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莱比锡战役的背景 莱比锡战役是怎么爆发的?

莱比锡战役的背景 莱比锡战役是怎么爆发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860 更新时间:2023/12/11 4:29:03

莱比锡战役的背景:1807年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是一个无比强大而又庄严的政治实体。拿破仑皇帝本人于1804年加冕为 “法兰西人的皇帝”,随后赢得了针对第三次第四次反法同盟的战争。普鲁士、奥地利和俄国多次在英国的号召之下联合起来对抗这个“科西嘉怪物”,却在奥斯特里茨、耶拿、奥尔斯塔特和弗里德兰被打的溃不成军,法军昂首开进维也纳和柏林,欧洲各国的君主和将军们躲在阴暗的角落中瑟瑟发抖。

1807年7月,法兰西帝国与俄罗斯帝国签署了《提尔西特和约》,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终于拿破仑低头,承认法国对欧洲大陆的霸权,并加入了针对英国的“大陆封锁体系”。拿破仑一生的事业达到了最高峰:荷兰、西属尼德兰(比利时)、卢森堡、莱茵河西岸和意大利西北部被划入法国领土,在法国的主持之下成立了莱茵同盟(包括德意志中西部的大部分诸侯)和华沙公国(包括被普鲁士和奥地利瓜分的波兰领土),瑞士、意大利国和那不勒斯王国也沦为法国的附庸;普鲁士、奥地利和俄国暂时屈服,只剩下英国仍在顽强抵抗。

自从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以来,从来没有一个君主在欧洲大陆拥有如此强大的权势。拿破仑的成功首先要归功于大革命在法国人民心目中激起的民族主义情绪,其次才是他的军事才能和个人魅力。法国大革命终结了波旁王朝统治下的“朝代法国”,却开创了一个属于全体法兰西人民的“民族法国”。农民和市民阶层在大革命中获得了利益,摆脱了陈旧的封建秩序,爆发出了空前的爱国热情;当欧洲列强的军队还是封建军队的时候,法国人却拥有了世界上第一支民族军队,人民爱他们的军队,军队则拥有了一往无前的士气。

拿破仑固然是一个不世出的天才,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新兴的民族国家可以供他利用,他的成就绝不可能超过当年的路易十四、腓特烈大帝等人。即使是拿破仑的敌人也意识到,这个科西嘉矮子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耶拿会战结束之后,拿破仑策马进入柏林的时候,黑格尔叹息道:“我看到绝对精神骑在马背上。”上帝本人,或者说历史运行的宏观规律,在操纵着拿破仑去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而这一切胜利的结局,却是拿破仑和他的敌人都没有想到过的。

在《提尔西特和约》签订之后,拿破仑皇帝很快陷入了狂妄自大的情绪,他认为欧洲乃至全世界已经无人能与他为敌,欧洲的版图可以任他随意摆布,只要有战无不胜的法军做后盾就没有办不到的事情。1807年秋天,他命令数万法军入侵葡萄牙,很快又侵占西班牙,掀开了漫长的半岛战争的序幕;1809年,他打败了第五次反法同盟,再次狠狠修理了奥地利和普鲁士,并再次在维也纳炫耀武力;1810年,他放逐了罗马教皇,并册封其子拿破仑二世为罗马王。

与1807年相比,法兰西帝国的势力范围又扩大了,尤其是把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中部都变成了法国的附庸国,并且把奥地利的西里西亚划归华沙公国。但是,这些新的胜利不能掩盖一个事实——拿破仑正在偏离早期的胜利轨道,向着自我毁灭的目标前进。他的军队不再是受压迫人民的解放者,不再是自由、平等、博爱理念的传播者,而是赤裸裸的侵略者和征服者;他的工作不再是推翻欧洲大陆的封建君主,而是建立一个以他本人为君主的欧洲统一帝国;在法国国内,他也日益沉醉于宫廷礼仪、贵族制度和荣誉庆典,逐渐丧失了对真实世界的认识。

