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忠贤及其“阉党团队”如何让明朝变得很奇葩

魏忠贤及其“阉党团队”如何让明朝变得很奇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180 更新时间:2024/1/24 2:30:09

魏忠贤在宫中除了内倚客氏之外,又有心腹太监王体乾、李朝钦等三十余人,相助为虐。在外廷他也网罗党羽,约有八十来人,历史上称为“阉党”。其中著名的有所谓“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之称。“五虎”者,即文臣崔呈秀、田吉、吴淳夫、李夔龙、倪文焕,“五彪”者,即武臣田尔耕、许显纯、孙云鹤、杨宜、崔应元,“十狗”有曹钦程、周应秋、李鲁生等等。这帮人各自呼朋引类,又串通了一些人,故“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内阁首辅顾秉谦、魏广微,“曲奉忠贤,若奴役”,魏忠贤陷害正直大臣,皆顾秉谦为其“票拟”。当时有傅櫆、阮大铖、倪文焕等人,都认魏忠贤作义父。顾秉谦怕魏忠贤嫌他年大,又叫自己的四个儿子认魏忠贤为上公祖爷。

文臣魏广微想取宠于魏忠贤,也怕嫌他年大,故托阮大铖去求作魏忠贤的侄子。魏忠贤见魏广微甘心愿为自己效劳,又是同姓,故许以兄弟相称。因此,魏广微得以入内阁任职。他在阁期间,凡事皆察告魏忠贤,有书札“用阁揭摺子”,外书“内阁家报”,因此魏广微又有“外魏公”之称。魏忠贤虽不识字,但颇有记性。凡内阁所送文件,皆先至惜薪司王朝用处,王阅后,把要紧处夹上个“阔一寸许白纸条,复于本上下空白处,用指甲捏一痕”,加封后送至值房,由魏忠贤的心腹李朝钦掌收,李将重要的先关照一下魏忠贤。凡乾清宫听奏本,皆由李永贞宜读,王体乾为之讲解。天听本时,凡劫魏忠贤的切要之语皆不读,如天启不在,则奏章上的事务,由魏忠贤等共同商量处理。

明朝制度规定:“司礼秉笔者,非公事不得出”。而魏忠贤则来去自由,经常出京师,到西山碧云寺、泰山等地进香。其所过之处,皆要设香案,插柳枝花朵,焚香跪接。每出行时,坐八人大轿或乘四马之舆,“青盖羽幢”,饶鼓齐鸣;左右护从二、三千人,所带之厨役、优伶百戏、蹴鞠及各种杂役数万。凡朝廷百司章奏“急足驰白”,百里内外一日可以往返,马匹时有中途驰奔而死者。故凡魏忠贤招摇于外时,则“京中街市,寂然空虚”。崔呈秀是魏忠贤的义子,为“五虎”之首。他经常与魏忠贤密谋,尽指不归附魏忠贤者为东林党,写入《同志录》,而与东林党不合者则列入《天鉴录》,并将此二册献给魏忠贤,甚得魏之倚重,崔呈秀因而被提升为“兵部尚书,少傅,兼太子太傅,仍兼左都御史”。从来九卿未有兼官如崔呈秀者。崔还引用其弟凝秀,出任浙江总兵官,用其女婿张元芳为吏部主事,又派其妾弟优人肖维中为密云参将,“所司皆不敢违”。

许显纯掌镇抚司,号称“五彪”之魁。田尔耕掌锦衣卫,也是“五彪”之一。他们广布侦卒,到处寻衅,民间偶语触犯魏忠贤者,则提拿至锦衣卫或镇抚司拷打,“甚至剥皮、封舌,所杀不可胜数”。故民间闻锦衣卫、镇抚司逮人,皆心惊胆寒。“十狗”之首为周应秋,周想方设法结交魏忠贤之侄魏良卿。周家善烹饪,尤精于烧猪蹄。魏良卿每到周家,周应秋必献食,时称“煨蹄总宪”。又有魏忠贤义子曹钦程者,晋升为太仆寺卿,后因与阉党不合,被削籍为民。出都门时,曹再拜魏忠贤,并日:“‘君臣之义已绝,父子之恩难忘。’絮泣而去。”其无耻可知。李鲁生为“十孩儿”之一,每与李恒茂、李蕃来往于吏、兵二部,“交通请托”,故时有“官要起,问三李”之说。

