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冷兵器战争史上的奇迹之战:合川钓鱼城之战

中国冷兵器战争史上的奇迹之战:合川钓鱼城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128 更新时间:2024/1/6 14:19:21

钓鱼城之战奇迹:陈毅元帅曾有一首诗:“钓鱼城何处?遥望一高原。壮烈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诗中所说钓鱼城指的就是坐落在今重庆市合川区(宋代时称合州)东钓鱼山上的古城。十三世纪中叶,剽悍的蒙古铁骑在漠北草原崛起,“一代天骄”的兵威震撼了整个欧亚大陆,然而1259年蒙哥大汗亲率号称“上帝之鞭”的十万骁勇善战之师,却“折鞭”于这座古城之下。合州军民浴血奋战,坚持抵抗36年之久,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书写了中国古代城防战中最浓重的一笔。

在西起川陕、东至淮河下游的数千里战线上同时发起对南宋的进攻,宋蒙战争全面爆发。1236 年阳平关之战后,整个四川地区几近沦陷。为扭转颓势,巩固上游,1242 年南宋皇帝理宗派战绩卓著的余玠入蜀主政。余玠入蜀后,杨家将后人,播州安抚使杨文献上了保蜀三策,他认为,蒙古人过去如入无人之境,全是因为不能把他们抵御在门户之外,把守住阳平、七盘、剑门三关是防御上策;在险要处建城壕是中策;下策则是沿江自守,任敌人来去自由。余玠对杨文的策略十分赞赏,但由于当时阳平、七盘已失,对于全蜀关键、守蜀重点在哪,余玠仍举棋不定。

为集思广益,求得良策,1243年余玠在重庆设招贤馆,杨文主政下的冉璡(jīn)、冉璞兄弟献策,提出以钓鱼山为中心建立山城防御体系,这样胜过十万雄兵,四川也能固守。这一方案立即得到了余玠的认可,报宋廷同意,冉氏兄弟全权负责筑城迁州之事。建成后的钓鱼城分内、外城,外城筑在悬崖峭壁之上,城墙由条石垒成,有8 道城门,门上建楼,分别名为护国、始关、小东、新东、菁华、出奇、奇胜、镇西。城内面积1.9 平方公里,有数千亩良田和四季不绝的丰富水源。整个合州迁入钓鱼城后,军民结合、耕战结合、可攻可守,俨然成了一座军事重镇。后来余玠以此为样板,采取“守点不守线,联点而成线”的策略,在四川各险要处修筑二十余座山城,形成了一个完备的山城防御体系,钓鱼城则是这一体系的核心和最坚固的堡垒。

1258 年2 月,成吉思汗孙子蒙哥大汗下令分兵三路大举伐宋:中路由忽必烈进攻鄂州(湖北武昌),兀良合台从交(越南)、广(广西)带兵北上,与忽必烈会师;东路由塔察儿进攻荆山(安徽怀远县)牵扯南宋兵力;西路由蒙哥亲率主力,进攻四川。计划攻占四川后,三路会师,再攻取南宋都城临安。时任合州知州的王坚,调动治下石照、汉初、巴川、赤水、铜梁五县共17 万人,增筑城防设施,加修了一条藏兵、运兵的地下秘密坑道。坑道由条石扣砌而成,高1.25 米,宽1 米,呈直线形向内延伸,入洞后约15 米有一个隘口,只能容一个人侧身前进,再往前则豁然开阔,可以直达钓鱼城西、南、北三面。王坚还把西门内的天池扩大到周围一百多步,新开小池13 处,凿井92 眼,使钓鱼城有了充足的水源。

当时成都及川西北府州均被蒙军占领,所以蒙哥并未把钓鱼城放在眼里。这年年底,他命降臣晋国宝入城劝降。王坚拒绝后先放了他,后又用快船追回,宣布他投降叛国的罪名。晋国宝力驳“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王坚说:“来使已经放回,我杀的是追回来的叛臣。”随即在阅武场将其正法。正在帐中欢度新年的蒙哥得到晋国宝被杀的消息,大为震怒,命令元帅纽璘占领长江一带,在涪州的蔺市造起浮桥,隔断长江下游的援兵。又在重庆下游铜锣峡夹江建造要塞,威胁和牵制重庆的宋军,派南宋叛将杨大渊进攻合州,掳走一万余人(一说八万余人)。

