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域都护府的作用何在?西域都护府的历史意义

西域都护府的作用何在?西域都护府的历史意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434 更新时间:2024/1/1 9:42:47

导读:汉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是使西域诸国摆脱了匈奴的残酷统治,转生产技术先进,经济比较发达的汉朝,从而加强了与内地经济、政治与化的联系。这种联系无疑是有利于当地社会发展的,对于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有着深远的影响。匈奴是个奴隶制国家,在西域设置“僮仆都尉”,目的是向各国勒索奴婢和财物,“备其逋租,高其价值,严以期会”(《后汉书·班勇传》),以最大限度的剥削强加在各族人民头上。汉开西域后情况迥然不同,诸国不需向汉贡赋纳税,汉派驻在西域的戍卒和官员,其给养供奉完全取之于屯田和内地朝廷,不要各国负担。同时,内地的农业灌溉技术和冶炼工业等由此而传播到西域,促进了当地生产力的提高。汉朝的统一有效的治理,使西域有了一个比较安定的生活环境,这也符合于各族人民的愿望。因此,西域各国“不乐匈奴”而“慕汉”。每当汉不在西域设置都护,匈奴势力卷土重来的时候,西域诸国无不“区区东望扣关者数矣”(《后汉书·西域传》),热切地向往着内地,希望能重开玉门关、阳关,恢复汉的管辖。

西域都护府使被匈奴切断了的“丝绸之路”得以恢复发展,畅通无阻,各国人民在这条中西交通要道上撒下了友谊的种子。西域的胡麻(芝麻)、胡豆(蚕豆、豌豆等)、胡瓜(黄瓜)、胡葱(大葱)、胡萝卜等植物和骆驼、驴、马的优良品种传入中原,内地的丝绸织品和铁器等工艺品、生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往西域,东西方的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大大地丰富了各国人民的生活。

汉西域都护府这种管辖方式,也为中国后世王朝开创了先例,十六国后凉吕光在统一西域后,曾仿效汉代,设置西域大都护,行使主权。唐代,在边区各族先后统辖在一个政府下之后,也分别设置了都护府。唐东北有“安东都护府”;北边有“安北”、“单于”等都护府;西北有“安西”、“北庭”等都护府;西南有“保宁”、“支南”都护府。这都借鉴于汉代,适应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形成和巩固的需要,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

西域都护府的设立,保障了东西商路的畅通,加强了中原地区和西域广大地区的交流,以及对西域地区的管理。

更多文章

  • 西域都护府的历史?西域都护府是什么时候废置?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西域,都护府,废置,西域都护府

    导读: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秦末汉初发展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它到处向外扩张。在西面,它击走了月氏,取得河西走廊,并出兵西域,残酷统治西域各族人民,从而切断了早已存在着的“丝绸之路”,同时它不断骚扰汉北方诸郡,对汉朝构成了严重威胁。武帝即位时,汉的社会经济已得到恢复发展,国力空前加强。于

  • 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西域都护府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西域,都护府,位置,西域都护府

    导读:西域都护府位于巴音郭楞西北部的轮台县。野云沟乡和策大雅乡结合部距库尔勒市113公里,距轮台县城58公里,东经85 °04',北纬42°00',海拔高度990米, 现已辟为巴音郭楞的一个旅游点,吸收中外游客之多。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在此设西域都护府, 名为乌垒城(前名轮台国)是当时汉朝管理西

  • 什么是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府管辖都那些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都护府

    导读: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此时的汉朝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已具备了反击匈奴的强大实力,于是在汉武帝即位后,对匈奴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其中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三次大胜后,匈奴右部王的活动中心已迁至天山东部一带。公元前138年和119

  • 左宗棠简介:出身卑微的汉人如何成就一代宰辅?(晚清四大名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左宗棠,新疆,林则徐,晚清四大名臣

    现在电视里边很多选秀节目有个特征,就是往往光鲜亮丽的人不大容易脱颖而出,倒是一些“草根”容易逆袭成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都有这种心理,不太喜欢那些走得太顺的人,觉得他们身带光环,离我们很远。而那些草根,一看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再加上演得又好,和我们心理距离就会比较近,所以草根选手往往在比赛当中容

  • 揭秘曾国藩遗嘱的内容:曾国藩遗嘱有哪四句话?(晚清四大名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曾国藩,遗嘱,晚清四大名臣

    晚清重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官场楷模”。他力挽狂澜扶晚清王朝垂而不死,在“同光中兴”时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实现了儒家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理想境界,被誉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曾氏家族更是历史上数得着的侯门望族,一百多年来没有出现过“败家子”,曾

  • 揭秘左宗棠为什么瞧不起曾国藩? 左宗棠与曾国藩(晚清四大名臣)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左宗棠,曾国藩,晚清大臣,晚清四大名臣

    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关系:左两人都以“刚强”闻名。左宗棠的刚是竣烈严厉、锋芒毕露之刚,他曾自谓:“丈夫事业,非刚莫济”。而曾国藩的刚虽然是外柔内刚,但强度丝毫也不逊于左氏。他说自己:“素有忿很不顾气习,偏于刚恶。”两刚相遇,必有一伤。在长沙他对左宗棠虽然表面上一直笑脸相迎,但是越谦虚的人其实自尊心往往越

  • 曾国藩的生平简介: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传奇人生(晚清四大名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曾国藩,简介,晚清四大名臣

    曾国藩简介: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一生著述颇多,但以《曾国藩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光绪五年(18

  • 汉武帝的二十五项突破性历史首创:汉武帝的政绩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武帝,汉朝皇帝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汉族,是汉王朝的第7位天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民族英雄。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子、汉太宗刘恒的孙子、汉太祖刘邦的重孙子。7岁时被册立为皇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在位期间击破匈奴、吞并朝鲜、遣使出使西

  • 揭秘汉武帝刘彻如何立太子:子为储君后母当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武帝,储君,刘彻,汉朝

    导读:19世纪,英国思想史学家阿克顿勋爵道出了一句具有铁律性质的警世格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其实,阿克顿的说法只能算是一种温和的描述。因为绝对权力所导致的岂止是腐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在自然层面上这样评价女人:“本性上比较软弱,比较冷淡,女人比男人富有同情心……”而古罗

  • 汉武帝在后宫争斗中上位之谜:其上位幕后推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幼名刘彘,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皇后王娡。七岁时被册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强盛最辉煌的时期。古代史料《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