在第五次反法同盟战争时期,拿破仑最信赖的拉纳元帅对他说了如下的遗言:“您刚刚做了一件很大的错事,尽管这个错误夺走了您的最好朋友,您仍然不会改过,因为你欲壑难填。这种欲望会使您失败的;您毫不留情地无谓地牺牲那些最能为您效劳的人,他们死去时,您毫无惋惜之情。您被谀献媚者包围;我看不到哪一个朋友能向您直言相谏。人们将背叛您,遗弃您;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吧。这是民意和众望,您的力量永远也不会超过现在;但您可以更孚众望,受人爱戴。”

幸运的是,拿破仑在付出沉重代价之后赢得了战争,奥地利和普鲁士终于选择了屈膝投降。君临欧洲的皇帝认为他已经战胜了一切敌人,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敌人已经改变了——原先是一小撮受过精英教育的娘娘腔的贵族,现在却变成了深受法国压迫的欧洲各国人民。在法军的铁蹄之下,西班牙、葡萄牙、德意志和意大利人民的怒火日益高涨,而拿破仑从来看不起这些异族人民,这最终给他的帝国敲响了丧钟。

1812年的远征俄国之战,吞没了拿破仑的六十万大军。与其说这次战争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和库图佐夫天才战略的结果,还不如说是俄罗斯民族集体反抗法兰西帝国的结果。看过《战争与和平》一书的人都知道,法国的入侵在俄罗斯人心目中激起了多么强烈的爱国热情,即使是沉醉于舞会和打猎之中的贵族都开始觉醒,法国的失败也就无可避免。更糟糕的是,拿破仑的这次远征本身就是民族压迫与帝国专制的产物——超过一半的远征军来自普鲁士、奥地利、华沙公国和莱茵同盟等仆从国,大量补给物资也取自这些仆从国,法国人在讨伐一个敌人的同时给自己制造了更多的敌人。当拿破仑皇帝灰头土脸地渡过涅曼河,乘坐雪橇逃离自己的军队的时候,整个欧洲就像一堆干柴,随时可能燃烧起反对法兰西帝国统治的熊熊大火。

1813年,这场大火终于燃烧起来了。从大西洋到乌拉尔山脉,从北极圈到亚得里亚海,欧洲各民族的军队集结在德意志,展开了一连串血腥厮杀,最终在莱比锡为这部史诗写下了壮丽的句号。莱比锡会战因此被称为“民族会战”(Battle of Nations),并被视为欧洲乃至全世界历史的新起点。

标签: 莱比锡战役战争

更多文章

  • 拿破仑身高多少?讲述关于拿破仑身高的有趣故事(莱比锡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拿破仑,人物故事,世界名人,莱比锡战役

    关于拿破仑身高的有趣故事一、我随时可以消灭这个差距拿破仑身高只有一米六几,有一次他在军中训话,有一个一米八几的将领在说小话,这人比拿破仑高一个脑袋还不止,但拿破仑很傲然地对他说了一句话:‘将军,我希望你明白一个道理,虽然你和我的身高有一个脑袋的差距,但如果你不听从我的命令,我随时可以消灭这个差距’!

  • 宋辽澶州之战战役 澶州之战的战役经过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澶州之战,澶州之战经过

    澶州之战经过:发生于公元1004年,即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的澶州之战,是辽宋两国之间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也是辽宋关系从长期对抗走向和平相处的转折点。此战双方参战军队多达数十万,结果以订立“澶渊之盟”而结束,从纯军事角度上看是打成了平手。而在政治角度上,仍然可说是一次成功的战役。辽军方面

  • 宋辽因何会爆发澶州之战? 澶州之战的背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澶州之战,澶州之战背景

    澶州之战背景:发生于公元1004年,即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的澶州之战,是辽宋两国之间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也是辽宋关系从长期对抗走向和平相处的转折点。此战双方参战军队多达数十万,结果以订立“澶渊之盟”而结束,从纯军事角度上看是打成了平手。而在政治角度上,仍然可说是一次成功的战役。1003