1259年二月初三,蒙哥率军从鸡爪滩渡过渠江,在石子山扎营,亲自督军战于钓鱼城下。蒙哥对钓鱼城的战斗部署是:令李忽兰吉与怯里马哥率战船200 艘,掠夺粮船,并在江山造浮桥以方便通行;令史天泽的军队在城南封锁嘉陵江面;令都总帅汪德臣率军负责钓鱼城西北面,夺取城外山寨;派大将郑温率军4000 人在钓鱼山周围负责巡逻。当日,蒙军开始攻打一字城墙。一字城墙又叫横城墙,钓鱼城南北各筑有一道直伸入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城墙一般宽2.5 米- 5.2 米、高6.9 米以上,但在接近嘉陵江边的缓坡地带,城墙加宽至7.2米- 14.3 米,最高处达10 米。其作用在于阻碍城外敌军运动,同时城内守军又可通过外城墙运动至一字城墙拒敌,与外城墙形成夹角交叉攻击点。

攻破城南外城后,从二月初七到三月底,蒙军先后猛攻镇西门、东新门、菁华门等处,都被击退。四月初三到二十二日,接连20 天大雷雨,蒙军暂时停止进攻,雷雨一停,蒙哥亲自督军攻打失去南外城屏障的护国门。护国门是钓鱼城最大的城门,两面都是悬崖峭壁,城中军民在此以栈道出入。护国门东一百多米的城墙下还有一个隐秘的飞檐洞,天然的巨石夹峙,形成了“一线天”孔道,洞周围古木参天,藤萝牵绕,便于隐蔽,是城中军民偷袭骚扰蒙军的一处秘密出口,有“可出而不可入”之说。王坚组织敢死队员从暗道攀岩而下,内外夹击,大败蒙军。屡次失败,蒙古人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挖地道。

在奇胜门以北约150 公尺处,蒙军开始挖掘地道,这条地道纵横交错,由主通道、支道、竖井组成,道宽约1.5 公尺,高约1 公尺,剖面呈倒“凸”字形,这种形状既可节约工时和人力,也能隐藏伏兵,地下凹进去的一部分,用来排水,两边的土台可作为士兵休息之地。在地面佯攻的掩护下,24 日天黑后蒙古士兵进入地道蛰伏,夜深人静时,攻入奇胜门,杀死许多军民。王坚率敢死兵士同蒙军展开激烈搏杀,奋力将其击退,随后用擂石将地道回填,以绝后患。

此时天气渐渐转暖,一场大雨后,随之而来的就是酷热,蒙古人开始不适应南方湿热的气候,军中痢疾流行,士气低落,战斗力大大下降。相反,钓鱼城军民斗志愈益昂扬,宋军将领能够在城上“张盖而坐”从容指挥。钓鱼城久攻不下,蒙哥命诸将“议进取之计”。大将术速忽里认为,屯兵坚城之下是不利的,不如留少量军队骚扰,主力沿长江水陆东下,与忽必烈等军会师,一举灭掉南宋。但骄横自负的众将领哪里遇到过这样的挫败?他们力主强攻。一向沉稳善思的蒙哥也没有采纳术速忽里的建议,决意继续攻城。

6 月,汪德臣乘夜率兵攻上钓鱼城外的马军寨,杀死寨主和守军。王坚率兵防御,相持到天明,恰好天降大雨,蒙军攻城云梯折断,被迫撤退。汪德臣单骑至钓鱼城下,招降城中守军:“吕文德(四川制置副使)的援军已被我打退,钓鱼城早晚是保不住的,你们趁早投降,我保一城军民不死,不要同王坚顽抗!”话音未落,炮石如雨点般打来,汪德臣中石负伤,不久死于缙云山寺庙中。蒙哥闻知死讯,扼腕叹息,如失左右手。

