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历史上的悲剧皇帝:血滴子没摘下雍正帝的脑袋

中国历史上的悲剧皇帝:血滴子没摘下雍正帝的脑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594 更新时间:2023/12/14 9:25:00

和西方的帝王不同,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天子高于法律。九五之尊的皇帝,言论就是圣旨、法律。皇帝开金口,一言既出,就是令出如山。像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把保卫国家的朝廷重臣袁崇焕(1584-1630)逮捕下狱,不经审判,不让他抗辩自白,便处以磔刑(千刀万剐,惨无人道的凌迟极刑)。史学家把袁崇焕之枉死,视为旷世悲剧!这就是古代中国皇帝,无论有理无理,下令杀人是司空见惯的事。那时人民还存着“君权为神所授”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甚至愚昧的思想,认为帝王是天之嗣子,秉承天意,统治天下,有生杀大权。有甚于此,帝王赐死,臣民还得服刑前下跪,向北遥拜,谢主隆恩,三呼万岁!

隋炀帝喝鸠酒自杀

历史记载,隋朝隋炀帝杨广(569-618),弑父杀兄,淫辱庶母,篡位称帝。当了14年荒淫皇帝,将整个繁荣强大的隋王朝大好江山,弄得支离破碎,终于土崩瓦解。那时他自知罪孽深重,预感会被杀,常对着镜子说:“这样好的脖子,等谁来砍?”可见他知道,皇帝也会免不了被砍头的劫数!不过,隋炀帝没有被砍头,当他面对死亡,提出要求:“天子死自有法,何得加以锋刃!取鸠酒来!”结果“自解练巾,缢杀之”。(资治通鉴185卷)杀害他的宇文化兄弟,竟然是曾帮助他弑父篡位的宇文述的宝贝儿子!

我曾经为此请教过学问渊博的朋友,他们以为,自从秦朝有皇帝以来,中国历史上好像没有被斩首的帝王。可能是古代人对称为天子的皇帝的崇信,已经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没有人会比天子大,所以也没有人可以斩他,也没有合适的刀。就算一个朝代颠覆另一个朝代,也不会有人说,要把上一个皇帝斩首。否则新皇帝会显得残暴失去民心,在史册上留下污名。当时,唯天论是非常重要的社会理念,所以只有老天可以收回天子的命。

宋理宗头颅当盛酒器

难道中国古代真的没有过断头帝王吗?商朝末代君主第31代的纣王,是在兵败后逃回来,登上鹿台,穿上他的宝玉衣,投火自焚而死,“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周武王赶来,看见尸体,砍下纣王的头,把它挂在叫做“大白”的旗上。这事情记录在司马迁《史记·殷本纪第三》:“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斩纣头,县之白旗。”不过,纣王是死后才被砍下头颅,不是活生生被斩首!

历史上还有一个皇帝被切断头颅——南宋理宗赵昀(1205-1264)。宋朝灭亡后,元朝初年,曾发生大规模的“宋陵大浩劫”,令人发指。带头盗掘在浙江绍兴的南宋帝王陵寑,竟是西藏僧人杨辇真珈。这出家人将埋葬在宋陵(也称宋六陵)的六个皇帝、后妃们的骨骸全部掘出,丢弃在荒野,掠走陪葬宝物。宋理宗的陵寝埋藏最多宝物。有记载说,由于理宗体内有大量水银,所以尸体仍然完好,杨辇真珈把理宗的头颅摘下来,带回元朝都城镶银涂漆,不但用它来做盛酒器具,而且还可以用来诅咒,制服别人或事物。不少史书,包括《明史》都有记载此事。

血滴子没摘下雍正的脑袋

我在小时候看过的粤语电影以及阅读过武侠小说,如《大侠甘凤池》《血滴子》《吕四娘》等,里面讲到清朝皇帝雍正,诛灭反清江南士子吕留良一族,他的女儿四娘被童仆救出,带到深山之中。四娘得到武艺高超的独臂神尼传授武功(也有说是高僧甘凤池传授血滴子武功)。艺成之后,四娘施展飞檐走壁武功,跃入圆明园,把雍正杀死,摘下脑袋而去。但是,根据清史学家阎崇年所说:“1981年,曾发掘雍正泰陵地宫,未打开,即作罢。但民间传言雍正棺材已经打开,雍正的遗体有尸身而无尸头,想以此证明胤禛(雍正)之头是被吕四娘砍掉的。”这些无中生有的传说和故事很引人入胜,令人深信,可惜都是属于野史之类,不足为信。多数历史学家认为,雍正暴毙原因,是因为他常服用道士张太虚所制的丹药“既济丹”,中毒身亡。

