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反思靖康之耻 宋钦宗亲自披甲作战为何难挽狂澜

反思靖康之耻 宋钦宗亲自披甲作战为何难挽狂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302 更新时间:2024/1/13 0:12:09

岳飞《满江红》词有云:「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很多人都知道,「靖康耻」就是指北宋靖康二年,金国大军攻陷宋都汴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後宫妃嫔与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而「靖康」正是宋钦宗的年号,可怜这位落难皇帝,除了仓卒登基後受尽千辛万苦,死後在历史上也只留下「靖康之耻」为人所熟悉,其他的也就很少提及了。而实际上,酿成这场宋室大灾祸的元凶是钦宗之父,就是那位多才多艺,以瘦金体书法扬名天下,又甚为懂得享受,风流成性,贪恋名妓李师师的昏君宋徽宗。

宋徽宗在其皇帝「任内」,重用奸相蔡京、宦官童贯等,弄得朝政日非,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不知凡几,最为人所熟悉的梁山泊一百零八个好汉,只是纷纷攘攘的其中一支而已。此外,在外交、军事上接连进退失据,先是听从蔡京之议,与金国联手攻击日渐末路的辽国,约定功成後把原纳给辽的岁贡「转名过户」予金,而宋则可得回失陷多年的燕云十六州。

岂料,徽宗竟昏庸得把治兵大事,托付予不知兵的宦官童贯;而童贯又真的「不负所托」,在金兵先行对辽发动大攻势之後,趁机领宋兵攻辽却屡战屡败,不但在军事上帮不了金兵的忙,更把宋朝军事废弛的弱点完全暴露於人前,遂使金愈更轻视宋,认为其软弱可欺。於是,金国在灭辽後责宋人作战不力,只允归还燕京及蓟、涿之地,而且租与税还得归金国所得。这样,宋朝军民只得到几座颓垣败瓦的战後空城,还要在石头内榨出几滴油来缴租缴税,真是苦不堪言!但金人就愈气焰嚣张,盛气凌人。

宋徽宗及其大臣不但没有预视这场「前门送狼,後门进虎」的危机,更没有好好约束边关守将,做好外交上的防御措施。终於,金国以宋将收留他们的叛将张壳为由,起兵侵宋。面对如此危急存亡之秋,宋徽宗的对策是急急让位予太子赵桓(即钦宗),放下烂摊子做其太上皇就算了。

宋钦宗靖康元年一月,金将金干不离率大军南下,连陷宋朝二州,正是人强马壮,杀声震天,大举包围汴京,趁势要求宋朝割让中山(今河北定县)、太原、河间三镇,又要赔偿黄金五百万襾、白银五千万襾,另外、牛马各一万匹、绢一万匹。钦宗面对如斯苛刻条件,无奈先行答允,待金兵退却後就密诏中山、太原、河间三镇守将不要让金人接收,又联络西夏抗金。

金人以钦宗失信,遂命大军再度南侵,强攻汴京。钦宗誓与金兵决一死战,亲自披甲登城,又把皇帝御膳分给将士享用,汴京军民都很振奋,及至看到钦宗在下雨天也策马在泥泞往来巡视军务,有百姓不禁哭了!可惜,城内只得卫士与弓箭手合共十万人,宋军又积弱太久,而附近勤王之师又久候未至,终於敌不过势如破竹的金兵,汴京城破之日,徽、钦二宗遂成阶下囚,钦宗更是受尽凌辱,後来死在金国,在历史上留下「靖康」这个带有耻辱的年号。

标签: 靖康之耻宋钦宗

更多文章

  • 靖康之耻: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靖康之耻,宋徽宗,宋钦宗

    靖康之耻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后的生活宋徽宗是宋钦宗之父,钦宗子承父业后仅仅一年有余,即和宋徽宗一起被金兵俘虏,两人均在大金渡过残余岁月。公元1125年(宋钦宗靖康元年一月—),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宋。东路由完颜宗望领军攻燕京。西路由完颜宗翰领军直扑太原。东路金兵破燕京,渡过黄河,南下汴京(今河南开封

  • 北魏孝庄帝元子攸简介 被乱臣缢死的傀儡皇帝(北魏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北魏皇帝,元子攸,南北朝皇帝,北魏皇帝列表

    北魏孝庄帝元子攸(507年—531年;在位528年—531年)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皇帝。北魏献文帝之孙,彭城王元勰(的嫡子(第三子),母亲为王妃李媛华。姿貌很俊美,有勇力。自幼在宫为孝明帝担任伴读,与孝明帝颇为友爱,527年,被特封长乐王。528年5月15日(农历四月十一日),被尔朱荣拥立为皇帝,实际

