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简介 遇刺身亡,北魏开国皇帝(北魏皇帝列表)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简介 遇刺身亡,北魏开国皇帝(北魏皇帝列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005 更新时间:2023/12/28 15:41:39

北魏道武帝(371年—409年),又名涉珪、什翼圭、翼圭、开,北魏开国皇帝,鲜卑族人。他是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孙子,献明帝拓跋寔的儿子,太武帝拓跋焘的爷爷。376年,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385年,15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在盛乐即位为王。又在次年即386年改国号“魏”,是为北魏,改元“登国”,398年,他将国都从盛乐迁到大同,并自称皇帝。他即位初年,积极扩张疆土,励精图治,将鲜卑政权推进封建社会,天下小康。晚年好酒色,刚愎自用,不团结兄弟,导致在409年的宫廷政变中遇刺身亡,终年仅三十九岁,在位二十四年。

人物生平

魏道武帝拓跋珪(360年8月4日—409年11月6日),又名什翼圭、翼圭、开,字涉珪,后魏开国皇帝(386—409年),鲜卑族人。魏昭成帝拓跋什翼键的孙子,魏献明帝拓跋寔和贺兰氏的儿子。

大事年表

登国元年(386年),鲜卑什翼犍之孙拓跋珪东山再起,在牛川(今呼和浩特市西南)大会诸部,复即代王位,建元登国,国号代。二月,迁都盛乐(今和林格尔县北土城子古城),四月,改称魏王,国号大魏。是为北魏建国之始。

登国初年,拓跋珪在其统治地区的腹地(今内蒙古西部地区)推行“离散诸部”、“分土定居”政策。

登国二年(387年),北魏打败独孤部刘库仁之子刘显刘卫辰。登国三年(公元388年),拓跋珪进攻库莫奚(驻牧于今赤峰北部地区),获杂畜10余万。

登国六年(390年),拓跋觚奉命出使后燕,被后燕扣留,以求名马。此后两国关系僵化。北魏开始联合西燕对付后燕。同年北魏征服了占据阴山北麓的贺兰部。

登国七年(391年),又征服了占据河套以西的匈奴铁弗部。随后又兼并库莫奚、高车等部落,实力大大增强。

登国九年(394年)六月,慕容垂出兵灭西燕,攻陷长子,杀死慕容永及其公卿大将三十多人,西燕亡。华北一带只剩下北魏与后燕两国。

登国十年(395年)七月,后燕帝慕容垂伐魏。魏军在参合陂打败燕军,史称参合陂之战。

登国十一年(396年)三月,慕容垂率军再度伐魏。四月,慕容垂病逝于上谷。后燕退兵。同年七月,拓跋圭在盛乐即皇帝位、改元皇始。

至皇始二年(397年),北魏已占有山西、河北大部,并将后燕分隔为南北两部。

天兴元年(398年),魏王拓跋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改元天兴。

天赐四年(407年)至天赐六年(409年)间,拓跋圭两位堂兄弟及大将常山王拓跋遵因为酒后失礼于太原公主而被赐死、卫王拓跋仪以谋叛罪被赐死,又诛杀司空庾岳、北部大人贺狄干兄弟及高邑公莫题父子。

天赐六年(409年)次子拓跋绍母贺夫人有过失,拓跋珪幽禁她于宫中,准备处死。到黄昏时仍未决。贺氏秘密向拓跋绍求救。拓跋绍当晚带人翻墙入宫,杀掉拓跋圭。

历史功绩

拓跋珪在位期间,对外遏制了柔然等族的袭扰,稳固了北魏的边疆;对内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称帝建国,仿中原封建制度营建宫室,制定各类典章制度、礼仪等。拓跋珪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把文化水平作为选拔官吏的重要条件之一。对拓跋鲜卑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部族制度进行改革,“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使各个民族都成为北魏的编民,加强了中央集权,使拓跋鲜卑在新的环境、新的条件下很快地适应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方面,在继续注重发展畜牧业的同时,“务农息民”、“劝课农桑”、“计口授田”,在黄河以北、五原、云中、代郡等地(今内蒙古中西部和山西省部分地区)大兴农业,开立屯田,而且亲自参加农业劳动,稳固了北魏的经济基础,加速了拓跋鲜卑封建化的进程,为日后北魏的强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更多文章

  • 北齐幼主高恒简介 北齐最后一位皇帝,北齐亡国(北齐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北齐幼主高恒,北齐皇帝,南北朝皇帝,北齐皇帝列表

