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万历三大征简介 万历三大征是那几场战争?

万历三大征简介 万历三大征是那几场战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584 更新时间:2024/1/14 13:50:14

万历三大征简介: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1573~1619)年间平息叛乱的宁夏之役、播州之役和支援朝鲜抗击日本侵略的朝鲜之役。三战皆捷,但明朝人力物力也遭受到巨大损失。

一、宁夏之役 即镇压哱拜之乱。

拜原为蒙古族人,嘉靖中降明,积功升都指挥。万历初为游击将军,统标兵家丁千余,专制宁夏,多蓄之命。万历十七年,以副总兵致仕,子哱承恩袭职。十九年,火落赤等部犯洮河告急,拜自请率所部三千人往援,至金城,见各镇兵皆出其下,归途取路塞外,戎兵亦远避之,因益骄横,有轻中外之心。巡抚党馨每抑裁之,并核其冒饷罪,哱拜因于二十年二月十八日,纠合其子承恩、义子哱云及土文秀等,嗾使军锋刘东旸叛乱,杀党馨及副使石继芳,纵火焚公署,收符印,发帑释囚。胁迫总兵官张惟忠以党馨“扣饷激变”奏报,并索取敕印,惟忠自缢死。

此后东旸自称总兵,以拜为谋主,以承恩、许朝为左右副总兵,土文秀、哱云为左右参将,占据宁夏镇,刑牲而盟。出兵连下中卫、广武、玉泉营、灵州(今宁夏灵武)等城,惟平虏坚守不下。叛军又以许花马池一带听其住牧为诱饵,得套部蒙古首领著力兔等相助,势力越加强大,全陕震动。

三月四日,副总兵李昫奉总督魏学曾檄,摄总兵事进剿,但叛军恃套部蒙古支持,势甚强。此后,明朝特调副麻贵驰援,贵率苍头军在攻城同时,阻击套部蒙古,斩获甚多。四月,又调李如松为宁夏总兵,以浙江道御史梅国桢监军,统辽东、宣、大、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进行围剿。

七月,麻贵等捣毁套部大营,追奔至贺兰山,将其尽逐出塞。各路援军在代学曾为总督的叶梦熊的统帅下,将宁夏城团团包围,并决水灌城。叛军失去外援,城内弹尽粮绝,同时内部发生火并,九月十六日刘东旸杀土文秀,承恩杀许朝,后周国柱又杀刘东旸。军心涣散。李如松攻破大城后又围哱拜家,拜阖门自尽,承恩等被擒,至此,哱拜之乱全部平息。

二、播州之役

播州位于四川、贵州、湖北间,山川险要,广袤千里。自唐杨端之后,杨氏世代统治此地,接受中央皇朝任命。明初,杨铿内附,明任命其为播州宣慰司使。万历初为播州宣慰司使,骄横跋扈,作恶多端,并于万历十七年公开作乱。明廷对杨应龙之乱举棋不定,未采取有力对策。因此应龙本人一面向明朝佯称出人出钱以抵罪赎罪,一面又引苗兵攻入四川、贵州、湖广的数十个屯堡与城镇,搜戮居民,奸淫掳掠。

二十六年,四川巡抚谭希思于綦江、合江(今四川泸州东)设防。次年,贵州巡抚江东之令都司杨国柱率军三千进剿,失利,杨国柱被杀。明廷罢江东之,以郭子章代之。又起用前都御史李化龙兼兵部侍郎,节制川、湖、贵三省兵事,并调刘綎及麻贵、陈璘、董一元等南征。

二十八年,征兵大集,二月,在总督李化龙指挥下,明军分兵八路进发,每路约三万人。刘綎进兵綦江,连破楠木山、羊简台、三峒天险。又败应龙之子朝栋所统苗军。巾帼英雄秦良玉与其丈夫马千乘亦率兵攻下金筑等七寨,并偕同酉阳等土司军一起攻下桑木关为南川路战功第一。其他几路明军也取得胜利。

三月底,刘綎攻占娄山关,四月,杨应龙率诸苗决死战,又败。綎进占杨应龙所依天险之地龙爪、海云,至海龙囤(今遵义西北),与诸路军合围之。六月,刘綎又破大城。应龙知大势已去,与二妾自缢,子朝栋等被执,明军入城,播州平。后分其地为遵义、平越二府,分属四川、贵州。

三、朝鲜之役 即援朝逐倭(日本)之战。

万历二十年,掌握日本大权的丰臣秀吉命加藤清正、小西行长率军从对马攻占朝鲜釜山,又渡临津江,进逼王京(今汉城)。朝鲜国王李昖沉湎酒色、弛于武备、政治腐败,军队望风而溃。李昖逃奔平壤、后又奔义州(今新义州东北)。日军进占王京后,毁坟墓,劫王子、陪臣,剽掠府库。又攻入开城、平壤。朝鲜八道沦陷七道。

在这种形势下,明朝应朝鲜之请,出兵援朝。但援军因兵少力弱,地理不熟,游击史儒战死,副总兵祖承训仅以身免。明廷得败讯后,以宋应昌为经略、李如松为东征提督,集四万兵马赴朝。次年正月进攻平壤,击败小西行长部,获平壤大捷,此后又复开城,扭转战局。后又进逼王京,但在距王京三十里的碧蹄馆因轻敌中伏,损失惨重,李如松险些阵亡。