  • 澶州之战简介 宋辽澶州之战发生在哪一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澶州之战,澶州之战简介

    澶州之战简介:发生于公元1004年,即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的澶州之战,是辽宋两国之间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也是辽宋关系从长期对抗走向和平相处的转折点。此战双方参战军队多达数十万,结果以订立“澶渊之盟”而结束,从纯军事角度上看是打成了平手。而在政治角度上,仍然可说是一次成功的战役。宋太宗赵

  • 汉少帝刘弘简介 大汉朝第四任废帝刘弘的生平(西汉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少帝刘弘,废帝刘弘,汉朝皇帝,西汉皇帝列表

    汉朝的第四位皇帝:西汉后少帝刘弘(?-公元前180),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公元前180年11月14日在位。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吕雉命刘义继任帝位,并改名为刘弘,即后少帝。公元前180年9月,吕雉逝世。经过周勃、陈平等人努力后,吕氏家族力量被铲除。朝臣认为少帝刘弘并非汉惠帝亲生子,应废黜。

  • 汉少帝刘恭简介 西汉第三个皇帝刘恭怎么死的?(西汉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少帝刘恭,刘恭怎么死的,汉朝皇帝,西汉皇帝列表

    汉朝第三个皇帝:西汉前少帝刘恭(前190年—前184年),前188年9月—前184年8月在位,汉朝第三任皇帝。皇太后吕雉命令汉惠帝皇后张嫣(汉宣平侯之女,为孝惠皇后时,无子)佯为有身,取周美人之子名之,立所名子为太子,同时,吕雉命宫女鸩杀周美人。汉前少帝,刘姓,名恭,是西汉第一个被废的皇帝,也是西汉

  • 汉惠帝刘盈简介 汉惠帝刘盈的皇后及儿子是谁?(西汉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惠帝刘盈,汉惠帝刘盈的皇后,汉朝皇后,西汉皇帝列表

    西汉第二位皇帝:汉惠帝刘盈(前211年—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4年—前188年),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嫡长子,母亲吕雉,在位7年。刘盈的人际关系图:父亲:刘邦、刘季母亲:吕雉妹妹:鲁元公主儿子:汉前少帝刘恭、淮阳王刘疆、常山王刘不疑、襄城侯刘弘(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后改封常山王)、轵侯

  • 阪泉之战的来源 炎黄部落与九黎部落的纷争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阪泉之战,上古

    在中华民族创造远古文明的艰难历程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和脍炙人口的著名英雄人物,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炎帝和荒地。而在炎帝和黄帝的事迹中,最著名的则莫过于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了。炎帝和黄帝是华夏民族的先祖,而华夏民族又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之所以自称为“炎黄子孙”,即由此而来。关于

  • 阪泉之战简介 上古时期的一场旷世部落大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阪泉之战,上古

    阪泉之战简介:阪泉之战,相传黄帝时期(约公元前26世纪),在 黄帝 征服中原各族之战中,黄帝与 炎帝 两部落联盟在阪泉(—说今 山西运城解池附近,一说今河北涿鹿东南)的一次交战。是开启 中华文明史 、实现 中华民族 第一次大统一的炎黄阪泉之战。 延庆 西北十五里有阪山,阪山下有 阪泉 。延庆、怀来这

  • 赤眉军的由来 赤眉起义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赤眉起义,汉代

    赤眉军的由来:赤眉军,中国古代著名的农民起义军之一。赤眉军于天凤5年(公元18年)在莒(今山东莒县)起事,首领为琅琊人樊崇,以泰山山区一带为根据地,与政府军对抗。几年之间发展到数万人,其中主要由农民组成,大多不识字,因此以口头传令为主。组织包括地位最高的三老、其次有从事、卒史等名称,大多延用汉朝乡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