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00年06月20日:清军击毙德国公使克林德

1900年06月20日:清军击毙德国公使克林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866 更新时间:2024/2/14 14:05:03

克林德(Klemens Freiherr von Ketteler,克莱门斯·佛雷赫·冯·克林德,1853年11月22日-1900年6月20日),德国男爵,德国驻华公使,1900年义和团事变期间,在北京街头为清军枪杀。这一事件成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线之一。

事件始末

1900年1月,慈禧不顾西方外交人员的抗议,发布维护义和团的诏令。清廷先剿后抚的义和团运动在华北漫延,四处烧教会、杀教士洋人、杀教民、并到处毁坏铁路及电线杆等洋物。北京的东交民巷使馆区于是人心惶惶,本来按国际惯例,清廷应负责使馆区的保安工作,但很显然此工作已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各国使馆纷纷要求清廷批准各国派兵保护使馆区。

经磋商,总理衙门批准各国公使可自带警卫,5月31日至6月3日,八国警卫进入北京保护使馆区及西什库教堂。自外国军队进驻北京使馆区以来,封锁东交民巷和东长安街,肆意杀害团民和居民数百人。克林德凭借着德国人天生胆大的性格,不但见了义和团不躲,还经常挥棍便打,甚至指示使馆的士兵枪射清军,使民众长期受压抑的反侵略怒火燃烧起来。

6月10日,义和团大规模开进北京,而北京与外界的电报通讯因电线杆被义和团破坏而中断。各国政府因无法与使馆联络而商组联军进京保卫使馆。6月11日,发生日本使馆书记杉山彬在永定门外被甘军杀死的事件,同日列强在天津组成联军先遣队前往北京,途中遭到清军及义和团的阻击。

6月13日,义和团开始冲进北京内城,将10余座教堂几乎全部烧毁,有3200名天主教徒逃入天主教北堂,2000多名基督教徒逃入东交民巷的使馆区。义和团与驻京清军四处破坏教堂、屠杀教民。义和团民的不同派别也互相武斗残杀。另外,义和团及清军又分头攻打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同日,克林德命令使馆卫队开始“猎取团民行动”,先是逮捕了一名出现在使馆区的团民,之后大批团民集结于使馆区外,为数不多的列强使馆卫队以机枪对团民扫射。

6月14日,克林德曾命令德国士兵对路经使馆旁的义和团民开枪,打死团民20人。在此前后数日,另有数以百计拳民被列强在北京的卫队甚至平民杀死。6月16日,前门一带约千家(一说四千家)商铺被义和团民烧成废墟。慈禧召开御前会议后,亦曾发出勒令解散拳民的上谕。不料到了翌日(6月17日)收到洋人出兵的同时还要求她归政于光绪帝的虚假情报。于是慈禧态度作出一百八十度转变。

1900年6月,慈禧一直对洋人偏光绪而心有不满,于是选择了相信刀枪不入、扶清灭洋的义和团,准备和洋人“真刀真枪”的大干一场。6月19日,清政府总理衙门照会各国驻华使节“限二十四点钟内各国一切人等均需离京”。当晚,各国公使联名致函总理衙门,以路途安全无保障为由,要求延缓离京日期,并要求次日上午9时前给予答复。

6月20日上午8时,克林德未能说服各国公使一同行动,遂独自带同翻译柯达士(Herr Cordes)乘轿从东交民巷使馆前往东单牌楼北大街东堂子胡同总理衙门(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人民来访接待室)交涉。途中走到东单牌楼北大街西总布胡同西口【距东堂子胡同只隔一条石大人胡同(今外交部街)】,为正在巡逻的神机营霆字队枪八队章京恩海打死,柯达士受伤。

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绪帝的名义,向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国、日本国、俄国、奥匈帝国、比国、荷兰国十一国同时宣战。在清廷向各国宣战的同时,也悬赏捕杀洋人,规定“杀一洋人赏五十两;洋妇四十两;洋孩三十两”。义和团及朝廷军队围攻各国在北京的使馆。