打死汪德臣的大炮便是古代广泛使用的投石机,据宋朝兵书《武经总要》记载,投石机以大木为架,结合部用金属件连接。炮架上横置可以转动的炮轴。固定在轴上的长杆称为“梢”,起杠杆作用。炮梢的一端系皮窝,放置石弹,另一端系炮索,索长数丈。投掷石弹时,1 人瞄准定放,拽炮人同时猛拽炮索,将另一端甩起,皮窝中的石弹靠惯性抛出,射程可达数百步。当时多数炮是将炮架置于地上或插埋于地下,固定施放。有一些在炮架下安装四轮,便于机动,称为车炮。也有的炮,其炮柱可以左右旋转,向各个方向投掷石弹,称为旋风炮。《武经总要》记载最大的炮长达8.76 米,需要拽手250 人,发射的石弹重45 公斤,最远射程达500 米。

也正是这种投石机结束了蒙哥的性命。这一年正值大旱,半年无雨,王坚“坚壁清野”的策略使蒙军陷入极大的补给困难,蒙哥急于了解城内具体情况,便命士兵在钓鱼城东门对面200 米外的高地脑顶坪筑台,台上架起一座高楼,楼顶接上长杆,高过钓鱼城的城墙,上有飞车,人在里面可以窥视城内一举一动。钓鱼城军民在蒙军筑台建楼时,就对准那里安好了炮位。7 月21 日,蒙哥亲自率兵来到城下,刚把飞车升起,还没有来得及看清城内情况,城内多个投石机集中发射,飞箭巨石如同雨下,桅杆被打折,飞车内的士兵也被抛到百步以外摔死。蒙哥中了飞石 ,退回营中。

为了动摇蒙军攻城的决心,钓鱼城守将把三十多斤重的两尾鲜鱼加上面饼数百张,用投石机抛到蒙古军营中,并附信一封,让蒙哥把鱼煎了和面饼吃,称城里粮食和水都很充足,再守10 年,蒙军也攻不下钓鱼城。蒙哥身负重伤,又受此羞辱,在军队撤退到金剑山温汤峡时就死去了。据《元史》记载,不少随蒙哥出征的将领战死钓鱼城下,可见战斗之惨烈。蒙哥临终遗言,城破之后屠尽城中军民。为了报复,运丧北归途中,蒙军见人就杀,沿途遭杀害的百姓达两万人之多。

蒙哥之死引起了蒙古的内讧,中路突破长江天险的忽必烈已包围了鄂州,无奈撤军北上争夺汗位,南路广西北上的蒙军已打到长沙,最终被忽必烈接应过江北返。可腐朽的南宋王朝,只满足保住江南半壁统治,苟延残喘。1260 年,立下战功的王坚被调到临安做了一个闲官,后来受到贾士道等权贵的排挤,忧郁而终。继承王坚抗战大业的是副将张珏。《宋史》记载,张珏有勇有谋,善于用兵,常常能出奇制胜。在他守卫钓鱼城期间,加修城墙,鼓励农耕,精练士卒,赏罚分明,深得军民拥戴。

1262 年,由于守将全汝揖的疏忽,大良坪被蒙军攻占。大良坪是钓鱼城到渠州的交通要道,又是通往开州、万州、夔州等地的门户,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大良坪的失守,给宋军交通运输带来了严重的困难。这颗钉子必须拔掉,但大良坪易守难攻,张珏多次出击,都未能成功。1266 年蒙军又攻占了开州,这样就可避开重庆,沿长江直捣临安,并且还会使重庆、合州及川东南成为孤岛。张珏认为:要夺回开州,必先收复大良坪,切断蒙军主力和开州之间的联系孔道。经过反复策划,1266 年冬天,张珏选择了被蒙军认为最安全的地方凿石上山,在一个漆黑的深夜,派兵乘蒙军守将醉酒酣睡之际偷袭,都统王立伪装成蒙军传令官孤身冲进敌城,骗开城门,隐藏在附近的50名宋军勇士手持刀斧冲进城内,杀声震天,蒙军仓皇溃逃,大良坪重新回到宋军手中。

