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鄱阳湖之战简介 决定了朱元璋命运的一场大战

鄱阳湖之战简介 决定了朱元璋命运的一场大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916 更新时间:2024/1/21 3:31:12

鄱阳湖之战简介:鄱阳湖大战是指宋龙凤九年(1363年)七月,在朱元璋统一江南之战中,朱元璋率军在鄱阳湖(今江西鄱阳湖)击败陈友谅军的一场著名水战。这场战役,是朱元璋当皇帝、建大明最为关键的一场恶战。此战的地位,在今天我们看来,可以同“三国周郎赤壁”的赤壁之战划等号。赤壁的熊熊战火,彻底搅醒了阿瞒一统江山的黄粱美梦;同样,在烟波浩淼的鄱阳湖上,敌手陈友谅和朱元璋双方共出动总兵力达八十万人,进行了一番生死较量的决战,彻底奏响了元朝灭亡的送葬曲。

鄱阳湖水战,从兵力上分析,时年44岁的陈友谅拥兵六十万之众,而小他八岁的朱元璋只凑出了二十万人的军队,显然敌众我寡;从武器装备上分析,陈友谅麾下的战舰大多是特大号的,一字儿排开,竟有十几里长,而朱元璋方面净是一些小船,相比之下颇象是压缩饼干,根本不在一个档次,明显敌强我弱。在这种极其不利因素充斥的情况下,如何打好这场仗,朱元璋有斗志有信心。

当然,信心百倍是一回事,势力较量是另一回事。开始的几天,双方酣战正急,“炮火连天,湖水尽赤”(《石匮书》语),想那湖水都被将士们的鲜血染红了,可谓极其惨烈。

好在朱元璋部队找到了陈友谅的水军的软肋,发现敌方船体“块头”虽大却很笨拙,己方船虽小好掉头,可以其左冲右突的灵活性,有效扬长避短,击打大块头的软肋。陈友谅部在朱元璋部的死缠烂打之下,只好灰溜溜地后撤。

趁着战斗间隙,朱元璋召集手下将领研究战情。有部将郭兴建议:“双方的兵力相差太远,靠打硬仗不行,非用火攻不可。” 朱元璋欣然采纳。

立刻命令组成敢死队,驾驶装满火药的七条小船,利用那天傍晚正好刮起的东北风,乘风点火,快速直冲陈友谅大船阵营。一时间风急火烈,很快在汉军大船中蔓延燃烧起来,熊熊火焰,把湖水照得通红。在朱元璋率领随后杀到的大军面前,陈友谅手下的将士还没有回过味来,就不是被烧死,就是被俘虏。

陈友谅带着残兵败将向鄱阳湖口突围。谁知湖口早已被朱元璋重兵堵住,重重包围。陈友谅不惜冒死突围,结果被朱军一阵乱箭射死。

可以说,鄱阳湖大战以朱元璋一方的完胜落下帷幕。经此一役,朱元璋已居于天下无敌的地位。他的凝聚力、号召力、影响力、行动力等,已经达到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并且在这一高度上再未落下。难怪在战役结束后,他非常开心地总结道:“今日之功,胜赤壁走曹瞒远矣!”(《石匮书》语)在朱元璋看来,三国周郎,也已经不在话下。

事实上也是如此。朱元璋消灭了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陈友谅以后,自称吴王。 朱元璋先把小明王接到滁州,名义上还接受小明王的领导。到了公元1366年,他用船把小明王接到应天,趁小明王在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过江之机,派人暗暗凿沉了船,将小明王淹死。

公元1367年,朱元璋消灭了张士诚割据势力,接着,命令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二十五万大军北伐。过了两个月,徐达的军队旗开得胜,占领了山东。

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即位称皇帝,国号叫明,他当上了明太祖。明军乘胜进军,元兵节节败退。这年八月,徐达率领大军直捣大都,元顺帝逃往上都。统治中国九十七年的元王朝终于被推翻。

由此看来,朱元璋“鄱阳湖大战”确实奠定了改天换地的坚实基础,为他的明朝霸业开了好头,起了好步。

标签: 鄱阳湖之战朱元璋

更多文章

  • 漠北之战的结局 历史上漠北之战所带来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漠北之战结局,漠北之战影响

    漠北之战结局:漠北之战最终以汉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在这次战役中,共歼灭匈奴军9万余人,使其一时无力渡漠南下。西汉亦损失兵力数万人,马10万余匹。左贤王所部主力几乎全部被歼。伊稚斜单于因与兵众失散十余日,以致于被误认为战死沙场,右谷蠡王自立为单于,十几天后伊稚斜单于复出,右谷蠡王乃去号,匈奴王廷的混乱

  • 漠北之战的战略 汉武帝刘彻如何布置漠北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漠北之战,汉武帝,刘彻

    漠北之战战略:元朔六年(前123年)漠南会战后,匈奴伊稚斜单于撤兵漠北的目的之一,是企图“诱罢汉兵,缴极而取之”。不料汉武帝却转攻河西,使匈奴的诱兵之计落空。恼羞成怒的伊稚斜单于,于元狩三年(前120年)春发数万骑兵,分别从右北平、定襄两郡入犯,杀略千余人,企图借以激怒汉武帝,诱使汉军北进,在漠北予

  • 漠北之战发生在何时 漠北之战的战役经过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漠北之战,漠北之战经过

    漠北之战经过:漠北之战发生于中国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是汉军在距离中原最远的战场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也最艰巨的战役。河南、漠南之战后,匈奴单于虽率部远徙漠北,仍不断攻掠汉朝北部边郡,企图诱汉军越过大漠,以逸待劳,击灭汉军。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遣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5万骑

  • 漠北之战简介 中国史上十大战役之漠北之战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漠北之战简介,漠北之战

    漠北之战简介: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机智地运用了车守骑攻、协同作战的新战术鲅轺咋筇鹏律剁谱,双方主力在大漠以北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西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连绵不断,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奔驰千余里,取得辉煌战果。同年,匈奴浑邪王降汉。但匈奴的掠夺依旧使北方

  • 漠北之战介绍 历史上著名的漠北之战的战争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漠北之战,漠北之战背景

    漠北之战背景:历史上著名的漠北之战发生于中国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是汉军在距离中原最远的战场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也最艰巨的战役。河南、漠南之战后,匈奴单于虽率部远徙漠北,仍不断攻掠汉朝北部边郡,企图诱汉军越过大漠,以逸待劳,击灭汉军。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遣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分别指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四大美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由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谈的是贵妃醉酒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时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羞花 杨玉环为何被称为羞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四大美女,羞花,杨玉环

    羞花杨玉环:“羞花”,说的是杨贵妃。唐朝开元年间,唐明皇骄奢淫逸,派出人马,四处搜寻美女。当时寿邸县的杨玄琰,有一美貌女儿叫杨玉环,被选进宫来。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闭月 貂蝉因何被称之为闭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四大美女,闭月,貂蝉

    闭月貂蝉: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于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在明把貂蝉献给董卓。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收吕布为义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从此以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落雁 王昭君为何被称为落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四大美女,落雁,王昭君

    落雁王昭君:“落雁”,是昭君出塞的那段故事。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西施:西施为何被称为沉鱼?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四大美女,沉鱼,西施

    沉鱼西施: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春秋战国时期,吴越相争,吴国兵强马壮,很快打败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