每逢魏忠贤生辰,自元宵节起即开始温寿,“送寿礼者、做法事祝延签字者,每早乾清宫两丹择几满”。到了正日(正月三十日),“绶带挤击,挨摩之声铿然,闻有挤伤衣带腿足者”。当时魏忠贤被称为“九千岁”,有更甚者,称魏为“九千九百岁爷爷”。每当生辰,“千岁千千岁之声,殷訇若雷”。

天启六年(1626年)六月,第一个请给魏忠贤立生祠的是浙江巡抚播妆祯,以“公请建祠”为由,请为魏忠贤建生祠。皇帝准其请,并踢名“普德”。此后各地闻风而起。魏忠贤把它看作是衡量各地宫员对他效忠的尺度。各地官员,争先恐后地立生祠,于是魏忠贤生祠“几遍天下”。以北京为例,数十里间,祠宇相望。卢沟桥建了隆恩祠,崇文门内建立广仁祠,宣武门外建立茂功祠。有个监生陆万龄竟请建魏忠贤祠于“国学之旁”。蓟州巡抚刘诏立魏忠贤生祠,建金像,头戴冕旎,执笏、俨如帝王。迎像时,则“五拜三稽首,呼九千岁”。甚至有用沉香木雕像者,“眼耳口鼻手足,宛转一如生人,腹中肺肠皆以金玉珠宝为之,衣服奇丽,髻上穴空其一,以簪四时香花”。有天津巡抚黄运泰,对像五拜三稽首,口中尚念念有词日:“某事赖九千岁扶植,月荷九千岁拔擢”。每建一祠少者费数万,多者数十万,所伐树木及掘田宅者无算。开封建祠,毁民舍二千余间,临清建祠毁民房万余间。有的祠建宫殷九楹,仪如皇帝;有的用琉璃瓦,“上食饗祀如王公”。这种建祠风,当即遭到正直之士的反对,如蓟州道胡士容、遵化道耿如祀,皆以“不俱建祠文”和不拜其像而获罪,入狱论死。

标签: 明朝魏忠贤阉党

更多文章

  • 揭秘:明朝历史上最大的权宦魏忠贤和他的阉党们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魏忠贤,阉党

    “阉党”不是一个政党,而是晚明天启年间以魏忠贤为首的一个擅权乱政的帮派。宦官干政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都曾出现,例如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十常侍之乱”,是东汉由盛转衰直至逐渐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唐代后期,宦官势力甚至可以左右皇帝的废立。明代的宦官虽然没有汉末和晚唐时期那些宦官的气焰凶,势力大,

  • 明朝阉党魏忠贤的六大功绩:他真的一无是处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魏忠贤,功绩,阉党

    长久以来,人们对魏忠贤的看法己经脸谱化了。人们认为他操弄权柄,迫害忠良,结党营私,祸国乱政,有谋反的迹象,是宦官专权的典型。然而仔细考察这段历史,我认为这种看法并不全面,我们现在对魏忠贤的看法,多来源于重新上台的东林党人的说法,很显然,这种说法不具备客观公正的前提条件。崇祯元年接连发生了三次欠饷兵变

  • 明朝阉党时代:明朝大宦官魏忠贤和他的遍地生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魏忠贤,阉党,生祠,

