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联的由来 春节张贴春联的传统是怎么来的

春联的由来 春节张贴春联的传统是怎么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952 更新时间:2024/1/22 6:30:10

春联的由来:春联在中国的楹联中,可以单独划分一类,因为春联是应时而写,春节专用。过了春节,就不是春联了,是普通的对联了。古往今来,从官员到百姓,都十分重视春联图个喜庆,还为来年讨个吉利。因此在民间,百姓们把撰写和贴春联当作迎春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至今,在民间里还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二十三供灶仙,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磨粘谷,二十六割肥肉,二十七杀小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上香斗儿。”

二十四写大字,就是说这一天要开始写春联了,家家户户买大红纸,自己能写的自己写,自己不能写的求别人代笔。

为什么非要用红纸来写春联呢?原来传说“年”是一头怪兽,经危害民间。所以“年”一来的时候,百姓就烧起火来,用红色三火焰吓退怪兽,掉头就跑。以后,老百姓每到“年”来了,就挂上红色的春联,写上消灾接福的话。

还有一个原因涉及到春联的起源。古代把春联称作桃符,据《皇朝岁时杂记》中记载:“桃符之之以桃木板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下书祝词及祷语,岁且则更之。”就是说桃符使用一块二三尺长的红色桃木板,在上面画上神像,写上祝词。但是,我们现在挂的红纸做的春联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过年的时候,写了一副春联:“新年纳庆,佳节号长春。”这是我国在楹联史上有记载的第一副春联。

传统春联不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还展示出一种极为特殊的书法艺术。春联本身的化,加上书法,更使得春联成为一种十分独特的综合艺术品。

春联自从产生之后,发展到明代就出现了空前的盛况。因为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非常喜欢春联,也非常善于撰写楹联。在朱元璋的亲自倡导下,明朝的楹联发展很快,楹联史上的许多楹联大家都产生在明代。

欣赏名联,创作楹联,不仅可以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还可以使我们在欣赏和创作中更加热爱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我们祖国悠远丰富的传统文化,从而提高我们的现实生活品味,丰富我们的文化修养,可以一代又一代地,永远不间断地去弘扬我们的文化修养,可以不间断地去弘扬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正是“家家和美享福寿,事事吉祥传子孙。”

标签: 春联春节

更多文章

  • 2014年春节是几月几号?中国的春节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春节,节日

    2014年春节是公元2014年1月31日星期五(农历甲午马年正月初一,春节)2014年1月30日星期四,农历癸巳蛇年十二月三十日除夕。春节,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一、春节的来历: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

  • 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 贴春联的习俗起源于何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春节,春联,春节习俗

    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呢?在春节的前一天,也就是除夕这天,家家户户都在门的两侧贴上春联。那么为什么过春节要贴春联呢?它有什么用处?贴春联这一习俗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起源于何时?春联一开始不叫“春联”,而叫“桃符”。据说贴桃符的起源很早,当时贴“桃符”是为了用来驱除妖魔鬼怪。传说,古代有一种极其凶残的

  • 春节习俗:春节从初一到十五的习俗讲究和禁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春节,春节习俗,传统文化

    导读:2014年春节马上就要到了,你知道春节都有哪些讲究和忌讳吗?正确来说从初一到十六元宵节这整个年才算是过完。一些习俗从很早时候一直流传至今,比如初一不能用扫帚扫地、不能动剪子;初二出嫁的女儿要带着老公和孩子回娘家等等。春节是中国及一些亚洲民族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此春节

  • 古代春节送礼风屡禁不止:进门先打点看门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春节,节日

    在古代,无论你是几品的官员,春节前大多要忙着送礼和收礼。表面上看着很热闹,其实内里却满是腐败之气味。春节官员之间相互送礼,几乎成了古代官场的一种潜规则。而且这种送礼的潜规则,还不是你想送就能送得到的。在古代,下属给上司送礼打通关系,首先要打通人际关系的第一关——看门的人。看门人虽然只是看门的,但其位

  • 春节饮食文化 中国春节饮食习俗和寓意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春节,春节,节日

    中国春节饮食风俗,中国春节饮食习俗和寓意有哪些?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人们相信在此时吃些传统饮食,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好运。现简述我国部分地区的饮食习俗,以飨食客:腊八粥“腊八节”。这一天在中国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喝腊八粥在我国已有千年历史。腊,在远古时代本是一种祭礼的名称,夏朝称“清祀

  • 封神演义的内容:《封神演义》是哪个朝代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封神演义》,古代书籍

    历史名著《封神演义》,是一部科学幻想神话故事,成书于明代,作者许仲琳根据评话《武王伐纣》,再参考古籍和民间传说创作而成。几百年来,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读者,并以其篇幅巨大、幻想之奇特而闻名于世。其内容依托商灭周兴的历史背景,用武王伐纣为时空线索,从女娲降香开书,到姜子牙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结束。

  • 《封神演义》的作者是谁?封神演义作者为何不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封神演义》,封神演义作者,古代书籍

    《封神演义》的作者是谁,历来众说纷纭。一为许仲琳撰据明舒载阳刻本《封神演义》卷二题署“钟山逸叟许仲琳编辑”,此书明本唯日本内阁文库藏一部,仅卷二有题署。卷首有邗江李云翔撰写序文,序中云:余友舒冲甫自楚中重资购有钟伯敬先生批阅《封神》一册,尚未竟其业,乃托余终其事。余不愧续貂,删其荒谬,去其鄙俚,而于

  • 《封神演义》简介 是一部中国古代神魔小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封神演义,古代书籍

    《封神演义》一般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是一部中国古代神魔小说。为明代陈仲琳(一说是许仲琳)所作,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全书共一百回。《封神演义》的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武王伐纣白话文》,可能还参考了《商周演义》、《昆仑八仙东游记》,以姜子牙辅佐周室(

  • 《金瓶梅》共描写过四次元宵节,每次宴会都写尽人间百态,刻画人性本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金瓶梅,元宵节

    《金瓶梅》共描写过四次元宵节,每次宴会都写尽人间百态,刻画人性本质。其中,第三次元宵节里正月十二那天,吴月娘等受邀到乔大户家吃酒,意外的将官哥与乔家的长姐结了娃娃亲,使得这场宴会变成了结亲宴,并引出了正月十五日乔家来回拜及为亲家李瓶儿做寿的会亲宴。会亲宴前,官哥被打扮了一番抱来:“头上戴着金梁段子八

  • 元宵节的诞生和改名,只因为这两个跨越2000多年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武帝,东方朔,袁世凯,元宵,,元宵节

    吃汤圆,是中国人闹元宵必不可少的庆祝方式。但是这道美食,它的名字却几经变化。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善良又风趣。有一年冬天,东方朔在御花园,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觉得不能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为了实现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