三月,刘綎、陈璘率军抵朝。明军扼临津、宝山等处,并断日军粮道,日军缺粮,不得不放弃王京,退缩至釜山等地,开始与明军谈判。为争取时间,明兵部尚书石星力主和议。但因日本提出以大同江为界等无理要求,谈判破裂。

二十五年日军再次发动进攻,明神宗朱翊钧下石星等于狱,以邢玠为蓟辽总督,因李如松战死,任命麻贵为备倭大将军,调蓟辽、宣府、大同、山西、陕西兵及福建、吴淞水兵援朝,又募川、汉兵等往援。

次年二月,明军兵分四路,中路李如梅、东路麻贵、西路刘綎、水路陈璘,分道向釜山挺进,陈璘与朝鲜水军将领李舜臣紧密配合,在海上打败敌人最精锐的小西行长所部,八月,丰臣秀吉死,日军撤兵,中朝联军乘势进击,日军大败。但李舜臣和明军老将邓子龙也在与日军的露梁海之战中牺牲。十一月,战争基本结束。

标签: 万历三大征明代战争

更多文章

  • 打出来的和平:露梁海战后的东亚政治格局变化(万历三大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露梁海战,万历,李舜臣,万历三大征

    导读:明万历二十至二十五年(1592至1597年),日本两次侵略朝鲜。明朝应朝鲜国王的请求派兵援朝抗日。1598年7月日本丰臣秀吉死,侵朝日军准备撤回日本。1598年10月中朝联军将日将小西行长围于顺天。11月18日,日将岛津义弘率军万余,搭乘战船500余艘,援救被围于顺天的小西行长。中朝水师采用炮

  • 揭秘:万历时期明朝军队援朝初战平壤受挫真相(万历三大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军队,平壤,万历三大征

    祖承训六月渡江之后平壤便宣告陷落,明军将领听了朝鲜君臣的哭诉,当即决定将收复平壤作为第一个目标,以显示天兵的战斗力。可是当祖承训整军向平壤进发的时候,一路的状况让他瞠目结舌:朝鲜境内毫无秩序,负责军队、后勤、船只运输的朝鲜官员几乎没有哪个肩负起了自己的责任,一个个畏缩不前。明朝之前素来认为朝鲜国也算

  • 三月三庙会 三月三上巳节庙会的来历和习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月三,庙会,上巳节

    三月三庙会:正所谓“三月三,盘古山”,所以农历三月初三是盘古山朝圣的日子。盘古开天辟地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说之一。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城南15公里处的盘古山,是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造化万物的地方。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的神话流传久远,据历史资料显示,泌阳至少从南北朝时期就兴起了盛大的拜祭活动。每年农历

  • 农历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农历三月三各地的习俗(上巳节)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月三,各地,习俗,上巳节

    三月三各地习俗:三月三,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古称上巳(si)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寿

  • 三月三的来历 三月三上巳节是为了祭祀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月三,上巳节,

    三月三的来历: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抟[tuán]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晚清《都门杂咏》里有一首七言

  • 你所不知道的泼水节 外国的泼水节活动大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泼水节,外国,活动

    外国的泼水节:泼水节,并不是只有我们中国有,在缅甸泰国等地也都是十分隆重的节日之一,那么接下来就由小编来带领大家揭秘外国是如何过泼水节的呢?泰国泼水节每年的4月13日,一般持续3-7天。是泰国的泼水节,有称“宋干节”。宋干是梵文,意为“太阳运行到白羊座,即新的太阳年开始”。泼水节共有3天,是泰国一年

  •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泼水节的历史由来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泼水节,民族,简介,由来

    泼水节由来简介: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最快乐的

  • 靖难之役建文帝为何失败?失误太多自毁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靖难之役,建文帝

    靖难之役建文帝为何失败?明初,朱元璋遍封诸子为王,因“分封太侈”,造成易君之后藩王拥兵自重,朝廷权威不立。建文帝朱允炆面临这种困局,没有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强行削藩,迫使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在这场叔侄之间的较量中,身为长辈的朱棣最终胜出。朱棣能够取代朱允炆,主要原因是朱允炆在决策、用人、军事指挥上屡犯

  • 靖难之役简介 明初的靖难之役是怎么爆发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靖难之役,古代战争

    靖难之役简介: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起于建文元年(1399年)因建文帝因削藩引起燕王朱棣的不满,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联合各个藩王举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登皇位而结束,历时4年。事件经过由农民起义领袖登上皇位的朱元璋,为了确保朱明王朝千

  • 明代第一悬案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到底去了哪?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代,靖难之役,建文帝

    明代第一悬案:建文帝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已故太子朱标的长子。朱元璋早年立长子朱标为皇太子,但是后来由于朱标早逝。朱元璋便改封长孙朱允炆为为皇太孙。让其在自己百年之后,继承皇位。但是,对于朱元璋的这种安排,有一个人极为不满,他就是朱元璋的四儿子、燕王朱棣。朱棣早年随父亲东征西讨,为大明王朝的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