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特拉法尔加海战战前形势:拿破仑的目标初步达成

特拉法尔加海战战前形势:拿破仑的目标初步达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653 更新时间:2023/12/14 10:11:39

罗什福尔突围

1805年1月11日,米西赛率领了5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从罗什福尔突围而出,西印度群岛驶去。一个星期后,维尔纳夫率领11艘战列舰和9艘巡洋舰,开始驶出了土伦港。

纳尔逊不考虑其它的可能性,而认为维尔纳夫一定是驶往马尔它或埃及。于是立即向东赶去,于1805年2月7日到达了埃及亚历山大港。当他没发现敌踪时,又赶往马耳他,在那里才知道由于遇到了风暴,维尔纳夫已经被迫返回土伦。

维尔纳夫

1805年3月30日,维尔纳夫再次从土伦出航向西班牙的加的斯港前进以同西班牙舰队会合,然后再驶向西印度群岛。纳尔逊仍以为维尔纳夫是驶向埃及,于是把舰队部署在地中海中部等待他。1805年4月9日,维尔纳夫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在加的斯港口投锚,用讯号通知港内西班牙舰队出来。但是他却非害怕纳尔逊会尾随在他后面,到了下午1时,他不再等西班牙舰队,而先起锚开船,让西班牙人跟在他后面蹒跚地前进。

纳尔逊直到1805年5月6日才到达直布罗陀。在那里才知道维尔纳夫已在一个月前就到西印度群岛去了。纳尔逊一向是冲动性的和具有血气之勇,马上就立下决心,于1805年5月10日,率领了10艘战列舰和3艘巡洋舰,立即作横渡大西洋的航行。英国海军部得知维尔纳夫驶向西印度群岛,但却不知纳尔逊的行动,又派柯林伍德中将率11艘战舰出发追击。当柯林伍德在途中时,偶然遇见一队英舰,才知纳尔逊已在追击中。假使这个偶然事件不发生,英国就会有21只战舰和3艘巡洋舰,去参加这个“追逐野鹅”的工作,而拿破仑的调虎离山之计就可得逞。

到达马提尼克

1805年5月14日,维尔纳夫到达西印度群岛的马提尼克,但此时米西赛却没在那里等他,其舰队由于受风暴影响已返回法国的罗什福尔港。拿破仑已经不想再延迟,已于同年4月29日派马格仑少将率领2艘战舰渡过大西洋,把一个命令送达维尔纳夫,命令中规定他在接获之后,应在西印度群岛停留35天,假使没有法国舰队来与他会合,即应返航接出被封锁在费罗尔和布勒斯特的舰队,最后集中兵力进入英吉利海峡,开往布伦。

维尔纳夫于6月4日接到了命令,在1805年6月7日又接获了纳尔逊已到达西印度群岛的消息。这个消息使维尔纳夫的神经大为紧,于是竟不顾拿破仑的命令,于同年6月10日率舰队匆匆返回欧洲。纳尔逊又转身回赶,7月20日,纳尔逊返回了直布罗陀。

英国海军部长巴尔汉勋爵接到维尔纳夫舰队向比斯开湾行驶的报告后,立即命令负责封锁英吉利海峡的康华里思上将解除对罗什福尔等港口的封锁,将舰队集中起来,以来阻止维尔纳夫的企图。于是,除布勒斯特和西班牙的加的斯港外,其它法西两国港口的封锁都解除了。拿破仑的战略目标已经达到了一大半。

更多文章

  • 特拉法尔加海战背景:反法联盟陆上战役全部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特拉法尔加海战,拿破仑,纳尔逊,

    特拉法尔加海战(法语:Bataille de Trafalgar,英语:Battle of Trafalgar)1793年1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将法王路易十六处死,英国以此为由驱逐法国驻英大使。2月法国对英宣战,英国则联合奥地利、普鲁士、那不勒斯和撒丁王国组成反法联盟,双方在陆地和海洋展开了一系列的激

  • 特拉法尔加海战简介:拿破仑征服英国的梦想破灭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特拉法尔加海战,拿破仑,纳尔逊,

