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寒食节是什么节日? 历史上的寒食节又何而来

寒食节是什么节日? 历史上的寒食节又何而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503 更新时间:2024/1/17 8:11:30

寒食节简介: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后来因为寒食和清明离的较近,所以人们把寒食和清明合在一起只过清明节。

寒食节通常是冬至后第105日。与清明节日期相近。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一日之前。现代24气节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次日。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地区把寒食节与清明节等同了起来,在同一天过。

然而,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少数地方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代诗人卢象这首《寒食》诗,所言即是寒食节的来历“子推绵山焚身”的故事。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子推(姓介名推,又称介之推,之为虚词,子为敬称)。当时介之推与公重耳流亡列国,割股(即大腿)肉供文公充饥。文公复国后,子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子推坚决不出山,和他的母亲一起抱树而死。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之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中国过去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但韩国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

远古时期

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春秋时代

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魏晋时期

汉时,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表示纪念。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这个习俗。《阴罚令》中有这样的话,“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三国归晋以后,由于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因而对晋地掌故特别垂青,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不过时间缩短为三天。同时,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扩展到了全国各地,于是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寒食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

标签: 寒食节节日由来

更多文章

  • 陈桥兵变简介 历史上的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陈桥兵变,赵匡胤

    陈桥兵变简介: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政变。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借口北汉与辽联合南侵率军出大梁(今河南开封),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为帝。此次兵变最后导致了后周的灭亡和宋朝的建立,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事件简介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公元959

  • 历史开了相同的玩笑: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好运气(陈桥兵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柴荣,赵匡胤,北宋,陈桥兵变

    北周武帝宇文邕(543―578年),字祢罗突,鲜卑族人,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皇帝。公元560年—578年在位。宇文邕在位期间,诛杀权臣宇文护,摆脱鲜卑旧俗。整顿吏治,使北周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国势强盛。宇文邕生活俭朴,能够及时关心民间疾苦。公元575年,宇文邕大举进攻北齐,

  • 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 叶赫那拉家族最传奇人物(叶赫那拉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叶赫那拉氏,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

    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奇异的人物之一。她似乎是专为给努尔哈赤制造统一女真、挑战中原王朝的借口而降生的。她的婚姻经历,即使最拙劣的言情剧编剧也甘拜下风。这匪夷所思的一切,验证了巫师关于她“可兴天下,可亡天下”的预言。当这个任务完成之后,她也就离开了人世。明万历二十五

  • 叶赫那拉氏家族人物介绍 叶赫那拉氏名人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叶赫那拉氏,满清,满清姓氏

    叶赫那拉氏名人列表:叶赫那拉氏,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姓氏。叶赫那拉氏一族在清朝身居要职,地位显赫的人甚多,包括纳兰明珠、苏克萨哈以及慈禧太后等,计其人口在满族中也是较多的一姓,因此被称为八大姓之一。家族人物:1太祖孝慈高皇后,纳喇氏,叶赫部长杨吉砮女。名孟古姐姐(音译,又译孟古哲哲),太祖初起兵,如叶

  • 叶赫那拉氏的诅咒 揭秘清王朝覆灭的真相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叶赫那拉氏,诅咒,清朝,灭亡

    叶赫那拉氏诅咒:元末明初的时节,在东北的叶赫河边,叶赫那拉家族便已世居在此。但是某一天,草原上忽然燃起了烽烟,叶赫那拉家族与来犯的爱新觉罗家族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攻防战。当时,爱新觉罗家族的头领为了使叶赫那拉氏臣服,就指着大地说道:“我们是大地上最尊贵的金子(“爱新觉罗”就是“金子”的意思)!”而叶

  • 宋江与方腊起义 方腊起义是被宋江剿灭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江,方腊,方腊起义

    导读:一部《水浒》让梁山泊英雄流芳千古,也使人们知道北宋历史上曾发生过方腊起义。事实上,宋江起义的规模远不如方腊起义大,历史上的宋江和方腊也没有交过手。《水浒》第一百一十回提到,“宋江于奉诏方腊的次日……号令诸军,准备出师。”对于方腊起义,《水浒》的描述与史书记载有所不同。《水浒》中是这样描述的:“

  • 方腊起义为何会失败?起义仓促形势预判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方腊起义,北宋,战争

    方腊起义为何会失败?北宋宣和年间,宋徽宗为了装饰宫殿,构建园林,派人到东南各地搜刮民间的花石竹木和奇珍异宝,贪官朱勔等乘机敲诈百姓,大发横财。百姓怨声载道,人人思乱。方腊率贫苦大众,以诛贪官为名发动起义,并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攻克了六州五十二县,给北宋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由于错误估计形势,低估宋军实力,

  • 瓜尔佳氏家族人物介绍 瓜尔佳氏的名人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瓜尔佳氏,清朝,名人

    瓜尔佳氏名人:瓜尔佳氏,满族姓氏,为满族八大姓氏之一。瓜尔佳氏按不同的地区有苏完瓜尔佳氏(苏完尼瓜尔佳氏)、安图瓜尔佳氏、叶赫瓜尔佳氏、乌喇瓜尔佳氏等分支,入关后又有凤城瓜尔佳氏、金州瓜尔佳氏等分支。那么瓜尔佳氏的名人有哪些呢?金朝,该氏族的著名人物有:工部尚书夹谷谢奴,芮国公、百岁老臣夹谷吾里补,

  • 瓜尔佳氏家族分布 瓜尔佳氏的主要居住地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瓜尔佳氏,清朝,居住地

    瓜尔佳氏分布:瓜尔佳氏,满族姓氏,为满族八大姓氏之一。瓜尔佳氏按不同的地区有苏完瓜尔佳氏(苏完尼瓜尔佳氏)、安图瓜尔佳氏、叶赫瓜尔佳氏、乌喇瓜尔佳氏等分支,入关后又有凤城瓜尔佳氏、金州瓜尔佳氏等分支。瓜尔佳氏是女真族加古部落的称谓,一作瓜尔佳,后讹称为夹谷氏。而他们就以部落名称为姓氏,到明朝末期正式

  • 瓜尔佳氏家族起源 揭秘瓜尔佳氏的姓氏渊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瓜尔佳氏,姓氏,清朝,渊源

    瓜尔佳氏起源:瓜尔佳氏,满族姓氏,为满族八大姓氏之一。瓜尔佳氏按不同的地区有苏完瓜尔佳氏(苏完尼瓜尔佳氏)、安图瓜尔佳氏、叶赫瓜尔佳氏、乌喇瓜尔佳氏等分支,入关后又有凤城瓜尔佳氏、金州瓜尔佳氏等分支。源于女真族,出自古代建州女真瓜尔佳部,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瓜尔佳氏,满语为GuuwalgiyaH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