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漠北之战发生在何时 漠北之战的战役经过揭秘

漠北之战发生在何时 漠北之战的战役经过揭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337 更新时间:2024/1/21 13:19:54

漠北之战经过:漠北之战发生于中国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是汉军在距离中原最远的战场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也最艰巨的战役。河南、漠南之战后,匈奴单于虽率部远徙漠北,仍不断攻掠汉朝北部边郡,企图诱汉军越过大漠,以逸待劳,击灭汉军。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遣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5万骑兵分两路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并组织步兵数十万、马数万匹以保障作战。

河西战役之后,匈奴势力遭到沉重打击,但伊稚斜单于仍未停止南下袭扰。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匈奴两路大军,各数万骑,分入右北平及定襄,杀掠吏民千余人而去。

此时,西汉王朝由于长期对匈奴用兵,财政发生困难。汉武帝及时调整政策,实行整理币制、专卖盐铁、加重商税等措施,秣兵厉马,准备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

经过两年时间的积极准备,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调集10万骑兵,命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领5万,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并以郎中令李广为前将军、太仆公孙贺为左将军、主爵赵食其为右将军、平阳侯曹襄为后将军,统归卫青指挥。霍去病属下虽未配备裨将,但所统兵卒全是经过严格挑选的敢力战深入之士①,随同出征的将领,如从骠侯赵破奴、昌武侯安稽、右北平太守路博德、北地都尉山、校尉李敢和徐自卫等,都是有名的猛将,另外还有一些匈奴降将,如归义侯复陆支(因淳王)、伊即靬(楼王)等,他们熟知大漠地理,惯于在沙漠中行军作战。

因此,霍去病所统是汉军主力。为了确保作战胜利,汉武帝还征集私负从马凡十四万匹②,步兵数十万,负责转运辎重,保障后勤供应。为这次大战准备的粮草更是不计其数。

汉军原计划由霍去病出定襄,直攻伊稚斜单于。后从俘虏口中得知伊稚斜单于已东去,乃改变计划,令霍去病出代郡,卫青出定襄,兵分两路北进。

匈奴得知汉军来攻,赵信为伊稚斜单于出谋:汉兵既度幕,人马疲,匈奴可坐收虏耳③。于是伊稚斜单于将部众人畜辎重转移到更远的北方,以精兵待于漠北,专候汉军的到来。

卫青出塞后,捕获俘虏,得知伊稚斜单于的确实驻地,便令前将军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两部合并,从东路出击匈奴军侧背,自率主力直攻匈奴军。

卫青大军奔袭1千余里,涉过大沙漠,终于与伊稚斜单于主力相遇。卫青见匈奴军早育准备,便下令用武刚车(四周及车顶以厚革皮覆盖用于防护的战车)环绕为营,扎站住阵脚,随即以5千骑兵向匈奴发起冲击。伊稚斜单于也令万骑出动应战。双方激战。战至黄昏,大风突起,沙砾扑面,两军不相见。卫青乘势急令大军从左右两翼包抄,将匈奴军阵团团围住。伊稚斜单于见势不妙,自料汉兵势众,难以取胜,便率壮骑数百从西北方向突围逃走。

天将黑,汉、匈两军仍在混战,死伤相当,这时,汉军左校捕到俘虏,知伊稚斜单于已逃脱,急报卫青。卫青立即遣轻骑连夜追击,自己率主力随后继进。匈奴军溃散。至天明,汉军追出200余里,未能追上伊稚斜单于,沿途歼敌万余人,进至寘颜山(今蒙古纳柱特山)赵信城(为赵信所建,故名),获得匈奴大批屯粮,补充了军队。整休1日,尽焚其城及剩余军资而还。此战卫青军歼敌19000余。

从东路出击的前将军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军,因迷路,未能如期抵达漠北与卫青大军汇合。待卫青得胜返回漠南才与2人相遇。卫青欲上书替2人说情,派人去李广军中了解情况。此战,李广已年过60岁,汉武帝本不欲派他出征,经李广再三请求,才任以前将军之职,但私下又告诫卫青,不要将重任交给李广。因此,临战遣李广从东路出击。而东路道远,且水草少,不利于行军驻扎。对此李广深为不满。对于未能及时与大军会合,跑了敌酋,李广也知罪大,便不愿对刀笔之吏①,引刀自刭。李广一生与匈奴大小70余战,屡立战功,匈奴闻之丧胆,称其为汉之飞将军,但由于种种原因,终李广一生,他始终未得封侯,给后人留下了李广难封的疑团。李广死后,其部下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②右将军赵食其被下狱,当斩,赎为庶人。

另一路,霍去病率军出代郡后,北进2千余里,越过大沙漠,与匈奴左贤王部遭遇。霍去病指挥汉军向匈奴军发动猛烈进攻,大败匈奴军,俘获屯头王、韩王等3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歼敌7万余人,左贤王精锐几乎损失殆尽。左贤王率亲信弃军逃走。霍去病挥军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乌兰巴托东),在山上修建一个纪念台,得胜而回。

汉武帝对漠北战役的胜利极为满意,汉军凯旋后,他加封卫青、霍去病为大司马,从此2人各号大司马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地位与丞相不相上下。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功绩尤其赞赏,不仅令骠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等①,而且再以五千八百户益封骠骑将军②,其部下将官也多人封侯受赏。卫青则因未能全歼伊稚斜单于军,而未得益封,其部下军吏卒皆无封侯者③。漠北大战,是西汉对匈奴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仗,双方都竭尽了全力。

这一仗,匈奴两路被歼9万余人,元气大伤,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④,其实力日渐衰落。汉军的损失也很大,伤亡数万人,马匹损失了十几万,后备空虚,短时期内也无力再发动大规模进攻。但匈奴威胁并未根除,汉武帝仍在积蓄力量,准备继续打击匈奴。