第二年4 月,蒙古平章(地方高级长官)赛典赤率领数万人攻打钓鱼城,张珏在款龙溪聚集大量木船,船中装满巨石,沉入江中形成一座水城,从而大败蒙古水军,被蒙军切断的嘉陵江、涪江、渠江得以重新互通,三江沿岸各军事据点又能互为声援,蒙宋四川战场上重新进入对峙。

1271 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与南宋的樊城之战打响。为防止四川宋军对樊城的支援,元军加紧了对四川的进攻,1272 年元都统使合刺率兵攻击合州及渠江口,劫夺战船五十艘,后又在渠江北岸的云门山和渠江西岸的虎顶山筑城,意在对钓鱼城形成战略包围。钓鱼城的将士对此深感不安,纷纷要求领兵出击驱逐元军。张珏认为与其正面与有所防备的元军争夺,不如出其不意攻击女青坪,那是元军川东帅汪良臣(汪德臣之弟)的屯兵重地,如果受到攻击,合刺必回军援助,渠江边的筑城元军就会撤退。

在张珏的安排下,宋军在云门山和虎头山一带布置疑兵,佯作进攻态势,暗地里主力部队渡过平阳滩,偷袭女青坪,一把火将元军的军粮、军械烧得干干净净。然后再越城过寨70 里,将元军的江岸船场焚毁,守卫船场的统制周虎也被杀死。这样汪良臣果然按照张珏的预料,不得不命令合刺撤兵支援,放弃了云门山和虎头山的筑城工事,钓鱼城的威胁暂时被解除。

张珏之后,王立兼知合州,负责守卫钓鱼城。南宋投降,重庆陷落,使钓鱼城成了战争汪洋中的孤岛。城内粮食短缺,甚至出现易子相食的惨像,城外蒙古人虎视眈眈,十几万军民时刻面临被屠的危险,内外交困使王立愁戚无计。历史走到这一步,一个女人对钓鱼城的存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她就是熊耳夫人。

熊耳夫人原是元安西王相李德辉的异父妹,嫁给了蒙古千户熊耳。王立率军收复泸州击毙熊时,熊耳夫人诡称姓王,与丈夫失散,王立为其容貌所迷,但因儒家有训“同姓不得成婚”,乃以兄妹之名,带到合州。此时,熊耳夫人说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并劝王立投降,称她可以劝说李德辉保全所有合州百姓的性命。为了全城军民的生命,王立无奈接受了熊耳夫人的建议,派亲信杨獬持书去李德辉处请降。李德辉收到降书,知道自己的妹妹也在钓鱼城,加倍从中斡旋,1279 年正月,率数百人至钓鱼城正式受降,钓鱼城36 年守城抗战的历史画上了悲壮凄凉的句号。

弹丸之地的钓鱼城,甚至改变了十三世纪的世界格局,1252 年,蒙哥派其弟旭烈兀发动第三次西征,先后攻占了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大片土地。正当旭烈兀准备向埃及进军时,蒙哥死讯传来,旭烈兀留下少量军队,自率大军东还争夺汗位。结果蒙军因寡不敌众被埃及打败,最终未能打进非洲,大规模征战行动从此走向低潮。蒙哥死后,忽必烈争到大汗宝座,一改蒙哥带有浓厚蒙古部族色彩的落后统治方式,推行汉化政策,改变蒙古的滥杀和酷烈统治。钓鱼城投降后,忽必烈赦免了全城军民。蒙古人在征服世界的过程中杀人无数,凡是抵抗的城市都被屠城,惟有钓鱼城抵抗了36 年全身而退,它被称为“东方的麦加”、“上帝折鞭处”。

更多文章

  • 露梁海战的前因后果:中国明朝本有机会灭亡日本(露粱海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露梁海战,中国,灭亡,日本,露粱海战

    露梁海战:我们在反思中日甲午海战的同时,也应当重新审视露梁海战——中日间爆发的另一场海战冲突,以史为鉴。露梁海战是明朝万历二十六年十一月,也就是公元1598年,中朝两国水师和日本水师在朝鲜半岛以西海域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海战。16世纪80年代,丰臣秀吉结束了日本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统一全国,继而制定了征