标签: 古代皇帝血滴子

更多文章

  • 清朝时期乾隆爷的火器真的完胜“血滴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血滴子

    想起国产大片《血滴子》中,乾隆年间的秘密行动组织“血滴子”手中虽然拥有可十步外取人首级的秘密武器,但却被海都率领的火枪队和火炮杀的片甲不留,退出历史舞台。虽然说现在的枪械欺负几个拿刀的特工应该不成问题,但在乾隆时期,当时火器真的有那么厉害吗?电影中,清军的火枪队从出场开始就威风八面,在清剿血滴子小分

  • 雍正设立了一个叫血滴子的特务机构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雍正,血滴子

    这个血滴子既是一个神秘的杀人兵器,也是一个组织机构。先看看作为暗器的说法。据说此暗器为一圆形器物,内藏快刀,有机关控制,趁人不防,罩人头上,机关开动,立取人头。江湖上出现过的血滴子,是类似拳指套的东西,开刃,用于拳术格斗,也被女子戴在身上防身,因其两片合起来的时候组成一个血滴状物品.而在电影银幕上,

  • 揭秘:雍正王朝“血滴子”与特务政治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雍正,血滴子

    清末民初,中国民众好谈宫闱秘闻,即便识字不多的市民也能读懂的通俗小说,自然成了“讲新话”的最佳载体。在清代十三朝中,雍正是一位施行恐怖、苛严政治的强权统治者,关于他的流言蜚语在民间广为流传。在世人眼里,这位皇帝夺位前老谋深算,即位后冷酷无情。他屡行大狱文网森严,广布耳目,令人谈虎色变……。凡此种种都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由来:哪些人上了凌烟阁榜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凌烟阁,李世民,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唐代长安城皇宫内三清殿旁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楼,名为凌烟阁。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修建凌烟阁来陈列由阎立本所画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即为《二十四功臣图》,比例为真人大小,面北而立,以示尊皇,并时常前往怀旧。李世民是一位杰出的皇帝,很善于处理君臣之间的关系

  • 凌烟阁功臣唐俭家族与长孙皇后不得不说的关系(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凌烟阁,长孙皇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莒国公唐俭,唐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谥曰襄,陪葬昭陵。唐俭家族与李唐皇室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一段关系,是唐俭的嫡子唐义识(又名唐善识),尚长孙皇后的养女豫章公主为妻。不过唐俭的另一个嫡子唐河上(字嘉会)的墓志,则向我们展现了唐家与李氏皇族更加紧密的一些关系。《大唐故殿中少监上柱国唐府君(嘉会)墓志铭

  • 唐朝历史上的李世民时代:凌烟阁开阁二十四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李世民,二十四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由范冰冰领衔主演的电视剧《武媚娘传奇》已更新至60集,太宗李世民驾崩,大唐即将迎来新篇章,新一轮宫斗即将上演,且看范爷如何华丽转身,登顶皇位。80集长片,60集写太宗时期,对于李世民的二十四功臣描述甚少。小编略觉遗憾,就趁这个时候,来凑个热闹。唐代长安城皇宫内三清殿旁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楼,名为凌烟阁。

  • 趣闻:闻名天下的凌烟阁二十四攻城画像创作始末(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凌烟阁,唐太宗,二十四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李世民登上了皇帝宝座。他励精图治,虚心纳谏,对跟随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和出谋划策的功臣元勋念念不忘。毕竟对他来说,皇帝的宝座来得太不容易了。公元643年3月23日,为了褒彰功臣,唐太宗李世民命人将长孙无忌、魏征、尉迟敬德等24名功臣的像画在凌烟阁上,他还常去观赏,以表对功臣的赞赏

  • 纽伦堡审判的社会评价:清算了纳粹的历史罪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纽伦堡审判,纳粹,德国,

    审讯期间,世界公众密切注视着纽伦堡的动向。对德国首要战犯的审判人心大快。但是,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对少数首要纳粹分子的无罪开释或重罪轻判,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反对和世界舆论的指责。柏林25万工人举行罢工抗议。汉堡几千市民集会,要求国际军事法庭将沙赫特等人判死刑。法共《人道报》认为,“释放巴本等人等于邀请希

  • 纽伦堡审判的结果:有12名纳粹罪魁被执行死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纽伦堡审判,战犯,二战,

    判处绞刑12人赫尔曼戈林,纳粹政权第2号人物,航空总监,普鲁士总理,陆军将军,德国4年计划全权执行人,“帝国元帅”,希特勒“全权继承人”。约翰里宾特洛甫,德国外交部长。威廉凯特尔,德国陆军将领,国防军最高统帅部长官。恩斯特卡尔滕布隆纳,德国保安总局局长。阿尔弗雷德罗森堡,“纳粹思想家”,纳粹刊物主编

  • 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两场世纪大审判的比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纽伦堡审判,东京审判,二战,

    历史不可忘却。一个铭记历史的国家,才是清醒、成熟并知道如何正确前行的国家。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纪念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为了牢记空前惨烈的世界大战的深刻历史教训,也是为了珍爱和平维护战后的世界秩序。然而,总有一些人患有历史健忘症,尤其是日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