克林德被杀事件发生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决意报复中国,正式派遣2万多人的对华远征军,由瓦德西元帅指挥。不过这支部队尚未抵达中国,战争已经结束。8月,打死克林德的神机营章京恩海自首,并被德国判处死刑,后于农历十一月初十(1900年12月31日)在东单牌楼克林德身亡之处闹市被处斩。

1901年清朝战败以后,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第一款就是:清廷派醇亲载沣赴德国就克林德公使被杀一事向德国皇帝道歉,并在克林德被杀地点修建一座品级相当的石牌坊。1901年9月4日,专使醇亲王载沣在柏林代表光绪皇帝向德国皇帝道歉。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13年06月17日:支教模范白方礼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白方礼(此姓名是户口本上的正确写法,“白芳礼”属于错别字)(1913年6月17日—2005年9月23日),河北省沧州市沧县白贾村人。从1987年开始,白方礼连续十多年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直到他将近90岁。蹬三轮近20年,35万善款,圆了三百多个贫困孩子的上学梦。2005年

  • 1967年0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1966年12月28日中国成功地进行氢弹原理试验,当量30万吨。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20分,由飞机空投的330万吨当量的氢弹试验获得成功。历史沿革氢弹的研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开始的,自从原子弹试爆之后,因为它能产生上千万度的超高温,也为日后研制氢弹开创了条件,美国在研制氢弹初期,经过了多

  • 1994年0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1994年12月19日第49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大第二委员会(经济和财政)的建议,通过了49/115号决议,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旨在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

  • 2004年06月17日:马加爵被依法执行死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马加爵(1981年5月4日—2004年6月17日),男,汉族,广西南宁宾阳县人,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户籍地为广西宾阳县。1997年至2000年读高中,成绩优异,曾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二等奖,被预评为“省三好学生”;2000年至2004年就读于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

  • 1942年07月17日: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斯大林格勒战役又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俄语:Сталинградскаябитва,德语:Schlacht von Stalingrad;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而进行的战役。斯大林格勒是苏联中央地区通往南方重要经济

  • 1945年07月17日:波茨坦会议开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波茨坦会议是1945年7月17日到1945年8月2日,美、英、苏3国首脑杜鲁门、丘吉尔(1945年7月28日以后是新任首相艾德礼)和斯大林在柏林近郊的波茨坦举行战时第三次会晤,史称“波茨坦会议”又叫“柏林会议”。波茨坦会议的背景是1945年5月8日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但在

  • 1683年07月16日:澎湖海战结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澎湖海战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师于澎湖海域歼灭明郑军主力,收复澎湖、台湾,统一中国领土的作战。澎湖海战是清朝为了消灭郑氏王朝所发动的战争,虽然郑军一度击退清军,最后仍然由清军获胜。澎湖被占领后,郑氏王朝已无力抵抗清军,只得投降,结束在台湾历经22年的统治,台湾也因此成为清朝

  • 1919年07月16日:崔圭夏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崔圭夏(최규하,1919年7月16日—2006年10月22日),号玄石(현석),曾用日本姓氏梅原,韩国江原道原州人,大韩民国第12任总理,第4任(第10届)总统。崔圭夏曾在日本留学,早年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担任教师。之后他前往伪满洲国。大韩民国独立后,他曾出任农林部粮政课长、外交部通商局长、外务次

  • 1969年07月16日:阿波罗11号发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阿波罗11号的发射现场吸引了超过一百万的人群,全世界观看发射现场直播的观众人数也达到了创记录的六亿人。理查德·尼克松总统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观看了现场直播。装载着阿波罗11号的土星5号火箭于美国当地时间1969年7月16日9时32分(13时32分UTC)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发射12分钟后飞船进

  • 2015年07月16日:日照工厂爆炸事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2015年7月16日上午7时38分,日照岚山虎山潘家村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1000立方米液态烃球罐起火并发生爆炸,消防调集9个消防中队,23辆消防车、138名消防官兵到场全力扑救,当场确认没有伤亡。日照工厂爆炸事故事件背景2015年7月16日7:38分,日照岚山虎山潘家村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1000