汉武帝中期对匈奴一系列重大战争的胜利,是西汉王朝几十年经济发展、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军事实力不断提高,尤其是骑兵部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的结果;也是人民群众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支持的结果。因为它是为了制止匈奴贵族统治集团掠夺北方各族人民的战争,客观上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利益。同时也是与汉武帝本人的雄才大略和战略决策的正确分不开的。

汉武帝作为封建时代最杰出的帝王之一,能够在大政方针上审时度势,顺应历史形势的发展,适时地改变前代单纯防御的战争策略,确立了新的攻势战略思想,夺回了战争主动权,改变了西汉王朝几十年来被动挨打的不利地位。他针对匈奴的分布特点,正确地采取了各个击破的方针,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战略计划。为了贯彻主动进攻的攻势战略思想,汉武帝还进一步大力建设骑兵部队,提高了汉军在荒漠中行军作战的机动能力和攻击力。在用人方面,鉴于一些老臣宿将,如韩安国、李广等,虽然英勇敢战,令匈奴闻风丧胆,但由于多年来消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影响,他们无法摆脱守边、堵击等防御战法的束缚,每出战胜少败多,不能担负指挥骑兵集团在荒漠草原地区进行大规模机动作战的重任,因此汉武帝破格地选拔了一批如卫青、霍去病等善于指挥骑兵集团行军作战的年青将领,承担起打败匈奴的重任。

卫青、霍去病则不负重托,充分领会了汉武帝的攻势战略思想,每次出战都表现出主动进攻、大胆果决的积极进取精神,敢于快速冲击、远程奔袭、大范围迂回包围,由于他们的出色指挥,使汉军跋涉千里而攻势不减。在实战中,他们都能充分发挥骑兵的特长,以正面的连续冲击,配合两翼包抄,猛冲猛打,摧毁敌军的抵抗,这也是汉军所以战胜匈奴军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汉武帝在外交上派彭吴联络貊,以阻止匈奴向东发展,派张骞通西域,与西域诸国建立友好关系,以切断匈奴右臂;经济上发展生产,实行盐铁官营、酒类专卖,整顿币制和税收等,都为打败匈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匈奴在这几次重大战役中失败,除政治、经济等原因外,主要是对西汉几十年经济发展所积累的雄厚财力,以及西汉骑兵部队的迅速发展和战略战术的改变估计不足,在战略上轻视西汉,加之各部之间没有很好地协调配合,因此处处被动,不仅丧失了战争主动权,而且在汉军的连续打击下,连战连败,主力损失殆尽。

更多文章

  • 漠北之战简介 中国史上十大战役之漠北之战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漠北之战简介,漠北之战

    漠北之战简介: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机智地运用了车守骑攻、协同作战的新战术鲅轺咋筇鹏律剁谱,双方主力在大漠以北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西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连绵不断,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奔驰千余里,取得辉煌战果。同年,匈奴浑邪王降汉。但匈奴的掠夺依旧使北方

  • 漠北之战介绍 历史上著名的漠北之战的战争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漠北之战,漠北之战背景

    漠北之战背景:历史上著名的漠北之战发生于中国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是汉军在距离中原最远的战场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也最艰巨的战役。河南、漠南之战后,匈奴单于虽率部远徙漠北,仍不断攻掠汉朝北部边郡,企图诱汉军越过大漠,以逸待劳,击灭汉军。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遣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分别指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四大美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由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谈的是贵妃醉酒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时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羞花 杨玉环为何被称为羞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四大美女,羞花,杨玉环

    羞花杨玉环:“羞花”,说的是杨贵妃。唐朝开元年间,唐明皇骄奢淫逸,派出人马,四处搜寻美女。当时寿邸县的杨玄琰,有一美貌女儿叫杨玉环,被选进宫来。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闭月 貂蝉因何被称之为闭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四大美女,闭月,貂蝉

    闭月貂蝉: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于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在明把貂蝉献给董卓。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收吕布为义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从此以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落雁 王昭君为何被称为落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四大美女,落雁,王昭君

    落雁王昭君:“落雁”,是昭君出塞的那段故事。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西施:西施为何被称为沉鱼?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四大美女,沉鱼,西施

    沉鱼西施: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春秋战国时期,吴越相争,吴国兵强马壮,很快打败越国

  • 自古红颜多薄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痛苦与爱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四大美女,痛苦,爱情,古代四大美女

    四大美女的爱恨情仇: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誉。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她们的痛苦与爱情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探秘一下。西施西施出生在“春秋无义战”的如磐年代,一位16岁少女,锐身赴难,在吴越两国宫廷内之外,一场绵延十年的腥风血雨之中,上演

  • 萨尔浒之战明军为何失败?萨尔浒之战的明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萨尔浒之战,明代

    萨尔浒之战明军为何失败?明朝衰亡,后金兴起,皆源于此战。萨尔浒之战,是明朝与后金政权争夺辽东的关键性一战。在这次战役中,后金军在作战指挥上运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五天之内连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约6万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成为战争史上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一个出色战例。后金是在明时由居住在我国长白山

  • 萨尔浒之战交战双方 萨尔浒之战爆发于哪一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萨尔浒之战,明代

    萨尔浒之战交战双方:明朝经过十个月的准备,于万历四十七年即天命四年(1619年)三月初一日,发动萨尔浒大战。明军以杨镐为辽东经略,兵分四路,分进合击,进攻后金都城赫图阿拉。经略杨镐为诸路军总指挥,坐镇沈阳。杜松、马林、刘綎、李如柏四位总兵分别率领四路大军共12万人,号称47万,定于二月二十一日分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