次是清军从长期的斗争中逐步认识和掌握了边界斗争的特点,采取了有效措施,作了较充分的准备。第三是实行了军政兼施的指导方针,在以武力为后盾的基础上,先对侵略者严辞警告,警告无效后,才发兵反击。反击时

  • 雅克萨之战的过程简介:雅克萨之战的战斗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雅克萨之战,尼布楚条约,清朝,

    清顺治三年(1646年),波雅科夫率领残部经马亚河、阿尔丹河进入勒拿河,逃回雅库次克。波雅科夫回去后扬言,只要派兵300,修上3个堡寨,就能征服黑龙江。波雅 科夫带回的有关黑龙江流域的情报和他提出的武力侵入黑龙江流域的打算,引起了沙俄 当局的重视和赞许。顺治六年(1649年),雅库次克长官派哈巴罗夫

  • 雅克萨之战背景资料:为什么会发生雅克萨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雅克萨之战,尼布楚条约,清朝,

    俄国直至16世纪时,仍是欧洲一个不大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同中国相隔万里。16世纪初俄罗斯统治者由欧洲一个不大的公国,逐步对外侵略扩张。明崇祯五年(1632年),沙俄扩张至西伯利亚东部的勒拿河流域后,建立雅库茨克城,作为南下侵略中国的主要基地。从此,它便不断地派遣武装人员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明崇祯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