    北齐幼主高恒(570年8月9日―578年11月),南北朝时期北齐最后一位皇帝,北齐后主高纬之子。高恒即位25日后,北齐亡国。他是中国一位十岁以下的皇帝,在位25天便退位。人物简介北齐幼主高恒(570年8月9日—578年11月),南北朝时期北齐最后一位皇帝,北齐后主高纬之子。当时北周不断进攻腐朽的北齐

  • 北齐后主高纬简介 在位期间朝政败坏,北齐灭亡(北齐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南北朝皇帝,北齐后主,北齐皇帝,北齐皇帝列表

    北齐后主高纬(556年―577年),字仁纲,汉族,南北朝时期北齐第五位皇帝(565年―577年在位)。父亲是北齐武成帝高湛,母为胡皇后。生于并州的王邸。少年时容仪美好,为父亲宠爱,拜为王世子。武成帝即位,562年,立为皇太子。565年,武成帝禅位于他。568年亲政。576年,禅位于长子高恒。高纬好文

  • 北齐武成帝高湛简介 不思国事沉湎美色的昏君(北齐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北朝皇帝,北齐皇帝,北齐武成帝,北齐皇帝列表

    高湛(537年-568年),小字步落稽,河北景县人,北齐第四任皇帝(561年-565年在位),东魏权臣高欢第九子,高洋同母弟,母娄氏。皇建二年(561年),受遗诏即位。河清四年(565年),传位于太子高纬,自为太上皇帝。天统四年(568年),因酒色过度而死,时年三十二。年号太宁、河清,谥号武成帝,庙

  • 北齐孝昭帝高演简介 北齐难得一见的明君孝昭帝(北齐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齐皇帝,南北朝皇帝,北齐孝昭帝,北齐皇帝列表

    高演(535年~561年11月23日),字延安,祖籍渤海调蓨(今河北景县南)。北齐第三位皇帝(560年9月8日~561年11月23日在位),孝昭帝。他是东魏权臣高欢的第六子,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武成帝高湛同母兄弟。基本概述北齐孝昭帝高演(535年—561年;在位560年—561年),字延安,北齐

  • 北齐废帝高殷简介 励精图治的明君却死于政变(北齐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南北朝皇帝,北齐皇帝,北齐废帝高殷,北齐皇帝列表

    高殷(545年―561年),字正道,小字道人。北齐第二任皇帝,559年―560年在位。齐文宣帝高洋长子,生母为李皇后。简介性敏慧。天保元年(550年)六月丁亥,立为皇太子,时年六岁。高殷自幼温裕开朗,礼士好学,关览时政,甚有美名,高洋认为他“得汉家性质,不似我”,想废他另立太子,在杨愔的劝阻下没有实

  • 北齐文宣帝高洋简介 建立北齐政权,北齐开国皇帝(北齐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南北朝皇帝,文宣帝,北齐皇帝,北齐皇帝列表

    北齐显祖文宣皇帝高洋(529-559),字子进,因生于晋阳,一名晋阳乐。南北朝时期北齐政权的开国皇帝。他是东魏权臣、北齐神武皇帝高欢次子、文襄皇帝高澄的同母弟,母亲为娄氏。出生时有异兆,相貌奇特。幼时其貌不扬,沉默寡言,其实大智若愚,聪慧过人,深沉有大度。虽常被兄弟嘲笑或捉弄,但其才能甚得父亲欣赏。

  • 北周静帝宇文阐简介 北周灭亡成为北周末代皇帝(北周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周皇帝,北周静帝,南北朝皇帝,北周皇帝列表

    北周静帝宇文阐(573年-581年),原名宇文衍,鲜卑族,南北朝时期北周末代皇帝(579年―581年在位),是北周宣帝宇文赟长子,母亲朱满月。人物生平大成元年(公元579年)二年,受宣帝内禅即位,改元大象,时年七岁,当时刘昉,郑译决定以杨坚为辅政大臣(后在李德林提议下成为大丞相)。七月,立司马消难之

  • 中秋节的诗句 描写中秋佳节的诗句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秋节,节日

    中秋节诗词选:中秋诗句《中秋》(唐)李朴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水调

  • 中秋节习俗介绍:我国中秋节有哪些古老的习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秋节,节日

    中秋节习俗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

  • 陕西现上官婉儿墓 武则天因何险杀上官婉儿?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上官婉儿,武则天,上官婉儿墓

    导读:上官婉儿,这位被今人称为集美貌与智慧的才女,在历史上到底是个什么人、又有着怎样的经历?近日,我省考古人员发现的上官婉儿墓,有望解开世人的谜团。近日,陕西省考古人员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附近发现一座破坏较为严重的唐墓,墓葬规格一般,出土的随葬品并不多。但一方墓志的出土却令人兴奋,也明确了主人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