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资治通鉴》的历史价值 资治通鉴的文学价值

《资治通鉴》的历史价值 资治通鉴的文学价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880 更新时间:2024/1/17 5:16:03

《资治通鉴》的历史价值

历史价值

宋神宗熙宁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这段悠游的岁月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卷300万字的纪传体体史书《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历经19年编辑完成。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臣今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谓,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司马光为此书付出毕生精力,成书不到2年,他便积劳而逝。《资治通鉴》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司马光实都亲自动笔,不假他人之手。清代学者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著作,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和阅读学习。这部书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北宋时代,在中唐以来长期混战之后,实现了国家统一,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繁荣了学术文化;同时,内政多弊,御戎不力,“积贫积弱”,局势不稳。这是一个有生气的时代,又是一个很苦闷的时代,是个前进的时代,又是个软弱的时代。当时,君主将相,志士仁人,平民百姓,多在考虑如何生活,寻找出路。于是,有主张以“柔道”治天下,说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有立志改革,而实行变法的;有生活困苦,被逼铤而走险,起义造反的。掌握文化知识的人们,特别是历史学家,如欧阳修、司马光、范祖禹等,往往面对现实而回顾历史,企图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借鉴历史,为了有助于治国安邦,更好地解决现实矛盾。其中,司马光主编《通鉴》的目的最突出,最具代表性。它是由“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而得名。

《资治通鉴》是一部集体编写的历史巨著,主编是司马光,协修是刘恕、刘攽和范祖禹,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担任检阅文字的工作。司马光原欲定名为《通志》,神宗即位后,把《通志》改名为《资治通鉴》,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0年),下止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分为294卷,共计300多万字;另外《目录》30卷,《考异》30卷。编成这部巨著共花了19年的时间。司马光是为了巩固当时的封建政权,才编写《资治通鉴》,这就决定了此书的内容主要是政治史。他把历史上的君主,根据他们的才能分为创业、守成、陵夷、中兴、乱亡五类。《资治通鉴》都作了一定程度的揭露和谴责,以为后世君主的鉴戒。《资治通鉴》还有许多很有价值的关于军事、经济、文化、学术思想、史学等方面的历史记载。《资治通鉴》所搜集的材料十分丰富,据估计,《资治通鉴》所引之书多达300多种。《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极为重要的编年史,不仅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了统治经验,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全书体例严谨,前后脉络分明,语言文字也极为简练。这些对后世史学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更多文章

  • 《资治通鉴》的主要内容是?资治通鉴内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的内容

    导读:《资治通鉴》既是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在这部巨著中,作者运用敏锐深刻的观察力和匠心独具的艺术手法,不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而且成功地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中国古代史学著作。北宋司马光撰。全书294卷,另有《目录》30卷,《考异》30卷。《通

  • 资治通鉴书名的由来?它是司马光一个人写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的书名

    导读:《资治通鉴》的书名是怎么来的?《资治通鉴》是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宋神宗即位后,认为《通志》比其他的史书更便于阅读,也易于借鉴,就召见司马光,大加赞赏,并亲赐书名为《资治通鉴》。 《资

  • 资治通鉴故事 出自资治通鉴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资治通鉴故事,《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规模空前的史学巨著,由宋神宗取意“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亲赐名。全书卷帙浩繁,共294卷,记载了上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方面的重要史实为主,兼

  • 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的作者

    《资治通鉴》是谁写的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原字公实,后改君实,原号迂夫,后改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北宋第四代

  • 《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简介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简介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 诗经中的爱情诗有多少?诗经中优美的爱情诗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诗经,爱情诗句,诗句

    诗经中的爱情诗有多少?诗经中记载爱情的篇目众多,有爱情诗(《周南·关雎》),婚姻诗(《卫风·硕人》),弃妇诗(《卫风·氓》)。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诗经中记载的三类诗刚好就是爱情的三步曲:恋爱-结婚-维系婚姻。诗经记载爱情的诗时间跨度相当长,达600年,但是不管是题材上还是主题上对爱情的阐述都具有相同的

  • 《诗经》里的爱情诗有哪些?诗经中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诗经》,诗经爱情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代表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创作,其中描写爱情的篇幅占了很大比重。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纯而自然,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后世的很多爱情诗,浮艳而做作,在文学价值上远远不及《诗经》。《诗经》中描述的事情跨越时间很大,达五百

  • 红楼梦简介 四大名著中红楼梦的故事情节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红楼梦

    红楼梦简介:《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帝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它的原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作者曹雪芹,续作是由高鹗完成。 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

  • 名著《红楼梦》未解之谜多:结局成最大悬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红楼梦,古代名著,古代书籍

    导读:自《红楼梦》诞生200多年来,便以精湛的艺术魅力为人们所喜爱,并成为世界文学经典之一。然而,纵观《红楼梦》,仿佛是一座曲折幽冥的迷宫,一直存在着数不胜数的难解之谜。作者之谜——关于《红楼梦》的作者,已争论了200多年,现在公认的说法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但也有人认为是曹雪芹在石兄《风月宝鉴》的基

  • 详细解读《红楼梦》里最美的十二位女人排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红楼梦,女人,排行

    《红楼梦》一书里,处处莺莺燕燕,仅贾府上下,便有女孩儿数百,可谓:红香绿玉、环肥燕瘦、争芳斗艳、各有千秋。然读罢此书,却发现金陵十二钗并不是容貌最美的十二位。那么,单以容貌而论,何人能排进前十二甲呢?且容我慢慢道来:第一名:秦可卿可卿乳名兼美,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钗、黛本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