  • 露梁海战作战经过:明朝和朝鲜的联合打击日本(露粱海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露梁海战,露梁海战经过,明朝,朝鲜,露粱海战

    露梁海战经过:驻朝鲜西部日军接到撤退命令后,拟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十一月十一日起开始撤退。驻顺天之第二军先撤,接着,驻泗川、南海、固城之日军,依次到巨济岛集结,候船回国。十一日晨,第二军部队登船待发。其先遣部队驶至光阳湾口的猫岛附近海面时,受到中朝联军水师的拦击,退路被截断。为了突破重围,第

  • 陈仓之战的背景:刘邦项羽争霸之还定三秦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项羽,陈仓之战,背景

    陈仓之战背景:汉元年二月,项羽、刘邦灭秦战争结束,项羽凭借其军事实力,裂土分封18个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为困锁可能与其争夺天下的刘邦,将巴(郡治江州,今重庆市北嘉陵江北岸)、蜀(郡治成都,今属四川)、汉中(今陕西秦岭以南及湖北西部三郡)封于刘邦,迫其离开关中。并将关中分割为三,封秦降将章邯、司马

  • 陈仓之战简介:刘邦项羽楚汉战争史上著名的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陈仓之战,刘邦,项羽,战役

    陈仓之战简介:汉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二年六月,楚汉战争中,汉王刘邦攻占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的作战。元年二月,项羽、刘邦灭秦战争结束,项羽凭借其军事实力,裂土分封18个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为困锁可能与其争夺天下的刘邦,将巴(郡治江州,今四川重庆市北嘉陵江北岸)、蜀(郡治成都,今属四

  • 高清:美国“911”事件现场回顾(组图)(911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911,恐怖袭击,美国,老照片,911事件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了美国4架民航客机,其中两架撞坍了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大厦”,一架撞毁华盛顿五角大楼的一角,另一架坠毁。这一系列袭击导致3000多人死亡,并造成数千亿美元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 丝绸之路的历史:揭开不为人知的古代欧亚之商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丝绸之路,历史,汉朝

    丝绸之路的历史: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大陆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汉武帝时张骞首次开拓丝路和东汉时的班超经营西域并再次打通延伸了丝路,以及罗马人征服叙利亚的塞琉西帝国和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后,罗马人通过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阿克苏姆帝国取得中国的丝绸。西汉时期由张骞首次打通的的丝路,被称为

  • 丝绸之路简介:唐朝时期开辟的中国到欧洲的商道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丝绸之路,简介,唐朝

    丝绸之路简介: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

  • 吴起变法为何会招来杀身之祸? 吴起是哪国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吴起,吴起变法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时期。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称霸诸侯的目的,各国纷纷实行变法,如子产在郑国的变法,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等等,这些改革家,除子产得意善终外,李悝的身世因不为史籍记载而不详,吴起和商鞅,都因改革而下场悲惨。吴起,卫

  • 陈圆圆简介 秦淮八艳之一陈圆圆漂浮不定的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陈圆圆,秦淮八艳

    陈圆圆简介:陈圆圆,字畹芬,原姓邢名沅,常州武进人。陈圆圆是秦淮八艳之一,美艳动人,曾被选入崇祯宫中,后为明末山海关名将吴三桂妾,最终被李自成手下刘宗敏掳走成为其妻。陈圆圆的一生就是随着这三个男人而漂浮不定。陈圆圆父亲名邢三,母亲早亡,从姨父姓陈。圆圆,倾国倾城,能歌善舞,色艺冠时,时称“江南八艳”

  • 董鄂妃身世之谜 董鄂妃是明末名妓董小宛吗?(秦淮八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董鄂妃,顺治,秦淮八艳

    董鄂妃究竟何人?历来争论不休。据说顺治帝正是因董鄂妃的离世而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可见董鄂妃在顺治心中依恋之深,而董鄂妃的身份也变得愈加耐人寻味。很遗憾,董鄂妃的身份历史不明,众说纷纭。先来说一说较为可信的吧,较为官方的。据汤若望回忆录记载,顺治早年看上了一位满籍军人的老婆,并在这位军人斥责老婆时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