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赤眉军的由来 赤眉起义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赤眉军的由来 赤眉起义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718 更新时间:2023/12/25 4:49:04

赤眉军的由来:赤眉军,中国古代著名的农民起义军之一。

赤眉军于天凤5年(公元18年)在莒(今山东莒县)起事,首领为琅琊人樊崇,以泰山山区一带为根据地,与政府军对抗。几年之间发展到数万人,其中主要由农民组成,大多不识字,因此以口头传令为主。组织包括地位最高的三老、其次有从事、卒史等名称,大多延用汉朝乡官的名称。

樊崇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开始百多人,活动在泰山、琅琊等地。他们人少势大,作战勇敢,不断攻掠官府,阻截道路,劫富济贫,严惩贪官污吏。相传:泰山郡守贪污无道,霸占农民良田,抢占民女,利用权势,随便杀害百姓,农民对其恨之入骨。樊崇带领农民起义军,趁夜间越墙而过,击败守卫官兵,捉住泰山郡守,当众杀死,没收全部财产分给农民。民众积极拥护,一致称快,起义军的威望大增。

这时,海曲农民起义军领袖吕母已死,她手下一万多人都归附了樊崇。同时,樊崇同乡逢安、东海郡临沂人徐宣、谢禄、杨音等也率领几万起义军,投奔了樊崇。从此,樊崇的起义军声势越来越大,屡败官军。这支农民军在同官军作战中,为便于识别自家的队伍,以朱涂眉,因而号称“赤眉军”。

随著赤眉军的发展,在地皇3年(22年)王莽派出王匡廉丹率约十万军队进攻赤眉军,惨遭挫败,赤眉军发展到十万人以上,势力扩及青州、徐州、兖州、豫州各地。

23年,更始皇帝刘玄已即位并攻入长安,赤眉军先是愿意降于更始,但双方随即再度开战,25年赤眉军兵分两路,由樊崇和徐宣分别率领,进攻关中,并拥立汉宗室刘盆子为帝,徐宣任丞相,樊崇因为识字,任御史大夫。同时更始军内部产生内争,将领王匡投奔赤眉军,随即赤眉军攻入长安,杀死刘玄。

赤眉军入长安时,当地残破不堪,赤眉军只能四处找寻粮食,遇大雪损失惨重,随后被刘秀派将领邓禹击败,赤眉军遂决定离开关中,27年在崤(今河南洛宁)和宜阳再被刘秀军打败,樊崇投降,最后被杀害。

标签: 赤眉起义汉代

更多文章

  • 赤眉起义为什么会失败?赤眉军是被谁打败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赤眉起义,汉代

    赤眉起义为什么失败?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后来与刘演刘秀起义军会合,成为光武中兴的源头。地皇二年(公元21年),新莽荆州牧发兵2万人进攻绿林军,绿林军击败莽军,部众增至数万人。次年,绿林山一带发生疫病,起义军分兵转移,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领,西入南郡,称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

  • 赤眉起义领导人是谁 赤眉军怎么发展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赤眉起义,汉代

    赤眉起义的领导人:东方的琅邪郡海曲县有个公差,叫吕育。他没依着县官的命令去打那些交不出捐税的穷哥儿们。县长硬说他勾结刁民,反抗官府,把他办成死罪,杀了。这就激起了公愤。吕育的妈妈挺有魄力,约会了一百多个穷苦农民替她儿子报仇,杀了那个狗官。穷哥儿们跟着吕妈妈来到黄海一个小岛上,瞅着机会就上岸攻打官府,

  • 赤眉起义简介 西汉末年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赤眉起义,西汉

    赤眉起义简介:西汉末年,封建地主对土地的兼并达到了疯狂的地步,大部分农民失去了土地。很多农民无立锥之地,再加上频繁的灾害,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封建王朝荒淫腐朽,吏治腐败,官吏鱼肉人民。当饥荒到来时,居然发展到人吃人的地步,挣扎在死亡线的人民再也不能忍受下去了。天风五年,琅琊人樊崇率领一百人在莒

  • 谜案!黄巢率40万起义军盗武则天墓为何失败(黄巢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武则天墓,黄巢起义

    武则天墓之谜:在乾陵被侵犯的历史文字中,黄巢掘陵时动用40万起义军在梁山西侧挖山不止,据说差不多挖了半座梁山,但最后仅挖出了一条深40米的“黄巢沟”,此至今仍有迹可寻。由于农民军中文化人少,加上乾陵的结构实在太坚固,兵士弄不清乾陵的内部结构,结果挖错了方向,乾陵躲过了劫难,否则保存不到今天。从史载的

  • 暴虐黄巢叛乱:开设"吃人工厂"敲骨吸髓(黄巢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黄巢,吃人,黄巢起义

    在中国人所经历过的许许多多苦难之中,最大的苦难,莫过于人食人,而所有发生在王朝末代的这类人间惨剧,莫过于唐末。而在唐末,所有食人者,又都比不上以黄巢为首的农民起义军。他在失败前夕包围陈州近一年时间里,采用过的机械化方式,将活人粉碎,以人肉作军粮,供应他围城部队,以保证他起义军的战斗力,创造了前无古人

  • 商鞅变法的历史先决条件:铁器牛耕的大规模推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商鞅,城门立木,铁器牛耕,,商鞅变法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得到推广,生产力水平往前进一步发展,荒地开垦的数量前所未有地增多,与井田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突。井田制规定土地是国有土地,耕种的土地是分封来的。而且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分封的土地尚且耕种不过来,无暇顾及其他荒地。但是随着铁器牛耕的普及,人们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干完分内的这块土地

  • 战国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取得成功?人死政未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商鞅变法,秦国,战国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成功?商鞅变法、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变法。这四大变法之中只有商鞅变法没有“人死政废”。为什么只有商鞅变法这样,而其他的变法都最终失败了呢?正统教育中,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顺应理历史潮流的发展趋势。二.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有效的办法。三.敢于同旧势

  • 商鞅是哪个朝代的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商鞅是哪个朝代的,商鞅,商鞅变法

    商鞅是哪个朝代的: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卫国(今河南洛阳一带)人,原名卫鞅或公孙鞅,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法家主要代表人物。自幼喜好刑名之学,公元前361年去到秦国,深得秦孝公的信任,历任左庶长、大良造等职,执掌秦国军政大权达一、二十年之久。秦孝公曾以于(今河南内乡东)、商(今陕西商县东南

  • 商鞅的历史评价:如何评价商鞅以及商鞅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商鞅,商鞅变法

    商鞅的历史评价商鞅(约前395年—前338年),汉族,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负面评价由于独尊儒术的缘故,历史上对于使用暴力手段进行快速改革的商鞅的评价并不是很好,以至于千百年后的人们还蔑称秦国为虎狼之国。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太史公曰

  • 昆阳之战是在哪里爆发的?王莽大军一战而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昆阳之战,战争

    昆阳之战在哪里爆发的?史载,新莽昆阳之战爆发于昆阳北,大量资料证实今市郊留村以东以南属昆阳县,留村以西以北属父城县(城父县改名父城县)。根据这个结论,昆阳之战是不是就爆发在市区南郊?至于水淹新莽大军的洪水可能是沙河水,当时没有白龟山水库,但应当有一大片水泽,不然历史上也不会说滍阳是鱼米之乡和水陆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