    在一个皇帝、一个女人、一帮吹鼓手的推波助澜下,魏忠贤的“无上名号”愈来愈多愈来愈高,也愈来愈离奇:厂臣、元臣、上公、尚公、殿爷、祖爷、老祖爷、千岁、九千岁,对于九千岁魏忠贤似乎还不满意,因而有些人干脆叫他“九千九百岁”。所谓“阉党”并非一个政党,而是晚明天启年间以魏忠贤为首的一个擅权乱政的帮派。魏忠

  • 东林党和三党及阉党之争:亡国的明朝政治斗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东林党,魏忠贤,万历,阉党

    在万历“争国本”事件中,和万历帝抗争得最强硬的那批名儒士大夫们,后来大多成了赫赫有名的东林党人,并且多是其中的中坚分子。这“东林党”在明季政治格局中,乃是不可不书的重要一笔。关于东林党形成的时间,一直有两说,一说是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一说是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两说的年份差距比较大。其

  • 项羽为何不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 鸿门宴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鸿门宴,项羽

    项羽为何不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 中国人请客吃饭有时当不得真,历史上的鸿门宴就是这样的饭局,吃饭的想杀死被吃的,可见吃饭有风险,入座需谨慎。不过鸿门宴上项羽并没有杀掉刘邦,多少叫人有些匪夷所思。当时项羽虎视眈眈,陈兵霸上,几欲置刘邦于死地。不过刘邦很有办法,结果逃脱掉了。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来见项

  • 鸿门宴上范增的三大失误:范增的计谋有大缺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鸿门宴,范增,项羽

    导读:古人年届六十一般都会卸甲归田告老还乡,这叫安享天年。可年过七十的范增还要出山帮助项梁项羽叔侄二人打天下。真的是“有志不在年高”。而且范增老谋深算,有“善用奇计”之称,可结局因跟项羽意见不合而愤然出走,落得个病死路途耿介而死的惨剧。其实项羽还是比较尊敬范增的,“亚父”的称号即为证明。范增最终的结

  • 范增和张良谁厉害?论“鸿门宴”斗争谁输谁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范增,张良,鸿门宴

    历史上范增和张良谁厉害?范增身为项羽帐下第一谋士,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范增和张良谁厉害?范增和张良谁厉害?范增身为项羽帐下第一谋士,可谓是张良的最大对手,二人在智谋上也不相上下,只可惜项羽用人无方,再加上项羽除了他没有什么像样的谋士了,而刘邦手下还有陈平、萧何、曹参等一群人,所以范增在历史上的形象

  • 血战保国的英雄!揭秘英勇无敌的杨家将真实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杨家将

    在提到宋朝历史的时候,杨家将是不能不提到的。在历史上的杨家将远不如在小说和民间传说中那么神奇,然而杨家将三代抗敌的忠勇,确实少有人及。前面有朋友已经介绍了一点,还有朋友希望写的更详细一些,我就献上拙作。杨业本名叫杨重贵,其父杨信是麟州的土豪,趁五代混乱的时候,占据麟州,自称刺史,由于时局的动荡,先后

  • 揭秘:平凡的杨家将为何能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家将,家喻户晓,英雄

    导读:杨家将故事流传了近千年,历久弥新,令人难忘。杨家将故事是如何家喻户晓的?这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杨家将”故事发生在北宋初年,在北宋中叶就已迅速流传于天下。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写过一篇文章,称赞杨业、杨延昭“ 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并且指出杨家将故事在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广泛流传。欧阳

  • 杨家将满门忠烈:致他们于死地的背后黑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杨业,辽国,潘美,杨家将

    在《杨家将》中,潘仁美被塑造成了一个跟秦桧差不多的反面角色。他公报私仇,处处陷害杨门忠将,致使杨继业战死沙场。但这是演义,不是历史。历史上潘仁美的原型是潘美,北宋人。一开始就跟着宋太祖南征北战,忠心无二,战功赫赫。那么杨继业的死真的是潘美的阴谋吗?我们先看看当时的情况。赵匡胤死后其弟弟赵光义登基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