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二世胡亥简介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二世祖 (秦朝皇帝列表)

秦二世胡亥简介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二世祖 (秦朝皇帝列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342 更新时间:2023/12/30 4:35:22

秦二世胡亥(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07年),秦始皇第十八子,扶苏之弟,秦朝的第二任皇帝,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在位。自幼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李斯的帮助下,逼死扶苏,继而又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从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生平事迹

人物简介

秦二世(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07年),姓嬴,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赢扶苏之弟,秦朝的第二任皇帝,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在位。他自幼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时,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李斯等人的帮助下,胡亥逼死长兄赢扶苏,继而又杀死亲兄弟姐妹二十余人,从而当上了秦朝的二世皇帝。

秦二世即位后,赵高掌实权。下令始皇后宫无子者皆从死,在埋葬秦始皇时把全部工匠封死了在骊山陵墓里。征调材士五万人屯卫咸阳,令教射狗马禽兽。秦朝的暴政激起了前209年的陈胜吴广起义。左丞相李斯与右丞相冯去疾、大将军冯劫上书请求停止修建阿房宫,减轻各种苛捐杂税。

错误致死

二世听信赵高谗言,诛杀李斯,迫使冯去疾和冯劫自杀。二世三年七月,章邯王离投降项羽,刘邦攻下武关,赵高惶恐。公元前207年赵高与其女婿咸阳令阎乐合谋,逼二世自杀于望夷宫。临死前二世说只愿当万户侯,阎乐不准,遂自杀,卒年24岁。赵高以平民之礼埋葬了胡亥。

墓地所在

其墓,很简单,墓地在今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曲江池村南缘台地上,称胡亥墓。

大事年表

公元前230年,胡亥出生。

公元前210年,赵高、李斯假传遗诏,胡亥即位,是为秦二世。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8年,赵高诬陷李斯谋反,被处以极刑。

公元前207年,赵高指使人杀秦二世胡亥于咸阳。

相关事件

密谋夺位

胡亥的继位完全是赵高为了自己专权而一手策划的,在秦始皇的众公子中,胡亥论才干绝对不够即位的资格。他的长兄扶苏是最优秀的,秦始皇也将他作为继承人来培养,而且秦始皇还是很喜欢他的。为了增长他的治国经验,派他到北面的边境上和蒙恬一块戍守。

而胡亥在秦始皇的儿子中是出名的纨绔子弟,没有什么帝王儿子的风度。有一次,秦始皇设宴招待群臣,让儿子们也参加。胡亥也遵命赴宴,但他不愿和大臣们循规蹈矩地在父亲面前喝酒,早早吃饱了便借故退席了。在殿门外整齐地排列着群臣的鞋子,因为按照当时秦的规定,大臣进入宫殿时必须将鞋子脱下放在殿门外。参加酒宴的群臣的鞋子摆放得整整齐齐,这却成了胡亥胡闹的道具。他借着酒劲,边走边随意地将群臣的鞋子踢得横七竖八。人的言行是一致的,后来胡亥做皇帝治理天下,结果就像他原来踢鞋一样把国家“踢”得乱七八糟,最后乱得连自己的性命也搭进去了。

走上邪路

胡亥的公子哥的形象加上赵高的教唆,使他在邪路上渐渐地越走越远。赵高本是卑贱之人,但他也有一些才干,如精通刑法,不但身高力气大,字也写得很好,深得秦始皇的宠信,一直提拔他做了车府令,负责皇帝的车马仪仗。为了巴结胡亥,赵高经常教胡亥书法和如何断案,加上赵高的三寸不烂之舌,将胡亥牢牢地控制住,一切听他指挥,这是以后赵高鼓动胡亥篡位的基础。

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时,胡亥也随行,当时他二十来岁,仍是个公子哥。秦始皇病死后,受到赵高的蛊惑,和赵高、李斯一起改了秦始皇立长子扶苏继承帝位的遗诏,自己登上了本不属于他的帝位,结果也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李斯有罪

赵高的阴谋之所以得逞,李斯的作用不容忽视。赵高深知李斯的地位对他立胡亥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于是胁迫李斯。

赵高对李斯说了他的打算,李斯却一口回绝。

赵高不慌不忙地说:“李丞相,您最好好好考虑一下,在朝中,您的功劳能和蒙恬相比吗?您的威望、您的计谋能和蒙恬相比吗?况且,扶苏对您的信任也没有对蒙恬的深,假如扶苏即位,那丞相的职位肯定就是蒙恬的了,哪还会有您的地方。丢掉丞相倒是小事,身首异处也不是没有可能。您还是好好想想吧,命运就掌握在您自己的手里。”

李斯权衡利弊,终于和赵高走上了同一条不归之路。

残害手足及忠臣

胡亥登上帝位之前就害死了自己的哥哥扶苏。胡亥和赵高、李斯一起伪造了诏书送到在北面边境戍守的扶苏和蒙恬处,假诏书斥责扶苏和蒙恬戍边十几年,不但没立战功,相反还屡次上书肆意非议朝政。扶苏更是对不能回京城做太子而耿耿于怀,怨恨不已,所以对扶苏赐剑自刎。蒙恬对扶苏的行为不进行劝说,实为对皇帝不忠,也令自尽。

不归之路

扶苏听了诏书,流着泪想要自刎,蒙恬毕竟比他有些经验,劝他向皇上申诉,如果属实再自刎也不晚,但扶苏却说:“父皇让我死,还有什么可申诉的呢?”说完含泪自尽。而蒙恬却据理力争,不肯自裁,使者见他不听从诏命,就将他投入阳周(现在陕西子长北)的监狱里。