  • 北魏孝明帝元诩简介 被自己母亲胡太后毒杀(北魏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南北朝皇帝,北魏皇帝,孝明帝,北魏皇帝列表

    北魏孝明帝元诩,是宣武帝元恪的二子,也是宣武帝元恪唯一没有夭折的儿子。曾有传言说元恪的前皇后于氏及其所生皇子都被高皇后谋害,元恪虽半信半疑,但为了给元氏皇朝留下血脉,所以还是格外小心,这才让元诩长大成人。但元诩的生母在元诩即位后,开始擅权乱政,直接导致北魏土崩瓦解。公元528年,已经19岁的元诩对胡

  • 北魏宣武帝元恪简介 扩展北魏使国势盛极一时(北魏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北朝皇帝,北魏皇帝,北魏宣武帝,北魏皇帝列表

    北魏宣武帝元恪(483年―515年),孝文帝元宏次子,母高氏。太和七年(483年)闰四月,生于平城宫。二十一年(497年)正月甲午,立为皇太子,二十三年(499年)四月十二即位,在位16年。死于延昌四年(515年)春正月,终年33岁。庙号世宗,谥号宣武皇帝。生平事迹公元499年,北魏孝文帝元宏病死,

  •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简介 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北魏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北朝皇帝,北魏皇帝,献文帝,北魏皇帝列表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454年-476年;在位465年-471年)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皇帝。是文成帝拓跋濬长子。456年被立为太子,465年继位。他崇文重教,兴学轻赋,喜玄好佛。469年就将襁褓中的长子立为太子。皇兴五年(471年)传位於太子拓跋宏,自为太上皇,专心信佛。476年,由于杀了嫡母冯太后宠爱的

  •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简介 在位期间北魏恢复佛教(北魏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北魏皇帝,南北朝皇帝,文成帝,北魏皇帝列表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440年-465年),庙号高宗,字乌雷直勤,北魏太武帝(即世祖拓跋焘)的孙子,拓跋晃长子,北魏孝文帝的祖父。452年,宗爱暗杀太武帝,立南安王拓跋余,再弑之,殿中尚书源贺等拥立拓跋濬即位为文成帝,杀宗爱。文成帝在位期间,北魏恢复佛教,始建云冈石窟。和平六年(465年)文成帝病逝,长

  • 北魏南安王拓跋余简介 在位仅八月的短命皇帝(北魏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北魏皇帝,南北朝皇帝,拓跋余,北魏皇帝列表

    南安王拓跋余(?―452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子。北魏皇帝,在位仅八月。人物信息姓名:拓跋余谥号:南安隐王政权:北魏在世:5世纪―452年在位:452年三月―452年十月年号:承平人物经历太平真君三年(442年)获封为吴王,后于正平元年(451年)改封南安王。正平二年(452年),中常待宗爱弑太武

  •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简介 一同北方的卓越军事家(北魏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北魏皇帝,太武帝,南北朝皇帝,北魏皇帝列表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08~452年),字佛狸,鲜卑族。北魏第三任皇帝(423-452年)。422年,被立为太子,423年登基,改元始光。拓跋焘在位期间,亲率大军灭亡胡夏,北燕,北凉等诸多政权,统一北方。北伐柔然,使之“不敢复南”;南败刘宋,占据河南之地。452年,被中常侍宗爱杀害。在位29年,谥太武

  •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简介 勤政爱民北魏第二任皇帝(北魏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北魏皇帝,南北朝皇帝,明元帝,北魏皇帝列表

    北魏拓跋嗣明元帝(392-423年),北魏的第二任皇帝(409-423年在位),鲜卑族人。他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儿子,太武帝拓跋焘的父亲。403年被立为太子,409年诛杀谋逆的拓跋绍后,登基为帝,改元永兴。410年,北伐大破柔然。423年,亲征刘宋,辟地三百里。423年,由于御驾亲征,积劳成疾而终,

  •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简介 遇刺身亡,北魏开国皇帝(北魏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北朝皇帝,北魏皇帝,道武帝,北魏皇帝列表

    北魏道武帝(371年—409年),又名涉珪、什翼圭、翼圭、开,北魏开国皇帝,鲜卑族人。他是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孙子,献明帝拓跋寔的儿子,太武帝拓跋焘的爷爷。376年,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385年,15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在盛乐即位为王。又在次年即386年改国号“魏”,是为北魏,改元“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