    特拉法尔加海战是英国海军史上的一次最大胜利,英法此战中的指挥者正是一对历史上最著名的对手—具有传奇色彩的英国海军中将纳尔逊(阿布基尔海战中提到的英军指挥官)和维尔纳夫。1805年10月21日,双方舰队在西班牙特拉法加角外海面相遇,决战不可避免,战斗持续5小时,由于英军指挥、战术及训练皆胜一筹,法兰

  • 平王东迁的后果:平王东迁的影响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平王东迁,周平王,周朝

    平王东迁的后果:平王东迁的影响有哪些?镐京陷落、幽王被杀后,原来被废的太子宜臼,在外祖父申侯及部分诸侯的支持下,终于登上了国王宝座。他就是周平王。当时镐京经历战火的洗劫,宫室残破,王畿荒芜,一时不易恢复,加上犬戎仍散居镐京附近,对周室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平王只好在晋、郑、卫、秦等诸侯拥卫下,将首都迁至

  • 平王东迁的过程简介:平王东迁结果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平王东迁,周朝,周平王

    平王东迁是东周初期周王室把都城由镐京迁到洛邑的历史事件。周幽王时,废掉申后及太子宜臼,立其宠爱的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公元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勾结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点起烽火求援,众诸侯因以前被烽火所戏而不加理会。周幽王最后被杀于骊山,西周灭亡。其后众诸侯拥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因镐京曾发

  • 周平王东迁洛邑:一招不能再失败的错误决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周平王,洛邑,东迁,,平王东迁

    公元前771年,在位十一年的周幽王终于在内外勾结、里应外合的情况下战败于骊山,并被犬戎所杀。他的死直接导致三个结果:第一,印证了他父亲生前的那个谣言;第二,他宠爱的美人褒姒也被犬戎虏走了,这个美人的结局如何,史上是不会有人再关注的,谁叫她是红颜祸水;第三,他的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 永乐大典的简介概述: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永乐大典,明朝,朱棣

    《永乐大典》编纂于永乐年间,由翰林院大学士解缙担任总纂修,历时六年(1403-1408年)编修完成,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它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为后世留下许多丰富的故事和难解之谜。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

  • 永乐大典的修书过程:永乐修书保存了失传古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永乐大典,明朝,朱棣

    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即欲修纂类书,商议“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但未修成。明成祖即位后,为整理知识,令解缙等人修书。编撰宗旨:“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过程召集147人,首次成书于永乐二年(1404年),初名

  • 盘点历史上首都被攻占的惨剧:永乐大典被付之一炬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首都,永嘉之乱,八国联军,,永乐大典

    公元311年,西晋都城洛阳被匈奴起兵攻破,官民死者三万余人,晋怀帝被俘虏,汉魏古都百年繁华化为一片灰烬,并挖掘陵墓和焚毁宫殿,史称「永嘉之乱」。。公元756年,唐朝都城长安被安禄山叛军攻破,安史叛军大掠数月,死者遍布通衢,留在长安的李唐宗室也被一扫而光。公元946年,后晋都城开封被契丹耶律德光攻破,

  • 揭秘北京故宫的几次改造计划:为什么要改造故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故宫

    故宫的几次改造计划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替幼帝溥仪颁布了逊位诏书,清朝灭亡。与逊位诏书连在一起的还有袁世凯的三个优待条件,一是清帝优待条件,一是清朝皇族优待条件,一是满蒙回(维吾尔)藏贵族优待条件。其中清帝优待条件的第三条规定逊清皇室仍可暂居于紫禁城中,待日后移往圆明园。民国时期:变太和殿为

  • 揭秘:在故宫里为什么找不到清朝皇帝的厕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故宫,清朝,皇帝,厕所

    导读:清代皇宫里主要是使用便器,包括便盆、恭桶等,而没有专门的厕所,存放便器的地方叫做“净房”。装满炭灰的便盆是为大便准备的,解完后用炭灰盖住就行了,小便时不用炭灰,直接倒进恭桶里,用盖盖好。皇帝、后妃们使用的便器叫做“官房”,有专门的太监保管,需要时则传“官房”,平时不放在寝宫中,其余下等人的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