胡亥做了皇帝后,对其他众多的兄弟姐妹更是残忍有加,毫无人性。

胡亥屠杀自己兄弟最残忍的是在咸阳市(市即古代城市中的商业区)将十二个兄弟处死。另一次在杜邮(现在陕西咸阳东)又将六个兄弟和十个姐妹碾死,刑场惨不忍睹。将闾等三人也是胡亥的兄弟,最终也被逼自尽。他们三个人比其他兄弟都沉稳,胡亥找不出什么罪名陷害,就关在了宫内。等其他许多的兄弟被杀后,赵高派人逼他们自尽,将闾他们对来人说:“宫廷中的礼节,我们没有任何过错。朝廷规定的礼制,我们也没有违背,听命应对,我们更没有一点过失,为什么说我们不是国家忠臣,却要我们自裁?”来人答道:“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被定罪处死,我只是奉命行事。”将闾三人相对而泣,最后引剑自刎。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嬴政简介 中国第一个皇帝,秦朝开国皇帝(秦朝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嬴政,秦朝皇帝,秦朝皇帝列表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嬴姓赵氏,故又称赵政,汉族(当时称“华夏”),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战略家,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朝开国皇帝,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即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地方废除分封制,代以郡

  • 官渡之战战争过程 官渡之战双方的伤亡人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官渡之战,汉朝

    官渡之战战争过程序幕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10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前期袁绍举兵南下的消息传到许都,曹操部将多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但曹操却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于是决定以所

  • 官渡之战双方兵力对比 官渡之战参战人物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官渡之战,官渡之战双方兵力,汉朝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战役地点官渡,位于许都(今河南省许昌市)之北,黄河之南,离许昌有200里之远,是从河北进军河南地界的军事要冲之地,因为发生了震惊天下的官渡大战而闻名。现位于河南郑州市中牟县城东北2.5公里官渡桥村一带。官渡战役双方实际参

  • 官渡之战历史背景 官渡之战是哪一年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官渡之战背景,官渡之战,汉朝

    官渡之战历史背景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农民大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它却沉重地打击了汉朝地主阶级的统治,使早已腐朽不堪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也纷纷组织“部曲”(私人武装),占据地盘,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转入争权夺利、互相兼并的长

  • 晋穆帝司马聃简介 在位期间东晋版图有所扩大(晋朝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晋穆帝司马聃,晋朝皇帝,晋朝皇帝列表

    晋穆帝司马聃,字彭子,东晋第五代皇帝,庙号孝宗。晋穆帝是晋康帝之子,母褚蒜子。344年由于晋康帝驾崩,晋穆帝即位;由于年幼而由褚太后掌政,并由何充辅政。何充过世后改由蔡谟与司马昱辅政。晋穆帝在位期间东晋虽然北伐失败,但是由于桓温消灭了在四川立国的成汉,并且于356年夺回洛阳,虽然不久就因为粮运不继而

  • 晋康帝司马岳简介 在位只有短短3年病死的皇帝(晋朝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晋康帝,晋朝皇帝,晋朝皇帝列表

    晋康帝,名司马岳(公元322~344年),字世同。明帝子,成帝弟。成帝死后继位。在位2年,病死,终年23岁,葬于崇平陵(今江苏省江宁县蒋山)。其妻褚蒜子(崇德太后)生晋穆帝司马聃,死后谥为康献皇后。人物简介晋康帝司马岳(322年—344年),字世同,东晋的第四代皇帝。晋康帝是晋明帝之子,母庾文君,是

  • 晋成帝司马衍简介 东晋第三任皇帝司马衍资料(晋朝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晋成帝,晋朝皇帝,晋朝皇帝列表

    晋成帝(司马衍),名司马衍(公元321~342年),字世根,汉族。明帝长子。明帝死后继位。在位17年,病死,终年21岁。葬于兴平陵(今江苏省江宁县鸡笼山)。人物简介晋成帝司马衍(公元321年—公元342年7月26日),字世根,东晋第三任皇帝,晋明帝之子,庙号显宗。晋成帝于西元325年10月19日即位

  • 晋明帝司马绍简介 晋明帝在位期间平定王敦叛乱(晋朝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司马绍,晋朝皇帝,晋朝皇帝列表

    晋明帝司马绍(298年—325年),字道畿,晋元帝之子,庙号肃宗。母亲为代郡出身。生来像鲜卑人,为人豪爽,在位期间曾经曾平定王敦叛乱,有中兴之气,可惜在位仅四年早死。简介永嘉元年(307年)随父亲司马睿一同移镇建业(后改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建兴元年(313年),司马睿进位左丞相,拜司马绍为东中郎将

  • 晋元帝司马睿简介 东晋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睿(晋朝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晋元帝,晋朝皇帝,晋朝皇帝列表

    晋元帝司马睿(276-323年),字景文,东晋的开国皇帝,318-323年在位。宣帝司马懿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司马睿于290年袭封琅邪王,曾经参与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的战役;但是由于作战失利,司马睿便离开洛阳,回到封国;晋怀帝即位后,司马睿被封为安东将军、都督

  • 晋愍帝司马邺简介 投降汉国,西晋王朝名存实亡(晋朝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邺,晋朝皇帝,晋朝皇帝列表

    司马邺,又名司马业,字彦旗,西晋王朝第四位皇帝,公元313~317年在位。武帝司马炎之孙,吴孝王司马晏之子。简介晋愍帝司马邺(300~318.2.7),字彦旗,河内温县人,司马炎之孙,吴王司马晏之子。312.10.19被立为皇太子,监国执政,313.6.7正式即皇帝位,实际在位时间应该从立为太子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